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7976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docx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展示好看的农业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时与学生互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由于生物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农业又是发展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农业地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究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的形成,本节我们共同探讨。

(二)教授新课

1.提问:

观察、对比图3.1和图3.2,思考两地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提示:

从两地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思考。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绝对区位(即不同农业生产有特定的地理位置);

另一方面指相对区位(即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3.提问: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动画展示。

4.教师提供“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相关图片、资料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农业区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大米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儿居民的主食,你知道水稻喜欢什么样的气候吗?

(引导学生读下列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训练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回答:

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它生长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

教师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查找有关的地名,平时注意多积累,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拓展思考:

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看,我国南方和北方相比哪里更合适种植水稻,为什么?

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农作物的需水量

(2)地形、土壤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读图3.7,让学生分析我国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的丘陵地区为什么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3)政策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副食品农业产生的利润远远高于粮食种植,为什么还有许多农民甘于去种粮食呢?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国家的政策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4)交通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请问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由于大棚农业的发展,现在有了“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南方蔬菜可以及时运到北方;

冷藏技术的不断发展等。

教师点拨:

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分析农业区位时,不能死背教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阅读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思考地中海气候区农业产品种类以及消费地有何变化?

当地农业区位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类如何改造其不利的自然因素?

比较法国和西班牙两国主要的农业区位差异,为了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你能给他们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承转:

一个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单一影响的,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当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于一定的地域而形成的农业生产,就称农业地域。

5.阅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的案例,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1)什么是混合农业?

展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示意图》。

(2)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在哪儿?

从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

(3)澳大利亚为什么坚持“土—草—畜—市场”混合农业模式?

动画展示下面联系的图表。

澳大利亚“土—草—畜—市”混合农业模式示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回归教科书知识: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点来看,高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于直观教具或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要有直观性和实用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土地资源和农业”一节,但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的基本知识几乎没有了解,知识面不宽,本节理论性又较强,讲课时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思维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的知识的了解既缺乏感性认识又缺乏理性认识,综合分析能力不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动口、动手、动脑,才能活跃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值得探究和实践的课题。

本节课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整合知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控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等方面突出主体地位。

注意创设师生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坚持教学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

教材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部分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先从静态上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差异对比,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再以核心原理的概念图片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清析明了。

教材通过第43页的活动1和活动2,地图和资料内容相结合,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或布局是否合理。

最后从动态上教材又通过活动3和案例1具体阐述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影响,进而懂得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时如何通盘考虑。

 

“农业地域的形成”部分内容,要是通过文字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农业区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同时,掌握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的方法。

一、选择题

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

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

读以下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完成3~4题。

3.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D.土壤

4.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交通B.科技

C.政策D.市场

5.(2013·

韶关调研)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战略格局”图,对下列各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c-光照充足、水源丰富

C.e-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g-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下图为某农场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

7.该农场成为良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 ②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 ③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④羊粪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A.①④B.②④

C.①②D.③④

二、综合题

8.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9.读下列全国苹果分布及优势带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苹果的分布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温度带),云贵高原能够达到苹果生长所需的温度是因为________。

(2)在苹果的重要产地中,新疆阿克苏苹果的含糖量最高。

试分析原因。

(3)在渤海湾苹果优势带中,决定苹果生产品种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该区域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是对________的整治。

(4)说明西北黄土高原优势带内种植苹果的环境效益。

答案解析

解析: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热量条件,使有些在自然界低温下不能够生长的蔬菜,通过人工方法升高温度能够在不适宜的季节生长。

大棚里的蔬菜由于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而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然界的。

答案:

1.B 2.C

由图中可看出咖啡产地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所以热量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

第8题,在科技的影响下,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有可能发生变化;

而交通的发展可扩大市场的影响范围,政策可改变农业生产的规模,但是不能改变其种植的范围。

3.A 4.B

5.D

该农场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小麦和牧羊,既从事了畜牧业又从事了种植业,因此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第11题,该农场的土地分三种类型,让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此外,羊粪还田,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6.C 7.D

8.

(1)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

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

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9.

(1)环渤海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暖温带 海拔高

(2)干旱少雨、光照强;

夏季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3)市场 盐碱地

(4)可以防治水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教后思考

《农业区位选择》的教学设计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及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的作用来设计的,紧扣教材,尤其是教材活动和案例展开问题的研究,课件提供图片、资料,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去探索、思考,教师抓住适当的时机巧妙点拨,师生互动,强调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观念。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归纳、综合,重视对各种类型图,包括统计图、景观图、分布图、联系图、示意图等的读图指导,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方法,如:

图文转换、比较、联系等。

另外,教学中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最后的作业布置也不是让学生仅仅完成几道题目,而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地理学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身边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

课标分析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变化;

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

观察景观图认识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理解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对图3、3的阅读和讨论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探究,熟悉并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农业地域形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

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和探究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