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4572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蒲江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产业内部协调能力威胁11

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建设原则11

三、总体目标12

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13

一、园区性质、功能定位13

(一)园区性质13

(二)功能定位13

二、建设标准14

三、区域规划14

第五章建设重点和规划布局15

一、建设重点15

二、规划布局15

(一)综合功能区15

(二)核心示范园16

第六章重点项目17

一、综合功能区17

(一)建设目标17

(二)建设内容18

二、核心示范园19

(一)优质设施果品示范园19

(二)花卉栽培示范园20

(三)育种示范园21

(四)生态林苗木培育示范园21

(五)畜牧养殖示范园22

(六)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园22

(七)生态休闲示范园23

第七章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3

一、人才支撑体系23

(一)建设思路和目标23

(二)发展和建设重点24

(三)重点工程与项目26

二、质量标准体系27

(一)建设思路和目标27

(二)发展与建设重点27

(三)重点工程与项目29

三、市场信息体系29

(一)建设思路和目标29

(二)发展和建设重点30

(三)重点工程与项目31

四、品牌经营体系32

(一)建设思路和目标32

(二)发展和建设重点32

(三)重点工程与项目34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

一、资金预算35

(一)功能区建设投资35

(二)核心示范园建设投资35

二、资金筹措36

第九章效益分析36

一、社会效益36

二、生态效益36

第十章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37

一、组织管理37

(一)成立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37

(二)设立园区建设管理机构37

二、运行机制38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38

一、政策保障38

二、科技保障38

三、机制保障39

四、投资保障39

五、信息保障40

附表40

前言

蒲江县位于成都市南部,目前打算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主要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达到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四川的奋斗目标和“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总体规划,以及成都地委、行署关于“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县域经济发展要求,蒲江县人民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计划在蒲江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实现多环节、多渠道增值,形成机制先进、结构合理、节约循环、高效运行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格局,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蒲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开发土地资源,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项目区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宗旨,充分利用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交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农业高新技术、新品种进行集约化、设施化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利用周边的旅游景点来拉动蒲江县的农业,在蒲江县建立一个集蔬菜、花卉、种苗、瓜果等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种苗引进繁育,生鸡、生猪标准化养殖,现代物流、农业技术示范、培训、推广、科普教育、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第一章蒲江县经济发展状况

一、蒲江县概述

蒲江县位于蒲江县隶属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西南缘,东西长37公里。

蒲江县总面积58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2万亩。

总人口26万人(2003年)。

蒲江县辖8个镇、4个乡:

鹤山镇、大塘镇、寿安镇、朝阳湖镇、西来镇、大兴镇、甘溪镇、成佳镇、复兴乡、光明乡、白云乡、长秋乡。

蒲江始建于公元554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

全县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2万亩。

蒲江县境地貌,属四川盆地区、成都平原区。

根据成因及物质组成,可分为平坝、丘陵(浅丘、深丘)和山地3个地貌类型。

地貌布局,丘陵面积占全境67.35%,平坝面积占20.25%,山地面积占12.4%。

蒲江县领域东西长,南北窄;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西南部位最高处,为长秋山脉月南山,海拔1022米;

东北部位最低处,为蒲江河平坝夏河坝,海拔465米,县境平均海拔534米。

蒲江县全境地貌概括为“三山”夹“两水”,状若卧放之瓮坛。

“三山”,系指峙于境南之长秋山,为山地,支脉为深丘;

踞于境北之大五面山、亘于境中之小五面山,为浅丘,曲伸于百里平坝之间。

“两水”,系指介于“三山”之间,穿越全境,出“坛口”,汇邛水,入岷江之蒲江河、临溪河。

二河沿流路展布带状平坝,北东延展与成都平原主体衔接。

“三山”夹流“两水”,山水错列,构成千姿百态、雄伟壮丽之地貌景观:

山地峰峦重叠,陡崖峭壁;

深丘谷狭沟深,垄冈绵延;

浅丘丘坡起伏,台面开阔;

平坝坦荡如砥,河渠交错。

蒲江森林资源丰富,植被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松栎林区的盆地西部马尾松林、常绿樟、栎林小区。

树种100多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柏林、香樟、桢楠、银杏、黄柏、杜仲等,森林活立木总蓄量169.29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5%,其中景区80.9%以上,享有“绿色蒲江,天然氧吧”美誉。

野生动物有200余种,其中有短尾松、穿山甲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0余种,有中白鹭、八声杜鹃等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180余种。

空气清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蒲江县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快速,实现了“双过半”,并创下了历史新高。

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8052万元,完成预算的106.8%,比上年同期增长283.4%;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002万元,完成预算的123.4%,比上年同期增长404.9%。

其中:

地方税收收入完成4438万元,完成预算的78.5%,比上年增长同期增长109.8%,非税收入完成28564万元,完成预算的35.4%,比上年同期增长546.6%。

财政支出保证了改革、发展、稳定和抗震救灾的需要。

全县财政支出完成38471万元,完成预算的75.3%,比上年同期增长194.4%。

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不断完善,财政改革稳步推进,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控债化债工作成效显著,“普九”债务达到有效化解。

三、蒲江县农业发展现状

2007年,围绕“三新突破年”,为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我县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021万元,增长8.1%;

其中农业产值84027万元,增长8.4%;

林业产值320万元,增长6.2%;

牧业产值101602万元,增长6.2%;

渔业产值6057万元,增长39.8%;

服务业产值3015万元,增长6.2%。

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5763万元,增长6.4%。

全县粮食总产量121236吨,比上年增产2484吨,增长2.1%;

油菜籽产量16935吨,增产87吨,增长0.5%;

水果产量145990吨,增产8926吨,增长6.5%;

茶叶产量3368吨,增长19.4%;

蔬菜产量152810吨,增产10348吨,增长7.3%。

生猪出栏突破百万头大关,达101.07万头,增长20.2%;

家禽出栏842.67万只,增长6.0%。

肉类总产量85940吨,增长15.7%,其中猪肉产量63004吨,增长20.2%;

禽肉产量16685吨,增长6.0%;

兔肉产量4048吨,增长9.1%。

水产品产量9000吨,增长35.9%。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21座,蓄水量1904万立方米;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3220公顷,占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89.6%;

农村用电量6307万千瓦时,农业机械总动力9.89万千瓦。

积极实施天然生态林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06年的46.6%提高到47.5%。

第二章蒲江县区域经济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一)自然资源丰富

蒲江县土地广阔,开发潜力大。

全县农用耕地总面积22万亩,人均0.85万亩,土地保水性好,便于耕作,具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基本条件;

蒲江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水充沛、日照较少。

山区属“盆周山地”凉湿气候区,其中海拔1300米以上的中低山气候冷凉,由夏短冬长到冬长无夏,热量不足雨水偏多,云雾常笼罩,终年阳光少,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区,气候寒冷、无霜期长、光照多,属高山气候,形成了“春长温不高,夏短光照弱,秋凉雨绵绵,冬寒霜雪多”奇异的山区气候特点。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59.1~1155.0毫米,其中,降水量达1000毫米的区市县有:

崇州、都江堰、蒲江、邛崃、大邑。

年内降水量变化呈单峰型。

最多月出现在8月,月降水量为199.2~258.1毫米;

最少月普遍出现在1月,月降水量为4.3~19.0毫米。

春季降水量(3~5月)为121.2~208.1毫米,占全年的15~22%;

夏季降水量为460.7~628.7毫米,占全年的50~60%;

秋季降水量为135.9~286.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17~25%;

冬季降水量为21.4~52.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4%左右。

(二)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

蒲江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农业区域越来越清晰明显,西部是茶叶、猕猴桃,东部和中部以柑橘为主的水果生产,中间穿插到生猪的这个产业;

二是农业的产业化基础比较好,专合组织比较发达,农业产业化的就业带动面积达到70%以上;

三是农业向高端化发展,主要是体现在无公害有机化的发展和重视科技支持。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蒲江县创建生态县的最大优势。

蒲江县正依托生态这块金字招牌,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根本出发点,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明确了‘三基地一轴心’(现代食品和轻工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成都休闲旅游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思路。

实践证明,蒲江县找对了路。

其中,属成佳的茶叶,复兴的猕猴桃,生猪出栏数亩,以及各个生态旅游景点最有优势。

蒲江县目前共有茶园15万亩,2009年产茶9000吨,涉茶总收入6亿元。

到201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其中有机茶叶基地两万亩,良种率达100%。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蒲江县的生态旅游也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成功举办了成都郁金香节、成都百合花节、成都光明樱桃节等主题旅游活动。

2008年,蒲江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90万人,实现收入2.3亿元。

蒲江县猕猴桃基地也是一大亮点。

蒲江成为唯一一个集展示、技术研发、培训为一体的猕猴桃工程中心。

作为“金艳”品种的研发机构,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将发挥猕猴桃工程中心的平台作用,在蒲江复兴乡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培训各类猕猴桃技术人员,与基地的联想集团农业投资公司开展品种共享合作。

金艳猕猴桃的故乡在蒲江,这里也是全国唯一大量植金艳的地方,2010年“蒲江猕猴桃”被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蒲江县成为全球最大的优质黄肉猕猴桃产业基地。

(三)地方财政收入强势增长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9440万元,增长35.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1752万元,增长20.5%,企业存款余额58422万元,增长110.5%;

各项贷款余额115614万元,增长28.7%,其中工业贷款18272万元,增长2.3%,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6060万元,增长100.8%。

财政收入取得突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0354万元,增长30.9%,其中国税完成5842万元,增长18.1%,地税完成5843万元,增长35.0%。

地方财政收入13322万元,增长3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347万元,增长12.1%。

税收收入4385万元,增长31.3%。

财政支出44176万元,增长34.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9516万元,增长32.5%。

(四)劳动力成本低廉

从劳动力方面来看,80%的农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

蒲江县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对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一)茶叶方便还存在很多不足

茶叶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在市场的拓展和品牌建设上面还有相当的差距。

这几年,虽然注意了,在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于2009年获得“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称号,同时还举办并重视了“中国采茶节”等茶事节庆活动。

但我们认识到,作为茶叶的市场营销,相比较普洱茶的做法,我们的水平还是比较浅的。

尤其是,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差距更是明显。

另一方面,表现在话语权的缺失上,需要建立一个检测中心,在此基础上走出一个属于蒲江县的绿茶之路

(二)农业产业规模小、效益低

种植规模有限,茶叶种植面积发展未能达到到16万亩、猕猴桃仅有5万亩、杂柑7万亩,年出栏生猪还未到100万头以上。

原生优质品种的茶叶、柑橘等山杏杂果以及小杂粮规模较小,产业效益十分有限。

农产品加工业盈利率低,原料供应不足,也是制约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产业的专业化人员不足

高科技人才还很紧缺,尤其体现在种植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技术人员。

再者,种植农产品的人员基本的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普遍是当地的居民,知识分子很少。

人才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了科技对蒲江县经济的贡献率。

机制不活也是制约蒲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一)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三基地一轴心”发展战略,按照“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促进三个加快”的工作要求,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坚持“三业并举、三化促动、融合发展”思路,以创建全省首个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发展优质茶叶、水果、生猪三大特色产业。

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6.5万亩、猕猴桃6万亩、杂柑8万亩,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农民从事三大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5%。

整体推进有机农业县取得突破,建成有机食品认证基地2.4万亩。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省级龙头企业达到8家,专合组织达到166个,带动农户面80%以上。

(二)全县上下谋求发展的决心大、劲头足

近年来,蒲江在茶叶、柑橘和猕猴桃开发带动下,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规划大思路、谋求大发展、争取大跨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四、威胁分析(Threats)

(一)来自周边县区产业竞争的威胁

与周边县市比较,蒲江县农业产业在基础设施、产业构成、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新津、双流、邛崃等县城的知名度大大的超过本城,许多机遇与本县城

(二)区域内其它产业威胁

农业产业属于弱势产业,成长能力差,优势产品生产基地培植慢,农产品初加工业盈利水平低,品牌和市场开拓需要时间和空间,与强大的能源化工产业相比,农业产业不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急需政府进行政策扶持,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快速稳健发展。

(三)产业内部协调能力威胁

蒲江县农业产业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等环节都存在明显失调的现象。

生产方面虽有优质的茶叶和猕猴桃,但是加工企业却收购不到原料、加工能力不能满足,给农户和企业都带来了很大损失;

在蔬菜旺销季节,由于营销体系不健全,蔬菜质优价廉,很容易挫伤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蒲江县在发展生产规模的同时,急需大批技术性员工,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保障体系,促进生产、加工、营销协调发展。

第三章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蒲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和科技优势,加快转化农牧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

构建农业科技优秀人才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空间;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民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加快发展具有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尽快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特色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满足社会消费对农产品数量、质量以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需求,追求种植效益最大化。

(二)坚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原则

充分利用蒲江县自然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种养格局。

(三)坚持集约规模经营原则

示范园要与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衔接,集中连片,有一定规模,生产设施、技术装备先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以现代农业技术取代传统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发挥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聚集效应,实行集约化经营。

(四)坚持产业化原则

示范园建设要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科技型企业、产业协会和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园内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

(五)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深入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

三、总体目标

通过2008到2010年三年时间的努力,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建设一个综合功能区,七大核心示范园(优质设施果品示范园、育种示范园、花卉栽培示范园、生态林苗木培育示范园、生态养殖示范园、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园、生态休闲示范园),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成川垣农工贸一体的综合经济区,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展示和示范带动。

推动我县果蔬、猕猴桃、制种,经济林苗木繁育,生猪、獭兔养殖等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持续的农、林、牧产加销配套优势产业群。

规划实施后,园区农业增加值年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同类地区30%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以上,生产设施完善,良种全面覆盖并保持持续更新,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达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农业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

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一、园区性质、功能定位

(一)园区性质

1、区域特色农业新品种选育、生产、加工、示范、推广基地;

2、农业科普教育、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景区。

(二)功能定位

园区利用自身有利的地理条件、生产条件、生产水平,走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率的名牌之路。

努力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集科技示范、技术创新、辐射带动、信息交流、技术培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综合性的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推广的窗口。

同时,综合功能区承载管理部门办公,实用人才培训,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展示、研究、开发,以及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

特色示范园具备农业优势产业导向、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带动、休闲观光和娱乐等诸多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科学种养,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发展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标准

蒲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上要具有较高的现代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水平、科技应用水平、资源环境水平、现代管理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市场占有率高和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管理企业化、产品优质化、生态良性化的要求。

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以及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企业孵化为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的主导产业要符合实际、示范技术要先进,装备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要高,运行机制要符合市场要求,配套服务体系要完善,综合效益要好,投入体系要多元化的要求。

三、区域规划

立足蒲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承载功能,以培育壮大蒲江县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标,结合项目区实际,示范园建设以近几年全国建设的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的先进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整合规划区产业资源,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建设内容更丰富、技术更密集、产品竞争力更强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协调的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思路,规划建设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运行方式和经营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确定建设重点和主攻方向。

机遇这个思路,蒲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分综合功能区、核心示范园两部分。

综合功能区:

位于县园艺场内,分管理培训区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两部分。

核心示范园:

核心示范园包括,大塘镇、寿安镇、朝阳湖镇、西来镇、大兴镇、甘溪镇、成佳镇这6个镇,占地15万亩,建设总面积为3100亩。

第五章建设重点和规划布局

一、建设重点

蒲江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按照“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

通过果品、蔬菜、制种、花卉、奶牛、核桃苗木等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突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示范、推广,优化农牧业种养结构,加快优质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程,积极探索蒲江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农牧业科技整体水平,带动全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规划布局

根据《四川省蒲江县农牧业发展规划(2008—2010年)》要求,围绕茶叶、猕猴桃、柑橘等优势主导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示范园,带动优势产业发展。

(一)综合功能区

位于县园艺场内,规划占地331亩,分占地4亩的管理培训区,以及占地327亩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其中:

蔬菜恒温保鲜库8亩,猕猴桃组配及防虫网棚育苗区30亩,猕猴桃温室型生产区1.5亩,设施蔬菜果品生产区100亩,天鹰椒美国红加工区10亩,工厂化蔬菜育苗区6.5亩,猕猴桃贮藏窖1.3亩,基础设施8.7亩)。

管理培训区主要以园区办公及综合配套服务为主,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教育和培训,配备先进的信息工具,实现与国内外联网与信息交流。

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主要为引进、推广良种良法提供载体和平台,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