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五化之路Word下载.docx
《中国的五化之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五化之路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工业化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
中国许多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见证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中国成功的、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持续成功地推进了市场化改革和高速工业化进程,经济连续20余年保持高速增长。
促进我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进而驱动整个经济现代化进程,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
进程与水平:
步入工业经济大国
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并不是单纯意味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和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的转换。
工业化主要表现为:
国民收入中工业活动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乃至占主导地位;
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在二次产业部门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城市这一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在上述指标增长的同时,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
那么,中国的工业化处于什么阶段和水平呢?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农业经济大国,但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评价表明,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高速工业化进程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中期阶段,无论是从国民生产总值构成,还是对外贸易结构看,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绝对主体地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大国。
具体而言,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主要表现为:
1.经济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到2006年,中国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09407亿元,按照汇率折算经济总量列世界第四,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占比从1978年的27.9%和70.5%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12.6%和44.8%,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占比从1978年的24.2%和12.2%分别上升到39.9%和31.4%。
3.工业发展迅速,具备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中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04年,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电视机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发电、化学纤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糖和原油产量分别居世界第四(2000年)和第五位。
4.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吸引外资的大国。
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630.21亿美元,列世界第四位,列发展中国家第一位,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7607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三,贸易顺差达到1775亿美元。
我国已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恩格尔系数为36.7%,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5年的42.99%。
按照工业化进程的理论分类,一般可以将工业化的进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大的时期。
上述工业化的成就表明,中国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
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
具体研究表明,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这表明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刚刚过半。
从静态计算,如果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45,到20152018年,再经过10-13年的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这与我们到2020年长期的现代化战略目标要求是相符合的。
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3.2推算,到2021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也将达到100,中国将实现工业化。
从省级区域看,到2005年,上海和北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天津和广东则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而浙江、江苏和山东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
这7个地区都属于工业化水平先进地区,都高于全国的工业化水平。
而辽宁和福建两个地区则与全国处于相同的工业化阶段,同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山西、吉林、内蒙古、湖北、河北、黑龙江、宁夏、重庆等8个地区虽然也处于工业化中期,但只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低于全国工业化总体水平。
陕西、青海、湖南、河南、新疆、安徽、江西、四川、甘肃、云南、广西、海南等12个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比全国水平落后一个时期。
贵州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前半阶段,刚刚踏上工业化进程,而西藏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还没有开始。
如果人们有机会从西部到东部游历中国各个地区,就可以体验到往往需要上百年时间演进的整个工业化历程。
问题与挑战:
资源约束、区域差距和自主创新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有着共同的规律,但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时都有着其特殊的国情和背景,也面临不同的问题与挑战。
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化加速推进的矛盾突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的人口。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同时开始工业化道路。
1850年,当时欧洲英、法、德、意大利等12个国家都开始工业化进程,而总人口才1.3亿。
我国是13亿人口,快速发展工业化道路,其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和挑战就是资源需求量非常大。
近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中,我国资源供应形势全面偏紧。
目前,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已经出现储量增长远低于开采量增长,开采量增长又低于消费量增长,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快速下降,新增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另外,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平均工业技术水平落后,造成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又加重了资源的紧张程度。
如果说资源的约束还有可能通过从国外进口得到缓解,那么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代价则使我们更难承受。
推动工业增长方式从高耗能、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转变,从而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还任重而道远。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间工业化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依靠扩大开放和加快改革带来的先发优势得到迅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则明显滞后。
北京、上海等地已实现了工业化,而西部等地工业化才刚刚开始。
中国地广人多,中国的不平衡问题是内部问题,无法回避。
这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
摆在中国面前有两大差距:
一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是国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而前一个差距缩短的时间甚至会比第二个差距快。
因为我们有经济发展比较强大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增长会比较快,比较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这些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希望在缩小第一个差距的同时缩小第二个差距。
客观地说,要缩小第二个差距的难度非常大。
因为工业化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而工业化的本身并不具有消除不平衡的力量,政府要适度“逆市场调节”。
另一方面,在全国工业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生态环境保护又使工业发展的成本不断上升的新形势下,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中西部地区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途径,这又是一个新的矛盾和挑战。
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机遇,依靠技术引进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扩散,大规模利用国外技术资源,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转轨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效果较差,没有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我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
发达国家为了通过技术垄断实现超额利润,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
因此,我们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同时,必须不断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实现跨越。
未来之路: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
目前,全世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共60多个,占世界人口不足20%,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花了近300年。
这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走过一段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代价来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如果中国的13亿人口也走这条老路,将给自己的生存环境带来难以设想的后果,所以中国工业化的过程要寻找一个和其他国家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新型工业化”。
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总结我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正式提出了我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基本理念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显然,所谓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对应而言的,如果传统工业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的经济发展过程,那么新型工业化就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叠加了信息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如果说传统工业化过程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那么新型工业化则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传统工业化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发达国家以前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新型工业化则重视将工业化规律与本国自然和制度条件有机结合;
如果说传统工业化强调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数量的扩展,新型工业化过程则重视工业化过程中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工业质量。
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我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为工业大国,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我们需要新的工业化战略来继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从一个工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强国,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的意义正在于此。
新型工业化之路反映了我国工业化既面临重重困扰,又出现新的机遇与挑战的现实诉求。
首先是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低技术、低服务的粗放型工业化在我国资源、能源、人口、环境、资本等条件的制约下已经走入困境;
其次是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传统的计划型工业化已经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再次,知识与信息革命的大潮席卷全球,推动科学技术的高端化、工业化的高级化,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新一轮工业化的基本动能。
在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以后,中国更深地卷入全球市场化中去,灵活地驾驭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要素市场,是企业存活扩张的根本出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中国作为“后发型”的“赶超”国家,我们有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劣势,也有“后起之秀”的优势,只要坚定地走符合我们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之路将不再遥远。
●关于信息化
全球任何一家沃尔玛分店,卖掉一听可口可乐,通过收款机刷一下条码,90秒后这个数据不仅传到了沃尔玛总部,还传到了可口可乐公司。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集团每天的收入约10亿美元,每天下午5点钟,整个集团的10亿美金收入,准时统一汇集到总账户。
如此高效的管理,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化的日新月异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1963年,日本学者TadaoUmesao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
“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
”
在我国,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把信息化定义为: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信息化的能量有多大?
1950年出现计算机,60年代开始出现互联网,现在信息量不断递增,过去两年产生的信息量比过去一万年都要多,也就是说2005年和2006年产生的信息量大大超过2004年及以前所有的信息量。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
2001年,联合国在全世界做了一个测试,结果发现,在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如果初步实现信息化,那么在总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城市的总产值将增长2.5~3.1倍。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传统经济的结合会产生倍增效益,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信息化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综合网络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信息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电子商务繁荣发展。
2006年,全国网民在网上购买了266.5亿元的商品,其中成立仅三年的淘宝网年交易总额突破169亿元,这一数字超过大型超市易初莲花(100亿元)、沃尔玛(99.3亿元)各自在华的全年营业额。
所有淘宝网商相当于创造了2.6个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的销售额。
目前,网上购物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0.85%。
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
2004年,欧盟统计,通过电子政务,汽车上户、出生登记、医疗保健、所得税申报和公司注册都省了一个小时左右。
英国电信统计员工居家工作可提高劳动生产率20%,每人每年节约开支6000英镑,平均每人年生病天数由12天减为3天。
信息化促进就业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就业岗位被淘汰,劳动力人口主要向信息部门集中,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结构正在形成。
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其信息业从业人员已占整个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美国新增的科技与工程的岗位中,60%是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方面。
一大批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被催生,如弹性工作制、家庭办公、网上求职、灵活就业等。
信息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数字化的信息产品成为人们生活自动化和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到手机和视听音响,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人们通过互联网读新闻、看电影、查资料、买东西;
在网上社区论坛与人交流;
通过网络预定旅行酒店机票;
查阅分析股票、基金行情,帮助进行投资决策,等等。
信息化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信息化推动全球化。
以空中客车340为例,空中客车是欧盟联合制造的,生产分布在很多国家。
机头黄色的部分在法国生产,蓝色的部分在德国生产,机翼红色的部分在英国生产,绿色部分是西班牙生产的,还有比利时生产的,五万多员工分布在16个工作城市。
我国信息化建设成就和路径
我国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2006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7.5%。
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30%。
手机、彩电、个人电脑、显示器生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从企业的情况来看,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快。
如中石化,2006年网上采购已经超过1000亿。
像宝钢、中石油、海尔、海信等,大部分的采购都是在网上进行。
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是以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如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主进行商务活动的,大概有3000万的企业和个人,这个规模也是相当大。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1993年,我国信息化正式起步,启动了以“金卡”、“金税”、“金关”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
2004年以来,人们对“政务公开、信息共享、一站式办公”这些词已经耳熟能详,全国各地加快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增强了政务透明度,方便了群众办事。
1998年后,国家信息产业部组建,专门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1年8月,国家重新组建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先后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未来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
200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所作出的全局性战略部署。
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
总的来说,我国信息化战略的定位是追赶型战略,客观地说,还不是赶超型战略。
当前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位置。
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新加坡已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中国排第41位。
我国的网络用户规模世界第一,但是普及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率,中国比亚洲的平均水平还要低一点,还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城市和乡村,中部和西部,数字鸿沟还有拉大的趋势。
社会信息化意识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需要改革。
总的来说我们的信息产业还是大而不强。
针对现存问题,我国在2006年制定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确定了我国信息化发展九大战略重点: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先进网络文化、推进社会信息化、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信息化将迈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新阶段。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并行发展,这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链接:
部分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地位
新加坡,从1980年至今,已制定了5次信息化发展战略。
美国:
相继发布《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和《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
优先研究领域,国土安全排第一位,网络和信息技术排第二位。
产业研发支出,医药研发700亿美元,汽车500亿美元,而IT占据近900亿美元。
欧盟:
把生命科学排第一位,信息社会技术排第二位。
实施《欧盟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信息技术被明确列为七个研究优先领域之一。
日本:
制定《focus21计划》,通过国家预算对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下一代半导体芯片、高可靠软件系统、下一代平面显示技术、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统等进行重点投入。
韩国:
制定《IT839战略》,确定了9项具有增长动力的信息技术作为近期及中长期的投资重点,目标是到2015成为世界竞争力前10名的国家。
●关于城镇化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对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作了高度概括: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时隔一年,继“十五”计划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之后,2006年“十一五”规划再次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战略以及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中的新问题,能够更
好地理解、贯彻和实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9年发展:
从小城镇到城市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政策经历了从“抑制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转变。
政策变迁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而做的必要调整。
积极发展小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人口压力、城市福利制度和国企改革滞后等原因,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
在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生产力得到充分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多。
但是城市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着“农转非”政策和指标,城市劳动部门限制使用农村劳动力。
户籍制度成为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
为了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和村庄,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
1984年1月,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确认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方针。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行政法规形式确认的城市发展方针。
同年国务院开始放松集镇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