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9660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易斯拐点Word文件下载.docx

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农村的富余人口严重不足,城市不能够再吸收到更多的劳动力,于是劳动力出现极大的短缺,此时靠低成本的劳动力而得到发展的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困境,这些企业如果要继续生存下来,就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否则企业会因为无法承担高额的劳动力成本而陷入亏损。

总体上来讲,“刘易斯拐点”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一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因为一个国家如果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的,只有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工厂,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国家才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二)我国学术界对“刘易斯拐点”之争的几种看法?

一、蔡昉:

“刘易斯拐点”很可能会在2013年到来。

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或者均衡的经济结构,最重要的转折标志,就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消失。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把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因而导致工资水平的上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

该转折点是通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刘易斯拐点”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只出现一次的事件。

中国自近代以来经济增长一个多世纪了,到现在终于出现了这一拐点。

应该强调,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它并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伴随着两个标志性变化。

首先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下降。

其次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从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趋势来看,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只增加了1%略强,越往近看,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就会越慢,到2015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就不会再增长。

我国一般的劳动年龄人口大概从2010年到2015年都处在巅峰阶段,接近于占总人口的72%,目前正处于“刘易斯拐点”的进程中,这个顶点将出现在2015年,随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就开始逐年下降,到2030年占比将在67%左右。

目前城市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来自农村,由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也在减慢,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据估算,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接近于吸收殆尽,到2015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数量,与城市新增数量持平,此后劳动年龄人口呈现负增长,比总人口负增长提前十余年,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就此消失。

这个趋势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过程的结果。

这个人口转变是伴随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然发生的,不可逆,甚至不能指望以生育政策的调整来改变它。

根据历史经验,劳动力市场制度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都不太起作用。

刘易斯拐点很可能会在2013年就真正到来,所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越来越急迫。

这在以前是根本没有的,是历史性的变化。

二、张丽宾:

“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

(一)工资差距大。

第一,从农民工工资水平看,现实中用人单位将最低工资标准视为向农民工支付工资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用人单位向农民工支付的工资就是多少;

最低工资标准发生调整,农民工工资也随着发生调整。

1995-2008年的最低工资趋势线与农民工工资趋势线高度吻合。

2004年以前,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放缓,调整幅度缩小,农民工工资增幅就缩小;

2004年以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频率加快,调整幅度加大,农民工工资增幅也加大。

这反映出最低工资标准被用人单位视为一种工资标准。

然而,最低工资远远低于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以山东省为例,2009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678元,月均2473元,而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760元,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0%。

这也说明农民工的工资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农民工工资增长只是对过去过低工资的一种补偿,与付出的劳动和外出的生活成本相比明显偏低。

第二,比较农民工工资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就全国而言,1995-2002年期间,农民工工资年均增幅为13.16%,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则为4.05%,二者差距为9.11个百分点。

到了2002-2008年间,农民工工资年均增幅为14.10%,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则为8.58%,二者差距缩小为5.52个百分点。

有些省市的情况更为突出,尤其是一些农民工输出较多的省市。

以江西为例,1995-2002年期间,农民工工资年均增幅为16.43%,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则为1.65%,二者相差近10倍。

到了2002-2008年间,农民工工资年均增幅为12.12%,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则为11.86%,二者几乎没有差别。

总之,农民工外出打工所获得的工资增长越来越低于在本地农村从事经营性农业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增长。

(二)二元经济依然长期存在

从宏观数据看,我国二元经济仍然存在,并将持续较长时期。

首先,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2009年为46.6%,还有一多半人口生活在缺乏现代工业文明、生产力低的农村,与城镇人口的生活差距巨大。

虽然城镇化在不断加速,1978-1990年平均城镇化速度为0.71%,1990-2000年为0.98%,2000-2008年为1.18%,但还远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和经济一元化。

比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并没有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二者的差距反而呈现出加大趋势。

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57倍,2008年增加到3.3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29%。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意味着,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动力与过去相比不仅存在,而且动力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没有理由停止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三)、结合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谈谈你“刘易斯拐点之争”的看法。

人口调查的结果以及结论: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亿人,占8.87%。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因此我国现在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的社会,我国即将迎来老龄化的时期,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2011年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抽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6元,增长14.9%。

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0.9%。

2010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同比上涨11.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上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中国城镇人均收入远高于农村人均收入,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这两种现象已经出现了,而这两种现象的出现却有着相反的含义,前者表示距“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还有很远,而后者表示该拐点即将到来。

我国的经济学家也对此纷纷莫衷一是,并且都不能够说服彼此。

2010年,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产业西进加速。

以成都为例,先后有富士康、戴尔、联想、仁宝和纬创等电子信息产业巨头落户。

成都市各站点散发的宣传单显示,富士康、仁宝和纬创三大生产基地就需要招收普工40万人。

不仅如此,同处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武汉、郑州等地,重大投资项目也纷纷落地,需要大量工人。

春节之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要求重庆市经信委、市劳保局、各区县政府联合起来,到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去摆摊设点,去把农民工截留一部分。

2011年,郭晓鸣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相对于2010年,今年的形势“增加了新的影响因素,招工难的范围更加扩大了。

因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产业西进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也意味着招工难比过去更普遍、更尖锐”。

“民工荒”的出现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一个特征,但是中国的产业发展总体上还没有转向技术密集型、城乡的收入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我国的现状部分符合“刘易斯拐点”到来的特征,部分不符合。

把“刘易斯拐点”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

第一,不能简单套用国外理论分析中国问题。

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会有差异,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模式也会有差异。

如选择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的计划经济国家与采取自由工业化道路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工业化模式是不同的;

实行城乡同步发展的城镇化战略与城乡不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也不同;

实行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家所有制度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模式不同;

开放经济体和封闭经济体情况下,工业化道路和劳动力转移模式也会不同。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适用的前提是封闭的市场经济体。

显然,我国的情况在诸多方面并不符合这一理论假设。

第二,在运用该理论分析中国问题时,需要格外注意。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它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劳动力要素的变动只是其中的特征之一,此外还有要素生产力、工资变动等特征。

在依此理论判断我国发展阶段时,需要更充分、全面、深入、细致的指标分析,而目前我国的统计指标体系并不能提供支撑。

如果简单地从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指标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不正确。

第三,应全面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我国的就业现象,而不能片面应用。

该理论在强调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要素变动特征的同时,强调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平衡发展观点。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最终的经济发展。

经济的现代化过程是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和农业平衡发展的过程。

农业的发展是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过程。

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大量减少,工业部门不断扩张,最终使经济规模扩张,直到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实现了经济一元化和城乡一体化,农业中不再有剩余劳动力,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现有分析忽视了农业部门的现代化,即忽视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还会释放出新的富余劳动力,并且把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等同于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认为农村不再有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是刘易斯拐点到了。

这些分析都是不全面的。

第四,农民工在城市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现在出现的这批“民工荒”的年龄都是70后,而下一批的新生代(80后和90后)农民工又是有着与上一辈人决然不同的思想,虽说他们来自农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农活,他们受到过高等教育,他们喜欢在外闯荡,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工资收入并不是留住他们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当他们成为农民工的最大组成时,中国经济又会面临着别样的景象。

第五,“刘易斯拐点”的带来主要体现在城乡工资的平衡,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三方面。

而中国有着自己特有的问题,比如农民不愿进城市,并不是因为所在的农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而是因为他们在城市无法解决户籍问题,他们的孩子不能在城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甚至还遭受到城里人的嘲笑;

同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火热,租房的价格水涨船高,他们在城里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另外,中国文化中有着落叶归根的思想,人们在不能劳动之年回到自己的家乡安享晚年,而不是在城市忍受着墓地价格都不能承受的煎熬。

什么是"

刘易斯拐点"

?

10分zhurub433分

提问10|回答5|粉丝1

小黑板暂无内容擅长:

暂无擅长求帮助发私信加关注zhurub网上说珠三角提前20年出现民工短缺现象,是"

.

刘易斯拐点短缺民工珠三角2008-08-0416:

23来自爱问知识人浏览量:

4236推荐举报关注他们也关注了该问题显示全部收起分享微博豆瓣开心人人评论我来评论可输入100字

你输入的字数超过限制!

评论满意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楚楚14787分

提问416|回答1082|粉丝32

小黑板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擅长:

银行求帮助发私信加关注楚楚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转折的转折点。

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由传统农业部门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工业化过程。

随着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逐渐转移,滞留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

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之日,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之时。

“自2003年以来,从珠三角开始,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捷在论坛上介绍,由于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在珠三角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农民工的工资基本没有变化,扣除物价因素,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是负增长。

但自“民工荒”发生以后,近年来珠三角的民工工资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发端于沿海地区并且蔓延全国的劳动力短缺不是暂时性现象,而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征兆。

他们认为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正发生逆转。

张捷说,“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这让珠三角的“民工荒”提前了20年。

楚楚来自爱问知识人2008-08-0416:

29举报丨评论我来评论可输入100字

评论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xiexie

为您推荐的相关问题

养老保险102007-12-2715:

52建筑工地上给民工搭房用的蓝色塑料板的正式名称叫什么?

2007-05-2109:

44y'

图象的极值点是y的拐点。

对吗?

2007-01-1909:

42等待您来回答

5上海安防监控哪一家比较好?

比较专业?

2013-03-2715:

27为何我常常不快乐,失去了自我2013-03-2715:

09国家线出来了,我在安心准备复试,大家都怎么准备的...2013-03-2715:

00怎样让人充满激情2013-03-2713:

54有时苦的心里窝火怎么办2013-03-2713:

48更多

轻松解决减肥顽症秀域古方减肥,传承古方养身秘方,排除体内污浊,净化体内环境瘦身同时养身全脑开发巨人,提高记忆力超级记忆,思维导图,快速阅读,潜能开发,记忆大师揭秘,大脑先生力荐,牛2013中高考,考点曝光!

2013中高考,核心考点解析,父母考生必看!

其他回答共2条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刘易斯拐点的产生

[编辑本段]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

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

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

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

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所谓“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即指劳动力供给曲线在既定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

“既定工资”即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维持生活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

  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中劳动的边际产出量降为零。

此时,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

当工业部门提供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

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的关系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

目前我们面临的“拐点”更多的是指“初级劳动力”领域,相对应的,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数量却越来越不足(大学本科生以上的“高级劳动力”倒是在增加,但质量并不乐观),这更加加剧了未来发展的风险。

刘易斯拐点”:

是挑战更是契机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关于“确切的时间”是否2009年,有没有这么快,当然见仁见智,但劳动力短缺在中国的出现绝非危言耸听,它总有一天会到来,而且时间不会很久,“民工荒”就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征兆。

  毋庸讳言,数目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旦这个重要角色出现市场短缺,对于整个经济大戏的挑战是巨大的。

那种粗放的、低水平的、劳动力密集的经济增长点,将面临严重的萎缩。

  人口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与“人口红利”相伴相随的“人口诅咒”——当我们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时,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创新的能力,以致在“人口红利”枯竭时,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这个意义上,“刘易斯拐点”不啻为一种“倒逼”,跨过这道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番崭新的广阔天地。

  同样,因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无可避免,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场“重生”。

那些粗放而低技术含量的增长点,该萎缩的尽管让它萎缩;

那些仅仅看重我们廉价劳动力的资本,该走的尽管让它走——丢掉这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把传统制造业改造为先进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

一方面,民工荒实际上是民工权利荒,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民工权利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供给,尤其是职业技能教育供给,提高劳动力质量和水平,满足产业升级后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专家提醒:

沿海、珠三角地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产业调整尤应注意力度

  2008年8月3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捷在“全球视野下的广东现代化之路”学术论坛上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出现,让珠三角“民工荒”提前了20年”这一观点,他特别提醒,广东实行产业转移时,调整要适度,以防过多密集型产业倒闭。

张捷说,广东如果要实行产业调整,首先要考虑清楚对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处置。

既不能全部关掉,也不能全部向内地转移。

他认为,广东实行产业转移时,调整要适度,以防过多密集型产业倒闭,以致重新回到劳动力大量过剩的局面,也即“刘易斯拐点”逆转。

  他认为,政策一定要适度,给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空间。

可以考虑就地升级,向自主品牌、高附加值发展。

不过,人力资本要求比较高,在创新环境和制度文化等方面也必须作出调整和改善。

逝去的沙来自爱问知识人2008-08-0416:

24+1举报丨评论我来评论可输入100字

你输入的字数超过限制评论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在发展经济学上叫做“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的经济学前提是发展中国家内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格局,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持续大规模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劳动力成本保持相对低廉。

等到非农产业的发展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就会逐步变成一体化的和均衡的现代经济。

②既定工资既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维持生活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