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486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D.目镜5×

7.在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珍稀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其中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称为(  )

A.生物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C.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8.下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条河流中所有的鱼B.—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树林中所有的非生物D.—片草地

9.各种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靠()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

10.下列裸子植物中,不被称之为“活化石”的是(  )

A.苏铁B.银杏C.水杉D.红豆杉

1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盖盖玻片时,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边缘,再慢慢放下是为了(  )

A.防止产生气泡B.防止材料受损C.防止损坏盖玻片D.防止水溢出

12.下列对草履虫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

B.草履虫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此属于单细胞生物

C.草履虫能独立生活,但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D.草履虫以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

13.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环保部门有时会通过监测某些植物的生长状况,来确定空气污染的程度。

这里所说的“某些植物”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到来时,红豆树上萌发成新枝的结构是()

A.根B.茎C.叶D.芽

15.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体的下列活动中,能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6.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过,即可撕下表皮,露出里面的果肉,吃的时候感觉有酸味,并能看到一些“筋络”。

这说明番茄中可能有哪几种组织()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B.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D.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7.大豆、玉米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别来自(  )

A.子叶 胚乳B.胚根 子叶C.胚根 胚芽D.胚轴 胚芽

18.在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水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分生区和成熟区B.伸长区和成熟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D.成熟区和分生区

19.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一项是(  )

A.受精卵B.血液C.神经元D.心脏

20.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B.钙、氮、磷C.硼、磷、钾D.氮、磷、钾

21.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25℃和0℃B.温度和水分

C.有空气和无空气D.有光和无光

22.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些土,其主要原因是(  )

A.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B.减少土壤无机盐的丢失

C.可以促进根毛的生长D.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23.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24.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B.氧气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水D.有机物和尿素

25.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C.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二、判断题

2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____)

27.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28.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__

2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是“d”。

30.每一朵花都有雄蕊和雌蕊。

31.人的新生命起点是受精卵的形成。

32.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33.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34.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_____)

35.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_____

三、填空题

3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_____。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37.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_______的结构,叫做系统。

38.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的过程。

39.传粉和受精后,花的花瓣、_____、柱头、花柱纷纷凋落。

子房继续发育成_____,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_____,_____发育成胚。

40.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四、综合题

41.观察下面甲乙两图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动物细胞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把菠菜放在沸水中浸泡几分钟,水变成了绿色,这说明菠菜细胞的[_____]_____被破坏。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_____]_____。

控制西瓜甘甜可口这一性状的物质存在于图中的[_____]_____。

(4)甲乙两图所示的结构中,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和细胞膜。

(5)甲图中的①对细胞起_____和_____作用。

42.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这就形成了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和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绿色植物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作为_____成分,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成分,将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填序号)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

(4)一般情况下,虫与鸟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

(5)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该食物链中能量最多的是_____,如果大量捕获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先_____。

(6)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43.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合下面提示,用上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

_____。

A.实验时首先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

C.摘下叶片,用酒精脱色,用清水漂洗

D.向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图②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

(3)图③表示酒精脱色,这一过程能使叶片中的_____溶解到酒精中。

(4)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滴加碘液后,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和叶片遮光的部分颜色变化情况:

遮光部分_____,未遮光部分_____。

(5)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_____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6)下列关于实验中对照组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没有对照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C.不需要对照组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

参考答案

1.D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

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详解】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岀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珊瑚、枯死的树干、珍珠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是真菌,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考生容易错将珊瑚当成生物,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物,珊瑚虫才是生物。

2.A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

观察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调查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验对象和目的来确定。

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

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测量法是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问题(量表)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

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

故选A。

科学探究通常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验法是探究的主要方法。

3.A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分析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在盛吹定向强风的地方,有一些树木向风面的芽体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造成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

而背风面的芽体则因受风的影响较小而存活较多,虽然能生长枝条,但也比正常树木的枝条少很多。

有的树木,它的向风面虽然能长出枝条,但这些枝条也因受风的压力影响而弯向背风的一侧…这些原因,使得这一带的树木基本上都变成了旗形树,因此旗形树冠是经常吹定向强风形成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含义,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含义、范围方面来切入。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5.A

细胞的分裂是指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

细胞的分裂是指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所以,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主要原因是由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6.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通过分析知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

40,是40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

40,是2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

10,是1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

10,是50倍。

其中D选项的50倍是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所以是观察的范围最大的,也就是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的。

故选:

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的范围及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多少的关系,是利用显微镜过程的关键。

7.C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跳舞草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会跳起舞来,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的应激性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了解生物的特征,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8.D

【解析】

一条河流中所有的鱼,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A错误;

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

一片树林中所有的非生物,没有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

一片草地,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9.C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组成,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据此作答。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其支持作用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细胞膜主要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可见C符合题意。

了解细胞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给功能,解答此题要重点掌握细胞壁的作用。

10.A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和水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

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国的国宝”、“植物界的熊猫”,与银杏、红豆杉都有“活化石”之称。

苏铁没有“活化石”之称。

故选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11.A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擦”“滴”“撕”“放”“展”“盖”“染”。

通过分析可知,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其主要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盖盖玻片的方法和目的。

12.C

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生活在水中,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

如图所示

A.草履虫生活在水中,草履虫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生活在水中,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故C符合题意。

D.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和浮游植物、单细胞植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题的关键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13.A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4.D

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

花芽发育为花;

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

 

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故选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15.D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

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

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

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

同样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

16.D

桔子的果皮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

桔子的果肉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

桔子的“筋络”能运输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

17.A

(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2)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和果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因此,在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子叶中。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因此,在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来自胚乳中。

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种子的子叶,胚乳中,A正确。

关键知道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18.B

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

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解答即可。

如图所示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

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成熟区:

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位。

伸长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

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分生组织。

根冠:

对根尖有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

根尖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19.D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

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A.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一个细胞,不符合器官的定义,错误。

B.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其中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错误。

C.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动物细胞的一种,错误。

D.心脏是由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正确。

要真正理解生物体不同结构层次的感念,不能死记硬背,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

20.D

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

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

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1.B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是对照实验。

A.25℃和0℃,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符合唯一变量原则,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A不符合题意。

B.温度和水分,有两个变量温度、水分,不符合唯一变量原则,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B符合题意。

C.有空气与无空气,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符合唯一变量原则,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C不符合题意。

D.有光与无光,唯一的不同的变量是光,符合唯一变量原则,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D不符合题意。

关键点:

探究实验的变量要唯一。

22.A

本题考查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

根毛的数量很多,集生于根尖的一定区域,主要位于根尖的成熟区,形成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幼苗移栽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

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且常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和降低其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明确根毛的分布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当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