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9160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稳拌合站布置方案03标Word文档格式.docx

(3)确保工期的原则;

(4)质量第一的原则;

(5)科学管理的原则;

(6)文明施工的原则;

(7)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

(8)遵照执行标准、规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S203(迎宾大道)南延工程起点位于迎宾大道与佛子岭路交叉口,沿迎宾大道自北向南,与G312交叉,下穿合武高铁,后上跨宁西铁路,再经青峰、家庵,终点与在建S366交叉。

本项目为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项目路线全长为13.987502公里。

由我公司承建的03标段:

起讫桩号K9+000(起点)-K13+987.502,含庵互通,全长约4.988公里。

本合同段一般路段采用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标准,设计时速60/40(机动车道/辅道)Km/h,路基宽度60米,一般路段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为3.5米(人行道)+6米(辅道)+3米(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12米(中央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3米(分隔带)+6米(辅道)+3.5米(人行道)。

我标段有级配碎802m3,水泥稳定碎127634.6m3,建设水稳拌和站进行厂拌。

三、拌和站选址、规划及布局

(一)选址:

本项目设置水稳拌合站一座,由我标段原混凝土拌合站及预制场改建,占地约13000m2,位置位于K13+800右侧,位置紧邻主线路基与主线相通,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足。

(二)规划及布局:

(1)采用封闭式管理,场地四设置隔离线围挡,隔离栅稳固、整齐美观。

入口设置大门、办公室及生活区。

(2)水稳拌和站布局充分利用既有临时征地的特点和现有设施情况,充分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站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集料堆放区及生活区,并设置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

(3)拟建水稳拌和站占地约15000m2,具体布置详见附图《水稳拌合站平面布置图》。

四、计划投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情况

1、人员:

普工10人,电工2人,机手10人,设备安装技术人员4人,测量、施工技术员2人,材料、协调等面管理人员3人,拌和场建设现场负责人1人。

2、机械设备:

拌和站场地平整及建设用机械:

360挖掘机1台,L50装载机1台,135KW推土机1台,25T压路机1台,50t吊车1台,发电机1台及其他小型设备。

拌合站建成后配备泰华700型水稳拌合站1座,100t地磅1台,Z50装载机1台。

3、材料:

拌和场建设所用碎、片、水泥、砂、渣、隔离墙等建筑材料在当地采购,直接运到工地,采购、运输便捷。

五、拌和站建设施工及注意事项

进场后对拌和场场地进行测量,整理测量数据,进行整个场地的初步规划布置,具体施工法及要求如下:

1、场地平整及压实、初步硬化

拆除台座及场地围的临时建筑;

采用破碎锤破除台座、推土机平整场地,场地清理平整完成后,进行全面碾压,按照区域规划使用建筑废料进行场地初步硬化。

2、拌和机作业区的设置

(1)根据工程量情况及进度计划要求,在拌和站配置一台泰华700型强制式拌和机,设备具备自动计量功能,设自动计量补水器加水。

拌和机产量约为700吨/小时。

(2)拌和机占地总长60米、宽15米,设立于料场的东侧。

(3)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拌和机基础图进行拌和站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基础入地深度不小于2m,按照图纸绑扎钢筋网后浇筑C25混凝土。

基础施工时在拌和机支腿与基础各衔接点及支撑点位置安放预埋铁,安装设备时与设备衔接牢固。

(4)拌和机配置4个集料仓、2个水泥储料灌(单个最大容重100t),成品料斗容积8m3。

集料仓设置隔墙,隔墙高度不少于200cm,确保不串料。

(5)水泥罐基础施工:

水泥罐基础拟下挖2.0米,基底坚实,承载力不低于250kPa。

再立模、安装上下两层钢筋网,浇筑C25混凝土。

安装水泥储料罐,储料罐直径2.88m,仓筒高10m,支腿邻边间距2.05m,支腿高11m;

单个罐自重6.0t。

每个水泥罐基础保证3×

3米的尺寸,同时将所有水泥罐的基础连成整体,厚度为1.5m,并预埋地脚螺栓和支撑钢板。

基础顶面平整度正负误差控制在2mm以。

基础高于自然地面大于150mm,基础围硬化,排水顺畅,禁基础积水。

承载力验算如下:

水泥罐满载时容重100t+自重6.0t,每条腿承受静载265kN;

基础自重为:

3m×

1.5m×

26kN/m3=351kN;

地基承载力为250Kpa,考虑1.2倍荷载系数

1.2×

(265kN×

4+351kN)=1693.2kN<250kPa×

3m=2250kN,满足要求。

(6)主机基础施工:

按基础图尺寸立模、安装上下两层钢筋网,浇筑C25混凝土,并预埋地脚螺栓。

主机每个支腿基础保证1×

1米的尺寸,厚度1.0m。

拌和机主机自重40t,拌和混合料时成品料斗容积8m3,混合料重量16t,每条支腿承载14t;

1.0m×

26kN/m3=26kN;

地基承载力为250Kpa,考虑1.2倍荷载系数,1.2×

(140kN+26kN)=.2kN<250kPa×

1m×

1m=250kN,满足要求。

(7)罐体及拌和机安装:

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可组织拌合站安装。

罐体和拌和机采用50t吊车进行起吊安装,安排吊装经验丰富的吊车操作手和指挥人员进行吊装。

吊车支腿稳固,起吊平稳,安装位置准确,检查罐体和拌和机竖直度,满足要求后连接加固各部件。

采用型钢将各罐体连接成整体,罐体四个向安装揽风绳,罐顶设置避雷针,下部连接接地铁。

罐体统一喷涂颜色,醒目位置绘制项目名称、施工单位简称。

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吊装前,做好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起重机的检查,起重绳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吊装作业区域非操作人员禁入,钢筋模板的吊装应在试吊无误后进行,吊装时设专人指挥。

3)施工人员应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禁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格执行“十不吊”。

4)所有计量工作应检测合格,测量时尽量减少误差,作好必要的复测。

5)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禁顶岗和无证操作。

6)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进入现场戴安全帽,确保施工安全。

7)吊车站位时,勘察地理强度,仔细调整吊车液压支腿,确保吊车的稳定性,避免支腿下沉而失稳。

8)起重机行驶时禁人员在底盘走台上站立或蹲坐,并不得堆放杂物。

(8)拌和机安装完成后,对拌和区域统一进行碾压水泥砼硬化,场地排水顺畅,不积水。

(9)

3、集料储料区的设置

(1)拌和站东西按四档规格材料分隔成3储料区,面积为18*35*3=1890平米,南北走向为6个黄沙料仓各个面积为15*15*6=1350平米,每区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各区采用厚度不少于30cm的砖砌隔墙分隔,隔墙高度2.5m,确保不串料。

碎储料区走向与拌和站粒料仓的排列平行一致,并预留足够空间,便装载机上料。

(2)拌合站储料区采用20cm厚度的碾压水泥砼硬化。

料场底标高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向外顺坡不小于3%,并在料场口设排水沟,防止料场积水。

(3)针对0-4.75mm细集料搭设防雨棚,禁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顶棚宜采用轻型钢结构,高度不小于7m,满足自卸车及装载机等机械设备操作空间,并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

(4)拌和站可储料在1万左右。

4、工地试验室、办公区、生活区设置:

在场区西南角建设彩钢板房,设立临时办公区、生活区,面积24m×

22m=528m2,试验室设立在项目部办公区。

5、场区交通设置

(1)拌和站出入门口设置于拌和站西北侧,出入门口宽度为6米,设立转弯及会车区。

(2)场区道路由西侧出入门口由西向南至拌和机,向东至储料区,场区道路总长度为120米,宽度为4.0米,场区重型车辆通行道路采用30cm厚度建筑废料+20cm厚度的碾压水泥混凝土铺筑。

6、拌和站用水设置

拌和站用水采用淠河水,拌和机旁设置3*7m二级蓄水池作为拌和用水,水经检验合格可用于生产。

7、拌和站用电设置

我项目部在K13+800右侧项目部后面设置350kVA变压器一台,使用电缆线接入拌和站,在拌和站东南侧设立配电箱,供应生产及生活用电。

采用三相交流电,从变压器出来的低压用电线路全部埋于地下,设置三级漏电保护,在配电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户器,确保用电安全。

同时配置250kw发电机,确保停电状态下能正常生产。

8、其他布置

(1)场区办公区、生活区前面设立30m×

5m=150m2的停车场,场区入口处设置16米长度的100吨地磅。

(2)场外四设置排水沟,尺寸50cm×

50cm,在拌和站东南侧设置污水沉淀池。

场排水按照中间高四低的原则预设不小于1.5%的排水坡度,场排水设施设置在储料区前沿,尺寸10cm×

20cm,雨水经场排水设施后排入场外排水沟。

(3)在门卫室门口和拌和站控制室外放置消防灭火设施,如灭火器、灭火沙、铁桶、消防斧、铁锹等;

在场区西南侧设置消防水池。

(4)场标识、标牌统一制作,设置明确,清晰醒目。

在拌和主楼操控室和机械驾驶室,帖挂操作规程;

在拌和场相应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悬挂安全、生产标语。

(5)作业平台、储料仓、集料仓、水泥罐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全部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设提示标识。

传动系统裸露等部位设置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六、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明确安全目标,成立安全管理组织。

并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坚持安全交底、持证上岗制度,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创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最终实现安全目标。

(2)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做好岗前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并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状况及时进行检查、鉴定和必要的检测,加强各种机动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保证机况良好。

禁违章开车,各种机械的加强与操作要格遵守操作规程及交通规则,保证操作和行车安全。

(3)做好安装及设计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

格按照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4)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互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施工人员分工和职责,在整个吊装过程中,要切实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在吊装作业中,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各操作岗位应协调动作,起重工要持证上岗。

站运行车辆和机械运行速度不超过15km/h。

(6)登高作业要佩带安全带,并系挂在安全可靠的物体上。

(7)拌和站现场禁非工作人员进入,禁酒后上岗。

一切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操控室悬挂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8)现场临时用电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达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

电箱设置、线路敷设、接零保护、接地装置、电气连接、漏电保护等配电装置符合规要求。

(9)生活及照明用电与生产用电格区分,分开安装,禁混用。

用电线路由有电工证的专业人员进行布线,安装。

沿场地边布线,采用架空、过路保护等措施,保证施工和用电安全。

禁非专业人员对用电线路进行改造、移位、拆接等工作。

(10)电工定期检查各用电线路的漏电保护器、接地装置、保护装置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各用电线路是否异常,接头是否松动,检查确定电机、线路及配电柜中的各开关及保护装置是否有故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不得拖延。

操作员及其他人员发现电路故障时,切断电源,等待电工处理。

(11)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配置消防灭火工具,灭火器、消防砂、铁桶和铁锹手锤等,并落实相关责任人管理。

(12)建立安检工程师、安全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

检查重点:

用电设备、机械设备。

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现场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

七、文明施工和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文明施工措施

按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的相关要求进行文明施工,保护围生态环境。

将采取以下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场地围墙封闭蔽,场设备、机具、材料、仓库、办公室、食堂、生活区、消防设施等,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合理布局,井然有序,材料分类堆放规整,车辆停放整齐。

(2)在拌和站入口醒目位置设置施工标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等,标牌大小1.8×

2.5m、钢管支架、电脑喷涂打印粘贴在镀锌铁皮面板上。

材料堆放区悬挂材料标识牌、拌和机操控室悬挂配合比牌、安全操作规程牌,并在场布置必要的横幅、彩旗、口号、图板及宣传栏,标识标牌制作统一,安放悬挂位置醒目。

(3)施工现场道路平整畅通,排水系统功能良好,有人员经过的排水沟、坑均加盖设防、设置安全标志或回填整平。

(4)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挂牌上岗,实行一岗双责,管生产的同时必须做好安全。

(5)格按照技术规、安全生产规程要求进行施工,坚决杜绝违章施工、野蛮施工、施工混乱的现象发生。

(6)泥土、砂、施工废料等禁乱扔乱倒。

2、环境保护措施

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噪声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

(1)噪音控制:

避免在夜间安排噪声很大的机械施工,避免一切非施工的噪声。

定期检修搅拌机各部件,保持机械良好作业;

减少场行驶车辆通行次数,禁止车辆随意鸣笛。

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较少噪音对围居民的影响。

(2)防尘措施:

场区定期洒水控制扬尘,对扬尘源进行覆盖遮挡;

运输车所经路线路面,安排专人进行清扫,洒水降尘,废碴统一装车运到拌和站弃渣坑处理。

使拌和站无大面积扬尘,地面无重积灰,车辆行走无明显扬尘;

水泥罐进料时,保证罐顶密封性能良好,预留通气设有降尘措施,当粉尘较大时,暂停上料,采取处理措施,待处理完成后可继续。

(3)废物处理:

将施工及生活中所生产的废物集中堆置并及时处理;

设专人定期进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扫,保持拌和站卫生。

每次拌和站作业完成后,及时冲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

沉淀池、运输车废渣处理,集中弃往弃渣坑,弃渣场建在拌和站,完工后统一对弃渣场处理进行复耕或绿化。

(4)污水处理:

对施工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水经沉淀池三级沉淀后可排放,不得对当地水源和环境造成明显污染;

若生产污水可利用应及时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源。

(5)防火措施:

加强工地现场防火意识教育,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防火设备,并安排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消灭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