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Word文件下载.docx
《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1.
围术期输血相关监测
(1)失血量监测
在外科医师的参与下,应实时对手术区域进行视觉评估,评估凝血或手术出血的情况。
失血情况作定量测定,包括检查吸引罐、止血纱布和外科引流管;
(2)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
除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需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必要时可行超声心动图、肾功能监测(尿排出量)、脑氧饱和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监测;
(3)凝血功能监测
包括标准实验室诊断项目,如血小板计数、PT、APTT、INR、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实时凝血功能监测,如血栓弹力图(TEG)、Sonoclot等;
(4)监测原则
A.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输血;
B.围术期应维持患者前负荷,但要避免全身血容量过高。
严重出血时,应考虑动态评估液体反应性和无创心排血量的监测,不应将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作为判断血容量的唯一标准;
C.出现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乳酸水平及酸碱平衡情况,以了解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化。
2.
红细胞
(1)红细胞制品:
包括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少白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等,每单位红细胞制品中红细胞含量相当于200ml全血中的红细胞含量;
(2)输注指征:
建议采用限制性输血策略,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围术期不需要输注红细胞;
患者血红蛋白<70g/L建议注红细胞;
血红蛋白在70g/L~100g/L时,应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因素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
以下情况也需要输注红细胞:
A.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
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者;
B.血红蛋白<80g/L并伴有症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对液体治疗反应迟钝的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该考虑输注红细胞;
C.术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低血压或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相对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80g/L~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D.对围术期严重出血的患儿,建议血红蛋白浓度维持水平应>80g/L。
(3)临床工作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补充量
成人:
浓缩红细胞补充量=(Hct预计值-Hct实测值)×
55×
体重/0.60
小儿:
红细胞补充量=(Hb预计值-Hb实测值)×
体重×
5(Hb单位为mg/dl)
大多数患者维持血红蛋白70g/L~80g/L(Hct21%~24%),存在心肌缺血、冠心病的患者维持血红蛋白100g/L(Hct30%)以上。
输注红细胞时,也可参考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POTTS)决定开始输注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及输注后的目标血红蛋白浓度。
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
(peri-operativetransfusiontrigger
score,
POTTS)
上述四项总计分再加60分为POTTS总分。
最高分为100分,即如果总分≥100分则算为100分,评分值对应启动输注RBCs且需维持的最低血红蛋白浓度。
POTTS评分<
实测血红蛋白浓度,不需输注RBCs;
POTTS评分≥实测血红蛋白浓度,需输注RBCs。
每一次准备输入同种异体红细胞前均需评分。
(4)注意事项:
A.不能依赖输注红细胞来替代容量治疗;
B.少白红细胞适用于产生白细胞抗体患者;
C.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少白红细胞;
E.高原地区酌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放宽输血指征;
F.急性大失血无同型血源时,建议参考“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可适量输入O型血浓缩红细胞,并密切监测溶血反应。
3.
浓缩血小板
(1)血小板制品:
包括手工分离血小板、机器单采血小板。
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异常渗血的患者。
A.血小板计数≥100×
109/L,不需要输注血小板;
B.术前血小板计数<50×
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产妇血小板可能低于50×
109/L而不一定输注血小板);
C.血小板计数在(50~100)×
109/L,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
D.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性渗血,经实验室检查确定有血小板功能低下,输注血小板不受上述指征的限制;
E.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
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的潜在后果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低体温、体外循环、肾功能衰竭、严重肝病等),都是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的指征。
(3)注意事项
A.手工分离血小板含量约为2.4×
1010/L,保存期为24h;
机器单采血小板含含量约为2.5×
1011/L,保存期为5d;
B.每份机采浓缩血小板可使成人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增加约(7~10)×
109/L;
C.小儿输注5ml/kg血小板,可使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增加约(20~50)×
D.血小板常规输注不应超过一个治疗量(国内10U全血制备的血小板相当于1个治疗量,一个治疗量就是血浆中血小板数量达到2.5×
109血小板),仅在伴有严重血小板数量减少或重要部位(如中枢神经系统、眼)出血时,才考虑给予一个治疗量以上的血小板;
F.每个治疗量血小板输注后应重新进行临床评估,检测血小板水平,在需要的情况下才继续输注。
4.血浆
用于围术期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研究表明北美洲、欧洲的白种人维持正常凝血因子浓度的30%或不稳定凝血因子仅需维持5%~20%,就可以达到正常凝血状况。
(1)血浆制品:
包括新鲜冰冻血浆(FFP)、冰冻血浆和新鲜血浆。
(2)使用FFP的指征:
A.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
2.0,创面弥漫性渗血;
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C.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D.紧急对抗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FFP,5ml/kg~8ml/kg);
E.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进行高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前,考虑预防性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F.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后,应重新进行临床评估和凝血检查,若需要再继续输注。
(3)使用说明
A.新鲜冰冻血浆内含全部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规格常为200ml、100ml;
B.每单位(相当于200ml新鲜全血中血浆含量)新鲜冰冻血浆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应用时需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
C.通常,新鲜冰冻血浆的首次剂量为10ml/kg~15ml/kg,维持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决定,一般为5ml/kg~10ml/kg。
倘若出现大量出血,使用剂量取决于出血的控制情况,最大剂量甚至可达50ml/kg~60ml/kg;
D.普通冰冻血浆用于Ⅲ和Ⅷ因子以外的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替代治疗;
E.不应该将血浆作为容量补充剂;
F.小儿使用FFP有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5.
冷沉淀
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4±
2)℃下融化后获得的血浆沉淀蛋白部分,含有因子Ⅷ、纤维蛋白原、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及因子XIII。
200ml全血分离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为1个单位。
(1)输注目的:
补充纤维蛋白原和(或)Ⅷ因子。
纤维蛋白原浓度≥150mg/dl时,一般不输注冷沉淀。
若条件许可,对出血患者应先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再决定是否输注冷沉淀。
(2)以下情况应考虑输注冷沉淀:
A.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150mg/dl;
B.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时,将输注冷沉淀作为辅助治疗措施;
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D.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F.纤维蛋白原水平<100mg/dl的患者,当进行高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前,考虑预防性使用冷沉淀。
A.围术期纤维蛋白原浓度应维持在100mg/dl~150mg/dl之上,应根据伤口渗血及出血情况决定冷沉淀的补充量。
在冷沉淀输注结束后,应临床评估、重复检测纤维蛋白原,若需要可再补充。
一个单位冷沉淀约含150mg纤维蛋白原,使用20单位冷沉淀可恢复到必要的纤维蛋白原浓度;
B.冷沉淀用于Ⅷ因子水平低下或缺乏的补充,按每单位冷沉淀含Ⅷ因子80IU估算。
轻度、中度和重度Ⅷ因子水平低下或缺乏时,补充剂量分别为10IU/kg~15IU/kg、20IU/kg~30IU/kg和40IU/kg~50IU/kg;
用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下或缺乏补充,按每单位冷沉淀含纤维蛋白原150mg估算,通常首次剂量50mg/kg~60mg/kg,维持量10mg/kg~20mg/kg。
6.
全血
全血输注存在很多弊端,目前主张不用或少用全血,输全血的适应证越来越少,其主要用于:
(1)急性大量失血可能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
只有在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30%时,在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输用红细胞或全血;
(2)体外循环;
(3)换血治疗,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换血治疗,以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7.
大失血时药物辅助治疗
(1)纤维蛋白原: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150mg/dl或血栓弹力图提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不足时,可使用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浓缩物初次输注的剂量为25mg/kg~50mg/kg;
(2)凝血因子XIII浓缩物:
应用于凝血因子XIII活性<
60%时,治疗剂量为30
IU/kg;
(3)凝血酶原复合物:
若出现明显渗血和凝血时间延长,建议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0IU/kg~30IU/kg)。
曾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在运用其他凝血药处理围术期严重渗血前,应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PC)和维生素K;
对于接受泰毕全®
(达比加群酯)治疗的患者,在急诊手术、介入性操作或者出现危及生命或无法控制的出血并发症,急需逆转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应时首选其特异性拮抗剂Praxbind,逆转效果不佳时给予PPC治疗也证明有效。
PPC同样推荐用于紧急情况下逆转沙班类药物的抗凝作用。
(4)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
严重渗血时,若常规治疗手段均失败,可考虑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它还可用于治疗合并低温或酸中毒的凝血障碍,其使用剂量为90μg/kg~120μg/kg,可反复使用;
(5)氨甲环酸:
应用于纤溶亢进时,可明显减少患者输血量,推荐剂量为20mg/kg~25mg/kg,可反复使用或1mg/(kg·
h)~2mg/(kg·
h)静脉泵注维持;
(6)Ca2+:
维持正常的钙离子水平(≥0.9
mmol/L)有助于维持凝血功能正常;
(7)去氨加压素:
预防性应用可使甲型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患者术中出血减少,但重复使用可使疗效降低。
相关因素的治疗
(1)应努力避免围术期低温,积极为患者保温。
体温<
34℃将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延长凝血酶激活。
(2)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严重酸中毒和严重贫血,pH<
7.10显著影响机体凝血功能。
Hct明显下降也影响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
四、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输注异体血时的潜在输血反应、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
贮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使用。
(1)适应证
A.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110g/L或血细胞比容≥0.33,拟行择期手术,且能签署知情同意书,均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B.术前估计术中出血量超过自身循环血容量20%且必须输血的患者;
C.稀有血型配血困难的患者;
D.对输异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患者;
E.拒绝输注同种异体血的患者。
(2)禁忌证
A.血红蛋白<110g/L的患者;
B.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C.凝血功能异常和造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D.输血可能性小的患者,不需做自体贮血;
E.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A.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2~3周完成血液采集(可一次或分多次);
B.每次采血不建议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d,最后一次采血应在手术前3d完成;
C.采血前后可给予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2.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的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一定比例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以减少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
待主要出血操作完成后或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110g/L(血细胞比容≥0.33),估计术中失血量大时,可以考虑进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年龄并非该技术的禁忌;
当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时也可采用该技术。
A.血红蛋白<110g/L;
B.低蛋白血症;
C.凝血功能障碍;
D.不具备监护条件;
E.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
A.应注意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血细胞比容不低于25%;
B.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细胞比容以及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C.采集血液时必须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室温保存6h内应完成回输,后采集的血液应先回输。
回收式自体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使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洗涤、滤过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液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回收式自体输血推荐用于预计血量较大的手术,如体外循环、骨科手术、颅脑外科及大血管手术、胸腹腔闭合出血的手术。
也可谨慎用于特殊的产科患者(胎盘疾病、预计出血量大),应用时需采用单独吸引管道回收血液,并于回输时使用白细胞滤器或微聚体滤器。
当Rh阴性血型产妇使用自体血回输后,建议检测母体血液中胎儿红细胞含量。
回收血液的禁忌证: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h;
(2)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3)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等污染;
(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5)和白细胞滤器联合使用时,可适当放宽使用适应证。
五、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h~2h内,常先出现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h~2h后缓解。
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术中输血过敏反应不易及时发现,若患者出现眼睑水肿、皮肤荨麻疹、血压下降、气道阻力增加等情况时应警惕输血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由异型血输注所致。
其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制品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严重者可致死亡。
接受手术麻醉的患者,其唯一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
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
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ml~20ml,也可立刻导致患者休克。
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引起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当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时,可因循环超负荷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为剧烈的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亡。
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
大量输血常可导致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
对血清钾浓度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时应提高警惕。
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盐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进而影响凝血功能;
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
8.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内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干啰音、细湿罗音或水泡音,尤其见于重力依赖区。
9.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
多于输血后1~2周出现,其机制是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发生的一种与骨髓移植引起的抗宿主病类似的临床征候群,死亡率高达90%~100%。
临床症状初期多为高热,全身皮肤剥脱和消化道症状,发展至终末期则表现为骨髓衰竭。
10.
传染性疾病
输注检验不合格的异体血时,主要传播肝炎和HIV。
目前,核酸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了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发生率。
迄今为止,疟疾、SARS、Chagas病和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症仍无法检测。
11.
免疫功能抑制
输入异体血可能抑制受血者的免疫功能,可能影响疾病的转归。
应严格遵循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
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往往被掩盖,不易观察和早期发现,并且还可能会被漏诊,应引起麻醉科医师的警惕。
输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严格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或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等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上述信息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此外,在输血过程中应仔细、定时查看是否存在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荨麻疹、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峰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治疗措施包括:
(1)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
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的姓名和血型。
采取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重新化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以及作细菌涂片和培养;
(2)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和呼吸道通畅;
(3)抗过敏或抗休克治疗;
(4)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电解质、酸碱平衡;
(5)保护肾功能:
碱化尿液、利尿等;
(6)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补充相关血制品或辅助用药,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及血小板等;
(7)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8)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或换血疗法。
参考文献
1.Kozek-Langenecker,S.A.,A.Afshari,P.Albaladejo,etal.,Managementofsevereperioperativebleeding:
guidelinesfromtheEuropeanSocietyofAnaesthesiology.EurJAnaesthesiol,2013.30(6):
p.270-382.
2.Chee,Y.L.,J.C.Crawford,H.G.Watson,etal.,Guidelinesontheassessmentofbleedingriskpriortosurgeryorinvasiveprocedures.BritishCommitteeforStandardsinHaematology.BrJHaematol,2008.140(5):
p.496-504.
3.Cosmi,B.,A.Alatri,M.Cattaneo,etal.,Assessmentoftheriskofbleedinginpatientsundergoingsurgeryorinvasiveprocedures:
GuidelinesoftheItalianSocietyforHaemostasisandThrombosis(SISET).ThrombRes,2009.124(5):
p.e6-e12.
4.Williams,B.,J.McNeil,A.Crabbe,etal.,PracticalUseofThromboe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