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8043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7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Word文件下载.docx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应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药品;

若无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不

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

试管横放(或倾斜)→盛药品的药匙或V型纸槽伸入试管底部→试管直立。

②块状(密度较大的颗粒):

试管横放→块状固体用镊子放在试管口部→试管缓缓竖起(注意防破)。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倾倒:

取下瓶塞倒放→试管倾斜→与瓶口紧挨(标签向着手心)→缓缓倒入。

②量取:

量筒倾斜且与瓶口紧挨→缓缓倒入接近所量刻度→量筒放平稳,视线平视所量刻度→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直到达到所要量取的体积(注意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吸取或滴加:

滴管垂直悬空放置在容器口的上方(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

及时清洗;

不要乱放;

专管专用)。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①检:

a.检查灯芯是否平整;

b.检查灯里是否有酒精(酒精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②点:

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

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④火焰结构:

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

注意:

①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酒精添加:

应借助漏斗。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2)给物质加热:

最常用的加热工具是酒精灯。

①加热所用仪器:

a.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b.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的仪器:

烧杯、锥形瓶、烧瓶。

c.不能加热的仪器:

量筒、水槽、集气瓶等。

②加热操

作及注意事项:

a.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要先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b.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不能接触灯芯,否则易炸裂。

c.烧的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

d.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然后再集中加热,否则易炸裂。

e.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必须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f.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与

桌面约成45°

角),试管口不要正对自己或他人。

g.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打开试管夹,然后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

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

仪器的连接与拆卸:

组装:

从下往上从左往右

拆卸:

从上往下从右往左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

先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

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

手后,导管内形成稳定的水柱。

5.蒸发:

原理:

温度升高,水分挥发,固体析出。

仪器: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等。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何时停止加热:

出现较多量固体(或液体接近蒸干)。

6.托盘天平

(1)用途:

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0.1g。

所附砝码是天平上称量时衡定物质质量的标准。

(2)使用注意事项:

①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游码放

在刻度尺

的零处,调节天平左、右平衡螺

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大后小。

说明:

左物右码放反了:

测量值偏小或测量值不变。

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

④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

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里称量。

⑤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7.量筒

主要用途:

①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0.1mL)。

②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气体的体积。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有10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规格的,量筒规格越大,精确度越低。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平视:

读数=实际体积数

俯视:

读数﹥实际体积数

仰视:

读数﹤实际体积数

8.洗涤玻璃仪器:

①洗涤干净标准: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②放置:

洗涤完的玻璃仪器应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1.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应做到“三不”,是指: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将鼻子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取用时应注意节约药品,实验未指明用量时,应取用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①液体一般盛放在细口瓶中,取用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正或倒)在实验台上,拿起瓶子,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慢倒入试管;

②若定量量取液体,读数时,

量筒应先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如右图为50ml量程的量筒内液体的切面图,其体积为43.0ml。

五.归纳总结

六.教学反思:

个人二次备课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如图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B.

面纱织布C.

火药应用D.

瓷器烧制

2.下列实验操作中存在有不合理操作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

2O

B.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3SO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H2

D.一个钙离子:

Ca+2

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6.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7.如表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aO(CaCO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C

N2(O2)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铜

D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A.AB.BC.CD.D

8.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1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9分)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和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是用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若反应结束后天平仍然平衡,则说明了  .

(2)图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出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  、  .

10.请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淀粉遇到固体碘、碘溶液、碘蒸气都变蓝,这一现象说明  .

(2)收集的地面雨水常携带树叶、塑料袋等不溶杂物,处理雨水时应进行沉降、  就可得到澄清透明的水,这样的水还不能饮用,若要作为饮用水,生活还要采取的措施是  ;

(3)煤炉里的煤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4)酸雨主要是由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形成的.酸雨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①腐蚀建筑物;

②  等.解决酸雨的措施有  等.

11.现有A、B、C、D、E五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如表,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E

(1)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  ;

(2)C物质在足量的B物质中完全燃烧生成D和E,其化学方程式是  .

(3)在一定条件下,1.7gA物质和2.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D物质和另一种物质,则该物质中含有  种元素.

1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F为黑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  ,F的化学式为  .

(2)A、C、E三种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  (填化学式)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

1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14.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②  ;

(2)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3)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若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填“a”、“b”)  进入.

15.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

C+2CuO

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不活泼,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

①全部是Cu;

②全部是Cu2O;

③  .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

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表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

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

为  色

猜想  错误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

称其质量为1.04g

猜想  正确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出1条即可)  .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  .

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棉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药应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①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②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判断.

③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和方法判断.

①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所以错误.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姆指要离开试管夹的短柄,所以错误.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根据气压变化原理,如装置严密,手离开试管后,导管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所以正确.

故选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2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

3S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1个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C、根据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解答;

D、根据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

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故选项说法错误.

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

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考虑.B.根据还原剂来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分析.D.根据性质来分析.

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错.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着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故选D.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气、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

B、氢气、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故B正确;

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

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由乙酸的分子的模型图,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C2H4O2.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乙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由乙酸的分子的模型图,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A、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2+1×

4+16×

2=60,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故选项说法错误.

D、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4:

2=1:

1,故选项说法正确.

(1)如图1所示,是用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Fe+CuSO4=Cu+FeSO4 ,若反应结束后天平仍然平衡,则说明了 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

(2)图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出现的现象是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该现象说明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密度比空气大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1)根据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和天平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

(2)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图1所做的实验中,没有气体参加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