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504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0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试行稿文档格式.docx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及比多少的基本经验。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培养。

6.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位置

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辨别:

上、下、前、后、左、右。

根据研究,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教材根据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安排了方位认识的先后顺序,并且创设了适合学生年龄又便于操作的情景,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一知识是为今后学习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1.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不同的方位,并且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的精神。

1.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

2.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3.通过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

1-5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

1~5的认识、加减法及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事例,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起丰富的数概念。

教学时应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同时,力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从“生活化”抽象为“数学化”的过程。

2.适当渗透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是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多数是立体的,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生活经验作保障。

在教材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教学,这样使教学降低难度,便于学生掌握。

在后续的学习中,还要从立体图形上剥离出平面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设计多种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3.设计易混的图形,提高学生的辨认能力。

4.在操作中感受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6-10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

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

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2.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

3.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11-20数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

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

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2.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3.“十位”“个位”的数位概念的建立及实际运用是本单元的难点,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

本单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材在情境图中,墙上挂着一个钟显示7时,并标明时针和分针;

床头柜上有一个电子闹钟显示7时。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学生说明,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30就是指12时半”,而对于为什么分针指向刻度“6”就是“几时半”,为什么要表示“几时半”在冒号后面就要用“30”,学生并不理解。

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如果教师能注意把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来教学,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就会融会贯通。

20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

2.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根据《标准》要求,应该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计算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做起。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

(二)

教材内容:

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直观感知,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

修订教材变化:

1.增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将原来一下例1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内容移到三上“四边形”单元中。

2.编排层次同认识立体图形的编排大致相同。

(除平行四边形外,基本与一上教材相同)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

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些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如,知道球、圆柱容易滚动,长方体、正方体不容易滚动等。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在这里长方形、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分类与统计(整理、记录数据)。

这一单元,教材原来的标题是“统计”,后来根据审查的意见改为了“分类与整理”。

实验教材把“分类”作为准备性知识单独编排为一个单元。

修订教材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这也是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强调在分类基础上收集、整理呈现分类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

同时,这样做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实验教材将“分类”安排在准备课中,现行教材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分类的意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完整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感受数据是蕴涵信息的。

1.通过开展充分的数学活动,体会分类的意义。

(1)通过开展“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活动,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立分类的思想。

(2)通过解决“分气球”“分组做游戏”等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感受分类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快捷、准确,体会分类的意义。

2.通过熟悉而又现实的分类活动,让学生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1).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并进行对比与交流,从而体会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2)利用已有的分类知识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00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

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创设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密切联系的认数情境。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3)选取的素材既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

(4)内容呈现的方式既逻辑又活泼。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1.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和直观化、结构化的学具,并借助认数工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100以内数的概念。

2.借助现实素材和认数工具,让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构建数本身以及数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意识。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单元的学习将会使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人民币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尤其是小数的学习作些铺垫。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的币值的大小。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

物品的单价用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来表示,体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明了和使用的方便。

教学时,不必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有关概念,只须让学生知道:

(1)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2)物品价格用这种方法表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商品交流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一)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教材中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探索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原通用教材里也曾安排过,但没有单独编排,只是作为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

教材编排特点:

1.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1.注意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可以设计猜一猜、找一找、摆一摆、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

一年级数学活动建议:

1.幸运摸图。

(认识图形)

2.魔法转盘。

(口算)

3.摘智慧果。

(解决问题)

4.简单拼摆。

(用规律制造美)

5.小超市。

(使用人民币)

二年级上册

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编排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过去把直线和线段编排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1.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结合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3.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立起来的厘米和米的表象。

为估计、测量以及培养数感积累活动经验。

4.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问题解决: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1.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1.让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1.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把握笔算加减法的编排顺序及前后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注意沟通口算和笔算的联系。

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各角;

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有一副三角尺有序拼出钝角)。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1.结合生活情境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角在生活中的“原型”。

3.在具体实物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认识直角的特点,并能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通过分辨、画、折叠等操作活动,加深对直角的认识。

4.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通过比较,抽象出锐角和钝角,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巩固对三类角的认识,渗透三角形角的特点。

(一)

表内乘法

(一)是学生学习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