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1305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叫一辆出租汽车——倾向性明显——歧义程度低[只出租自行车,不出租汽车。

(设想特定环境)]

B.联合/偏正学生家长、党员干部/哑巴媳妇

C.同位/偏正

D.主谓/偏正上级指示(动名兼类词)领导题词

写好(补充主谓)

语义关系例:

母亲的回忆“母亲”为对象,“回忆”为对母亲施事的动作

“母亲”为施事者,“回忆”为母亲发出的动作

层次不同普通中学教师

22.句子和短语的区别:

句子有语调和语气词,短语没有例:

(句子)出太阳了。

小张去北京了。

(短语)出太阳小张去北京

句子末尾有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要以句号、问号、感叹号做为标志,而短语内部没有停顿或只有较段的停顿,后面也不带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短语只有语法重音,而句子除了语法重音外,还有强调重音

语法重音:

谓语、状语、补语、疑问代词:

我明天去北京

短语和词一样是造句的材料,只能在句子中充当某中成分,不能单独使用,而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可以单独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所以人们通常说句子是独立的,短语非独立

A.宋师傅病了。

(句子)B.村里人都知道宋师傅病了(主谓短语)

C.宋师傅病了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定语)D.宋师傅病了,全村人都去看望他(句子)

23.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名—形(副+名,即程度副词修饰名词)]

⑴省略动词(主要是省略“有”及相关的名词)

例:

①他很个性……她的个性从前就有。

②他很(有)绅士(风度)地点点头。

⑵结构变换

我知道我很罪恶(罪恶很大)

太农民意识了(农民意识太重)

这话太专业了(专业性太强了)

⑶词义偏移真傻瓜=真傻太笨蛋=太笨

⑷词义引申

这么废物,那么饭桶(天然无用)太草包(无能)太流氓(无耻下流)

线条多么维纳斯够速度——快

叫同院那个长的挺姿势的娘们儿买去了

那天她的黑眼睛很青春地亮着(有气息)

非常春天的衣服(艳丽、鲜艳)

长的很中国(省略动词)

23.同形异音、同型同音、兼类区别P57

24.连动词、紧缩句、一般复句的区别(举例说明)P175P125

第一章绪论

  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

  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

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

  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

  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

  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

  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

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

  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答: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

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

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

(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

(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

(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

  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

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

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

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

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

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

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

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

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

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

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

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

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使规范明确;

二是使规范普及。

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

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

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

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

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

第五章语法

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素怎样组合成各种结构的词,词怎样组合成各种短语,短语或词怎样形成各种句子,小单位用什么手段、方式组成种种大单位,其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语法{有两个含义:

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上面说的语法事实;

另一个指语法学。

}

二、语法的性质

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一〉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二〉稳固性:

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语法也不例外。

〈三〉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

语素、词、短语、句子。

〈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见书P7页图表。

思考和练习:

1.语法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2.什么是语法体系?

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3.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4.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5.分析出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

A.这篇文章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B.我们厂试制成功了新产品。

6.举例说明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

7.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第二节词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二、实词

〈一〉名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A.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B.表示时间〈时间名词〉

C.表示处所〈处所名词〉D.表示方位〈方位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A.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

B.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C.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D.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见书P12页图表〉

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2。

动词的语法特征

3.特殊的动词

A.判断动词“是”B。

能愿动词C。

趋向动词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见书P17一18页图表〉

〈四〉区别词

1.区别词的意义

2.区别词的语法特征(见书P18~19页例)

〈五〉数词

1.数词的意义和种类A。

基数词B。

序数词

2.数词的语法特征(见书P20~21页例)

〈六〉量词

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A。

物量词B。

动量词

2.量词的语法特征(见书P22~23页例)

〈七〉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见书P24页例〉

2.副词的语法特征〈见书P26页例〉

〈八〉代词

1.代词的意义和种类〈见书P27页图表〉

2.代词的语法特征(见书P28~30页例)

〈九〉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见书P30~31页例)

〈十〉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见书P31页例)

三.实词的运用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见书P32页例)

(二)数词、量词使用不当(见书P33页例)

(三)副词误用(见书P34页例)

(四)代词使用不当(见书P35页例)

1.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

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实词的运用怎样?

举例说明正确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词类(下)

一.虚词

虚词有共同的特点:

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三是不能重叠。

(一)介词(见书P37页例)

(二)连词(见书P38~40例)

(三)助词:

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1.结构助词(见书P41页例)

2.动态助词(见书P41~43页例)

3.比况助词(见书P43~45页例)

(四)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见书P45页例和P46页图表)

二、虚词的运用

(一)介词的运用

1.对于、对2。

关于3。

在4。

5.于6。

由于、由(见书P45~52页例)

(二)连词的运用

1.和2。

或、或者3。

及其4。

还是

5.而(见书P53~54页例)

(三)助词的运用

1.“的、地、得”2。

“着”3。

“了”

三.词类小结

(一)词类的划分(见书P56页图表)

(二)词的兼类和活用(见书P57页例)

思考和练习

1.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第四节短语

一、短语及其分类

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

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二、短语的结构类

(一)主谓短语(见书P60页例)

(二)动宾短语(见书P60页例)

(三)偏正短语1.定中短语2。

状中短语

(四)中补短语(见书P62页例)

(五)联合短语(六)连谓短语(七)兼语短语

(八)同位短语(九)方位短语(十)量词短语

(十一)介词短语(见书P65页例)

(十二)助词短语

1.“的”字短语2。

比况短语3“所”字短语

三、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是做句子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里的组成成分;

另一方面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能独立成句。

(见书P68页图表)

四、多义短语

(一)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1.层次相同2。

上面层次相同,下面层次不同

(二)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见书P70页例)

(三)结构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见书P71页例)

五、短语小结(见书P72~75页例)

a)试述短语在语法中的重要地位。

b)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第五节句法成分

一.主语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见书P77~78页例)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见书P78~79页例)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1.施事主语2。

受事主语3。

当事主语(见书P62~63页举例)

二.动语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见书P82页例)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见书P83页例)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受事宾语2。

施事宾语3。

当事宾语

三.定语

(一)定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见书P85~87页例)

(二)定语和助词“的”(见书P87~88页例)

(三)多层定语(见书P88~91页例)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状语不只是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

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做状语。

(见书P91~93页例)

(二)状语和助词“地”

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见书P93页例)

(三)多层状语

状中短语整体加上状语,就会形成多层状语。

(见书P94页例)

五.补语

(一)补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2。

程度补语3。

状态补语

4.趋向补语5。

数量补语6。

时间、处所补语

7.可能补语(见书P94~99页例)

(二)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补语和宾语都在动词后面,两个成分同时出现时,就有个排例顺序问题。

补语和宾语的位次有三种情况:

1.先补后宾2。

先宾后补3。

宾在中间

(三)补语和宾语的辩别

划分补语和宾语,可以考虑:

第一、看关系。

第二、看成分的词性。

第三、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能作补语,也可能作宾语,而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

(四)补语和状语的位置及表意作用

六.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一)定语中心语(见书P101页例)

(二)状语中心语(见书P102页例)

(三)补语中心语(见书P102页例)

七.独立语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

(一)插入语

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见书p102~103页例)

(二)称呼语:

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

(见书P104页例)

(三)感叹语:

表示感情呼声。

(四)拟声语:

模拟事物的声音,给人以真实感,以加强表达效果。

八.句法成分小结(见书P104~107页例)

了解各种句法成分的构成材料。

(从教材里归纳并加以补充,注意指出每个成分经常用什么词语充当,有什么条件地充当)

第六节句子的分类

一、句子分类概说(见书P110页图表)

二、句类

(一)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体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

(见书P110~112页例)

(二)疑问句:

具有疑问语调表示提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1.是非问2。

特指问3。

选择问4。

正反问

(见书P112~115页例)

(三)祈使句:

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

(四)感叹句:

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

(见书P116页例)

三.句型

(一)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1.动词谓语句2。

形容词谓语句3。

名词谓语句

4.主谓谓语句(见书P117~121页例)

(二)非主谓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2。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3.名词性非主谓句4叹词句5。

拟声词句

四.几种动词谓语句

(一)“把”字句:

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见书P122~124页例)

(二)“被”字句(见书P124~125页例)

(三)连谓句:

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连谓句。

(见书P125~126页例)

(四)兼语句:

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

(见书P126~127页例)

(五)双语句:

谓语中心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叫双语句。

(见书P127~129页例)

(六)存现句:

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

句首有处所词语做主语,宾语表示存现的主体。

(见书P129~130页例)

五.变式句和省略句

(一)变式句:

变式句也叫倒装句

1.主谓倒置2。

定语、状语后置(见书P130页例)

(二)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境里,在不至于误解的情况下,说话时往往会省略去一些不言自明的成分。

1.对话省2。

因上下文而省(见书P131页例)

六、句子的变换

根据语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甲句变成乙句,这叫句子的变换。

(一)句类之间的变换(见书P132页例)

(二)句型之间的变换(见书P132~134页例)

七、句子分析小结及例解

句子是内涵十分丰富的信息载本,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许多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见书P134~142页例)

分析句型?

(主谓句、疑问句等)

第七节常见的句法失误

学习语法,不仅要从正面掌握句子结构的规律,知道句子应当怎样组织,还应该从反面知道句子不应该怎样组织。

一、搭配不当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见书P145页例)

(二)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见书P146页例)

(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见书P146~147页例)

(四)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见书P147~148页例)

一.残缺和多余

(一)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2。

谓语残缺3。

宾语残缺

4.宾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二)成分多余

1.主语有多余成分2。

谓语有多余成分3.宾语有多余成分4。

定语多余5.状语多余6。

补语多余

三.语序不当

(一)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见书P153页例)

(二)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见书P153~154页例)

(三)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见书P154页例)

(四)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见书P154~155页例)

(五)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见书P155页例)

四.句式杂糅

(一)两种说法混杂(见书P155~156页例)

(二)前后牵连(见书P156页例)

1.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和宾语是否都能搭配?

句子中的残缺或多余的毛病能找出吗?

2.找出句子中的成分搭配不当的错误?

第八节复句

一.概说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见书P159~160页例)

二.复句的类型

(一)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又分为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小类。

(见书P160~165页例和图表)

1.并列复句2。

顺承复句3。

解说复句

4.选择复句5。

递进复句

(二)偏正复句

偏正复句又分为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五小类。

1.转折复句2。

条件复句3。

假设复句

4.因果复句5。

目的复句

(见书P165~171页例和图表)

三.多重复句:

根据结构层次多少划分,复句可以分为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见书P172~174页例和图表)

四.紧缩句:

紧缩句由复句紧缩而成,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见书P175页例)

五.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一)分句之间缺乏密切联系(见书P176页例)

(二)结构混乱、层次不清(见书P176~177页例)

(三)关联词语应用错误: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分句关系的语法标志。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上,都有一定的规则。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见书P177~178页例)

2.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见书P178页例)

3.错用关联词语(见书P178~179页例)

4.滥用关联词语(见书P179页例)

5.关联词语位置不对: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有个位置问题。

(见书P179页例)

1.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并指出复句内分句间的关系?

2.指出复句的各种类型?

第九节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它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见书P182页例)

二.句群的类型:

句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并列句群

(二)顺承句群(三)解说句群

(四)递进句群(五)选择句群(六)转折句群

(七)因果句群(八)目的句群(九)假设句群

(十)条件句群(见书P182~185页例)

三.多重句群: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句群叫多重句群,又叫复杂句群。

(见书P186页例)

四.句群和复句、段落

(一)句群和复句(见书P186~187页例)

(二)句群和段落(见书P187页例)

五.句群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句群在运用中的错误是各种各样的,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前后脱节

(二)语序不当(三)前后矛盾

(四)答非所问(五)重复多余(见书P188~189页例)

一、简要说明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

二.从某篇文章中选一个自然段,划分出句群,并分析各

句群内部的结构层次和关系。

第十节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或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见书P19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