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5054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开始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B、正式确立:

1954年宪法。

C、1949~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能;

1954年一届人大后,该职能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E、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共提出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含义和实践。

3.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到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主要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限制利用,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和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的完成(生产领域私有制消失,生产资产公有制确立)。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4.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背景:

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孤立中国。

外交三大方针:

(毛泽东语)

A、“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C、“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①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

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第一个建交高潮。

②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①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②主要内容:

A.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

集中精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经济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正确认识了国情,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但未能坚持下去。

(2)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

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2.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2)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1960—1962年)

3.“文化大革命”

(1)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2)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

(3)纠正“文革”错误的努力

①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②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被“四人帮”阻断。

4.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背景:

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

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表现: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1979年正式建交)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与一大批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

①打破了长期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②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③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对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②1978年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召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①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确定了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组织路线: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法制建设方针:

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意义: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

(2)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A、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方针的执行奠定了基础。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E、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

重点;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F、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3.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原因:

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弊端:

管理集中,平均分配,农民缺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主要措施:

A、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含义: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由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即“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b、特征:

“包产到户”,统分结合。

c、实施:

首先开始于安徽、四川,后全国普遍推行。

d、影响:

是我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为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B、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20世纪80年代后)。

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C、改革农村行政机构,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②开始:

A、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B、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主要措施:

a、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深化: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作用:

增强了企业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闭关锁国导致落后的历史教训;

借鉴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

(2)对外开放的目的:

吸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①创办经济特区:

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开放沿海城市:

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划定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渤海湾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4)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

①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人注目。

②新世纪的对外开放:

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

(5)对外开放的特点:

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6)对外开放的意义: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必要性: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B、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②可能性:

A、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B、邓小平南方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①提出概念: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确立目标: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写入宪法:

1993年,第一次写入我国宪法。

④创新完善:

A、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B、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范畴。

⑤初步建立:

到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

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7.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注意对比掌握1949年、1979年、20世纪八十年代初、1987年、1992年、2005年、2008年的大事件。

8.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活动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五、现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

1.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理论发展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①酝酿、准备:

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二大前。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B、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②初步形成:

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三大。

A、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

B、1987年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

成熟并形成体系:

“南方谈话”至中共十四大。

A、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刻的阐发;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正式确立: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

2.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964年6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70年“东方红”l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3)“神舟”5号飞船

(4)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3.现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双百”方针的实践。

4.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是中国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

教育方针:

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制度:

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结果: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了共和国教育的基础。

(2)“文革”动乱使教育事业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复兴

“科教兴国”战略。

“三个面向”方针。

《义务教育法》并普及义务教育。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倡导社会力量办学;

启动“希望工程”。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

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穿着比较朴素,饮食简单,居住比较拥挤。

国家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2)改革开放后

A、吃:

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国家实施“菜篮子工程”。

B、穿:

衣服颜色、款式多样化。

C、住: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增加;

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

1995年实施“安居工程”。

D、风俗习惯:

休闲方式多样化,新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E、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通讯工具有了很大发展。

F、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业欣欣向荣;

电视逐渐普及;

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重点、难点破解】

(1)关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A、本考点知识点细密,记忆量较大,注意突出重点,如《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

B、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在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指国家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

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E、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注意综合命题,如从建国初一直考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以及经验教训。

“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是考核的重点。

⑶明确“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⑷不要混淆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同性质。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英之间、中葡之间的问题;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但也有国际因素的影响。

但解决台湾问题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⑸复习要关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两岸“三通”的曲折、“九二共识”的内容、意义等。

⑹关于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任务。

注意一些细节,如“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原因何在),集中于东北地区(根据成就分布去判断,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

“三大改造”教材叙述较简略,重点理解其意义。

明确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注意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材料的认识,教训要注意记取:

如大跃进(社会主义建设对客观规律的把握、经济建设速度、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的关系)、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的主要有两大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中共在处理这两大问题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重大失误。

⑻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A、十一届三中全会必修一、二、三教材都有所涉及,对会议的内容和意义一定要记准、记牢。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不是土地所有权。

其意义是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分析其背景要结合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来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以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在所有制上,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还要注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⑼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2年是改革的一个分界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一定要记住其讲话的要点(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计划与市场不是资、社的本质区别:

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主要涉及几次会议,要理清(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中共十五大——提出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⑽本考点要求比较具体,因此复习也必须具体。

观察对外开放图,明确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初步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结合史实,说明其形成的过程。

还要注意综合分析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开始于沿海地区、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有何本质不同。

⑾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A、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建国之初,中国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同113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后再与它建立外交关系。

为此,中国首先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争取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参加了著名的亚非会议。

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五个方面是完整的辩证的统一,其实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促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它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