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1029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重点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2)生产绿地

(3)防护绿地

(4)附属绿地

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1)国民经济水平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4)城市自然条件

(5)城市现状

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

(2)国外绿地水平及动向

(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

(4)各类游憩绿地的合理容纳量

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有哪几种方式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市区公共(园)绿地面积(h㎡)/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2)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城市的用地面积(h㎡)

(3)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城市用地总面积

什么是绿化覆盖面积怎样计算绿化覆盖率

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但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城市的用地面积(h㎡)

城市绿地布局形式有哪些

块状、网状、点状、环状、楔状

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以“一城五片四隔、三纵四横一环、一区三带多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结构体系。

苏州市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地形的作用是什么

a分隔空间

b控制视线

c影响游览路线和速度

d改善小气候

e美学功能

地形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4)就地取材,就地施工

(5)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地形处理应考虑的因素

a园林绿地与城市的关系

b地形的现状情况

c园林绿地的功能活动要求

d观景的要求

e植物种植的要求

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形可以起到控制视线的作用,分析其具体内容。

诱导视线(沿最小阻碍)

建立空间序列(断次观察、渐次显示)

屏蔽作用:

建土堆,屏蔽不用的景物

制高点(纪念性内容)当某一物体处于制高点,极易看见倒影

水构成的景观

(1)湖、海

(2)水池

(3)流水

(4)瀑布

(5)喷泉水

园林建筑的布局要点

(1)满足功能要求

(2)满足造景需要

(3)使室内外互相渗透,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园路的作用是什么

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景色、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园路的设计要点

(1)交通性和游览性

(2)道路布置必须主次分明

(3)因地制宜

(4)园内主干道必然是套环式

(5)园林道路的疏密要求

(6)园林道路的曲折迂回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人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是景观中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要素。

不同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文物古迹图

(2)革命活动地

(3)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4)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形成的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

(1)城市与区域规划

(2)城市设计

(3)风景旅游地规划

(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5)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

(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

(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从哪些方面体现景观环境心理学原理

(1)公共空间

(2)私密空间

(3)领域性(安全性)

(4)实用性

(5)宜人性

拉特里奇教授在《公园解析》中提出园林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2)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设计必须为了人

(3)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

(4)创造合适尺度空间

(5)满足技术要求

(6)尽可能降低造价

(7)提供便于管理的环境。

扬盖尔将人类的活动分为哪三类

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社交性活动。

刘滨谊教授提出的景观三元论是什么

视觉景观形象:

主要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

主要从人类生理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物理环境。

(3)大众行为心理:

主要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觉要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借景有哪几种类型

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因地而借

道路景观应具有哪六个方面内容

安全性:

指各种条件下道路的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可以安全地使用道路。

道路景观及各种景观设施和规划设计,包括交通标志牌,街灯,绿化等,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为前提,任何景观和景观设施都不应对司机构成视觉上和交通上的阻碍。

生态性:

是指对于道路环境的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需要有足够防护措施。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要有足够的绿化和防尘设施,在沿道路两侧范围尽可能的开辟出绿地,同时对于城市道路周边的建筑要有足够的防尘和隔音措施。

可识别性:

是指道路空间结构易于识别,形象上突出其鲜明的个性。

良好的道路景观应该有明确的交通标志系统,以保证人们对于道路方位和方向的识别。

同时道路特有的个性特征也应成为本道路景观区别于其他道路景观的智能更要方面。

可观赏性:

道路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从道路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道路景观都应该考虑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道路空间中形成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景观物,同时整个道路景观空间的构成也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

舒适性:

是指道路使用满足人们的生理要求。

便利性:

除了行车的考虑,从行人的使用要求出发,道路环境应配置各种服务设施,以方便人们的使用。

滨河游息林荫带设计的类型有

自然生态型、防洪技术型、城市空间型、旅游公园型。

滨河林荫路设计要点

(1)尽可能展开水面所给予人们的开阔优美感,使在滨河林荫道上散步和休息的居民能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

(2)如有风景点时可适当设计成小广场或凸出水面的平台,以便供游人远眺和摄影。

(3)滨河林荫道一般可考虑树木种植成行,岸边有栏杆,并放置坐椅供游人休息。

(4)与车行道相关的一边,应种植1~2行乔木和常绿灌木作屏障,以利滨河绿带中游人的安静休息。

黄岩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哪些景观战略

(1)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止河道渠化工程

(2)一个内河湿地,形成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和乡土生境

(3)一个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

(4)水杉方阵——平凡的纪念

(5)景观盒——最少量的设计

(6)延续城市道路的肌理,最便捷地实现公园的服务功能

城市规划原理对城市广场的定义

广场是由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举行集会、组织居民游览休息等.

我国学者对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等围合和限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而通过这个空间将周围和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整合成整体。

城市广场有一定的功能和主题,围绕该主题设置的标志物、建筑空间的围合及公共活动场所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城市广场的外部空间应与建筑的内部空间相互延伸及补充。

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

(1)为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可组织集会

(2)供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和组织商业贸易交流等活动

(3)紧急情况下起到疏散人流及蔽护作用。

(4)是城市空间构筑城市个性的重要元素

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

(1)广场绿地要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围合感

(2)广场景观应有较好的可接近性

(3)广场景观中应有可诱发人们活动的媒介

(4)广场景观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能体现地方特色,与其周围的建筑、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中心。

城市广场依功能分为几类

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

水体在城市广场设计种有几种类型

作为广场的主题,水体占广场的相当部分,其他一切设施均围绕水体展开

局部空间,水景只是成为广场局部空间领域内的主体,成为该局部空间的主题

辅助点缀作用,通过水体来引导或传达某种信息

杭州吴山天风广场的设计定位有哪几种谈谈其理念与特点

功能定位—集旅游、休闲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城市级广场

形象定位—自然山水型广场

涵义定位——历史文化型广场

理念:

利用地形高差,把广场主体分割成多个尺度较小的分区广场,并通过小尺度空间的穿插与交融,形成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匹配的大尺度空间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公园不仅应成为为游人提供游憩设施,满足居民消费需要,而且应主动地向群众宣传当前人类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园绿地在健全生态和提高城市化地区对社会的经济、人口增加所造成压力的支撑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群众对公园绿地系统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到达到从舆论、政治、规划、法律等方面,为公园绿地的保护与发展,为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国城市公园的分类

综合公园:

全市性综合公园,区域性综合公园

社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

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它专类公园

带状公园

街头绿地

纽约中央公园划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1)结合城市规划具有某种远见,总有一天这个公园周围会被四层楼高的建筑所围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能使人们体会公园的乡村风貌,为未来的城市居民保留一块人与自然交融的地块。

(2)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公园布置强调自然式,湖面有1k㎡,运动场有二个足球场大,中央公园大乔木比较多,草地只占1/4~1/5

公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常分为几个区

文化娱乐区(开放活动区)、体育活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游览休息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

罗斯福纪念公园是由哪个设计师设计,他的设计特点是什么罗斯福纪念公园分为几个区,每个区的设计特点

劳伦斯·

哈普林设计特点:

(1)重视自然和乡土性

(2)作品带有极强的空间参与性

一区—开放稳重,二区—经济恐慌,三区—二次大战,四区—和平富足

居住区的基本组成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景观形象、日常户外使用、环境绿化

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需对哪些因素进行规划

(1)分析住宅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

(2)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与阴影区

(3)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观场地

(4)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

住区景观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1)借景,争取每户有望向住区郊外的景色

(2)绿满全园:

在住区内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尽量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视觉空间

(3)以曲代直:

在住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代之以自由曲线形的布局,还住区自然园林空间本来面目

(4)与众不同:

创造出其他住区没有的景观形象

居住区公共绿地包括哪些内容

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组团绿地(组团级)、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儿童游戏场分为几类,列表说明

年龄服务半径规模位置

6岁以下50米100~200平方米宅前屋后

学龄儿童150米1000平方米组团绿地

12岁以上200米1500平方米小区游园

高校户外公共空间有几大类型、特点

主要广场空间、校园入口空间、各院系或教学楼的户外公共开放空间、道路空间、主题类型的小游园,趣味园及广场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的景观规划思想是什么

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方法,全书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国际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什么

国际上定义:

不论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静止的或流动的水域,淡的,稍咸的水域,泥沼地,沼泽地,泥炭地,包括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的生态效益是什么

维持生物多样性,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类型,调蓄水量和调节气候,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污水,保护堤岸、防止盐水入侵。

我国湿地的分类分为几类

人工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浅海滩涂湿地

湿地公园的概念及设计要点

湿地公园]:

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

设计要点:

(1)遵守生态设计通常原则

(2)遵守河流地貌的原则

(3)从整体出发,突破局限,进行整合性设计

湿地公园生态护岸设计要点有哪些

自然护岸:

植被、树木、石材、木材

生物工程护岸:

台阶岸坡(垒)

台阶式人工自然护坡:

混凝土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造景中突出主景的方法有哪些

主体升高(仰视)

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表现张力)

动势(水面广场、庭院——向心性)

空间构图的重心:

(1)规划式园林几何中心

(2)自然式园林重心

古典园林部分

空间的联系是什么

大小空间的联系,

这就是把两个大小显着不同的空间连接在一起。

当人们从小的空间进入大的空间时,因为受了小空间的衬托,便使大空间显得更宽敞。

封闭空间与开敞空间的联系。

这就是把一个堆满山石、莳遍花木的空间和一个平坦甚至水面涟漪的空间接连在一起,使之相互贯通;

尽管两个空间的面积相等,如果在联系地段插入几道踏步,作了些转折,则更能收到对比的良好效果。

相毗邻的空间院落,除因大小、形状以及封闭与开敝的程度不同而可产生对比作用外,还因其内部处理不同,也可以构成极强烈的对比关系。

形状不同的空间的联系。

这就是把横长和纵深或者其它两个形状不同的空间接连在一起,以对比不同的气氛。

严整空间与自然空问的联系。

这就是把对称布局的空间和不规则的天然景色接连在一起。

空间的渗透是什么

(1)透过空廊来相互因借两边景色,使之彼此衬托,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而且这种空廊两边的景色还能构成对面景色的远景或背景。

(2)从一个空间里的门洞,漏窗,窗棂来窥见另一空间的景色。

这样则能吸收远处的景物,同时还能加强空问的层次感。

(3)可把室外的空间引入室内,使室内外的空间相互渗透而交织在一起。

(4)把园处天然景物引入园林之内,以丰富园林的景色。

历代造园名著有哪四篇

《园冶》

《长物志》

《花镜》

《闲情偶寄》

用实例说明造园的八个基本原则

第一节主从与重点

从园的整体结构看,除少数仅由单一空间组成的小园外,凡是由若干个空间组成的园,不论其规模大小,为突出主题,必使其中的一个空间或由于面积显着地大于其它空间;

或由于位置比较突出;

或由于景观内容特别丰富;

或由于布局上的向心作用,从而成为全园独一无二的重点景区。

园内的主要厅堂建筑一般也设在这个景区之内,并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

如留园.拙政园北海颐和园

第二节虚实相剂

池沼以作不规则形的为多,但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可选择池沼一向的陆地边缘建筑作为重要的中心建筑,南向池沼或北向池沼都可。

例如苏州吴江的退思园,留园的涵碧山房北向池沼,苏州狮子林的荷花厅则南向池沼。

第三节疏密相间

园林建筑总体布局和位置经营方面也毫无例外地遵循疏密相间的原则。

这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布局以及山石、水面和花木的配置等四个方面,其中尤以建筑布局体现得最明显。

如狮子林、拙政园、怡园等大体上也是本着疏密相间的原则来安排建筑的。

第四节对比与衬托

对比不分宾主,应用也相当广泛,建筑山岭可相互对比,山岭建筑与池面也可相互对比。

甚至高、低、深、浅,曲、直、明、暗都可以对比。

这是一种均衡的手法。

对比如杭州西湖的碑亭,衬托如网师园入口门厅两侧、引静桥等。

第五节参差与整齐

第六节明和暗

留园,它的入口异常曲折、狭长、封闭,处于其内人的视野被极度地压缩,甚至有沉闷、压抑的感觉,但当走到了尽头而进入园内的主要空间时,便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七节平面和立体

中国的古典园林则都出现假山和池沼相互掩映的局面。

这两种景色相辅相衬,更显得立体和平面的巧妙搭配。

第八节藏和露

用实例分析布局设计的几种主要形式

1以池沼为中心的惯用布局形式

2以重点建筑为中心使景色散开的布局形式

3占边布置建筑以形成单一空间的布局形式

4把假山和池沼分开安置的布局形式

5把整座园林分割为许多空间的布局形式

6.分散设置风景点的集锦式的布局形式

几种传统的艺术法则是什么

1)曲折变化

2)小中见大

3)同中求异

4)欲扬先抑

5)透视线继续延伸

6)利用对位形式

7)虚实对比

8)巧于因借

按对位的联系关系来分有什么

轴线对位,

这种形式主要在于体现整齐,同时表达着参差的作用,

边线对位,

某边线对位,这种形式在参差中又有一些关联之处。

c完全对位,

轴线和边线同时对位。

尽管这种形式过分强调齐整,但两座建筑相对或相连,中间可辟有共同的庭园,而觉得宽敞。

(d)交叉对位,

即轴线和边线交叉对位,这种形式渗透着不同的空间,突出了层次。

造园的最高标准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达到此境的具体做法就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景》篇是计成造园理论的重点。

《借景》篇中,计成指出:

“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

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请举例说明这种手法在古典园林空间的具体体现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

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

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

景点和景区的概念

造园中景点范围可大可小,不可用面积的绝对数字来衡量,称为景点主要取决于它的性质和所包含的内容。

首先,在此空问领域中有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色;

其次是功能较单一;

第三空间环境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可以从大的园林环境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审美对象。

景点是造园的基本单元,通常又多习惯把由多景点组成的园林环境称之为景区,再由更多的景区组成范围广大的自然风景区或较大规模的私家花园和御苑。

传统园林中,空间组合中怎么样才能做到围而不死

空间组合:

应遵循围放结合,虚实、疏密相间,围而不死的原则

注意:

1、利用建筑物作园周界时应采用空间虚实的穿插、渗透来放开空间,增添空间层次

2、可设置山体、树丛等自然景物掩去部分园周界

3、处理空间的围放、虚实时要有所侧重和变化

厅堂建筑特点

厅堂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在江南的园林中,厅堂是园主人进行会客、治事、礼仪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它们的位置一般都居于园林中最重要的地位,既与生活起居部分之间有便捷的联系,又有良好的观景条件与朝向,建筑的体型也较高大,常常成为园林建筑的主体与构图的中心。

四面厅建筑特点

四面厅面阔亦三问五间,四周绕以回廊,长窗则装于步柱之间,不做墙壁,廊柱间多在檐枋下饰以挂落,下设半栏坐槛,可供坐憩之用。

鸳鸯厅建筑特点

鸳鸯厅是另一种大厅形式,厅内以屏风、罩、纱槁将厅等分为前后两部分,梁架一面用扁作,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故有此名。

它的作用是南半部宜于冬春,北半部宜于夏秋

榭建筑特点

榭与舫多属临水建筑。

其形体为了与水面调和,从整个形体轮廓到门窗栏槛与鹅颈椅,每以水平线条为主。

榭常为水阁,置于池畔,体态随环境而异。

建筑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常做成石梁柱结构,临水立面开敞,设有栏杆,屋顶多为歇山回顶式。

舫建筑特点

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多建于水边。

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的一侧每设有平桥与岸相连,仿跳板之意。

舫的平面分前、中、后三段。

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尾舱则多为二楼,以便眺望,与画舫相似。

舫内楼梯均设于尾舱与中舱之间,下层入口处设有舱门。

舫首正面开敞,前舱、中舱两侧筑矮墙,其上为连续长窗,尾舱常以粉墙与前舱、中舱作虚实对比。

屋顶一般作成船篷式样或两坡顶,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在水面上形成生动的造型,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景点。

廊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园林中的廊,它的形式和设计手法就更为丰富多彩了。

试从廊的功能、特征以及类型方面结合实例对园林中的廊的具体运用加以论述。

复廊,即两廊并为一体,中间隔一道墙,墙上可设漏窗,两面都可通行。

这种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既可分隔景区,又可通过漏窗使一景区和另一景区,互相联系,增加景深,还能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双层廊又称楼廊、边楼,有上下两层走廊,多用于楼厅附近,亦有从假山通过边楼而与楼厅相联系的做法,双层廊可提供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