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9319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有积雪,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集中分布于该山脉。

2014年冬奥会举办地是俄罗斯的索契,2018年冬奥会举办地是韩国的平昌(东亚),依据题意,故选B。

(2)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的比赛时间是2-3月,此时气温较低,故选D。

【点评】

(1)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3.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的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所表示的大洲分界线是( 

土耳其海峡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马六甲海峡

(2)关于图中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②工业布局临近原料产地

③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分布在西南沿海

④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①③ 

②③ 

①④ 

②④

(3)如图所示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 

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

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

(2)D

(3)A

(1)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读图可知,图中甲是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选B。

(2)读图可知,图中乙国是俄罗斯。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

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

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主要燃料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库兹巴斯煤田;

可见俄罗斯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便于发展工业;

该国被称为“世界加油站”,根据题意,故选D。

(3)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白令海峡附近,图中-10°

等温线在海洋上向北弯曲,表明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

此时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故A正确;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

故B错误,悉尼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正值多雨季节;

故C错误;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冬季,夏季在暴雨的冲刷下,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

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1)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北美分界线:

白令海峡;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

欧、非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分界:

巴拿马运河;

南美、南极分界线:

麦哲伦海峡;

欧洲、北美分界线:

丹麦海峡。

(2)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形成了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四个大型工业区。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煤、铁资源丰富,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工业为主。

但俄罗斯轻工业不够发达,许多轻工业品需要进口。

(3)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4.下图为“东半球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大洲中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b-c 

a-c-b 

c-a-b 

c-b-a

(2)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表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

(2)B

(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b、c三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从面积大小看,a表示的亚洲面积最大,其次是c表示的非洲,第三是b表示的欧洲,故选B。

(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选B。

(1)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

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

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5.读东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2)图中全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答案】

(1)D

(2)C

(1)由图可知,图中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乙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两大洲的界线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故选D。

(2)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有3.8万亿平方千米,其中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跨了东西两个半球,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故选C。

(2)世界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6.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2018年9月28日,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附近板块分布圈。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2)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但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怪现象,有人宁愿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气候适官,适合居住 

耕地缺乏,火山灰上壤肥沃

火山美观,利于冒险 

风景优美,便于观看

(3)该地震发生时,正在海边小木屋度假休闲的某游客自我保护措施得当的是( 

迅速躲到大树下 

紧闭大门,等待救援

驾驶豪华游艇逃生 

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

【答案】

(1)A

(2)B

(3)D

(1)根据板块的分布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2)印度尼西亚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小,火山附近非常危险,但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是很肥沃的土壤。

所以吸引着很多人来耕作。

(3)在海边发生地震,容易引发海啸,所以除了防止重物砸伤外,还要预防海啸。

迅速躲到大树下、紧闭大门,等待救援、驾驶豪华游艇逃生都不能有效逃生;

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既能预防地震带来的伤害,又能有效预防海啸的伤害。

故答案为:

(1)A;

(2)B;

(3)D;

【点评】

(1)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

(2)地震逃生法则:

①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②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③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④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⑤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⑥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7. 

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最大地震是8月19日在斐济群岛地区发生的8.1级地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震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现在科技水平下,地震已能够精准预测

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

地震发生时,要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2)据图可知,斐济群岛所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是( 

亚洲太平洋 

大洋洲印度洋 

亚洲印度洋 

大洋洲太平洋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地震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故A正确;

现在科技水平虽然很高,但地震也不能够精准预测,只能是大概的预测,故B错;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的(内力作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壳的运动有关,故C错;

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更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D错;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2)读图可知,斐济群岛所处大洲是大洋洲,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D。

【点评】当地震发生时,要学会自救。

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

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

切不可冒然行动,给自己或家人造成损失。

8.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

A、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错误;

B、地球表面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正确;

C、海洋是彼此相连的,陆地被分割成七个大洲,被海洋所包围,故错误;

D、地球上四个大洋彼此相连,故错误。

B。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这些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并熟练运用。

9.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

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

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

《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A

【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

10.(昆明)如图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B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C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D海域缩小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答案】B

【解析】【分析】A、A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故A不符合题意;

B、B马来群岛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故B符合题意;

C、C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C不符合题意;

D、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应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大洋。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

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河流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A.叶尼塞河

B.亚马孙河

C.伏尔加河

D.乌拉尔河

(2)图中字母a所在的半岛夏季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3)图中字母b所在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A

(3)B

(1)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读图可知,a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3)读图可知,b所在的大洲是非洲。

(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

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3)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

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部至吉兰角。

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12.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变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

下图示意一轮船从诺姆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的航线。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诺姆港临近的地理分界线是( 

北冰洋和大西洋 

欧洲和北美洲 

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北美洲

(2)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 

1-2月 

4-5月 

11-12月

(3)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 

暴风雪 

冰山 

严寒 

巨浪

【答案】

(1)D

(2)C

(1)读图可知,诺姆港位于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2)北冰洋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

5、6月和9、10月分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8两个月,为暖月。

(3)由于气候严寒,北冰洋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由于洋流的运动,北冰洋表面的海冰总在不停的漂移、断裂、融化。

在北冰洋周围的各边缘海,有数不清的冰山,成为北冰洋沿岸航行的最大危险的障碍。

(1)D;

(2)C;

(3)B。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主要的海峡、北极地区的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北极地区的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13.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 

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周围是海洋

【解析】【分析】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

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

C

【点评】考查海陆分布,学生主要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考查比较多然后知道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比例就差不多了。

14.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不仅注重防灾教育,进行灾害应急演练,日本家庭还备有地震应急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日本山地多 

日本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 

日本是个岛国

(2)下列物品不可能出现在地震应急包中的是( 

简易急救包 

化妆品 

瓶装水和食品 

求救哨和手电筒

(3)日本人下列生活习惯与地震灾害频发相关的是( 

住轻质木板房 

穿和服 

吃寿司 

优先乘坐公交出行

(1)A

【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日本多震原因及应对措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故其多火山地震。

(2)化妆品不是地震应急物品,简易急救包、瓶装水和食品、求救哨和手电筒都是地震应急物品,故选B。

(3)住轻质木板房,可以减轻地震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