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974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Na,Na与冷水反应生成H2,则Ba 

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故B正确;

C、金属性Ba>

Zn,则溶液中Zn不能还原Ba2+生成Ba,故C错误;

D、将Ba投入到NaOH溶液中,B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3.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

B.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C.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表现的性质,A错误;

B.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变化,B错误;

C.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原物质中一定不含钾元素,因为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C正确;

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盐是难挥发性的,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焰色反应的额有关判断

4.下列铁的化合物:

①FeCl2;

②Fe(OH)3;

③FeCl3,其中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全部

【解析】①2FeCl3+Fe=3FeCl2 

②4Fe(OH)2+2H2O+O2=4Fe(OH)3 

③2Fe+3Cl2

2FeCl3 

,所以全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故选D。

5.证明某溶液中只含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血红色

C.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只需要滴加KSCN溶液

A.先滴加氯水,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即使原溶液不含Fe3+,滴加KSCN溶液后也显红色,无法证明原溶液是否含有Fe3+,故A错误;

B.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Fe2+作用无此现象,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Fe3+,证明原溶液含有Fe2+,故B正确;

C.滴加NaOH溶液,沉淀显红褐色,可知有Fe3+,无法证明有Fe2+,故C错误;

D.只滴加KSCN溶液,根据溶液是否显红色,能检验出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无法验证Fe2+存在,故D错;

【考点定位】考查三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的检验和性质应用。

【名师点晴】明确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Fe3+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3+;

然后加入氧化剂,如果含有Fe2+,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2+的存,注意加氧化剂、KSCN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无法确定溶原液将中是否含有Fe3+。

6.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C.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D.用加热、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等杂质

【答案】A

A、丁达尔效应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的,A项正确;

B、BaSO4和BaCO3都难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B项错误;

C、溶液和胶体都能通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C项错误;

D、用加热、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不能除去CaCl2、MgCl2等杂质,D项错误;

答案选A。

考查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

7.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C.可用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制取硅酸

D.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2)制取硅的反应

8.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完全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A.Fe3+B.Fe2+C.Al3+D.NH4+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放出热量,钠离子增大,Fe2+被氧化成Fe3+,Fe2+减少;

Fe3+、Al3+、NH4+均与碱反应,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Fe3+转化为氢氧化铁,NH4+转化为一水合氨和氨气,故NH4+减少;

再通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氢氧化铁转化为铁离子,铁离子增多,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铝离子,铝离子保持不变;

A.Fe3+增多,故A不选;

B.Fe2+减少,故B选;

C.铝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故C选;

D.NH4+减少,故D不选;

故选C。

考查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9.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H4)2CO3

A.全部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②③④

①NaH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①正确;

②Al2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②正确;

③Al(OH)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③正确;

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④正确;

⑤(NH4)2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氨水,⑤正确;

考查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0.菜谱中记载:

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三价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同食”发生的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B.五价砷在维生素C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可以推测砒霜中所含的砷元素化合价为+5

A、砷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所以维生素做还原剂,错误,不选A;

B、砷的化合价降低,废水还原反应,正确,选B;

C、有毒的是三价砷,不是五价砷,所以只要不生成三价就可以使用,错误,不选C;

D、三价砷有毒,所以应该为3价,错误,不选D。

氧化还原反应

1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nm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与分散剂分离

【解析】A、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可净水,故A正确;

B、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故B错误;

C、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故C错误;

D、胶体的分散质和分散剂都可以通过滤纸,不能分离,应用半透膜对胶体分散质和分散剂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溶液的分散质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12.某学生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48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480mL容量瓶

B.把烧碱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C.把称好的固体放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浓度偏大

【解析】A、实验室中没有480mL的容量瓶,配制480mL溶液,应该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故A错误;

B、烧碱为NaOH,具有强腐蚀性、易潮解,称量时应该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不能直接放在纸上,故B错误;

C、溶解固体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解溶质,故C错误;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加入的蒸馏水位于刻度线以下,则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故D正确。

容量瓶上标有容量规格,且只有一条刻度线。

配制溶液时溶液体积应等于容量瓶规格。

配制480mL溶液,应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所以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时,应用500mL计算,此为易错点。

题中需要NaOH的质量为m=0.1mol/L×

0.5L×

40g/mol=2.0g。

13.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A、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成Al(OH)3胶体吸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甘油具有强的吸湿性,可以让皮肤上的水分不会太快散发,同时适当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故用作保湿剂,不是化学反应,B错误;

C、漂粉精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作消毒剂,起氧化剂作用,C错误;

D、铁粉可以消耗食品袋中的氧气,铁粉自身被氧化,起还原作用,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名师点睛】高考命题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配平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算等多个知识点。

本题将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合起来,这种考查方式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较高,成为高考的热点,在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明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视频

14.向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铝片,立刻有大量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会大量存在的是()

A.Na+B.NO3-C.CO32-D.HCO3-

【解析】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铝片,立刻有大量氢气产生,说明该溶液有可能是酸溶液也有可能是碱溶液,而HCO3-在酸溶液和碱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所以答案选D

1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A

C.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

1

D.1mol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A.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5.6L+16.8L)÷

22.4L/mol=1mol,其中含有分子数为NA,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即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不是3NA,B错误;

C.只有在相同状况下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

1,C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则1mol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NA个电子,D错误,答案选A。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16.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精制食盐水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为了完全除去相应的杂质离子

B.⑤中可以通过边滴加边测定溶液pH的方法,控制加入的盐酸“适量”

C.因为Mg(OH)2难溶而MgCO3微溶,所以用NaOH除Mg2+效果比用Na2CO3好

D.③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仅为了完全除去Ca2+

【解析】A、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可除掉SO42-,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除掉Mg2+,③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可除掉Ca2+,故A正确;

B、⑤中可以通过边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pH的方法,控制加入盐酸的量,从而除掉CO32-、OH-,得到中性的氯化钠溶液,故B正确;

C、化学反应向着更难溶的方向进行,Mg(OH)2难溶,而MgCO3微溶,所以用NaOH除Mg2+效果比用Na2CO3好,故C正确;

D、加Na2CO3要放在加BaCl2之后,③中加入过量Na2CO3不仅完全除去Ca2+,还可以将过量的Ba2+沉淀,故D错误。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分子必具有相同的体积

B.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6: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解析】A.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液体和固体的体积与密度有关,如果一种是液体一种是固体,相同数目的分子其体积不同,A错误;

B.假设质量都是1g,n(O2):

n(H2)=1/32mol:

1/2mol=1:

16,B错误;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不等,还与气体摩尔体积有关,C错误;

D.根据PV=nRT知,同温同体积,R是常数,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D正确;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为易错点。

18.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B.金属单质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相同

C.常温下氧气与铝不反应,故常温下铝制品可以广泛应用。

D.观察焰色反应实验为黄色火焰,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Na+

【解析】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和MgCl2反应生成Mg(OH)2沉淀,所以不能置换Mg,故A错误;

B、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溶液中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单质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不同,故B错误;

C、常温下,铝和氧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内部的铝与氧气的接触,所以铝制品可以广泛利用,并不是因为常温下铝和氧气不反应,故C错误;

D、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焰色反应实验为黄色火焰,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Na+,故D正确。

不能用Na单质置换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将Na加入水溶液中,Na会直接与水迅速发生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

19.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KClO3发生还原反应

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C.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

D.每生成1molClO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

1023

A.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则KClO3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则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B正确;

C.该反应中不能比较H2C2O4、ClO2的氧化性,C错误;

D.由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每1molClO2生成,转移1mol×

(5-4)=1mol电子,即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

1023,D正确;

答案选C。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判断

20.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时,以任意比混合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B.Ba(OH)2溶液与稀硫酸

C.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D.CO2和澄清石灰水

【解析】A、AlCl3与少量NaOH反应生成Al(OH)3,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NaOH过量时生成NaAlO2,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反应物的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故A错误。

B、Ba(OH)2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和H2O,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无关,则以任意比混合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正确。

C、HCl少量时生成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HCl过量时生成CO2,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离子反应不同,故C错误。

D、CO2少量时生成CaCO3,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

CO2过量时,沉淀溶解,生成Ca(HCO3)2,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反应物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故D错误。

21.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是()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人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将等质量的钠投入到水、稀硫酸、稀盐酸中,放出的氢气的量相等;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项生成氢气最多,答案选B。

考查了钠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22.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

A.2:

1B.1:

2C.2:

3D.1:

3

【解析】原子总数相等,则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假设两容器中均含有1mol原子,则H2物质的量为0.5mol,NH3物质的量为0.25mol,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0.5mol:

0.25mol=2:

1,故选A。

23.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Cl-、Na+、NO3-、Ca2+B.NH4+、HCO3-、Cl-、K+

C.K+、Ba2+、Cl-、SO42-D.Cu2+、NH4+、I-、Cl-

【解析】A、Cl-、Na+、NO3-、Ca2+在溶液中不反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在酸性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Ba2+与SO4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且能氧化I-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A。

掌握离子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间不能共存,是指不能大量共存,例如氢离子与氢氧根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只要是水溶液,就一定同时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选项D中注意铜离子也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较强的碘离子生成单质碘和碘化亚铜。

24.在生产、生活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炭粉、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不能将它们区别开

B.(NH4)2SO4、K2SO4、NH4Cl三种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开

C.可以用NaOH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混有FeCl2

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可以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

【解析】A、分别向 

C、CuO 

、Fe 

三种粉末中加入稀盐酸,现象依次为无现象、溶液变蓝、放出气体,故能区别开,A错误;

B、向(NH4)2SO4、K2SO4、NH4Cl中分别加入Ba(OH) 

溶液,现象依次为产生白色沉淀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只产生白色沉淀、只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只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区别开,故 

错误;

C、FeCl3与Na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 

沉淀,FeCl2与NaOH反应生成白色的 

Fe(OH) 

沉淀,红褐色沉淀会掩盖白色沉淀,难以区别,故不能用NaOH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混有FeCl2,故 

C错误;

D、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KI氧化成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而HCl不具有该性质,所以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可检验HCl气体中是否含有Cl2,故D正确。

根据Fe(OH) 

和Fe(OH) 

2沉淀颜色的不同,可用NaOH溶液区分FeCl3和FeCl2两种溶液。

当FeCl3和FeCl2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红褐色会掩盖白色,则不能用NaOH检验Fe2+;

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一定存在Fe2+。

25.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B.0.5molC.0.15molD.0.25mol

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L,Mg2+为0.5mol/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c(SO42-)=

=0.5mol/L,故B项正确。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26.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

2FeCl3+Cu=2FeCl2+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烧杯中()

A.有铁无铜B.有铜无铁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

【解析】A、向FeCl3溶液中加入Fe和Cu,Fe还原性强于Cu,所以Fe先与FeCl3反应,若Fe反应完全,Cu再与FeCl3反应,所以不会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形,故A错误;

B、当Fe反应完全,FeCl3少量,铜会有剩余,则可能出现有铜无铁的情形,故B正确;

C、若FeCl3量少,Fe也有可能有剩余,而此时Cu没有发生反应,则烧杯中铁、铜都有,故C正确;

D、若FeCl3量多,加入的铁和铜全部参加反应,都不会有剩余,故D正确。

向氧化剂中加入还原剂,较强的还原剂先与氧化剂反应;

向还原剂中加入氧化剂,较强的氧化剂先于还原剂反应。

27.VmL密度为ρg/mL的某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