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4986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专业代码、学制与学位

1、专业代码:

080703

2、学制:

四年

3、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与业务能力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

相关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为基础,主要学习的课程有: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等基本理论和实践;

具有本专业较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

通过在校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获得下列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理和外语基础;

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以及模拟与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综合应用技能;

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卫星等通信技术;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及应用,初步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进行系统开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能力;

掌握通信系统、通信网及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研究和设计方法,具有对典型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络进行分析、设计、开发、调测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3、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对目前国内和国际本专业常用的规范和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设计中能够运用;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译、听、说和写作能力。

五、主干课程设置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等。

六、课程体系及构成

(一)课程模块介绍

 

第一模块课程: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必修

中国近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生职业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军事理论

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

限选

军事训练

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艺术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形势与政策

工程制图学与计算机绘图

C语言程序设计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体育

大学物理

专业教育

物理实验

线性代数

复变函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二模块课程:

学科基础课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线路实验

信号与系统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高频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单片机原理与程序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

频率合成技术

电磁场与电波传播

微波技术与天线

通信原理

电子测量技术

随机信号分析

软件技术基础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

电磁兼容

任选

微波电子线路

大规模可编程(FPGA)器件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Mathlab编程与通讯系统仿真

信息网络理论基础

第三模块课程:

专业课

电子设计CAD

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

移动通信原理和技术

3G移动通信技术

无线接入网络技术

嵌入式系统设计

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传输系统

计算机通信网络

光纤传感与检测技术

光电子器件技术

光纤通信网络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卫星通信和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

信道编码理论

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

现代交换原理

第四模块课程:

专业拓展类课程(选修)

数据结构限选数学软件与实验限选

数学软件与实验

计算机图形学

嵌入式系统开发

数据库基础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

JAVA技术及其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

高级路由协议

下一代互联网

计算机通信网

任选

离散数学

最优化方法

(二)、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1.必修课程

(1)课程编号:

FC2112005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andStatistics)

学时/周学时:

46/4学分:

3

内容简介:

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并付诸应用的数学学科,是理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学会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编号:

FC2112004

复变函数(ComplexFunction)

复变函数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而奠定必要的基础。

包括:

复数与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导数,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留数,共形映射等。

(3)课程编号:

EE2111001

电路分析基础(FundamentalsofCircuitAnalysis)

68/4学分:

4.5

通过电路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与定理及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从而具有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备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为以后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编号:

EE2111002

信号与系统(SignalsandSystems)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等。

(5)课程编号:

EE2113005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DigitalcircuitandLogicDesign)

46/3学分:

数字电子技术是通信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常用基本的半导体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的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问题的方法。

了解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技术。

(6)课程编号:

EE2113010

通信原理(PrincipleofCommunication)

该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领域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电子信息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介绍数字通信系统中各种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解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限选课

EE4321044

嵌入式系统设计(EmbededSystem)

36/2学分:

2

本课程主要讲述以下几部分内容: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应用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方法,通信与网络软件设计等。

本课程还安排4~6个实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EE4221034

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ComplicatedProgrammableLogicDeviceTechnology)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用Verilog语言及相关EDA软件进行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较小规模电路的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

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Verilog语言,主流大规模可编程器件和EDA软件。

配合课堂教学还安排4~6个实验,进一步加强和训练学生掌握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

EE3221027

光纤通信原理(PrincipleofopticalFibreCommunication)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光纤通信概述,光纤与光缆,光纤通信器件,光端机和光中继器,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测量,光纤通信新技术,多信道复用技术,光纤系统的总体设计等内容。

EE4221022

移动通信原理及技术(PrincipleandTechnologyofmovingCommunication)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信技术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熟悉移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掌握以GSM.,CDMA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组网设计方法。

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分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组网技术、GSM数字蜂窝系统、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技术研讨等内容。

EE4221029

计算机通信网络(NetworkofComputerCommunication)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网络通信的通信基础知识,着重介绍了网络通信的规则和所用到的协议,以及规则和协议的原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概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结构体系,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网络通信模型的物理层技术、数据链路层技术、局域网技术、网络层及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联与网间通信等内容。

EE3111017

电子测量技术(ElectronicMeasurementTechnology)

通过“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际知识,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为今后在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大量现代测量任务做好必要的准备。

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电压、电流和功率测量技术、频率、时间和相位测量、示波测量技术、阻抗(电阻、电容、电感)测量、测量用信号源等内容。

七、时间分配表

在校期间4年共计164个教学周[(20+21)×

4],具体安排见下表。

每年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以周计)

学年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

法定

节假日

毕业鉴定

金工

实习

生产

电装

课程

设计

毕业

工程

33.5

1.5

11

52

1

17.5

16

5

46

总计

118

6

10

38

202

八、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分配表

四年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分配表

类别

课内

总学时

开出课程

总学分

应修课程

应修学分所占百分数/%

占开出总学分

占毕业最低学分

理论课

1971

125.5

100%

77%

764

50

30

60%

13%

392

26

10%

实践教学

111学时+28周

28

军事教育

30+3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

就业指导

40

2.5

课外学分

8

合计

3257+28周

221

192

毕业最低学分:

161.5

九、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长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表

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序号

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分分配

应修学分

多种

形式

FC1113001

考查

IR1113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试

IR1113002

IR2113003

60

90

FC1112007~

FC1112010

240

4

FC1123001~

FC1123004

120

FC1121011-

FC1121013

高等数学A

180

12

EL1112001

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

8

FC1112003

FC1112007、

FC1112008

130

FC1113009

54

27

考查

EE1113001

考试

EE2113001

68

EE2113002

EE2113004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

32

0.5

EE2113006

EE2113007

48

24

考查CHA

EE3113008

EE3113009

EE3113010

EE3111011

EE3111012

EE3111013

通信原理

28

EE3113014

EE3113015

EE3111016

12

EE3111018

EE3113019

36

20

小计

1798

222

22

20.5

16.5

续表一

课程编号

限选课

EE3221038

EE3221021

EE4221023

EE4221024

6

EE4221039

嵌入式系统设计(ARM)

EE4221026

EE3221028

E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