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精品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最新版精品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精品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钢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钢铁电商的第二大阶段,电商倒逼生产智能化
(1)十年信息化建设,钢企具备智能化制造部分条件
(2)依靠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横向信息和纵向流程集成
3、抓住“互联网+”契机,发展非钢关联产业
三、终端供应链有效补充:
互联网金融
1、从钢贸旧事说钢铁供应链融资问题
2、钢铁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1)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
(2)抵押信息平台是供应链金融的有效补充
四、趋势展望与个股关注
1、“互联网+”趋势下,钢铁行业发展三大趋势展望
2、宝钢股份:
“一体两翼”结构形成,具多个盈利爆发点
3、欧浦钢网:
物流、金融优势,实现1+1>
2效应
4、五矿发展:
融合供应链服务,完善钢材流通生态体系。
“互联网+”将从三个层面重塑钢铁行业:
一、钢铁电商平台的兴起改变了过去钢铁流通单纯依靠“倒差价”盈利的生存方式,线上交易融资与线下仓储加工、物流的对接为钢贸提供多个盈利点;
二、电商平台的深度使用促使互联网向钢铁产销链条进行渗透,钢企可逐渐实现生产、仓储、加工和物流环节的智能化以及与电商平台的数据交换,降本增收的同时钢企开始从钢铁制造企业向材料服务企业转变;
三、钢铁行业对互联网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创造生产力的过程,行业互联网参与者将积累大量“互联网+”运营经验及技术,部分钢企、钢材流通商和电商平台可借此优势向其他企业提供整体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使非钢产业逐渐成为公司的新支柱产业。
钢铁电商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截止2014年10月,全国约有178家钢铁电商,通过钢铁电商实现的网上交易量占全国钢材销售量的
8.47%,尽管钢铁电商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可挖掘,但钢铁电商属于规模经济,钢铁电商的市场容量有限,预计未来将展开激烈竞争并最终形成10家以内的各具特色的大型钢铁电商。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钢铁供给形势难以有较大的变化,钢铁电商将难以复制过去屯钢卖钢赚取差价的行为,从国外钢铁电商发展模式的方式来看,依靠撮合交易收取点数的方式也将难以成行——特别是在吨钢利润低下的情况下。
我们认为电商平台的最好发展方式依然是提升平台交易量,在仓储加工、物流及融资、抵押等配套服务商赚取利润。
供应链金融发展提升钢铁金融属性。
钢铁作为大宗商品可进行现货、期货交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
随着钢铁电商在线融资
以及上海银行业动产抵押信息平台的发展,加上原有的上海大宗商品交易所存在的基础,预计钢铁的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增强,流通性将进一步提高。
许多年之后,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沟壑,我们中的部分人或许会想起——我们竟然不曾意识到互联网对工业的改造会是如此的广泛而深刻,以及我们竟然有幸生在一个这样伟大的时代。
智者先知,勇者先达,华泰证券研究所各行业团队共同推出“互联网+”系列报告,梳理“互联网+”趋势对各个行业的影响。
钢铁行业“互联网+”的概念内涵覆盖了整个钢铁的产销供给链,钢铁电商的火爆仅仅是钢铁“互联网+”酝酿已久的一次爆发和其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推断钢铁企业的未来不再是单纯地销售生产的产品,而是通过下游的消费驱动组织生产,这正是“互联网+”趋势在提升整个钢铁行业效率外对整个钢铁行业做出的深刻变革。
我们总结钢铁行业的“互联网+”有三层内涵:
钢铁行业的“互联网+”趋势实质始于销售端对电商平台的使用,尔后电商平台倒逼生产端向互联网靠拢以适应变化。
伴随电商平台的深度应用,互联网开始向整个钢铁产销链条进行渗透——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持下,钢铁企业可逐渐实现生产、仓储、加工和物流环节的智能化以及与电商平
台的数据交换,在降本增收的同时,钢铁企业开始从钢铁生产企业向材料服务企业转变。
钢铁行业对互联网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即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创造生产力的过程,钢铁企业、钢贸商、钢铁流通企业等产销供给链的参与者将积累大量“互联网+”运营经验乃至技术,部分钢铁企业和钢铁电商平台可借此优势向其他企业提供整体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增加新的产业盈利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基于硬件、技术和人才的领先优势,欧美国家是当时互联网浪潮中的先锋梯队。
在这次大潮中,互联网不仅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诞生谷歌、雅虎等巨头公司,还深刻地变革着传统行业的运行方式并使之重新焕发活力。
中国处在互联网浪潮的第二梯队上,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硬件和技术条件趋于成熟,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人,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渗透了民众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此外,近10年淘宝网、阿里巴巴、京东等C2C、B2C购物网站的迅速发展,培育了电商平台技术、支付模式、民众网上购物习惯及购物网站信用形象,为大宗商品如钢铁的网上交易做好了铺垫。
(2)三阶段看钢铁“互联网+”,时代造就大势
我们梳理钢铁行业的“互联网+”趋势,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个大阶段是钢铁电商从无到有、从最初的资讯平台发展成为整合钢铁信息、销售、支付、融资、物流、加工、配送为一体的服务型电商平台,第二个大阶段是钢铁电商倒逼前面的采购、生产、加工、物流环节互联网化,实现智能生产、两化融合,第三个大阶段是钢铁企业开始提供向其他企业提供“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发展非钢服务业。
钢铁行业两阶段“互联网+”趋势的发展都与当时的技术背景和市场环境有关,可以说是二者共同作用促成钢铁行业“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钢铁行业效率。
在第一个大阶段,钢铁资讯信息平台的出现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钢材的流通成本,缩小了钢贸商“倒差价”的范围。
在第二个大阶段,钢铁服务型电商平台的出现,解决了钢铁流通层级过多的问题,进一步与降低了流通成本,为产销供给链的参与者提供更多的赢利点。
在第三个大阶段,钢铁产销供给链的“互联网+”深度参与者将向其他企业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产业。
中国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2001年起已通过实施硬件网络平台建设、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构筑了较为完整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
在钢铁生产智能化上,走在前列的是宝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
铁联合生产企业,特别是宝钢和武钢在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是全程自主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
武钢在2001年自主开发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整体系统包括15大专业系统,91个子系统解决了企业销售、生产、研发、供给、运输、储存的协同等关键问题,形成了丰富的企业遗产软件资源。
同时还构建了ATM万兆主干网集成了等多平台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各年代20余种自动化控制设备,建立了与178条生产线过程机的实时数据交换体系。
其他钢企如首钢、邯钢、济钢、太钢等采取的是以套件为主、以开发为辅的外包主导模式,钢企如鞍钢、湘钢等采取的是开发和套件并重的混合发展型模式。
钢企在信息化建设中成立了专门的IT技术支持部门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部分钢企的IT部门被剥离成为单独的公司,在继续对内提供IT支持的同时,开始对外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如宝钢旗下的宝信软件除能够为钢铁主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外,还能够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产业服务。
3、政策加码“互联网+”,钢铁联网方兴未艾
2015年3月20日,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
分市场的领先企业。
目前看来3-5家最有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可能包括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
《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有望进一步提出三年努力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的目标,以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同时促进行业兼并重组,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左右。
中国有500多家钢企,其中民营钢企有400多家,400多家民企中,产能大于1000万吨的有7家,而产能在100万吨以下的有200多家。
产能在100万吨以下的200多家小钢企以后将是生产最困难的企业,存在着资金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够导致环保欠账严重等问题,也是未来3年淘汰的对象。
2015年3月18日,工信部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其中,钢铁行业列入工信部的智能制造试点范围。
2015年启动3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6年边试点示范、边总结经验、边推广应用,2017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推广有效的经验模式。
试点示范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方案》提出三项重点行动,其中第二项和第三项行动分别是:
以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试点示范,将开展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加快无线射频识别(RFID)、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等新型传感、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轻工等行业,组织开展能源智能管理试点示范,
推动企业能源的供给、调配、转换和使用等环节管理的智慧化,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
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轻工等行业,组织开展能源智能管理试点示范,推动企业能源的供给、调配、转换和使用等环节管理的智慧化,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
钢铁、石化、建材、服装、家用电器、食品、药品、稀土、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及产品信息追溯试点示范。
促进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的协作配套,推动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创新。
2015年3月20日,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
其中提出产品结构实现升级,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要与国际接轨,实现由钢铁制造商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材料服务商转变,涉及“互联网+”的包括
第一条和第二十七条:
两化深度融合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行业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云计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两化融合技术和评价标准保障体系渐趋完善,装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全面普及,两化融合成为钢铁行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重点统计企业中应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比重超过80%,全行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占销售总额比重达到20%,建成一批钢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行业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云计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两化融合技术和评价标准保障体系渐趋完善,装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全面普及,两
化融合成为钢铁行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此外,工信部还将于6月推出的《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7)》,除强调化解过剩产能外,更提出健全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发展智能制造、打造示范工厂,并支持发展电子商务。
我们在前面提及,钢铁电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中,钢铁电商从信息咨询平台发展成为B2B平台再发展成为集交易、支付、融资、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服务型电商平台,第二大阶段中钢铁电商促进钢企智能制造的发展,第三阶段中钢铁产销供给链的“互联网+”深度参与者将对外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
现阶段,钢材供给过剩以及钢企营销方式滞后是钢企进行营销创新的原动力,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钢企的深入应用为钢企的营销创新提供了多个可能——既能够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钢材,也能够自建电商平台销售自家钢材和代销钢材,并进一步将电商平台及配套的金融、仓储加工、物流作为钢企盈利的新增长点。
2000年左右,出现的是以“我的钢铁”、“中国联合钢铁网”为代表的信息资讯类网站,以线下采集信息、线上加工发布以及提供行业研究咨询及培训为主业,以收取会员费、咨询费、培训费和广告费为主要盈利模式。
当时,钢铁信息资讯网站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浪等信息门户网站的建立为钢铁信息资讯网站提供了范式,二是当时钢铁行业信息闭塞,钢贸商能够利用信息不对称倒卖钢材赚取高额利润,因此钢铁信息资讯网站出现并通过出售信息赚到钢铁电商的第一桶金。
钢铁电商具备取代钢贸商角色的功能。
市场上钢材的传统销售模式是钢企将钢材卖给钢贸商,钢贸商再卖给下级分销商或是终端用户,市场上约有50%的钢铁走的是钢贸商的渠道。
钢贸商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是作为钢厂和最终消费终端之间资金和物资的中转者而存在,二是作为钢厂大批量少批次生产特征和消费终端多批次小批
量需求矛盾的解决者。
就钢贸商的中转者角色和零售者角色而言,钢铁电商平台部分具备取代前者的能力,且电商平台的价格等信息较钢贸商更具透明性。
钢铁行业整体亏损,全行业迫切需要降低流通成本。
从2012年开始,由于钢铁市场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大导致钢价大跌,钢铁行业陷入极度困难,钢企利润微薄并饱受高负债之苦,钢贸商资金流出现问题并且银行收紧放贷。
钢铁行业的全面危机为钢铁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包括钢企、钢贸商、仓储物流、钢铁资讯网站、中远期交易平台纷纷开始探索电商,并使钢铁电商在2014年得到爆发性增长,截
止2014年10月钢铁电商达到178家,多为企业级电商平台,通过钢铁电商实现的网上交易量占全国钢材销售量的8.5%。
资讯网站的出现解决了钢铁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电商网站的出现则解决了钢铁流通产业链层次过多、流通费用高昂的问题。
2014年,中钢协重点钢企主业利润仅80多亿元,吨钢利润仅14.2元,而每减少一个交易层级,吨钢大概可以节约交易成本20元、仓储物流费用20元以上。
我们以中钢协重点企业2014年经营状况为例,计算电商市场盈利空间。
2014年中钢协重点企业共销售钢材5.63亿吨,其中分销和零售渠道销售的分别占41%和4.6%,分别计2.31亿吨和0.26亿吨。
若通过电商平台让分销和零售渠道分别减少1个和2个交易层级,将分别节省交易成本及仓储物流费用92.36亿元和20.72亿元,电商合计可创应收113.08亿元。
在钢铁电商交易平台得以搭建后,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出现了分化。
一种是钢厂(第二方)自建、自营为主的运营模式,如宝钢的东方钢铁在线、河北钢铁承建的河北钢铁交易中心、华菱钢铁的荷钢网、沙钢的玖隆电商、太钢不锈的太钢不锈电子竞价销售平台等。
第二种是以第三方为代表的“自营+撮合”模式,代表者为鑫益联、欧浦钢网、
中拓钢铁网、钢银、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其中一些组建者为钢贸商和仓储物流方(第二方),本身就拥有稳定的货源以及配套的物流仓储。
大宗商品特性要求产销供给链的整合。
钢材产品不比普通消费品,往往直销生产企业,渠道异常扁平化,钢材销售费用占产品单价较低,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从价格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钢材产品不比普通消费品,仅通过网络并不能完全掌握钢材产品的属性,还需要线下的运作配合。
首先,钢材生产周期长,下游客户对钢材有一定品质要求,因此电商平台需要就生产过程和交货期进行协调。
其次,钢材作为大宗商品,单价高、交易量大,因此需要配套的融资服务,解决钢铁上下游产业链的资金占用问题。
再者,钢材体积大、质量高,不能作为普通消费品进行运输和储存,需要专业的物流配送和仓储设施。
最后,由于下游用户对钢材的规格有一定要求,因此电商平台出售的钢材往往需要剪切加工,这就需要专业的加工中心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和产品加工。
总体而言,钢铁电商不仅要涉及金融、物流、仓储、加工、配送等钢铁供应链的各个方面,而且要把钢厂与客户、贸易商与客户、钢厂与银行、贸易商与银行、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进行有效匹配,做好线上线下的联动。
钢铁电商平台起到的作用主要在于优化流通渠道、提升供需资源匹配效率上:
于钢厂而言可以为过剩产能找的新出路,同时降低企业
自身的营销成本;
于钢贸商而言,实现销售、金融、物流和加工仓储的整合,为钢贸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变过去钢贸商单纯依靠倒差价赚取高额利润的方式;
于终端客户而言,钢铁电商报价透明、成交透明,可在各类平台上找到价格更便宜、距离更近、成交更方便的优质货源,拜托了对钢贸企业的依赖。
尽管各个电商在经营模式上有一定差距,但电商平台逐步完善交易结算线上支付、融资以及线下仓储、加工、物流的方向却是一致的。
各钢铁电商平台开始朝着以现有交易平台为依托,在线上构建支付平台、融资抵押平台、仓储物流平台,线下整合金融机构、仓储企业、物流企业及剪切加工中心等社会资源,并以信息化手段优化资源配臵,形成深度的全流程服务链条。
以上海钢联旗下的钢银为例,钢银拥有钢材超市、钢材集市等模式,已形成规模化、立体化的服务体系,立足互联网,为产业链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打造集现货交易、仓储物流、在线融资、交易结算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无缝钢铁交易平台”,代表企业为上海钢联。
开放的货源供给、物流和加工仓储。
在货源供给以及加工中心和物流仓储服务的提供上,电商平台多持开放态度。
东方钢铁在线为宝钢旗下电商平台,除销售宝钢产品外,也销售武钢、重钢、鞍钢、沙钢等公司的产品;
在物流上则借助东方钢铁物流网上的第三方服务。
沙钢旗下的玖隆在线同时销售沙钢和其他跟上的产品,在物流上主要借助玖隆物流园中的第三方服务。
鑫益联为钢贸商五矿发展旗下电商平台,五矿发展除利用鑫益联继续原有的传统钢贸业务外,同时开辟企业专区、允许钢企借助鑫益联直接销售产品,在物流和仓储加工服务上,也向第三方开放。
在仓储、物流和剪切加工方面,钢厂和原以物流仓储为主业的企业有现成优势,目前主要是吸引更多的仓储物流企业及剪切加工中心入驻交易平台以扩大服务的地理范围和提高服务能力。
以咨询信息平台和创投背景起家的纯第三方电商网站在货源
供给、物流和仓储加工上通常扮演为平台服务商并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主要依赖第三方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
日渐完善的支付、融资服务。
在支付平台方面,钢铁电商多积极和商业银行合作,有能力的电商平台则自行申请支付牌照——迄今为止,宝钢旗下的东方钢铁在2012年就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东方付通,另有欧浦钢网和上海钢联旗下的钢银正在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
此外,中钢网和鑫益联分别拥有自己的支付工具中钢宝(与中信银行合作)和鑫支付,鑫支付除即时支付功能外,还提供担保支付服务。
在融资服务上,电商平台在起步阶段选择和银行合作和由银行提供贷款是主流,平台主要负责确认仓单和订单的真实性。
此外,宝钢参与投资的上海钢铁交易中心除可向银行申请贷款外,也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向宝钢财务申请贷款。
此外,发展到现阶段,各电商平台开始自行组建贷款公司:
欧浦钢网最近收购欧浦小贷,成为除阿里外的国内第二家能在全国放贷的网络小贷公司;
上海钢联将与俊安(天津)矿产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金控公司,围绕大宗商品产业提供系列金融服务,以期形成完整的电商服务生态链。
跑马圈地时代,挣钱不是目的。
我们总结钢铁电商的盈利途径有三种,一是通过提供交易服务盈利,即在“线上撮合+寄售”中向卖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二是通过提供物流服务盈利,赚取仓储、物流、加工费用;
三是通过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盈利,主要是通过银行渠道,对客户融资融物,赚取利差。
随着钢铁电商的发展,钢材价格日益透明,且目前的钢铁供求形
势决定电商平台的自营钢贸已难以赚取差价,且从降低流通成本的角度考虑,钢铁电商难以依靠在撮合和支付环节收取费用获取大量利润,目前物流、仓储加工及融资服务是目前主要的盈利渠道。
从过去淘宝、京东和卓越网等购物网站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得出,对处于红海竞争的电商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夺取市场份额、建立合适的运营模式、搭建完整的电商平台——包括金融服务、仓储物流在内的商业闭合圈。
因此,在现阶段内,盈利不是电商的目的。
目前,通过钢铁电商实现的交易量仅占国内消费量的10%不到,钢铁电商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钢贸商,但其发展势头凶猛,一旦解决在线融资、仓储加工和物流问题,势必将进一步瓜分原属钢贸商的蛋糕。
并且,钢铁电商将完全有能力逐步倒逼钢铁企业的改变营销渠道,进而推进钢企生产环节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趋势在钢铁生产环节主要表现为智能化制造,是产销供给链互联网化的核心,也就是消费驱动生产。
从德国工业4.0的规划来看,智能化制造必将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头戏,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出口的名片。
2015年2月年科技部开展“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任务的征
集工作,其中的八大重点方向包括“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研发任务”,即智能制造、重点基础材料、重大成套装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任务。
钢铁智能化制造具备主客观条件,是革命、不是炒作。
从市场供求局面和企业技术环境,我们判断中国的钢铁生产已经具备智能化制造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就市场环境而言,钢铁行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严峻的供求形势逼迫钢企转变以生产和安全为核心的观念。
过去,由于钢材紧缺,钢厂的生产模式是用户上门订货,钢铁企业组织生产,产品规格是固定的。
现在,由于钢铁供应过剩严重,钢厂必须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按照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
此外,钢铁电商平台的发展走在了大宗商品电商平台的前列,为定制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定制化生产是智能化的核心内容,智能化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阶表现形式。
中国钢铁工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已具备智能化制造的部分基础。
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连铸、连轧普遍使用;
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使设备的检测和操作不再使用人工执行;
仿真技术用于控制系统的培训和研究,以及模拟生产设备调试;
可视化技术和监控系统为无人化工厂提供了条件,从现场总线到车间网、工厂网、企业网的综合网络系统构成了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
部分钢企已在智能化制造商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如宝钢针对钢铁生产规模大、流程长的特点,在ERP、MES系统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炼钢—轧钢流程生产组织优化系统,研制了虚拟制造
和离散事件仿真平台,实现了人机互动的自适应优化,使得按订单排产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10分钟,大幅提升了计划系统的效率和生产的适应能力。
钢铁智能制造想象空间大,钢铁制造商转型材料服务商可期。
在传统的自动化条件下,生产线和机器通常是在规范的环境下从事重复性的工作,当外部环境或工作任务发展变化时,需要对系统进行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