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案教1Word文件下载.docx
《新教材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案教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案教1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步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难点:
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水槽、透明胶带、剪刀、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学生活动学习单,毛巾等。
教师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塑料瓶一个、气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引出课题
1.出示一张纸巾擦汗,然后揉成纸团,提问:
如果把它扔到水里,会怎样?
(预设:
会湿)
2.出示塑料杯,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PPT出示图片),里面的纸团会湿吗?
会或不会)
3.追问理由:
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点。
4.引出疑问:
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呢?
我们怎么来证明?
通过实验)
二、探索问题,解决矛盾
(一)压杯入水
1.实验操作指导: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PPT图文出示实验提示)。
(1)揉成纸团,粘在杯底
(2)竖直倒扣,没过杯底
(3)杯中水面,画线记录
(4)拿起杯子,擦干观察
(5)每人一遍,思考记录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第组
▲我会观察:
①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里的水面有变化吗?
请你在图1和图2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
②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
▲我会思考:
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
(1)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了底部时,杯子内的水面有没有发生变化?
没变)
(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
没湿)
(3)纸团没有湿,杯中水面没有变,说明水槽里的水有没有进到杯子里面?
(没有)
(4)水为什么进不去呢?
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5)小结:
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
(6)分析纸团湿了的原因:
有没有小组杯底的纸团是湿的?
为什么你们的纸团会湿呢?
杯子压下去倾斜了,空气泄露了,水进到杯子里,纸团就湿了)
(二)扎孔观察
1.引出扎孔:
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有办法让水进到杯子里吗?
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
2.为了大家的安全,杯底的小孔已经扎好了,你们只要撕开杯底的胶带纸就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按住小孔,压杯入水
(3)松开手指,观察变化
▲观察与思考:
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你在图3和图4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
②还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3.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
4.简单交流:
(1)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杯子中水面变高了)
(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
水跑到杯子里面了)
(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
松开手指以后)
(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
空气被水挤出了小孔)
(5)空气被水挤出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据了?
(水)
(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
湿了)
(7)湿了的纸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放在盘子里。
(三)打气观察
1.提问:
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
向杯子里吹气)
2.出示气筒:
怎么吹?
嘴巴)老师这里有更先进的工具,我们就用它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
3.PPT出示打气观察提醒:
(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
(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
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
4.小组反馈:
(1)当慢慢向杯子打气时,杯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杯子里的水慢慢变少,水位下降。
)
(3)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杯子里的水被空气挤出去了,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三、研讨交流,小结课堂
1.提问思考(投影展示学习单):
在刚才的三次实验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现象?
第一次水没有进杯子,纸团没有湿;
第二次水进入了杯子把空气挤出去了,纸团湿了,第三次往杯子里打气时空气把水挤出杯子,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2.课堂小结: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空气能占据空间)
3.提问引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能)划去“吗”字
四、拓展延伸,应用挑战
1.谈话激趣:
刚才李老师让小朋友们玩了气球,还想不想玩?
但是老师要你们自己把气球吹大。
谁会吹气球?
2.出示瓶子和气球:
今天这个吹气球有点不一样,老师要你们吹瓶子里面的气球,谁来吹?
(1)吹不大。
这是怎么回事?
谁能利用今天学过的科学知识来给大家说说原因。
子里面充满了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2)能吹大。
怎样能吹大?
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去)你要不要再试试?
(3)看瓶解惑:
老师在这个瓶子上施了魔法,瓶子底部有个小孔,第一次吹的时候,老师把小孔堵住了,瓶中的空气没法跑出去,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气球就没法吹大;
第二吹的时候,我把手松开了,吹气球的时候就把瓶中的空气挤出外面,气球就吹大了。
(4)生活中的空气占据空间现象:
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原理(PPT出示气垫等图片),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去生活中研究一下这些物品。
【板书设计】
2.空气能占据空间
会湿水进入杯子
不湿杯内有空气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手册中的三个图中,分别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在杯内画出水位,边观察边画图,培养学生如实记录的习惯。
2.图下方的解释,需要学生在实验观察结束后归纳填写。
【作业设计】
1.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纸团()。
A.会湿B.不会湿C.会掉下来
2.小明按下图做了一个压杯入水实验,观察发现杯子内的纸团没有湿,是因为()。
A.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B.杯子中有水
C.水没进入杯子
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教学设计
4.空气有质量吗
本课是在感知过空气,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之后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探索和求证的一课。
要让学生用“质量”一词替换学生常说的“重量”一词,但不需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质量。
本课先提问学生“空气有质量吗?
”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学生一定能想到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用过的天平,让学生思考论证空气有没有质量的具体的方法,并思考在操作过程中影响天平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因素,经历探究论证的过程。
也可以对工具有更深入的认识,体会到工具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观察和测量。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通过《认识一袋空气》一课观察过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对于空气有没有质量(学生常说重量)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但是根据生活经验会有他自己的想法,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学生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天平的倾斜可以反映出轻重,这是本课主要实验的基础,基于轻重的判断学生才能论证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1.学生通过探究质量问题的活动了解到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
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教师: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班级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小组:
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
一、聚焦:
聚焦质量问题,观摩操作方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
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本课用的简易天平、皮球、绿豆]
1.出示一年级实验中用过的简易天平,让学生回顾天平的用途。
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天平倾斜的时候),也可以用回形针的数量来表示不同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的时候)。
出示本节课要用的放大版的天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这个天平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质量问题。
(说明一下指针和刻度如果看,偏转意味着什么。
2.出示一个皮球,我们也像用回形针一样称一称皮球的质量是多少,只不过今天我们不用回形针,改用绿豆,至于为什么用绿豆,等这节课结束你就知道啦。
3.教师演示称皮球的质量。
在左盘放入皮球,左边变重,指针向右边偏转,往右盘中慢慢倒入绿豆,当天平开始动起来后变成几颗几颗加,直至天平平衡。
让学生说一说:
皮球的质量相当于什么?
皮球的质量相当于右盘里那么多的绿豆的质量。
二、探索:
思考探究方法,严谨实验论证(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
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
1.皮球是有质量的,相当于这么多绿豆,木块也是有质量的,相当于()颗绿豆,这一杯水也是有质量的,相当于()绿豆(教师事先称过把图加上去),那么我们这个单元主要在研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学生思考1分钟,请几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不管你认为空气是有质量的还是没有质量的,都只是你的猜想,科学家他们一开始也在这样猜想,然后他们就去寻找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我们也来想一想用我们讲台上放着的这个实验装置怎样去证实我们的猜想?
学生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如果想不到,适时出示打气筒。
3.教师小结方法:
我们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再放回左边的盘里。
提问:
天平怎么样变化判断空气有质量呢?
预设:
天平左边倾斜表示空气有质量,天平仍旧平衡说明空气没有质量。
4.如果天平左边下降了,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那怎么样让天平再次平衡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操作。
加绿豆。
加进去的绿豆的质量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增加的空气的质量。
5.出示注意点:
(1)分工明确(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人人都要观察下天平的变化),按序进行(不记得步骤的看黑板),测两次,记录数据;
(2)轻声交流,动作幅度要小(任何剧烈的行动都会影响天平的平衡);
(3)天平快要平衡的时候绿豆要一颗一颗的加,加得多了就取出,但是一定要记住数量。
(4)听到铃声收好材料坐端正。
6.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查看学生实验进度,绿豆数量出来的在班级记录表上记下来,展示用。
三、研讨:
实验结果和发现(预设12分钟)
班级记录表]
1.请全班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发生了什么?
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
如果不一致,你同意现在的结果吗?
②根据你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展示全班的实验结论,学生观察每组加的绿豆的数量,说说发现。
分析数据不一样的原因。
3.指针的偏转不明显,偏转的格数少,加的绿豆数也很少,说明空气的质量很轻很轻。
(加5颗左右绿豆,10颗绿豆约0.8克)教师出示事先用电子天平测出来的10筒空气的质量,用数据说明空气质量很轻。
四、拓展:
解释皮球放气后天平如何变化(预设3分钟)
球针、皮球、简易天平]
1.思考:
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左盘,天平会怎样?
并说说理由。
放掉气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盘变轻了。
这也能说明空气有质量。
2.教师演示。
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有时间的话学生也可以马上试一试。
3.小结:
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
1.学生活动手册中6-7页的1、2、3步就是学生探究实验的步骤,学生看着活动手册边做实验,既可以提醒学生下一步该干嘛了,也能及时把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第二步中把充入空气的皮球放回左盘后天平如何变化?
学生观察后画下简图,主要能反映出天平如何倾斜。
3.第三步中填写让天平重新平衡加入绿豆的数量,这些绿豆的质量就相当于充进去的空气的质量,也是从绿豆的数量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大小。
4.再重复做一次,记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