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634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师生通用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吊丧(sāng)属文(zhǔ)煴火(yùn)连辟公府(bì)

B.更嫁(gēng)汤镬(hùo)摈弃(bìn)乞骸骨(hé)

C.负荆(jīng)渑池(miǎn)避匿(nì)檠弓弩(qíng)

D.刎颈(jìng)陛下(bì)节旄(máo)礼节甚倨(jū)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遵徇国玺憔悴战栗礼上往来

B.家俱舞榭尸骸置疑残羹冷灸

C.自诩囊括消魂箫瑟前踞后恭

D.枯燥料峭精粹嘉宾莫名其妙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无绪:

没有头绪。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

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

指环境冷清、凄凉。

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永昼:

永远白天。

4.下列各项中关于“发”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起事、动手

B.须发尽白头发

C.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出动

D.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

5.与“见犯乃死,重负国”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女为见B.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6.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7.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否定季鹰之“归”,表明作者很难忘怀国事,弃官归乡)

C.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作者鄙弃许汜谋私享乐,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8.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

“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

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完成9--12题。

(选择每题2分,表述3分,共9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9.对文中加线的“其余的是”和“各自走散为是”中两个“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是”的意思不一样,前者表判断,含肯定语气;后者是“正确”的意思。

B.两个“是”的意思不一样,前者含有“凡是”的意思,后者是近指代词,相当于“这”。

C.两个“是”的意思一样,都表示近指代词,相当于“这”。

D.两个“是”的意思一样,都含有“凡是”的意思。

10.第二段文字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喻证法,其中对“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的比喻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鱼翅”和“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B.“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必须区别对待的部分。

C.“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烟枪、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D.“鱼翅”和“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11.对第三段画线句子“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

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12.对待包括外国文化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是“占有,挑选”,文中“挑选”是如何体现的?

(3分)

(二)阅读《张衡传》,完成13--16题。

(选择每题2分,翻译3分,共9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范晔《张衡传》

1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妙尽璇机之正B.吾得兄事之

C.单于壮其节D.宁许以负秦曲

14.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不好交接俗人”中“交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B.武父子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C.宣言曰:

我廷见相如初,必辱之D.初立,恐汉袭之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

《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3分)

译文:

                         

三、名句默写(6分)

17.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移情于物表达即使见到壮美远山依旧心中有愁有恨的句子是:

“,,。

(2)《声声慢》中“,,。

”的句子是作者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使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地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四、课外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卢之翰字维周,祁州人。

之翰少笃学,家贫,客游单州,防御使刘乙馆于门下。

乙徙钱塘,之翰随寓其郡。

太平兴国四年,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诏听附京兆府解试。

明年登第,解褐大理评事、知临安县,三迁殿中丞,通判洺州。

会契丹入寇,之翰募城中丁壮,决漳、御河以固城壁,虏不能攻。

吏民诣阙求借留。

召还,迁太常博士,为河东转运副使,徙京西转运副使,改工部员外郎。

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贼平,还任。

之翰尝荐李宪为大理丞,宪坐赃抵死,之翰当削三任。

时副使郑文宝议城清远军,又禁蕃商货盐,之翰心知其非便,以文宝方任事,不敢异其议。

及文宝得罪,之翰并前愆,左授国子博士,领使如故。

寻复旧职。

会调发刍粮输灵州,诏分三道护送,命洛苑使白守荣、马绍忠领其事。

之翰违旨擅并为一,为李继迁邀击于浦洛河,大失辎重。

诏国子博士王用和乘传逮捕,系狱鞠问。

之翰坐除名,贬许州司马。

明年,起为工部员外郎、同勾当陕西转运使。

真宗即位,复吏部员外郎,充转运使。

以久次,召拜礼部郎中,赐金紫,复遣之任。

咸平元年,以疾命国子博士张志言代还。

未几,复出为京西转运使。

先是,朝廷议城故原州以张守备,之翰沮罢之,其后西鄙不宁,修葺为镇戎军。

之翰坐横议非便,黜知归州,便道之官,限五日即发。

三年,授广南西路转运使。

会广州索湘卒,就改太常太卿、知州事。

之翰无廉称,又与转运使凌策不协,阴发其事。

五年,徙知永州,未行,卒,年五十七。

(选自《宋吏·卢之翰传》)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B.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C.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D.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转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转运使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开始做官。

褐,可以用来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B.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贼,古时指偷东西的人,而一般称严重危害或背叛人民和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