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8549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科疾病护理常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了解患者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例。

2.评估皮疹出现的部位、颜色、大小、出疹的顺序、时间、特点及皮疹分布情况。

3.评估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

观察有无继发性肺炎,如持续高热、气急、肺部啰音增多等。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给予呼吸道隔离。

一般隔离至出疹后第6天。

2.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至恢复期,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3.饮食宜富有营养、含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饮水。

4.遵医嘱治疗,及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心率的变化,特别注意评估皮疹情况。

6.做好皮肤、口腔、眼、鼻部护理,预防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7.对体温过高或有高热惊厥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忌用酒精擦浴。

8.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

2.指导易感人群正常接种麻疹疫苗。

三、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2.评估腮腺肿胀、疼痛的程度,有无发热、睾丸疼痛及肿胀。

观察有无脑膜炎并发症,如高热、剧烈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等症状。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识识、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

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和其他症状消失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2.患者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消退后为止,视病情逐渐恢复活动。

3.饮食宜给予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不宜给予酸、辣、甜、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加重腮腺肿痛。

4.遵医嘱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腮腺肿胀及疼痛等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若发热、睾丸肿胀及疼痛,警惕睾丸炎。

如高热、剧烈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等症状,警惕脑膜炎。

6.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7.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宜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指导易感人群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预防或减轻症状。

四、百日咳护理常规

2.评估患者现有的症状,如有无痉挛性咳嗽、呕吐及其程度,面色是否红润,有无窒息感,痰的性状,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

3.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

1.给予患者呼吸道隔离。

隔离至起病后40天或出现痉挛性咳嗽后30天。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减少痉咳发作。

2.保证营养供给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宜少量多餐,耐心喂食,注意口腔护理。

3.按医嘱给药,及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肺炎、肺气肿、肺不、脐疝、腹股沟疝、脱肛等并发症。

5.给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嘱咐患者加强营养,预防感冒,避免不良刺激,以免诱发痉咳。

2.指导易感人群正确接种疫苗。

五、白喉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者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例及起病的情况。

2.评估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喉梗阻的迹象,有无心肌炎或多发性神经炎发生。

3.了解患者能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

1.给予患者呼吸道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

停用抗生素后隔日咽拭子培养,连续2次结果阴性者方可出院。

2.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绝对卧床休息,一般至少3周,有心肌炎者延至6周以上。

4.按医嘱给药,尽早、足量注射抗毒素,注意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精神变化,监测心电图变化,预防中毒性心肌炎、周围神经麻痹、喉梗阻等并发症。

一旦发现有并发症的先兆,及时报告医师和处理。

6.给予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

7.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交待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及心电图恢复正常。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发病前有无接触类似病例,当地有无本病发生及流行。

2.评估患者有无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有无休克、神志障碍、循环衰竟、惊厥、呼吸衰竭发生。

3.了解血常规、脑脊液等检查结果。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

1.给予患者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2.发病轻者注意休息,勿进入人多的公共场所。

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室安静、空气流通,有条件者进行房间空气消毒。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保证入水量2000~3000ml/d。

4.遵医嘱应用抗病原冶疗及抗休克、减轻脑水肿、纠正呼吸衰竭等治疗,观察病情改善情况。

应用青霉素、氯霉素、磺胺炎药物时,应注意过敏反应。

应用磺胺药应注意对肾脏的损害。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面色、皮肤黏膜、抽搐等,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预防并发症。

一旦发现颅高压、脑疝的症状及体征,及时报告医师和积极抢救。

6.高热、昏迷者分别按高热及昏迷护理常规。

7.协助患者完成腰椎穿刺等检查。

指导有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等级后遗症的患者尽早进行语言和运动康复训练。

8.给予患者心里安抚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指导患者家属注意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流行季节可进行疫苗接种。

对于密切接触者建议药物预防,如复方磺胺甲噁唑,连用3天,并医学观察7天。

2.指导有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等后遗症的患者加强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七、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发病的经过,有无类似病例接触史,既往有无肝炎病史、有无接受注射、输血、使用血制品、职业暴露、共用注射针头史等。

2.评估患者现有症状和体征,如有无乏力、畏食、恶心、黄疸、皮肤瘙痒、肝大伴压痛、腹胀、腹水、性格行为改变等。

3.了解血常规、肝功能、肝炎病原学检测等结果。

4.评估患者对日常活动的耐受水平及日常生活的自理程度。

5.了解患者乙肝疫苗主动疫苗接种情况,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状态。

1.甲肝、戊型肝炎患者按消化道隔离,隔离期为自发病日起30天。

乙肝、丙肝、丁肝按血液一体液隔离。

2.急性肝炎早期绝对卧床休息至黄疸减轻、症状好转及肝功能改善后方可轻微活动l~2小时/日,以不感觉疲劳为度;

肝功能正常1~3个月后可恢复日常活动及工作,但仍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劳动。

慢性肝炎采取动静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休息,活动以不疲劳为度。

重症肝炎绝对卧床休息。

3.急性肝炎予以易消化、清淡、寓含多种维生素的饮食,但应保证足够的热量。

慢性肝炎给予高蛋白饮食,维持标准体重,勿超重;

重症肝炎给予适量蛋白质、高糖、低脂、低盐、丰富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出现肝性脑病前兆则予以低蛋白饮食。

有腹水者,给予低钠饮食,按医嘱记录尿量,控制入水量。

4.遵医嘱给予保护肝脏、降低转氨酶、抗病毒、免疫调节、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治疗,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应用胸腺素可能出现低热、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应用干扰素可能出现“流感样症候群”,如发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用量大及时间长,可能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扳减少等,还可能出现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停药后自然恢复。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重型肝炎发生。

一旦出现起病后10日黄疸继续加深、肝迅速缩小、出血倾向、肝臭、腹水、急性肾衰竭、肝性脑病等表现.提示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6.尽早发现肝性脑病并积极治疗。

肝性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性格政变、烦躁、日夜倒错、谵妄等,后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肌力增高、椎体束损害体征、脑水肿、脑疝等。

防治氨中毒,应保持大便通畅。

7.协助做好肝穿刺等检查。

肝穿刺后,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绝剥卧床休息6小时。

8.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肤。

9.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0.出现肝性脑病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1.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掌握各型肝炎的消毒隔离和防护知识,及时进行预防接种。

2.嘱咐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劳累、营养不良、嗜酒、服用肝损害药物、妊娠或合并感染等加重病情或诱发重型肝炎。

3.交待患者定期复查。

出现任何肝炎病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八、脊髓灰质炎护理常规

1.了解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史及流行病学史。

2.评估患者现有症状和体征,如有无肢体功能减退、肌肉篓缩及畸形,甚至四肢瘫痪,有无呼吸肌麻痹、呼吸及循环衰竭表现。

3.了解血常规、脑脊液等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活动耐受情况。

1.给予患者消化道隔离,隔离期不少于40天。

2.急性期卧床休息.肢体保持功能位置,防止受压畸形。

活动障碍者,使用床边护栏,防坠床和跌倒。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乔咽肌麻痹者给鼻饲。

4.遵医嘱治疗,观察物疗效和病情改善情况。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肢体功能情况。

如体漏再度升高、头痛、肢体疼痛、感觉过敏,提示有可能发生瘫痪;

如出现面瘫、吞咽困难、呛咳、痰液阻塞应注意发生窒息;

如出现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绀、咳嗽无力,提示可能发生呼吸肌麻痹:

如呼吸不规则、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提示呼吸及循环衰竭的可能。

发现上述情况,立即通知医师。

并配合抢救。

6.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

7.提供患者需要的各项生活护理,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做好家庭护理指导,如日常生活护理,注意安全,防止跌伤。

2.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做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推拿与按摩。

3.对后遗症患儿作好自我保健指导,保持健康的心理,坚持残肢的主动与被动锻炼。

九、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卫生、生活、饮食等习惯,询问本次发病前进食环境、容、时问、进食量等、

2.评估患者现有症状和体征。

有无发热、寒战、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有无休克、周围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等。

3.了解实验室榆查血常规、粪便检查等结果。

4.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

1.消化道隔离。

隔离期为大便正常后一周或症状消失后大便培养2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

2.严重腹泻者禁食,能进食者予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少渣、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

3.患者高热、休克、呼吸或循环衰竭时,绝对卧床休息。

休克时取中凹位。

4.遵医嘱给予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应用喹诺酮治疗时,注意孕妇不宜使用,儿童应慎用或短期使用。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面色、尿量、四肢温度、精神状况等变化,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如发现高热、抽搐、昏迷、休克,应立即报告医师.并按相应护理常规。

6.及时采集和送检黏液带脓血的粪便培养标本,注意大便次数、颜色、量、性状及伴随症状。

7.给予心理支持和护理,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1.指导患者掌握菌痢的消毒隔离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尽早彻底治愈急性细菌性痢疾,防止转变为慢性菌痢。

2.交待患者避免进生冷食物、过度疲劳、受凉、暴饮暴食、过度紧和劳累,以免再次发作。

3.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饮水、食品、粪便的卫生管理及防蝇灭蝇工作。

十、伤寒及副伤寒护理常规

1.评估流行病学史及预防接种史,了解患者卫生、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有无伤寒患者接触史。

2.评估腹部有无压痛及其部位、性质、程度,有无腹膜刺激征及伴随症状。

评估患者是否有肠出血、肠穿孔的症状,如腹痛、便血、呕血。

3.了解血常规、伤寒杆菌培养、肥达反应等结果。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

1.给予患者消化道隔离。

隔离期为症状消失后15天或连续2次(间隔3~5天)粪、尿培养阴性。

2.发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不产气、少渣或无渣的流质或半流饮食,多饮水,热退后一周根据病情进食低渣半流质或软食。

饮食量逐渐增加,防止过量,以免诱发肠出血或肠穿孔。

肠出血者,暂禁食或给少量流质。

肠穿孔者,禁食。

保证每日液体入量2500~3000ml。

4.遵医嘱病原治疗和并发症治疗,注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孕妇和幼儿慎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应用磺胺类,应注意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粒细胞减少等。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神志、精神状态、腹痛、腹胀、大便颜色及性状等,预防肠出血、肠穿孔及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

如生命体征、面色、神志改变或出现腹痛、便血等,立即报告医师及处理。

6.给予对症护理。

高热者行物理降温.不宜用退热药,以防虚脱。

腹胀者,不宜进食牛奶和糖类食物,忌用新斯的明,以免引起剧烈肠蠕动,诱发肠穿孔,可用松节油热敷腹部或肛管排气。

便秘者.则用开塞露或等渗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药,以免大便过度用力,防止剧烈肠蠕动或肠腔压力过高造成不良后果。

7.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疾病。

1.指导患者和带菌者正确进行消化道隔离,做好饮水、食品、粪便的卫生管理及防蝇灭蝇工作,注意个人卫生。

2.嘱咐患者出院后仍应休息1~2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工作量,避免粗纤维和多渣饮食。

定期复查。

3.交待带菌者不可从事饮食服务业,需用抗生素治疗。

十一、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发病前2个月有无鼠类接触史,患者发病的地域有无本病的流行。

2.评估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充血、出血表现,注意尿液的量、颜色、性状。

3.了解血、尿常规、生化等检查结果。

1.给予患者血液-体液隔离,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

2.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随意搬动,以免加重出血。

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

3.发热期给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尿期给予含糖高、维生素丰富、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饮水,缓解烦渴可给予温开水漱口或用棉签蘸水湿润口唇。

多尿期给含钾丰富的高热量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口服补液盐。

4.遵医嘱及早就地治疗,及时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1)发热期:

宜冰敷物理降温,不宜用酒精擦浴。

忌用退热药物,以免大汗后虚脱。

患者出现头病、限眶痛、腰痛等症状时,给予按摩或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低血压休克期:

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给予扩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3)少尿期:

注意输液速度要缓慢,准确记录大小便量及性状。

(4)多尿期:

注意低钾血症表现,及时补充钾。

忌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5.密切临测生命体征、神志、出血等病情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及时防治出血、心力衰竭、肺水肿及感染等并发症。

(1)出血:

观察是否有皮肤瘀点及瘀斑、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

是否有烦躁不安、丽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表现。

一旦发现,报告医师并作好止血及输血准备。

(2)心力衰竭及肺水肿: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烦躁、心率增快、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湿啰音等。

一旦发现,立即停止输液或控制输液速度、吸氧、强心、利尿等处理。

(3)感染:

如出现体温升高、中毒症状、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症状和体征等,做好皮肤、口腔及导尿管等护理。

6.血液透析等其他治疗,均按相应的护理常规。

7.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灭鼠和防鼠工作。

重点人群可行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预防接种。

2.交待患者出院后应休息l~3个月,便于肾功能恢复。

3.嘱咐患者定期检查肾功能、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十二、阿米巴疾病、阿米巴肝脓肿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的个人卫生、生活条件及饮食习惯,有无水源严重污染等流行病学史。

2.评什肝区疼痛的程度及伴随症状,有无脓肿向周闹组织穿破的征兆;

评估腹泻、腹痛程度.观察有无血压变化、脱水征兆及肠梗阻表现。

3.了解粪便、X线、B超、(、T等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

1.给予消化道隔离。

隔离至症状消失或大便连续3次找不到滋养体或包囊。

2.急性期卧床休息。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低渣饮食。

慢性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饮食.禁饮酒.避免暴饮暴食及进食刺激的食物。

4.遵医嘱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虚用甲硝唑治疗期间,常见恶心、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皮炎及血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妊娠3个月和哺乳期妇女忌用甲硝唑。

服用氯喹,常有头昏、胃肠道反应及心肌损害等不良反应,应卧床休息并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并监测心电图。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生命体征中重点监测体温变化。

注意大便次数、性状、有无出血,有无脱水表现。

如突发腹痛、板状腹、腹部压痛、发热等提示可能发生肠穿孔。

如出现便血、阵发性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肠呜音亢进等提示可能发生肠梗组。

如遇上述情况,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6.协助患者正确采集粪便标本。

①留取标本的便盆应清洁,不应混有尿液及消毒液。

气温低时,应用温水冲洗后留有余温的便盆;

②服用油类、钡剂及铋剂,应在停药3天后方可留取标本;

③标本应取粪便中脓血部份,并应立即送检。

7.配合做好肝穿刺和脓液标本彩集及送检。

患者行肝穿刺后,应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注意血压、脉搏及面色等变化。

8.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进行消化道隔离,做好饮水、食品、粪便的卫生管理及防蝇灭蝇工作。

2.交待患者出院后3个月应每月复查大便1次,以追踪有无复发。

十三、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发病前半个月是否有蚊虫叮咬史,了解人或动物流行情况。

2.评估患者有无起病急、高热、头病、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和呼吸衰竭的严重症状。

有无脑膜刺激征。

3.了解患者血象、脑脊液、血清学等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

1.给予虫媒隔离。

2.保持病室安静,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抽搐或惊厥者,防坠床。

昏迷患者宜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150~300,以利于减轻脑水肿,且头偏向一侧,防舌后坠及分泌物吸入呼吸道。

有肢体瘫痪或运动障碍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3.根据不同病程给予不同的饮食。

初期及极期给予清淡的流质饮食;

昏迷及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输液,保持每日入水量1500~2000ml。

恢复期患者应逐渐增加营养高热量的饮食。

5.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如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变化或呼吸衰竭、脑水肿、脑疝征象时,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

6.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昏迷等分别按其护理常规。

7.对肢体瘫痪者,给予肢体按摩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挛缩及功能障碍。

8.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指导患者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加强对家畜管理。

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2.指导患者及家属针对后遗症康复治疗和护理,定期复诊。

十四、疟疾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及地域特点,是否为儿童或外来人口,当地流行情况。

2.评估患者发热、热型,有无意识障碍、瞳孔变化.有无头痛、呕吐、抽搐等情况。

观察有无黑尿热,如急起寒战,高热、腰痛、尿量骤减、排酱油样尿等。

3.了解实验室血象、疟原虫等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反应。

1.给予患者虫媒隔离。

2.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3.发作期给予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

发作间歇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有贫血征象者应摄人含铁丰富的食物。

4.遵医嘱用药,及时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口服氯喹后,可能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皮肤瘙瘴等。

因此应饭后服用;

少数可出现心律失常。

静脉滴注氯喹,需控制输液速度及浓度,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及心脏骤停。

伯氨喹服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发绀等。

特异质者可出现急性血管溶血,轻者可出现贫血,重者可出现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

一旦发现,立即停药,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鼓励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神志、瞳孔、抽搐等的改变,预防脑水肿。

6.对症护理。

寒战期注意保温,遵医嘱及时采血查疟原虫。

发热期给予积极的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7.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1.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指导患者加强防护。

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以防止发生疟疾。

2.指导患者坚持服药,彻底治愈,定期随访。

十五、钩端螺旋体病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