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2019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文档格式.docx

8.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这一“变局论”(  )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9.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

“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0.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

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

材料三 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

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

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

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

——(19世纪末)罗德斯

材料四 “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得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19世纪末)吉卜林

材料五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有何联系?

(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

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

“……六十卷,何所据?

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是指谁?

列举一项史实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

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

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

13.民主共和国方案最早在中国确立是在(  )

A.1894年B.1895年

C.1905年D.1912年

14.孙中山先生说: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

A.民族主义B.政治民主化

C.封建主义D.经济全球化

15.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

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

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

C.孙中山D.康有为

二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

D.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刊物的创办者是(  )

A.李大钊B.陈独秀

C.蔡元培D.鲁迅

3.下列报刊中,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的是(  )

 

   A    B      C    D

4.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指出: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新教自由相违。

”5年后,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使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这主要得益于他(  )

A.坚持反对尊孔复古的立场

B.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

C.倡导信教自由和信仰自由

D.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5.李大钊指出:

“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这说明他是赞同(  )

A.君主立宪B.民主共和

C.人民民主D.君主专制

6.1923年,胡适撰文说: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

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

7.陈独秀说:

“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已不适于生存。

”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

C.社会进化论观点D.“师夷制夷”主张

8.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表明当时的陈独秀是(  )

A.民主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者

C.民族主义者D.改良主义者

9.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10.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这表明当时的文学革命(  )

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

1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

12.“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13.毛泽东说,新文化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对毛泽东所说“彻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与封建主义的彻底决裂

B.新文化运动彻底完成了反帝的任务

C.新文化运动彻底完成了反封建任务

D.肯定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材料二 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

材料三 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

材料四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

……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请回答:

(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犯上作乱”?

“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对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

(3)材料四中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四 中华民族使用的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属于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

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思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

“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前期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在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

A.李大钊B.梁启超

C.朱执信D.陈独秀

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

”其中“风”是指(  )

A.五四运动B.十月革命

C.民主与科学D.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是在(  )

A.《共产党宣言》发表后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D.国民大革命时期

4.关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列说法与其不吻合的是(  )

A.作者是李大钊

B.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C.出版于1917年

D.提到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

5.当时的中国有人发起了著名的工读互助团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想打破“劳力”与“劳心”的区别,实现社会改造

B.主要在北京进行试点

C.最终目的是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

D.其失败根源是经济困难和意见不合

6.李大钊在1918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这里的“潮流”是指(  )

A.民主和科学B.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D.民族主义

7.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对它们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几个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8.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9.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

“你欢迎资本主义吗?

”“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

“你赞成社会主义么?

”“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

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10.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有这样几句台词:

“一是我实现了理想;

二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中国不是哪位政治领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

”对这几句台词评价符合史实的有(  )

①近代以来要实现伟大的政治理想必须要通过政党和党员们的艰苦奋斗 ②中国的国情尤其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 ③革命的胜利是用坚定的信仰和热血赢得的,在建设时期仍需要坚定的信仰 ④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完全归功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1.仔细观察下图: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1)上述图片的人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请说出图(a)、图(b)、图(c)三人分别属于哪个阶级什么派别?

(2)简要概述这五位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及他们的实践活动。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如何能有用呢?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

从人力车夫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

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

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

材料三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

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1)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

(不要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

是否应该解决?

胡适和李大钊各提出怎样的解决办法?

(3)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4)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3.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表述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②李大钊、陈独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5.毛泽东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从而得出结论(  )

A.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B.走美国人的路

C.走俄国人的路

D.走德国人的路

参考答案

1.B [解析]林则徐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2.C [解析]“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都属于军事方面的。

3.B [解析]张之洞的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的。

4.D [解析]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思想。

而梁启超则是利用进化论宣传西方思想。

5.B [解析]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历程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应该是思想方面,“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说明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根据“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应该指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打败西方侵略者。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7.D [解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8.D [解析]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梁等维新思想家的思想,A项可排除;

从材料中称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可以排除B项,作者没有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

C项说法“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材料中未体现。

“变局论”是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在1864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

9.D [解析]注意材料所述,假如诏旨一下,则会出现好的结果,但事实是变法诏令颁布后,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坚决反对,最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发动了戊戌政变,结果变法失败。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D项。

10.B [解析]康有为是维新派人物,主张政治改革,其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11.[答案]

(1)观念变化:

由鄙夷到师夷。

原因:

鸦片战争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中西方联系扩大。

(2)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面对民族危机,康有为主张变法维新。

(3)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由技术(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1)问反映地主阶级对中西方实力对比发生的观念转变,原因从当时的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2)问中材料三、四与材料五属于因果关系,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进行救亡图存。

第(3)问考查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不同。

12.[答案]

(1)人物:

林则徐。

贡献:

虎门销烟。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材料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材料四主张变法图存。

(3)弱点:

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进步:

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4)意思:

实行君主立宪制。

相同:

“君民共主”。

[解析]本题以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抵抗派(魏源)、洋务派(曾国藩)、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和维新派(梁启超)四个派别的主张、影响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四个派别相关史实(主张、实践、影响等)的准确掌握。

13.A [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的成立誓词中首次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即最先确立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14.B

15.C [解析]根据材料,西方报纸所指的“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其中“守旧党”应指封建顽固势力;

“中立党”指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1.C [解析]由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才发动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2.B [解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B [解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D [解析]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推动北大的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5.B 

6.D [解析]守旧维新的人反对民主,但不敢公然轻视和戏侮的是科学。

7.C [解析]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观点。

8.A [解析]材料表明陈独秀主张“科学”与“人权”(民主),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由此可知他是民主主义者。

9.D [解析]“旧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它“洗刷干净”意即推翻封建思想。

10.A [解析]材料中北京政府在教育领域开始采用白话国语,反映了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文学革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故A项符合题意;

B、D两项片面夸大了文学革命的范围和成果,C项属于上层建筑中政治变革的范畴,均与题干材料中“北京政府教育部”等信息不符。

11.C [解析]材料中“束之高阁”“剿灭”“废灭”表明他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反映出其思想的片面性。

12.A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13.A [解析]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道德、旧礼教,具有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故正确答案为A项;

B、C两项表述与新文化运动不符,D项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4.[答案]

(1)因孔孟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因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

(2)反抗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使整个民族缺乏民主意识,容易产生“阿Q式”的民族病态。

(3)保共和,反孔教。

因为北洋军阀政府尊孔复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与孔教、儒学之间的关系。

其中袁世凯尊孔复古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而反孔教、反儒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实际上新文化运动反孔教就是反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15.[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