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3824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天广中茂股份有限公司11

2、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12

3、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12

4、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12

五、行业技术水平及行业特征13

1、行业技术水平13

2、行业经营模式13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4

(1)周期性14

(2)区域性14

(3)季节性14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4

1、资质壁垒15

2、技术壁垒15

3、客户壁垒16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6

1、有利因素16

(1)城镇化水平和交通运输等配套投资不断提高,持续带动消防需求16

(2)消防安全意识逐步提高,消防逐渐成为主动需求17

(3)消防市场秩序持续规范,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18

(4)新能源汽车发展,拉动配套消防安全需求18

2、不利因素20

(1)行业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有待提高20

(2)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发展仍不规范20

八、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20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公安部消防局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为组织拟定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

指导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工作;

组织、指导公安消防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等。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拟定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目录,制定并发布认证标志(标识)、合格评定程序和技术规则,组织实施强制性认证工作,并负责对承担强制性认证的认证机构和承担相关认证检测业务的实验室、检验机构的审批。

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依法开展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消防产品自愿性认证、消防产品技术鉴定等第三方合格评定工作,以及制订并实施消防产品合格评定标准、实施规则、实施细则等工作。

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分别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本行业的行业协会为中国消防协会,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行业政策,开展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消防科技会议、展览、讲座,推广国内外先进消防技术、消防产品等。

2、行业管理体制

根据《消防法》、《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我国消防产品的市场准入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技术鉴定制度。

(1)强制性产品认证

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消防产品的强制性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应当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有关信息报国家认监委和公安部消防局。

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监委会同公安部制定并公布,消防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由国家认监委制定并公布。

(2)技术鉴定

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经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消防安全要求由公安部制定。

消防产品的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认监委依法认定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消防产品实验室资格或者从事消防产品合格评定活动的认证机构资格。

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名录由公安部公布。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4、行业标准及规范

5、行业主要政策

消防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消防安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用以规范和扶持消防产业的发展。

二、行业发展概况

1、消防行业发展概况

消防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行业的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消防产品制造业是消防行业的行业基础。

根据国家认监委2014年5月30日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我国消防产品主要可分为灭火设备产品、火灾报警产品、火灾防护产品、消防装备产品等四大类。

改革开放前,我国消防行业发展缓慢,全国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不足100家,且大部分是国家出资建设的国营企业。

2001-2003年,国家逐步取消了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备案登记制度,逐步建立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消防市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革,民营企业开始涉足消防行业,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快递增长,消防产业也逐渐发展成型。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已超过5,000家,消防行业整体规模较大。

消防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但缺少行业领军企业,各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分散,行业集中度低。

大多数消防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同质化严重,毛利率水平较低;

少数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智能化、自动化功能强,毛利率水平较高,成长相对较快。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GDP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随着经济增长对消防体系建设的持续投入,消防产品的需求亦不断扩大。

各级政府对消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消防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都为消防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消防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发展概况

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为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属于灭火设备产品。

最早应用于消防行业的干粉灭火剂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研发的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1968年,我国开始自主研制和生产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一类干燥、流动性好的微细固体粉末,主要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灭火能力的微细无机粉末和防潮剂、防结块剂、流动促进剂等各类添加剂构成,其中灭火粒子粒径大小及分布是影响灭火效果的关键因素。

干粉灭火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碳酸氢钠盐干粉灭火剂,经硬脂酸镁防潮处理的第二代碳酸氢钠盐干粉灭火剂,经有机硅硅化处理的第三代碳酸氢钠盐干粉灭火剂、氯化钾干粉灭火剂、氯化钠干粉灭火剂、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与超细干粉灭火剂。

目前,根据其应用范围可将干粉灭火剂划分为三类——ABC类、BC类和D类。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一种90%粒径小于或等于20μm的固体粉末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活性较高,可在空气中形成均匀分散、相对稳定的气溶胶,灭火效能远远高于普通干粉灭火剂。

超细干粉多为ABC干粉,适于扑救A,B,C类和带电设备火灾,适用范围较广。

超细干粉灭火剂及其灭火后的残留物性质稳定,对保护的物质无污染、无腐蚀,且易于清理;

对大气臭氧层耗减值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为零。

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是一种以超细干粉为主要灭火粒子,通过温控或电控等方式自动启动进行灭火的装置。

部分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具有温控和电控双重启动方式,既可在环境温度达到阈值水平时自动启动,又可与手动按钮、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等部件配套使用。

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不仅灭火效率高,而且灭火速度快。

其启动方式为瞬时启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喷射,扑灭火灾。

由于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具有灭火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诸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的发动机空间,配电室、电站、风电、核电、电机房等空间,木材、烟草、棉、纸、布等固体物质的仓储空间,以及油化工产品的仓储等各种场所的火灾防护。

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自2001年公安部取消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备案登记制度以来,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完善,国内消防产品制造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升,行业内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目前,行业呈现以下竞争格局:

1、市场集中度低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消防产品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品牌认知度和技术优势,企业产品销售较为依赖于地区销售网络、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等渠道,且同类产品的竞争者较多,销售局限于当地市场,难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行业总体集中度低的市场格局。

2、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专业、中高端市场技术领先企业具备竞争优势

我国消防产品制造业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

通用领域、低端市场的产品技术门槛较低,生产企业较多,产能相对过剩。

专业领域、中高端市场对产品功能、质量稳定性等要求较高,部分领域还要求企业取得相关专业资质,如汽车发动机舱消防设备的生产企业须取得IATF16949:

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专业领域、中高端市场具备较高的行业门槛,行业内合格企业数量较少,部分具备技术领先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进而形成品牌优势,积累优质用户。

四、行业主要企业情况

1、天广中茂股份有限公司

天广中茂(原名为天广消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为福建省泉州市。

天广中茂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天广中茂全资子公司福建天广消防有限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消防产品与消防工程业务,具体包括消防水炮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市政消防器材、消火栓箱成套供水灭火器材、防火门及家用消防器材等多种产品,用于灭火和防火两大领域。

2、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

坚瑞沃能(原名为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地为陕西省西安市。

坚瑞沃能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坚瑞沃能主营业务为气体灭火系统(装置)、火灾报警系统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消防工程施工业务等。

2016年,坚瑞沃能通过收购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进入动力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租赁、销售、运营、维护等新领域,打造“消防安全+新能源”战略布局。

3、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

威特龙成立于2009年,注册地为四川省成都市。

威特龙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威特龙主要产品及服务为自动灭火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行业安全装备与新型环保防火材料的研发制造、消防工程总承包及消防技术服务等。

4、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南消股份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为江苏省南京市。

南消股份是一家消防行业综合性专业企业,拥有国家级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资质、国家级火灾实验中心。

南消股份主要产品为气系统产品、细水雾类产品、水系统产品、泡沫类产品、感温自启动产品等。

五、行业技术水平及行业特征

1、行业技术水平

我国消防行业构建了以公安部所属的天津、上海、沈阳、四川四所消防研究所为骨干,涵括大学、企业和产业部门研究机构,形成了相互沟通合作的消防科学研究体系,并将火灾科学、消防技术与消防软科学等领域作为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我国消防产品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行业技术水平与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在消防报警、自动灭火、消防抢险救援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其中,自动灭火装置主要向多级启动、智能化、灭火提效、特殊领域应用等方向发展。

2、行业经营模式

消防产品制造业不存在特有的经营模式。

但不同的消防产品制造企业根据各自业务类型和下游客户特征,形成不同的采购、生产、销售模式。

总体而言,消防产品制造企业通常根据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采购所需原材料,生产中采取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生产模式。

下游领域客户较为分散的企业通常采用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下游领域客户相对集中的企业通常采用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消防产品制造业总体市场需求受到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投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交通运输、电力电网等专业领域的应用方面,消防产品受到相关行业投资、行业政策的影响。

(2)区域性

消防产品的应用不受地域限制,但我国消防产品的市场规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生产企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多数生产企业分布东部沿海一带,以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居多。

(3)季节性

消防产品生产与销售受下游行业客户采购节奏的影响,部分下游行业客户对消防产品的采购存在季节性。

如公司向整车制造商销售产品受到其经营季节性影响,整车制造商一般在第四季度为销售旺季,第一季度为销售淡季。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我国消防产品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行业内的少数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技术、渠道和品牌积累,由于消防行业具有较为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消防产品制造业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质壁垒

消防产品属于安全应急产品,产品质量情况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后能否及时扑灭火灾,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我国消防产品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与技术鉴定等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应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或技术鉴定的消防产品,应由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认证或鉴定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得新进入须认证或技术鉴定产品领域的企业,只有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规范,具有稳定的产品量产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并取得相关认证或技术鉴定证书后,才能开展消防产品的生产、销售工作,从而形成了进入行业的较高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2、技术壁垒

专业领域消防产品和中高端消防产品通常在灭火剂技术、探测启动技术、环保特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如自动灭火装置一般应用于无人值守、宽温甚至频繁振动的恶劣工作环境下,工作环境对灭火剂的灭火效率、装置探测启动的灵敏性与可靠性、装置自身的稳定性、智能巡检功能等技术要求较高。

成熟应用的产品需经过长期研发、试验,并由用户不断反馈、改进后形成,对于新进入行业企业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3、客户壁垒

消防产品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行业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

交通运输、电力电网等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下游行业客户,一般会通过严格的合格供应商认定程序或招投标,以确定消防产品的合格供应商,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检验、考核。

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准入标准高、认证周期长,对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粘性较高,从而对新进企业形成一定的客户壁垒。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城镇化水平和交通运输等配套投资不断提高,持续带动消防需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消防行业的发展也迎来重要契机。

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为45,906万人,城镇化率为36.22%,而到2016年,城镇人口达79,29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60%。

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建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加大投资,拉动消防产品和消防工程投入的稳步增长。

(2)消防安全意识逐步提高,消防逐渐成为主动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器数量增加,火灾发生次数较以前年度大幅增加,给社会造成大量生命和财产损失。

同时,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加速推行,消防宣传和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整体消防意识逐步提高。

人们对消防安全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消防产品的市场需求正从被动式需求逐渐向主动式需求转变。

终端用户愈发关注消防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要求,具有品牌优势和市场口碑的消防产品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3)消防市场秩序持续规范,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

自2005年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消防行业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治理活动的力度,并于2008年起对灭火器等消防产品实行身份证管理,有效加强了消防产品的监督管理,为业内规范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了消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新能源汽车发展,拉动配套消防安全需求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引导鼓励政策持续推出:

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2015年3月,交通运输部公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用车中的比例不低于30%,京津冀地区不低于35%的目标。

2015年11月,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海南,2015-2019年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应分别达到40%、50%、60%、70%和80%,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2015-2019年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应分别达到25%、35%、45%、55%和65%,其他省(区、市)2015-2019年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应分别达到10%、15%、20%、25%和30%。

2016年2月,国务院宣布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由30%提升到了50%。

2017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指出,到2020年实现省内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00亿元;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拥有领先地位,国际上拥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

支持厦门国安达动力电池安全系统等动力电池及安全系统生产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政策鼓励与环保需求将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在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物流配送、企业与私人出行等方面逐步普及应用新能源汽车,对应交通运输的安全需求,特别是大容量锂电池作为动力系统的安全应急需求,将拉动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的市场需求。

2、不利因素

(1)行业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消防行业内科研机构较少,科研人员较少,科研投入不足,缺乏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性的产品开发工作匮乏,对行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发展仍不规范

近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消防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我国消防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行业竞争激烈,行业缺乏市场秩序的建立者和领导者。

在企业规模偏小,资信等级低,融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的情况下,消防企业无力进行充分的信息搜集和技术开发,难以迅速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八、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本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冷轧钢板等金属类原材料、线束等电子类原材料、各类化学灭火剂原料的生产企业,下游主要是交通运输、电网、风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消防应用行业。

行业上下游关系如下:

上游行业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充分,原料供应充足,产品价格平稳,对消防产品行业发展影响较小。

下游行业决定了市场容量。

随着城镇化水平和交通、能源等配套投资不断提高,将带动相关专业消防需求增长。

特别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下游细分应用领域的消防需求正在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1、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国家政策及行业标准,对新能源汽车安装电池箱自动灭火装置的必要性做出明确要求,将带动新能源汽车消防产品需求继续得以持续增长;

2、客车市场的消防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要求9座位以上新生产的客车的发动机舱、蓄电池舱等多部位应配置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对应消防需求将大幅增长;

3、自动灭火装置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细分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公共安全应急产品的需求提升,轨道交通、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的专业消防需求正在逐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