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5356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验分析管理规章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实施。

5、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并组织检查不安全因

素,处理事故隐患。

6、负责质检中心设备,贵重仪器的使用安排,并组织维护保养,及时检修。

7、负责组织技术工作的总结和安排,审查技术报告和技术革新计划。

8、组织检验仪器、试剂、材料、工具的供应,保管及使用情况。

9、负责组织检验检查的工作质量及事故处理工作。

10负责组织质检中心的经济核算和计量管理工作。

三、技术员职责

1、负责质检中心质量检验方法及技术标准的管理工作。

2、负责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定期对职工进行技术讲课,技术练兵和技术

考核,有计划的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3、负责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开展革新活动,建立质量检验新方法。

4、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5、负责组织标准溶液配制,计量仪器校正,标准曲线制作等管理工作。

6、负责技术报告的编写及上报。

7、负责处理化验室的安全、技术问题、编写质量检验、技术培训及安全工

作的计划和报告。

四、组长职责

1、组织全组人员学文化、学技术、组织指挥和管理本组的生产活动,全面

完成生产任务。

2、负责本组分析数据的审查、登记、签发工作。

3、负责贯彻执行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

本组工作的实施细则。

4、组织本组人员学习业务,苦练基本功,开展技术革新活动。

5、根据责任的规定,对本组人员进行责任制的考核和考勤。

6、推荐本组优秀职工学习深造和奖励。

7、组长是本组所有责任的第一责任人。

六、计划员职责

1、负责化验室人事考勤,办公用品,票证的领取与发放管理工作。

2、负责编写年度材料及劳动保护用品计划。

3、负责材料、仪器及设备的领取工作。

4、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领取及发放工作。

5、生产急需的材料,做到进料及时。

6、负责与有关部门联系,圆满完成材料、设备的供应工作。

七、保管员职责

1、负责设备、器材及设备配件的保管和发放工作。

2、负责月材料计划的编写和上报。

3、做到上岗两检查,检查库房物品有无短缺,检查库房有无事故隐患。

4、做到材料、设备三不入库、三不出库

1)名称、规格、数量不符不入库,不出库。

2)技术资料、合格证、手续不全不入库、不出库。

5、负责库存设备,物品的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做到数量清、规格清、质

量清,贮备定额清。

6.做到五化:

货位固定化、存放合理化、计量标准化、库容整洁化、四防

经常化。

7.做到四无:

无差错、无损失、无丢弃、无腐烂变质。

做到三懂:

懂器材名称、懂器材性能用途、懂器材保管保养常识。

8、坚守岗位,做到器材发放及时。

八、化验分析制度

1、化验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进行化验分析,做到

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2、化验员要做到五准三及时

五准:

采样准、仪器试剂准、化验准、记录计算准,报告结果准。

三及时:

采样及时、分析及时、报告及时。

1、化验结果要经过自检、互检、组长检查等三级检查。

2、化验员要做到四不分析三不报

四不分析:

a样品来源不清楚不分析

b没有明确分析方法不分析

c仪器、设备、试剂不标准不分析

d周围环境不安全,不卫生不分析

三不报:

a分析结果不可靠不报

b未经三级检查不报

c异常现象找不到原因不报

3、化验人员要准确填写原始记录,分析报告单,妥善保管原始资料。

4、严格执行样品的保留及管理制度。

5、化验操作中如出现异常现象和事故,化验人员应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组

长和主管。

6、化验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顶岗操作。

7、技术人员,负责化验室质量、时间、温度、计量器具等标准校验。

当班

人员负责标准溶液、试剂的配制,蒸馏水制备,天平的使用管理等工作。

8、工作差错的判定:

a、凡因取样、仪器、试剂、化验、记录、度量单位、计算和判断出现错误、或报出结果有误的均属差错。

b、凡上述“差错”在报出化验室前经审核发现为内错。

c、凡上述“差错”在报出化验室后被发现为外错。

d、任何“差错”及事故不得隐瞒。

九、成品分析责任制

1、负责产品出厂,中间产品及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在配合生产做好质

量检验的同时承担成品配比及贮存实验样品分析评定工作。

2、化验人员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配合生产,做到三及时(采样及时、化验及时、报告结果及时)五准确(采样准确、仪器试剂准确、化验操作准确、记录计算准确、报告结果准确),两不报(平行结果超差不报、异常数据未经复查不报),增强责任心,提高分析准确率。

3、质量检验用各种计量器具必须校验合格,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分

析岗位应按有关试剂的管理规定使用。

4、化验人员要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做到不涂改、不撕页、凡是报出的分析

数据,必须有分析记录。

5、化验人员必须坚守生产岗位,不许擅自离岗,严格按实验方法的规定进

行采样,分析化验。

原材料,半成品分析数据,必须三级检查方可报出。

成品出厂分析结果,必须与产品质量指标核对,经组长检查后方可报出。

6、化验人员应做到对岗位仪器设备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

7、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分析岗位必须设有防火器具,化验人员上岗应

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确保安全生产。

8、保持化验分析岗位整洁,做到窗明几净,设备清洁规整,领用有人管,

存放有地点。

十、交接班制度

1、交接人员在接班前开班前会,听取上班的生产、安全情况介绍,布置本班工作。

2、严格执行十交五不接:

十交:

交生产情况,交化验分析情况,交安全生产情况,交仪器设备,交溶液,试剂,交工具用品,交记录、班报,交分析样品,交岗位卫生,交上级的工作安排。

五不接:

仪器设备工具不全不接,试剂、溶液不全不接,分析记录、日表不全不接,化验分析及生产情况不清不接,岗位卫生不合格不接。

交班不清,接班后发生或发现的问题,由当班者负责。

3、交班必须为接班者做好生产准备工作,保持岗位清洁整齐,白班应

为下个班准备好仪器、蒸馏水、标准溶液、化学试剂等。

4、交班者应填写交班日志,交接双方签字。

5、交接双方要做到生产第一,认真交接,团结互助,互相学习。

十一、质量检验安全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和吃东西,严禁用试验器皿做茶具、餐具,禁止

在实验室内做饭或烘烤其他食品。

3、实验室内溶液、试剂、样品,必须贴有与实际相符的标签,标明名

称及浓度等。

4、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大量易燃品(包括废液),如汽油,(包括甲醇),乙醇,苯类及其它易燃有机溶剂等。

易燃物品在室内存放总量不得超过5升,并应放在远离热源的地方。

5、易燃物品不得用明电炉或明火加热,应用水浴或沙浴加热,在加热

时要有安全措施。

6、高温物体(如刚从高温炉中取出的坩埚和瓷舟等)要放在耐火石棉

板上或瓷盘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

7、实验室内各种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包括铂器皿),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要有安全操作规程,未经保管人(包括当班者)同意,或未掌握操作规程者不得擅自操作。

8、剧毒物品(氰化物、砷化物、氯化钡等)设专人统一保管,发放时

按最低用量发给,并进行登记。

9、一切固体物质或浓酸、浓碱废液,严禁倒入水池。

以防阻塞和腐蚀

下水道。

10、有机溶剂,废液以及各种油品等物品不得倒入下水道,应回收或集中处理。

11、不准穿大钉子鞋上岗,上岗前不得饮酒。

12、禁止用汽油和易燃溶剂洗衣物、工具仪器设备、以及地面,严禁在暖气片上和烘箱内烘烤易燃物。

13、做闪点、残炭等引火时必须用火柴(或打火机),严禁用其它物品代为引火物,燃后的火柴梗应放入安全瓶中。

14、采样时应站在取样口的上风处,以免中毒。

15、各种装有压缩气体的气瓶在贮运和安装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6、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电气设备及电线应保持干燥,以防短路引起火灾或损坏仪器,电气设备接地要保持良好。

17、严禁带小孩进入实验室内。

十二、溶液配制责任制

1、溶液配制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校验合格,并在规定的有效内使用。

2、各种标准溶液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配制和标定,溶液的有效期为,硫代硫酸钠,硝酸银,高锰酸钾,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碘溶液为15天,其它溶液为1个月,超过有效期限或发现溶液沉淀、混浊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重新配制溶液。

蒸馏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无色、无溴、五沉淀物,电阻率≥1×

106欧姆厘米,专用水的电阻率应不小于3×

106欧姆厘米。

3、标准溶液必须标明名称,浓度和有效时间。

4、盛装标准溶液的瓶子必须专用,倒出的标准液不允许在倒回原瓶,硫代硫酸钠,高锰酸钾,碘标准溶液装入褐色瓶中保存。

5、必须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做到记录清晰整洁,不涂改,溶液标定及仪

器校验结果必须经三级检查。

6、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和化验室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坚守岗位,不许擅自离岗。

7、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要单独存放,专人领取和保管,凡不合格的药

品试剂严禁使用。

十三、质量检验样品管理制度

1、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取样按GB/T4756--1998进行。

2、汽槽车样品,应对前后两个取样口各取上下两个点,进行四分之一

等比例混合,作为本单次的样品,按规定项目分析,留样保存,保存时间为本批次成品出厂。

3、出厂液体石油产品留样1立升封存,封存时间为六个月。

4、保留油样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并标明油品名称,罐号,批号,出

厂日期,交接双方签字。

5、出厂产品的封存样品,应按品种批号分别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

室内。

6、出厂产品的封存留样在封存期内应保持封签完整无损,封存样不经

质量检查部门和接受单位的同意不得任意启封。

十四、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质量检验用精密仪器和主要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不经保管负责人允许,他人不得擅自动用。

2、化验人员对其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做到“四懂”“三会”“三好”四懂:

懂仪器设备在质量检验中的作用

懂仪器设备工作原理

懂仪器设备的基本结构

懂仪器设备的损坏原因

三会:

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好:

使用好、管理好、维修好

3、仪器设备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和完好,仪器设备发现异常,应及时请维修人员检查修理。

4、交接班时要对仪器设备进行严格交接。

十五、天平使用规则

1、天平安装调整以后,不许随意拆卸和搬动,同一实验使用同一台天平和砝码。

2、称量前后检查天平是否完好,若有故障应及时向组长报告。

3、天平载重不得超过最大负荷,被称物应放在干燥清洁的器皿中称量,

挥发性,腐蚀性物体必须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称量。

4、不能把热的或冷的物体放在天平上称量,应等物体与天平室温度一致后进行称量。

5、被称物体和砝码应放在称盘中央,开门取放物体砝码时必须关上天

平,转动天平手动纽要缓慢匀称。

6、称量完毕应及时取出所称样品,把砝码放回盒中,指数盘转到零位,

关好天平门,切去电源,罩上防尘罩。

7、搬动或拆装天平应对天平进行全面检查检定后再搬动,应卸下称盘,

吊耳,横梁等部件,天平零件不得拆散挪做它用。

8、天平室内只许将称量所需的仪器药品试剂带入室内,其它物品不许带入天平室内。

十六、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主任安全职责

1、对质检中心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保证国家和上级安全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及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3、组织职工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并参加每周的安全活动日。

4、组织制定或修订化验室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组织实现安全技术措施,不断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6、组织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表彰先进。

7、坚持“三不放过”原则,组织对化验室的事故处理。

8、组织检查并保障设备安全装置,消防防护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9、负责一级动火和固定动火点的申请,审批二级用火,组织好动火时

的安全措施。

(二)技术员安全职责

1、负责做好质检中心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编制质检中心的安全技术规程,制订安全措施,并检查执行情

况。

3、负责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与安全知识的教育,对新职工进

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4、经常深入班组,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出措施予以消除。

5、参与有关事故的调查、分析。

提出防范措施,及时向领导和主管部

门报告。

(三)组长安全职责

1、组织本组职工学习与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积极做好安全

工作。

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及时报告。

3、负责新职工及实习人员的岗位安全教育,组织班组的安全活动。

4、督促本班职工做好仪器设备,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使之保持完好

状态。

5、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组织力量加以消除,并报上级领导,发

生事故时除组织力量抢救外,应立即向领导报告,保护现场并做详细记录,参加事故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四)职工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他

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2、精心操作,严格工艺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生

产情况,交班者要为接班者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果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的如实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4、经常检查岗位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5、加强设备维护,保持工作现场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并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

材。

7、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