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329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运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同比持续下跌,票价下跌刺激航空出行,国际航线火爆改善行业供需。

以南方航空为代表,板块迎来一轮修复性行情。

进入2016年下半年,油价同比利好因素基本出清,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贬值,板块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

展望2017年,随着低油价利好逐步出清,航空运输(尤其是国际线)面临供需再平衡的压力。

若油价、汇率保持稳定,行业供需现改善迹象,5月淡旺季切换是较好的参与时点。

航运市场:

2016年,航运市场供需仍然过剩,分板块看油运>

集运>

干散,BDI指数于2月初创下有指数以来的新低290点。

下半年,干散货运和集运运价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进入11月,煤炭业供改导致煤炭供给紧张,澳线煤运拉动BDI指数回升至1000点以上,以中远航运为代表的航运股出现急剧反弹。

根据Clarkson预计,17年航运市场供需仍然过剩,但存在边际改善空间。

1、航空:

维持景气高位,油价仍是决定性因素

(1)16年市场回顾:

油价反弹侵蚀业绩

上半年,国际油价同比持续下跌,航空业绩持续改善。

但进入三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反弹,低油价利好基本出清;

行业供给压力凸显,尤其是国际航线,票价下跌侵蚀航企业绩。

①国内、国际需求分化,客座率整体稳定

2016年,随着油价处于低位,航企普遍加快运力引进,且新增运力重点向国际航线倾斜,行业ASK增速延续15年高速增长。

由于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国际线需求放缓,客座率和收益水平均面临压力;

而高铁分流效应减弱、票价下跌刺激需求弹性,国内线需求向好,客座率和收益水平保持稳定。

行业竞争加剧,低成本、民营航空持续获批,行业集中度缓慢下降。

过去几年,三大航ASK增速普遍低于行业ASK增速,显示中小航企运力扩张较为激进。

数据上看,2011年,四大航占据83.4%航空市场份额,包括77.4%的国内航线份额和近100%的国际航线份额。

2015年,四大航市场份额下降至78.9%(-4.5pct),国内和国际航线市场份额分别下降至72.2%(-5.2pct)和91.9%(-9.1pct)。

②客座率和航企盈利能力出现背离

2011年Q4开始,航企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淡季盈利下滑的态势尤为显著。

然而,全行业客座率除2012年同比下滑2.2pct外,13、14年客座率持续回升,并已超过2010年的80.2%。

15年,国际航线RPK同比增长30.2%,创11以来的新高,拉动行业RPK同比增长14.8%。

航企国际化消化过剩运力,改善供需结构。

随着国际油价14年下半年大幅下跌,航企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进入16Q3,油价下跌利好逐步出清后,航企盈利缓慢下行。

(2)17年市场展望:

运力再平衡

供给:

三大航供给增速下滑,中小型航企持续扩张,行业ASK增速预计为12%。

2015年底,六大航共有客机2055架(+10.5%),其中窄体机1792架(+10.2%),宽体机263架(+12.9%)。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2016年中小型航企预期仍将快速扩张,而三大航进一步放缓引进力度、加快老旧飞机退出。

而根据已披露的机队规划,六大航企16-18年合计机队增速为9%、9.3%和9.2%,较15年略有下降。

我们预计全行业机队增速在10%左右,综合考虑座位数、飞机利用小时数以及国际航线航程提升因素,预计全行业ASK增速12%,较2016年小幅下滑。

①需求:

利好出尽,高基数下增速放缓至13%左右

我们对2017年的航空需求持谨慎乐观态度,行业既面临消费升级等利好,又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等诸多利空,高基数下需求放缓成为必然。

我们预计17年全行业RPK增长13%左右,较16年小幅下滑。

消费升级潜力仍在,但出境游增速下滑不可避免。

经济下行和人民币贬值背景下旅游的“进口替代”加速显现,出境游增速下滑不可避免;

但考虑到出境旅游已经进入国民常态化生活选项,加上研学旅行等积极因素,仍将维持增长。

经济增长乏力,压制航空需求。

16年Q1-Q3GDP同比增长6.7%,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

根据招商宏观组的预计,2016年增速较2015年仍小幅下滑。

GDP增速对航空商务需求影响较为直接,对因私消费也有负面影响。

高铁冲击尚存不确定性:

高铁“四纵四横”线路已基本实现,伴随新开线路的减少,高铁对航空旅客分流趋弱。

但随着铁路改革的推进,高铁对于国内航线冲击将更加明显,特别是压制国内航线票价水平。

(3)密切跟踪油价,参与淡旺季切换行情

供需弱平衡格局,基本面难以大幅超预期。

我们预计17年航空市场仍将维持16年的弱平衡格局,票价弹性不足。

根据招商石化组的观点,17年国际油价预计回升至60美元,成本压力加大;

同时,人民币贬值和美联储加息加大航企财务风险。

叠加经济下行,17年航空基本面大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航空股对应16年PE估值较低,且行业维持景气高位,但仍需密切跟踪油价反弹幅度。

2、航运:

基本面触底,关注BDI季节性高点

(1)2016年回顾:

航运整合兑现,股价一蹶不振

2016年,航运市场供需仍然过剩,基本面持续恶化,但逐渐显现触底迹象。

正如我们所预期,产能过剩下运价弹性难以显现,油价下跌对业绩几无改善作用。

在15年底航运整合兑现后,股价大幅下跌,此后一蹶不振。

以干散货运为例,干散货市场在2016年1季度创历史新低,主要由于需求增速放缓和运力过剩。

对于多数船东而言,虽然即期租金水平在逐步复苏,但依然不能覆盖船队的运营成本,更不用说高昂的财务成本。

远期FFA价格依然不高,这意味着航运市场在今后3-5年依然比较疲软。

由于即期租金水平和远期水平的疲软,船东一方面加大拆船量,另一方面交船量放缓,推迟甚至取消订单。

进入16Q2后,由于中国煤炭进口需求恢复和季节性原因,海运量和市场情绪都有改善。

(2)干散货运缓慢复苏,17年季节性高点

假如船东继续大幅削减运力,需求持续复苏,干散货运复苏速度将比现在FFA市场所认为的要快。

根据Clarkson预测,Cape船型17年需求和供给同比分别增长4.1%和0.6%,供需关系边际改善,很可能再创造BDI指数高点。

经过航运整合后,A股并无纯粹干散货运标的,仅中远航运多用途船回程捎带干散货。

从PB估值角度看,中远航运PB估值约1.6倍,和底部0.9XPB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认为17年干散货运市场很可能创造季节性高点,存在边际性改善空间。

三、成长:

从快递到快递产业链

对于交运行业而言,快递股集中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行业增速最高的子板块和资本市场接轨。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行业高速增长和新股因素,市场给予了极高的估值溢价。

长期看,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形成寡头垄断,诞生千亿市值巨头;

短期来看,17年板块仍将处于估值消化阶段,重点关注估值相对较低的韵达和影子股外运发展,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标的。

1、短期增速不降反升,件均价跌幅收窄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0.13万亿上升至2015年的3.8万亿。

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增长产生了大量的快递需求,尤其是C2C电商,对第三方快递的依赖几乎是100%。

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我国快递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极快。

经过14、15连续两年的增速下滑后,16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增速不降反升。

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

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

2016年1-10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41.23亿件,同比增长54.2%;

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079.9亿元,同比增长44.5%,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增速均较2015年显著加快。

考虑到网购市场空间和国内快递市场巨大的地域差异,我们预计行业未来3-5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16年,快递业件均价虽仍处于下降通道,但跌幅显著收窄。

2015年,全国快递业件均价13.4亿元,同比下降8.5%,而16年1-10月,快递业件均价为12.8元,同比下降6.3%,跌幅显著收窄,9月份快递业件均价甚至同比增长1.7%。

2、整合提速,行业竞争现改善迹象

由于市场定位和运营模式的不同,中国快递市场已经形成相对分割的市场,演绎出“三分天下”的局面:

(1)中国国际快递市场;

(2)国内快递市场。

而国内市场又区分为a)商务快递市场和b)电商快递市场。

目前我国快递市场企业数量约为11,000家,竞争激烈。

其中,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占据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主要份额,邮政、顺丰与三通一达占据了国内快递市场主要份额。

我们将中国快递业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行业依然处于发展期。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以业务量计,2009-2014年国内快递业CR4从77.0%下降至49.9%,CR8从85.0%下降至77.9%,集中度持续下滑。

CR4和CR8均呈现下降态势,但CR4与CR8的差距从8%扩大至31%,即排名4-8位的快递企业市场份额从8%增加到31%,逐步蚕食前四强的市场份额。

但从月度数据看,CR8可能已经结束下滑,未来将趋于平稳甚至上升。

3、从快递到快递产业链

(1)快递:

长期乐观,短期估值消化

我们假设加盟商净利率2%、全口径件均价等于行业均值13.4元,估算申通和圆通2015年全口径净利率约为3.5%-4%,总部大致瓜分60%的净利润。

2015年,全国快递业完成业务量207亿件,营业收入2770亿元,件均价13.4元,按照4%全口径净利率估计,行业净利润约为111亿元。

中性假设下,快递业2020年净利润有望达到574亿,给予其25XPE对应14350亿市值。

我们假设行业第一快递企业市占率20%,对应市值2870亿。

我们认为快递业是一个高壁垒、强竞争的行业,“剩”者为王,龙头企业市值有望达到2000亿级别(剔除潜在增发稀释);

当前鼎泰新材、大杨创世、艾迪西、新海股份隐含市值均远低于这一量级。

但是短期来看,17年板块仍将处于估值消化阶段,重点关注估值相对较低的韵达和影子股外运发展。

(2)17年重点关注快递产业链

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从快递产业链上下游发掘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三泰控股、外运发展、东杰智能、永利带业。

四、弱周期:

业绩稳健,静待政策利好

我们将交运弱周期版块(机场、铁路、港口和公路)需求端属性、竞价机制、竞争格局和提价阻力等方面进行比较。

1、公路:

静待政策暖风

(1)经济下行趋稳,车流量低增速将是新常态

从长达30年的数据序列看,GDP的增长速度与公路客运量及货运量增速密切相关。

2008-2011由于投资拉动,公路运输量增速出现短暂回升后,又随着GDP增速回落而掉头向下。

在1989-2007年,GDP的增速都快于公路运输量增速。

随着中国重工业化阶段的结束,我们预计公路客运周转量增速将长期处于GDP增速之下,客运增速也将放缓。

2015年,全国民用客车保有量达1.41亿辆,同比增长14.4%;

民用货车保有量2066万辆,同比下降2.8%。

客车保有量增速下滑以及货车保有量下降降低道路需求。

随着高速公路密度的增加,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速也显著性回落。

2012年底中国道路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已经分别达到410万公里和9.6万公里计算,对应中国整体公路密度为0.44公里/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为9.59公里/千平方公里。

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土面积较大的大陆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路网密度已经比较密集。

中国东部沿海高速公路密度已接近并超过大部分发达国家。

(2)高速公路存续期存疑,纷纷拓展非公路业务

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年。

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

(可能延长)

但是新路投资收益显著下降,上市公司横向发展意愿不强,纷纷开始拓展非公路业务。

数据上,高速公路板块路产营业收入占比显著下降,但是由于旧有路段盈利能力较好,非路产业务尽管收入占比提高,但是毛利占比并没有太大起色。

随着高速公路收费期临近,高速公路公司转型压力加大。

(3)板块静待政策暖风,高分红和转型是两大投资主题

由于对政策风险的过渡反应导致高速公路超跌,2012年底至2013年年初,高速公路股价开始企稳回升,14、15年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而16年显著跑输沪深300。

由于高速公路车流量总体已进入低增速时代,未来若干年依然有望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营业收入的波动较小。

经过连续多年的政策打压后,17年高速行业或已进入政策拐点,期待《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重大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调整等利好。

个股方面,我们认为有两个投资主线:

(1)资本支出小、业绩稳定、分红收益率高的公司;

(2)开拓新领域,进行业务转型的。

我们重点跟踪和推荐:

宁沪高速、粤高速和深高速。

2、机场:

估值体系修复+提价预期

(1)产能周期

伴随产能投放,机场折旧与人工成本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梯式增长(特别是折旧成本)。

机场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其产能的投放(主要是航站楼和飞行区)具有显著的离散型特征,这也决定了机场的产能投放需要较强的超前性。

这是机场行业的主营成本呈现阶梯式增长的根本原因。

典型的机场行业的产能投放周期包括:

产能扩张,巨额资本开支,此时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双低,业绩也达到谷底。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均开始回升,业绩也开始回升。

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达到饱和后业绩也达到阶段性顶峰。

然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和资本开支高峰。

(2)收入稳步增长,提价预期强烈

民航渗透率提升拉动机场需求。

国际比较看,中国2015年人均乘机次数仅为0.32次,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2.7次),航空渗透率提升的空间很大。

航空性业务收费实行的是政府定价,提价预期强烈。

我国民用机场现行的收费方案是2007年民航总局公布的《民用机场收费改革方案》,除13年实现内航外线和外航外线收费并轨外并无变化。

提价阻力相对小:

机场收费占机票成本的比重低,且最终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低。

目前机场国内航线收费标准约为国际航线的50%-60%,但成本并无大差异;

而亏损最严重的中小机场国际线占比极低,因此上调国内航线收费的可能性较高。

我们预测内航内线收费上调10%时,将分别增厚深圳机场、白云机场、厦门空港、上海机场业绩24.6%、14.6%、16.5%与4.7%。

(3)重点推荐上海机场+深圳机场

①航线结构与成本结构匹配

价格管制导致机场的成本难以向下游传导,因此成本管理能力是机场长期回报率的关键。

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机场行业收费标准,外航收费高于内航;

国际线旅客非航收入潜力也大于国内航线。

因此,我们从枢纽机场质地角度,上海机场>

白云机场>

深圳机场>

厦门空港。

②产能周期决定行业投资周期

新产能投放后,成本大增,利润下滑,PE估值较高;

随着产能体用率的提升,公司利润稳步增长,消化前期的高估值,进入最佳投资周期;

随着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业绩增速放缓,潜在资本开支拖累估值。

因此,机场行业投资应在公司产能瓶颈打开,业绩弹性逐步释放的阶段介入,产能饱和前退出。

重点推荐上海机场与深圳机场

上海机场:

1)虹桥机场容量饱和,新增客流将主要由浦东机场承接,业绩弹性充裕;

2)T1航站楼改造工程已经竣工,今年上半年启用后将大幅增加商业面积,推升非航业务收入;

3)目前公司四条跑道理论起降架次65.3万架次,当前产能利用率较低,T1+T2航站楼足以支撑卫星厅建成前的需要;

4)公司是受益迪士尼确定性最强的标的,迪士尼预计将增厚公司2-2.5亿净利润。

深圳机场:

1)珠三角地区三座大型机场中,香港机场、白云机场产能均已达上限,公司作为唯一产能富余机场,承接增量的溢出需求。

2)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公司预计2020年国际航线旅客占比从目前的5%提升至10%;

3)公司当前国内航线占比在95%左右,内航内线提价弹性最高;

4)参考上海机场,我们估计深港通开通后,深圳机场境外投资者持仓将大幅增长,系统性提升估值。

五、关注周期和成长,静待基建政策利好

我们预计17年航空市场仍将维持16年的弱平衡格局,票价弹性不足。

静态估值较低,机会在17年淡旺季切换。

若油价、汇率保持稳定,行业供需现改善迹象,5月淡旺季切换值得关注。

基本面触底,关注BDI季节性高点

干散货运边际改善,BDI可能创造季节性高点。

关注中远航运交易性机会。

从PB估值角度看,中远航运PB估值约1.6倍,和底部0.9XPB还有较大差距,边际改善情况值得观察。

3、物流:

快递业仍将维持较高增速,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根据我们的测算三通一达2015年全口径净利率约为3.5%-4%,总部大致瓜分60%的净利润。

参考欧美成熟市场经验,行业集中度提升后盈利能力将有所改善。

中性假设下,快递业2020年净利润有望达到574亿,行业第一快递企业市值有望达到2000亿级别。

快递板块长期乐观,短期估值消化,关注产业链机会。

4、公路:

5、机场:

机场行业业绩稳定,提价预期强烈。

从16年情况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机场行业是难得的业绩稳定增长的行业,具备较好的防御性价值。

考虑到中小机场的严重亏损,机场收费提价的可能性很大。

估值体系修复。

对比国外机场,国内机场质地并不差,低估值主要由于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

随着A股开放程度提升,机场板块估值有望系统性提升。

从机场质地、产能周期、资本开支角度,我们重点推荐上海机场与深圳机场。

六、相关企业简析

1、华贸物流:

轻资产内生增长,外延并购预期强烈

2016年海运和航空货运供需持续失衡,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冲击,货代业务保持了强劲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公司先后于2014年收购德祥集团拓展跨境电商产业链,16年收购中特物流做实工程物流板块。

国内最大的跨境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商之一。

华贸物流为中国港中旅集团旗下国有控股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包括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贸易。

国际航空货运和海运供需失衡,公司在保持单位毛利稳定的基础上,货代业务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从控制风险角度,公司大幅削减了毛利率极低的钢材供应链业务,收入规模有所下滑。

轻资产内生增长,传统主业三年翻一番。

华贸物流14年营业额在国际综合货代领域排名第八,是为数不多的轻资产货代龙头。

未来,公司将投入资源建设智能物联网,切入供应链金融领域;

并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的海内外网点布局,形成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公司坚持跨境第三方综合物流主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及十大产品服务,传统主业业绩有望三年翻一番。

收购德祥集团,进军跨境电商物流。

跨境电商近年来受“双十一”、“黑色星期五”等促销活动的推广而爆发式增长。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又为开展跨境物流业务加码。

公司收购德祥集团获得进口仓储分拨业务资质,备战跨境电商物流。

14-15年,德祥集团均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外延并购超预期。

收购中特物流切入电力工程物流和核乏料运输。

“十三五”规划特高压市场饕餮盛宴来袭,核乏燃料运输市场前景广阔,催生新的物流需求。

通过并购中特物流,做大工程物流板块,华贸成为少数拥有资质、实力开展相关业务的物流公司。

2、大秦铁路:

中期运量底逐步明晰,预期持续修复

铁总三大上市平台之一,大秦线是公司核心资产。

大秦铁路是铁总三大上市平台之一,主营业务为铁路煤炭运输,公司2015年煤炭运输量分别占全国铁路和国家铁路的23.9%和33.4%。

核心资产大秦线全长653公里,连接煤炭主产区大同市和秦皇岛港,设计产能4亿吨(14年完成历史最高运量4.5亿吨),是西煤东运北通道的核心线路。

多重因素导致煤炭运输量价齐跌,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

16年2月初,铁路基价2和煤炭特殊运价下调1分/吨公里,抵消了15年2月的运价上调。

此外,经济疲软、水电对火电的替代以及朔黄铁路分流因素,导致运量急剧下滑。

16年1-7月,大秦线合计完成运量1.83亿吨,同比下降23.8%。

量价齐跌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