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678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Word格式.docx

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比以前更明确、细化和具体。

同时,建筑设备水平的提升,新型施工工艺的不断涌现和推广,使混凝土技术适应了不同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发展很快。

混凝土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单一材料。

它离不开混凝土用原材料的发展,离不开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对象的发展变化。

应该从土木工程大学科的角度来认真对待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是这样,首先要分析工程项目的结构、构件特点、设计要求,预估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和风险,立足当地原材料.然后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线路、技术手段。

配制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要求和使用要求的优质混凝土。

 

2混凝土的养护

满足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所谓配合比,就是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各种材料的比例设定。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

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的限制。

表3.0.4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大水胶比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250

280

300

320

330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的规定;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

水胶比

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45

≤35

≤40

≤30

粒化高炉矿渣粉

≤65

≤55

钢渣粉

≤20

磷渣粉

硅灰

≤10

复合掺合料

≤60

≤50

注:

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表3.0.5-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25

①粉煤灰应为Ⅰ级或Ⅱ级F类粉煤灰;

②在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的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表3.0.6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环境条件

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干燥环境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潮湿而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

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

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

表3.0.7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

盐冻环境

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并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

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

施工方案应根据主体工程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综合考虑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合理设计(是否采用专用模板)有重要意义。

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要保证不漏浆,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要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绑扎、安装、清理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目前施工中常用钢组合模板、木模板、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等。

应对模板质量(包括重复使用条件下的模板)、外型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洁净程度、相应的附件(角模、连接附件),以及支撑系统进行检查,确定模板规格。

重要部位应要求预拼装。

以达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隔离剂选用质地优良和价格适宜的,隔离剂合理选用是提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质量和降低模板工程费用的重要措施。

因此,选用时应考虑脱模剂的干燥时间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与拆模时间有关,当脱模剂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粘结力大于混凝土的内聚力时,往往发生表层混凝土被局部粘掉的现象,因此具体拆模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堵严缝隙和孔洞,方能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仓面要清理干净,浇筑面验仓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浇筑。

(2)为保证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2㎝~3㎝,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厚度要均匀,避免产生过厚或过薄现象。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严禁采用滚浇法,应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对称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cm~50cm。

(4)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振捣出,避免振捣时间太短或过长,造成欠振、漏振及过振,振捣完应慢慢拔出,严禁速度过快。

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倍,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不应过深,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

(5)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尤其是浇筑顶板,应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点,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7)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3混凝土的施工

流态混凝土的施工特点[4]

流态混凝土用作商品混凝土时,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流动性损失的控制要更严格。

因为运距较长,交通堵塞等因素,要求坍落度损失小,2h(有时超过2h)内混凝土应保持流动性,浇灌时要求泵送。

用后掺法虽然能解决坍落度损失和泵送等问题,但是增加了搅拌时间或次数,这样影响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并且使搅拌操作复杂。

即使这样在泵送前掺超塑化剂,在搅拌运输车中快速搅拌3min,也不能充分发挥超塑化剂的分散作用,拌合物均匀性差。

因此,至少在我国,后掺法不易推广,还是采用同掺法好。

这就要求研究新的超塑化剂,保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在2h或2h以上,而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

我国商品混凝土中,约70%是标号C25~C40,C50~C60在一些重要工程中应用,个别特殊情况采用C70~C80。

为了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提高硬化混凝土性能,特别是耐久性,应当掺用粉煤灰。

这样在掺10%~25%粉煤灰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10%~20%。

计算表明,基准混凝土中掺20%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10%情况下)可节省能源10%。

基准混凝土掺超塑化剂(减少水泥用量15%时)配制流态混凝土可节省能源15%。

当粉煤灰和超塑化剂同时掺用时可节省能源%。

因此,将粉煤灰和超塑化剂同时掺用配制流态混凝土是最节能的,并且在性能和节能两方面都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流态混凝土由于掺超塑化剂使拌合物流变性得到改善,即屈服值减小、塑性粘度降低和滞后圈变小,因而几乎接近牛顿型流体。

这样就增加了流态混凝土的可泵性。

基准混凝土中掺%~%(最好是%)超塑化剂所得到的流态混凝土,其泵送压力降低25%一35%。

泵送混凝土在泵压的作用之下,会产生坍落度损失、离析和堵泵现象。

关键是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和超塑化剂的成分来调整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流动性和枯聚性。

在泵送混凝土中,细粉料(<

的用量应在350~400kg/m3之间,水泥用量不得低于250kg/m3,粗集料最大粒径为25mm或。

另外,最好掺用粉煤灰,因为粉煤灰在较大降低屈服值的同时,塑性粘度降低小—些,这样使拌合物保持一定的粘聚性,提高了稳定性,从而防止离析和堵泵现象。

流态混凝土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基础、梁、柱、框架、桥梁等现浇混凝土,以及T型接头的整体浇灌。

特别是配筋密集、不易振捣或不需振捣(“自坍”或“自流平”)的情况下。

3.2泡沫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应用

泡沫混凝土以其良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节能墙体材料中,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应用。

泡沫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层现浇、泡沫混凝土面块、泡沫混凝土轻质墙板、泡沫混凝土补偿地基。

但是,充分利用泡沫混凝土的良好特性,可以将它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具体如下:

1.用作挡土墙。

主要用作港口的岩墙。

泡沫混凝土在岸墙后用作轻质回填材料可降低垂直截荷,也减少了对岸墙的侧向载荷。

这是因为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粘结性能良好的刚性体,它并不沿周边对岸墙施加侧向压力,沉降降低了,维修费用随之减少,从而节省很多开支。

泡沫混凝土也可用来增进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用它取代边坡的部分土壤,由于减轻了质量,从而就降低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作用力。

2.修建运动场和田径跑道。

使用排水能力强的可渗性泡沫混凝土作为轻质基础,上面覆以砾石或人造草皮,作为运动场用。

泡沫混凝土的密度为800-900kg/m&

sup3;

此类运动场可进行曲棍球,足球及网球活动。

或者在泡沫混凝土上盖上一层厚的多孔沥青层及塑料层,则可作田径跑道用。

3.作夹芯构件。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可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内芯,使其具有轻质高强隔热的良好性能。

通常采用密度为400-600kg/m&

的泡沫混凝土。

4.管线回填。

地下废弃的油柜、管线(内装粗油、化学品)、污水管及其他空穴容易导致火灾或塌方,采用泡沫混凝土回填可解决这些后患,费用也少。

泡沫混凝土采用的密度取决于管子的直径及地下水位,一般为600-1100kg/m&

5.贫混凝土填层。

由于使用可弯曲的软管,泡沫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工作度及适应性,因此它经常用于贫混凝土填层。

如对隔热性要求不很高,采用密度为1200kg/m&

左右的贫混凝土填层,平均厚度为;

如对隔热性要求很高,则采用密度为500kg/m&

的贫混凝土填层,平均厚度为。

6.屋面边坡。

泡沫混凝土用于屋面边坡,具有重量轻、施工速度快、价格低廉等优点。

坡度一般为10mm/m.厚度为,采用密度为800-1200kg/m&

7.储罐底脚的支撑。

将泡沫混凝土浇阶在钢储罐(内装粗油、化学品)底脚的底部,必要时也可形成一凸形地基,这样可确保整个箱底的支撑在焊接时年处于最佳应力状态,这一连续的支撑可使储罐采用薄板箱底。

同时凸形地基也易于清洁。

泡沫混凝土的使用密度为800-1000kg\m&

8.用于园林绿化。

将泡沫混凝土做成容重在600-1000kg/m&

,可用于园林假山,垃圾箱,桌凳等。

 9.国防(现代战争是用信息和先进机动器械为攻击工具),该发泡水泥能用在被敌方轰炸破坏的军事工程如机场,重要交通公路等实行立即抢修,用我们的设备及工艺能把敌方破坏的工程迅速修复,实验得来的结果是修复后10分钟即能用于飞机起降,战车通过。

10.其他。

泡沫混凝土也可用于防火墙的绝缘填充,隔声楼面填充、隧道衬管回填;

以及供电、水管线的隔离等方面。

3.3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

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填充墙和低层建筑的承重墙。

非承重砌块生产和使用最为广泛,体积密度一般为500kg/m3和600kg/m3,主要使用在结构中的填充墙与隔墙,而不承担荷载;

承重砌块的体积密度为700kg/m3和800kg/m3,在建筑中经特殊结构处理后承担荷载;

保温块的体积密度一般为300kg/m3和400kg/m3,主要用于建筑物保温隔热;

屋面板和墙板都是加筋加气混凝土板,根据用途不同,其配筋不同。

3.4清水混凝土的作用

清水混凝土(As-castFinish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

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

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清水混凝土在国内外大型建筑工程,特别是国内桥梁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的一般房屋建筑工程中,还没有得到推广使用,清水混凝土优越的结构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钢筋混凝土大国日本,清水混凝土在各种建筑工程中早已得到广泛使用。

4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人工的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引起结构物的开裂。

  温度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控制。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

经过计算确认结构物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允许不大于25~30℃。

  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考虑气温环境等情况,必须有利于强度的正常增长,即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以及收缩当量温差三者的总和。

  3.大体积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及早洒水养护,混凝土表面应用草袋等覆盖,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

模板上亦应经常洒水。

混凝土养护时间应不少于21d;

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养护时间应不少于28d;

对裂缝有严格要求时应再适当延长。

  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方法,可分为降温法和保温法两类。

  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理水管,通人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可以有效地控制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结构物开裂。

冷却水管可采用直径25mm或19mm的钢管或铝管,按蛇形排列,水平管距为~,垂直管距亦为~,并通过立管相连接。

通水流量一般为14~20L/min,为了保证水管降温效果,可将进、出水管的直径加大到50mm。

  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末、湿砂等),利用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升,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除了上述采用降温法和保温法控制混凝土温度外,还可以采用蓄水法和水浴法。

  蓄水法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表面蓄以一定高度的水,水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可以推迟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度的迅速失散,这样可望在指定的日期内,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中心温度之间的差值,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抵抗温度变形的能力。

  水浴法是利用构筑物的滑升平台的内外吊架,安装二圈环形喷水管,用高压水泵将冷水送到环形喷水管,喷淋到顶部混凝土的内外壁表面,水流自上而下,水流除了湿润混凝土表面外,还带走了大量热量,使得被太阳晒热了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

当喷淋水暂停时,附在混凝土表面的残余水,又因水分蒸发带走了一部分热量。

由于环形喷水管喷淋水基本上是均匀的,这就达到了既养护混凝土,又降低了混凝土内外温差,以及减小各方位日照温差的目的。

结论

本文从论述现今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入手,通过论述配合比设计原理推导出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并且从施工、设计、结构类型三大块说明混凝土养护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在施工时的质量问题,更加有利于可建筑的发展。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6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致谢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得一件事情,没有自己的理解,就写不出自己的东西,再查询相关资料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或许是学习深入度不足的原因。

同时要感谢蒋老师对我们这个班级的关心,正是蒋老师对我们的指导,我们才有动力去坚持,去拼搏!

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祝各位同学学业有成,事业辉煌,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