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9894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文言虚词定稿 学生用Word下载.docx

“你”、“你的”。

3、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

(1)“而已”:

罢了。

(2)“而后”:

才,方才,然后。

(3)“继而”“寻而”“既而”“俄而”“已而”:

不久,一会儿。

(4)“而或”:

有时。

实战演练: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佣者笑而应曰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5.面山而居6.呼尔而与之7.朝而往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9.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0.蔚然而深秀者1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为坛而盟,收而攻蕲。

15.夺而杀尉。

16.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0.而翁归。

21.若欲死而父。

22.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月而后成。

24.既而风定天清25.而或长烟一空

※疑难辨析:

“动+而+动”——修饰?

承接?

【辨析方法】

(1)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

(2)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之分,表修饰。

如果只两个连贯的动作,则表承接。

仰而视之()②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1)作宾语,何+动词,译为:

“什么”、“哪里”。

(动词的宾语前置)

(2)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者”等疑问语气词,译为“为什么”。

(3)作定语,何+名词,译为:

“什么”、“为什么”。

(4)作主语,何+动词,译为:

“什么”。

2、作副词

(1)程度副词,何+形容词,译为:

“多么”。

(2)疑问副词,何+动词(能愿动词),译为:

“怎么”、“哪里”。

3、固定结构

(1)

【何如】译为:

“怎么样”、“怎样”

(2)

【无何】译为:

“不久”、“没多久”

(3)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拿什么”、“凭什么”

(4)

【奈何】译为:

“怎么办”、“怎么”

(5)

【何乃】译为:

“怎能”、“为什么”

1.大王来何操?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然则何时而乐耶?

4.何谓阁子也

5.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今日之事何如?

8.无何,宰以卓异闻。

9.何以战?

10.为之奈何?

11.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何(疑问)——副词?

代词?

(1)从语法上辨别。

“何”作副词时,在句中作状语;

作代词时,在句中作定语、主语,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这是最主要的辨别方法。

(2)从意义上辨别。

“何”作副词时,译成“为什么”“怎么”“何必”等;

作代词时,译成“哪里”“什么”等。

(3)从相邻词上辨别。

如果“何”后有“能”“可”之类的能愿动词,这个“何”肯定是副词。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客何为者?

()

(三)乃

1、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意外,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

2、用作判断动词,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

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3、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做宾语。

4、固定结构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译为“这样”。

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7.家祭无忘告乃翁8.无乃尔是过与?

9.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4)乎 

1.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

(3)表推测或商量语气。

吗、吧。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

啊、呀。

(5)作形容词词尾时,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不译.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译为“在”、“比”、“对”、“对于”等

1.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2.沛公不先破关,公岂敢入乎?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知不可乎骤得。

7.相与枕藉乎舟中。

乎——助词?

介词?

(1)作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句末,②表感叹,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多为感叹号。

③位于形容词后,作词尾.

(2)作介词:

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

(五)其

1、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相当于“他、她、它(们)”(3)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4)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

(5)活用作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6)作第二人称(此用法少见)

2、语气副词

(1)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2)表估计、推测等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3)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定(要)”。

3、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4、作音节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1.殚其地之出。

2.百姓多闻其贤。

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8.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9.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10.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11.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1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代词用法:

①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②用在名词前面。

③多用在数词前面。

(2)副词用法

揣测与反问的区别:

①揣测:

没有带上疑问代词,句末带问号。

②反问:

带上疑问代词,句末带问号。

揣测、反问与祈使的区别:

祈使中的“其”前面有代词,这个代词多作主语。

(3)连词用法:

用在句首,表假设、选择关系。

表假设和选择区别:

表假设是单用,表选择是两句连用,译“是……还是……”。

(六)且

1、作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等。

(2)表让步关系(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译为:

尚且、还。

(3)表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时,用在两个形容词中间可以翻译为“并且”、“又……又……”,用在两个动词之间可以翻译为““并且”、“一边……一边……”。

2、副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暂时,用在动词之前,译为“姑且”、“暂且”。

(2)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用在动词前,译为“将”“将要”。

(3)表示数目接近,用在数词之前,可译为“将近”。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且如】就像。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四体康且直。

5.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五人墓碑记》)6.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7.不出,火且尽。

8.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9.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10.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1.作代词。

(1)作第二人称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你(们)的”。

(2)表近指,相当于"

这"

"

这样"

如此"

2、作连词。

(1)表假设,可译为“假如、如果”。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作助词。

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的、地”。

4、作动词。

(1)像,好像。

(2)及,比得上。

5、固定结构。

【至若】【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话题。

相当于“要说那、像那、如果说到、至于”之意。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3.天若有情天亦老。

4.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

高帝纪》)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8.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9.至若春和景明。

(八)所

1、作助词

(1)“所”作助词,与动词结合,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结构。

表示"

所……的人"

、"

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

等。

(2)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

2、名词,译为:

处所、地方。

3、用于数词后,表示约数。

译为“上下、左右”。

4.固定结构

【所以1】表动作行为的方法、凭借或依据等,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东西)”。

【所以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

【所在1】到处。

【所在2】所在之处,处所。

1.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史记•李将军列传》)4.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5.父去里所,复还。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9.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10.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九)为

1、作一般动词,读作“wé

i”

(1)基本意义是“做”,据语境课译为“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担任”等。

被誉为万能动词。

(2)作判断动词,译为“是”。

2、用作介词(除被动外,读作wè

i)

(1)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译为“为了”等。

(2)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

译为“给”“替”。

(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同”“跟”等。

(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5)表示被动关系,读作“wé

i”,单用或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3、作语气助词:

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反诘语气。

“何……为;

奚……为”。

1.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2.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

3.孰为汝多知乎!

(认为)《两小儿辩日》4.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7.公为我献之。

8.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9.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鱼我所欲也》)10.吾属今为之所虏矣。

11.何辞为?

(十)焉

1、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用在及物动词后作宾语,相当于“之”,译作“他”或“它”。

(2)疑问代词,用于动词前,一般出现在句首或句中,译为“哪里”“怎么”等。

2、作助词

(1)作句末语气词,表陈述、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了、啊、呢”等。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不译。

(3)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3、作兼词:

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

在其中、从这里、在这里、在那里、从那里。

1.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2.犹且从师而问焉。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4.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动词+焉——代词?

兼词?

(1)看置换:

首先要把“焉”字按兼词来理解,即用“于何”(在哪里)或“于此”(在这里,在那里)来置换,置换得通则是兼词;

置换不通,则是代词,

(2)看倒装:

能提到动词前面作状语的是兼词,不能倒装的只有作代词。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十一)也

1、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⑵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⑶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⑷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⑸表示祈使语气。

2、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3.毋从俱死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5.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

7.是说也,人常疑之。

8.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9.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10.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病梅馆记》)

(十二)以

1、作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可译作“把”、“拿”、“用”等。

(4)表示时间、处所。

于,在,从。

(5)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把。

(6)表示依据。

按照,依照,根据。

说明:

“以”字作介词时,其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例:

①以一当十。

②秋以为期。

2、作连词:

(1)表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等,或者省去。

(2)表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并且”等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4)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等。

(5)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疑难辨析:

作连词表原因的“以”与作介词表原因的“以”的区别是,前者接分句,后者接名词或代词。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

3、作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4、作动词:

(1)可译为“以为”“认为”。

(2)可译为“用”“任用”

5、名词。

缘由,原因。

6、固定结构

【以为1】认为.

【以为2】把……当作或看作或作为

【以为3】把……制成。

【以是】相当"

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相当"

【有以】意思是“有用来……的办法”

【无以】意思是“没有用来……的办法”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何以战?

3.屠惧,投以骨

4.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秦亦不以城与赵。

6.策之不以其道。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8.路幽昧以险隘9.樊哙侧其盾以撞。

10.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1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14.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5.逆以煎我怀。

16.皆以美于徐公。

17.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8.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19.以为妙绝。

2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1.铸以为金人十二。

2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3.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24.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区分“以”字介词和连词的用法

①介词,可翻译成:

用、把、拿、在、于、从、凭借、根据、依照、因为……

当“以”用在名词、代词、数词前时,它是介词。

②连词,同“而”(转折除外),可表并列、顺承、因果、修饰、目的等关系

当“以”用在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之间以及表目的关系的两个句子之间时,“以”是连词,主要表示目的、并列关系,可译作“来”“用来”“和”等。

③用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④“以”表原因时,以+短语,作介词;

以+分句,作连词。

1.以刀劈狼。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3.不赂者以赂者丧。

()4.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动+以+动——修饰?

目的?

①看“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②看“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

否则表目的。

③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或“用来”。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作《师说》以贻之。

(十三)因

1.作介词: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等,译为“依靠”“凭借”“趁”“随着”“通过”“由于”“根据”等。

2、作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于是、就、便”。

(2)表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

3.作动词:

“沿袭”

实战演练

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因击沛公于坐。

3.因寄所托。

4.相如因持璧却立

5.因噎而废6.蒙故业,因遗策

(十四)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注:

表被动时,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与它呼应。

格式为“动词+于”或“见+动词+于”或“受+动词+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2、复音虚词“于是”

(1)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3.受制于人4.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6.于是余有叹焉。

7.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十五)与

1.作介词

⑴引进共同活动的人。

和,跟,同。

⑵引进比较的对象。

和,跟,和……比较。

2.作连词

⑴表示并列关系。

⑵表选择关系。

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与其……孰若(宁、毋宁、岂若)”句式。

可译为:

“与其……宁可(哪如、宁肯、不如)……”。

3.作语气助词,通“欤”。

可译为“吧、呢、吗”等。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与人刃我,宁自刃。

5.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

(十六)则

(1)表转折关系:

译为“却”“可是”。

(2)表示假设关系。

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用在后半句中,相当于“那么”“就”。

(3)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

(4)表并列关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可译为“就”,或不译.

2、用作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就是。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3)同“辄,译为“总是”“常常”。

3、作名词:

译为“准则”“法则”。

4、用作动词:

译为“效法。

5作量词,指分项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