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9743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数学命题理论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

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

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2)数学活动过程

包括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

从事探究、证明等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

能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

能否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

(3)数学思考

包括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

能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活动获得对事物的理解;

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

能够运用图形形象地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

能意识到做一个合理的决策需要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

面对数据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做合理的质疑;

能够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现象。

(4)解决问题能力

包括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

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识等等。

2.试题素材、求解方式等要体现公平性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认知风格、数学思维特征、数学表示的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通常不能够简单地视为“好与差”、“强与弱”,因此,考试的考查内容、试题素材和试卷形式在总体上对每一位学生而言应当是公平的。

即,要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才能够理解的试题素材;

要避免试卷的整体表达方式有利于一种认知风格的学生、而不利于另一种认知风格的学生。

对于具有特殊才能和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试卷的构成应考虑到他们各自的数学认知特征、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才能。

例如,试卷中应当设置既可以使用代数知识与方法去求解,也能够借助几何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的问题,同时,制订评分标准时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合理的,但没有预见到的解答,要尊重不同的解答方法和表述方式。

3.试题背景要符合学生的现实

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是基于解题者对问题的理解基础之上而进行的。

因此,首先应当要求试题的背景是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或其它学科现实——与生活或社会相关的题材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在当今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避免在试题的背景或解答中出现与生活经验或其他科学原理相悖的情形;

而且其中所蕴涵的数学应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

4.试题设计应科学、有效

(1)试题内容与结构应当科学、题意明确,试题表述应准确、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

考试不同于日常教学,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没有机会与他人交流对试题的理解,因此,试题的表述应具备准确性、可理解性等基本要求。

同时,试题的阅读水平要求必须适当,特别对于应用性的试题来说,这方面的思考尤为重要。

(2)试题设计与其要达到的评价目标相一致。

如测试技能使用情况的试题不能用于评价对概念的理解,计算性的问题不能用于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变化规律的理解与表述时,不能仅仅通过对若干特定位置(数值)的求解来进行,等等。

四、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教与考

教学不完全是为了考试。

考试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指导意见》。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初高中的衔接等具体情况做适当的渗透或引伸(例如“三元一次方程组”、“因式分解”等),但这些内容不能作为考试要求。

2.统一与个性

《指导意见》主要是帮助各市在命题时能正确理解、把握《标准》,避免在命题过程中出现范围、要求等偏差。

在试卷的结构、形式、分值等方面,各市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做相应的微调,形成个性方案。

3.命题与教材

命题时,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命题的素材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如果出现教材与《标准》和《指导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应遵照《标准》和《指导意见》执行。

 

补充:

作为一个教师,命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新颖的试题、别出心裁的试卷、众多的参赛老师、良好的效果是整个宁波市前所未有的。

在最后的一次系列活动中,我作为评委点评了参赛老师命题的质量,虽然有很多高质量的命题诞生,但也不乏出现一些命题中常见的问题。

这里我着重讲讲初中数学命题编制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先明白数学命题的原则,以下10条原则是我自己归纳的,可以作为我的经验,是我的一面之词。

数学命题的原则:

1.科学性(条件和结论不违反基本数学原理)

2.明确性(叙述、概念、含义、图形清楚明白)

3.确切性(切忌叙述不确切,用词不当)

4.实际性(符合生活实际情形)

5.合理性(难易合理,梯度合理,结构合理)

6.简洁性(叙述简洁,运算简便,思路简捷,解题书写方便,批阅方便)

7.新颖性(尤其是压轴题,不要是陈题,要体现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

8.适应性(不超范围、不用已被淘汰的题)

9.公平性(所出的题不能让一些人占便宜,另一些人吃亏)

10.公认性(题目不能有歧义,要考虑公众的认识) 

现在,包括教材、作业本和各种教辅材料在内的数学题中,有大量题违反了上述原则,甚至中考试题也不能幸免。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看看怎样的命题是违反数学命题的原则的,怎样的命题是遵循数学命题的原则的。

1、科学性

违反了科学性就是假命题、错题,是不能解的题,有些老师编题时因考虑不周,导致题目条件不够或互相矛盾。

例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解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点评:

这个不等式组是无解的,但4个选项哪一个表示无解呢?

A吗?

但A也可以表示

例2 

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

,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_.

出题者的本意是让学生掌握方差公式,且不说方差公式还要不要记住,这里要写出平均数关键是要已知样本的数据是什么,如果样本的数据是

的话,平均数就是24,而不是25了。

例3 

如图1,将4×

4正方形网格中的四块拼成一个非正方形的矩形。

这题是无法拼成一个非正方形的矩形,命题者可能是受09年安徽中考题的启发,想把原题改变成网格中的问题,结果犯了错。

附09年安徽中考题

20.如图2,将正方形沿图中虚线(其中x<y)剪成①②③④四块图形,用这四块图形恰能拼成一个矩形(非正方形).

(1)画出拼成的矩形的简图;

(2)求

的值.

今天又发现了一道来自于某地《09年初中数学竞赛选拔模拟试卷》的题,有严重的科学性错误,特补上。

补例 

如图,在Rt△ABC中,∠ACB=90°

,AC=8,BC=6,D、E、F分别在三条边上,求△DEF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中的解法是:

先固定D,作D的对称点D’和D”,则D’D”与AB、BC的交点即为E、F的位置,∵D’D”=2E’F'

,E’F'

=CD,∴最小值就是CD成为AB上的高,此时E’F'

=CD=4.8,∴△DEF周长的最小值=D’D”=2E’F'

=2CD=9.6。

你能发现上述解题中的错误吗?

错误就在“D’D”与AB、BC的交点即为E、F的位置”这句话,因为D’D”始终过C点的。

达到最小值时,△DEF是不存在的。

2、明确性

命题的语言叙述、概念、含义、图形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这是对命题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但是许多老师命题时没有再三推敲,使得命题的题意不清,理解困难,甚至无法解题。

例4 

某宾馆底层客房比二楼少5间,某旅游团有48人,若全安排住底层,每间住4人,房间不够;

每间住5人,有房间没住满5人。

又若全安排住二楼,每间住3人,房间不够;

每间住4人,有房间没住满4人。

问该宾馆底层有客房多少间?

“有房间没住满5人”、“有房间没住满4人”这样的话是不明确的,可以理解成是一间没住满,也可以理解成是多间没住满。

例5 

下列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合理吗?

为什么?

2、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原题一共有3道小题,这里只给出第2小题。

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否合理,这要看你调查的是怎样的老人,如果是经常锻炼的老人也许是合理的,如果是一般的老人就不合理了。

例6 

水平地面上放着1个球和1个圆柱体,摆放方式如右图所示,其左视图是( 

这里不明确的地方就是主视方向没给出,左视图的可能性就多了。

再仔细一看,按常规理解主视方向,没有一个选项是对的。

例7 

某电信公司推出了A、B两种手机通话套餐,如图表示通话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观察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下面列举的问题都是从江东区首届命题系列比赛中收集到的)

1、求

与t的函数关系。

(超纲)

2、小明选A,小丽选B,通话时间是小丽少,试确定两人可能通话的时间。

(没有说明时间一样)

3、小明选A,小丽选B,通话时间相同,通话费相差10元,求t和相应的话费。

(答案有4个太多)

4、你帮小明全面分析,如何选择套餐类型更经济(不明确)

5、小明选A,小丽选B,小明比小丽多10元,求通话时间各多少?

(不明确)

6、通话费有几次相同。

7、小明、小丽分别用A、B,发现某天话费相同,他们通话时间可能是多少?

8、甲乙两人各选A、B,7、8月份话费相同,分别是7月40元,8月35元,有趣的是他们两人2个月通话总时间相同,请你通过计算证明。

(不知道在讲什么)

我将上面8个问题修改如下:

1、当t>

300时,求

2、小明选A,小丽选B,通话时间一样且是小丽少,试确定每人可能的通话时间。

3、小明选A,小丽选B,通话时间相同,通话费是小明多10元,求t和相应的话费。

4、通话时间在什么范围内选择A套餐更经济?

通话时间在什么范围内选择B套餐更经济?

5、同3

6、在通话费相同的情况下,两种套餐通话费有几次相同?

对应的通话时间是多少?

7、同6

8、甲乙两人各选A、B,某月话费分别是40元、35元,有趣的是他们两人通话总时间相同,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

例8 

在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上分别排列m、n个棋子(m、n都是奇数),甲乙两人轮流拿一个或相邻的若干个棋子,谁先拿到最后一块,谁获胜。

如果甲先拿,请问:

甲是否有必胜的策略?

题意不明确,请看答案:

有。

甲只要把其中一条对角线上的棋子全部拿完,使得另一条对角线上的棋子被分开。

接着,乙拿任意几颗,甲就拿任意几颗,由于对称性,最后拿到的肯定是甲。

意图:

检查学生对菱形的对称性理解。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如图这要摆放,当一条对角线上的点一次拿掉后,另一条对角线上的点并没有被隔开。

例9 

居民生活到户水价由现行每立方米2.20元调整到3.30元。

为确保调价方案顺利实施,决定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拟从2009年9月1日(用水时间)起执行;

第二步,拟从2010年7月1日(用水时间)起执行.

(1)如果要求每一步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两步调整水价的平均增长率是多少?

(精确到0.01)

(2)设第一步到户水价从现行每立方米2.20元调整到每立方米x元,以三口之家为例,2008年平均每月用水量为11.21立方米,则按此方案调整水价后,在月平均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求三口之家2010年底比2008年底增加的水费y与x的关系.

此题有几处不明确:

(1)编题时间是2010年4月,那么“现行”应该指这个时候了,这是介于两次调整之间的,时间上有点混。

(2)3.30元是第几步调整的结果?

(3)“三口之家2010年底比2008年底增加的水费”指一年的,二年的,还是一月的?

3、确切性

用词不当、含义不清、语言不规范是命题之大忌。

有失确切性的命题也可以认为有科学性的错误。

例10 

(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函数y=kx+1与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什么叫做“大致”?

就是大概、基本的意思,而这里的两个函数图象有两种可能,所以不能说“大致”,可以改为“可能”。

例11 

对于任意正整数n,

一定可以被整数a整除,则a的值是( 

A、2 

 

B、4 

C、8 

D、16

原式=(4n+8)(4n+2)=8(n+2)(2n+1),可见一定被8整除,也就一定被2、4整除,这样A、B、C都对了。

如果改成“a的最大值是”,答案就惟一了。

例12 

如图,坐标系中有A,B,C三点,

(1)找点D,使四边形ABCD为中心对称图形,写出所有可能的点。

(2)找点E,使四边形ABCE为轴对称图形,写出所有可能的点。

本题语言很不规范,

(1)中四边形ABCD惟一的,

(2)中四边形ABCE是没有的,于是也就谈不上“所有”了。

还有“写出所有可能的点”这句话不规范,点只能“画出”,不是“写出”,能写出是点的坐标。

其实四边形的字母不要连起来就好了,最好用“、”将字母分开。

4、实际性

新课标的一个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也就是数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结果编写的教材,新课引入都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大量的与实际问题有关的题涌现,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许多所谓的实际问题一点也不实际,完全是为了编题而凭空杜撰。

也只能说明某些编题者缺乏生活常识。

例13 

下面让我们探究生活中有关粉刷墙壁时,刷具扫过面积的问题。

某工人用的刷具形状是圆形(如图3),直径CD=20cm,点O、C、D在同一直线上,OC=30cm,他把刷具绕O点旋转90°

,则刷具扫过的面积是 

生活中谁见过这样的刷具?

没有的!

杜撰的。

我也曾编过类似一题。

例14 

如图4是粉刷墙面用的涂料滚筒(尺寸如图,单位厘米),那么这个滚筒滚一周墙面被粉刷过的面积是 

(精确到0.1

)。

例15 

如图5两条宽度都是5的交叉公路,它们的夹角为α,则两条公路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交叉道路是不会有尖角的,而是圆弧形的,这应该是基本常识吧。

5、合理性

难易合理,梯度合理,结构合理是命题又一个原则。

一道题若有几个小题,一般要求由易到难、互相关联。

例16 

如图,分别以B(1,0),A(0,

)为圆心,1和

为半径作圆与坐标轴交于E和F两点。

(1)写出点E和F的坐标,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E、F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两圆交点C的坐标,并检验一下C点是否在直线EF上。

(3)过点C分别作⊙A、⊙B的切线,证明此两切线互相垂直。

本题在结构上存在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先解第②小题,连结OC、EC、FC,可证E、C、F三点共线。

也可以先证第③小题,即证BC⊥AC。

也就是说,3个小题是彼此独立的。

6、简洁性

叙述简洁——不要让题目的文字篇幅过长。

运算简便——繁琐的运算、复杂的数据应摒弃。

思路简捷——灵活、意想不到的思路是提倡的,但不等于繁琐复杂的思路。

书写方便——便于学生书写、陈述

批阅方便——老师最头痛批阅试卷时像看作文一样冗长,像看天书一样费劲。

例17 

陕西省2006中考数学试题24题(题目太长,略)

整道题目占了半页纸,有文字,有表格,有附加说明。

一般人是没有耐心看的。

例18 

宁波虽是坐拥三江、东临大海的江南水乡,却是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之一,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供水部门的专家称“阶梯式水价”就是将用户每月确定一个基本用水量,在这个范围内,按普通水价计算,而用水量超过这个额度,水价将上浮,超得越多,水价越高。

据介绍,“阶梯式水价”其实就是运用价格杠杆实现节水,是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供水服务的有效途径,这样可为居民构筑以“分户计量、分级计价、服务入户”为核心的新型供水服务体系。

居民生活用水按阶梯式水价计量。

规定以三口之家为基准,将居民的每月生活用水水价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17立方米及以下,二级18——30立方米,三级31立方米级以上。

由于宁波供水成本很高,水价和成本明显倒挂,企业经营困难,经过各方研究决定调整水价。

调整后的到户水价将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已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第二步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在现有水价的基础上再上调16﹪。

小虎家(三口之家)2010年1月份和2月份的水费发票

其一,废话太多,废话占了题目的一半文字。

其二,发票看不懂,这种发票很专业,计费方法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一样,尽管最后我是看懂了,也能解这道题,但学生如何看得懂?

正好像就医时医保发票里写着的“个人自付、个人自负、个人自费、个人承担”谁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例19 

如图为小强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地点的坐标.

坐标系自己选,答案就多了,阅卷会很麻烦。

7、新颖性

尤其是压轴题,不要是陈题,要体现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

题型要新,考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是计算题,可以是证明题,可以是作图题,可以是画图题,可以是叙述题等等。

下面展示几题较有新意的命题,供大家参考。

例20 

设代数式

的值为m,代数式

的值为n,对x取不同的几个特殊值,m、n的取值如下表:

x

0.5

1.5

2.5

3.5

m

1

5

n

-1

3

对结论①不论x取何值m总比n大2;

②存在这样的x,使m=n。

判断正确的是( 

A、①对②对 

B、①对②错 

C、①错②对 

D、①错②错

如果题目出成解分式方程、分式运算,就没有新意了。

例21 

给出4个整式2,x-2,x+2,2x+1,

①取其中2个整式,写出一个分式;

②取其中2个整式进行运算,使运算结果为二次三项式。

请你列出一个算式,并写出运算过程。

考查的是分式的概念和整式的运算,但出题的形式让人眼睛一亮。

例22 

在实数范围内已知代数式

的值为a。

①当x为何值时,a=5?

②a的值能否小于4?

为什么?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题可以合起来这样出题,不能不说是有创意的。

例23 

如图,⊙A的直径为8、⊙B的直径为6,⊙A的直径CD⊥AB,点B在过点A的直线m上移动,设AB=d,当⊙B运动到和⊙A、CD都相交时,d的取值范围是 

.

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出题,你想到了吗?

例24 

三个全等的直角梯形①、②、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抛物线

经过顶点A、B、C、D,已知梯形的两条底边长分别是4,6.

(1)求梯形的两腰长;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为了考查梯形和抛物线,这位命题高手竟将两种图形进行这样的组合,秒啊,绝啊!

不下工夫岂能想到?

你欲知道这位高手是谁?

就是我们江东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潘小梅。

例25 

如图6,在矩形ABCD中,AB=3,AD=5,点P在线段BC上运动,现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P重合,,得折痕EF(点E、F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设BP=x,当点E落在AB上,点F落在D上时,x的取值范围是 

A.0<x≤1 

B.0<x≤3 

C.1≤x≤3 

D.3≤x≤5

折纸的题多的是,但这样出题就不多见了,这是运用极端原理的好题,图7是极小端的位置,图8是极大端的位置。

8、适应性

命题要适应当前的内容、要求和习惯,不超范围、不用已被淘汰的题,更不能用已被删去的定理、公式和方法。

例26 

(厦门市2006)已知P(m,a)是抛物线

上的点,且点P在第一象限.

(1)求m的值;

(2)直线y=kx+b过点P,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交抛物线于另一点M.①当b=2a时,∠OPA=90°

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请证明;

如果不成立,举出一个反例说明;

②当b=4时,记△MOA的面积为S,求1/S的最大值.

在解最后一个问题时,要求出P、M的横坐标,于是要解方程

,用十字相乘法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早就不要求的内容。

例27 

将一副三角板BDC和ABD如图摆放在一起,连结AC,则tan∠DAC= 

问题还在解题过程,作CE⊥AD于E,设CE=1,则ED=1,CD=

,BD=

,AD=

,AE=

,所以tan∠DAC=

=

你看,分母有理化已经不作要求了。

这不是不适应了吗。

例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