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3824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秘书学概论》复习资料李广欣1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教材中文字并不准确,其中“游”当作“斿”。

斿,即班斿,为人名,是汉书作者班固的先祖。

第二,《汉书》中虽然第一次出现了“秘书”这个词,但却是用来指称藏于宫廷、秘不外传的图书,与现代意义上“秘书”一词完全不同。

随着历史的发展,“秘书”一词转而之人。

东汉时期首设“秘书监”,既是官署,又是官职;

南北朝时,陆续有“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名,但是这些官职及其功能仍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秘书”。

“秘书”的名实相副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情了。

2.下列机构中,哪一个是唐代的典型中央秘书机构(B)。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通政使司

D.内阁

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隋唐宋元时期),参见教材第24页。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省制是隋唐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

中书、尚书和门下三省执掌中央权力: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按皇帝的意图行使决策权;

门下省负责审议政令,执掌封驳权;

尚书省则是典型的行政机构,是主要的执行机构。

教材提出:

“三省长官均是辅佐皇帝发号施令的宰相……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向皇帝负责……三省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自身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

”这一论断是值得商榷的。

若是以“向皇帝负责”这一标准作为判断依据,则全国上下官署皆为“秘书机构”,显然太过宽泛。

相比较之下,尚书省执掌行政权,在实践中具有根据宏观性的诏令采取具体措施的实施决策权力,实际上更多类似于今天所谓的“业务部门”。

而中书省名曰执掌制定政令的权力,但由于隋唐时期是典型的皇权政治,一项政令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必须以得到皇帝首肯为前提。

因此,中书省更多只是一个参谋机构,即他们先提出政令的草案,起早文本,进呈皇帝并获得许可后,该政令才能颁布实施。

由于决策权最终握在封建帝王手中,中书省实际上更多发挥的是辅助决策的作用。

尤其是中书省下辖的中书舍人,从事的是较为典型的秘书工作。

综合以上情况考虑,中书省才是隋唐时期中央权利体系中的典型秘书部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古代的秘书工作,我们应辩证认识。

一方面,秘书工作在封建社会体系中日渐成形,逐渐与其他种类的社会行为区分开来;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与社会分工体系的客观状态,古代的秘书工作又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即往往与其他行业分工结合在一起,并未获得完全独立的地位。

因此,中书省也只是更多具有秘书部门的性质而已,我们不能将它与秘书机构完全等同起来。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秘书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颁布(A),规定新的公文文种,废除了封建时代使用的制、诏、诰等公文文种。

A.《公文程式条例》

B.《暂行公文格式新办法》

C.《公文改良办法》

D.《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近现代时期的秘书工作发展情况,参见教材第28~29页。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后,新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秘书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912年,《公文程式条例》颁布,废除封建王朝时期使用的制、诰、诏等文种,规定了新型公文文种,包括令、呈、咨、示、状等,同时也明确相应文种的使用范畴。

此外,《公文程式条例》中还做了许多新的规定:

(1)废除封建时代公文中的等级制语言,如禁止再说“老爷”、“大人”、“奴才”这样的称谓,行政系统中的人员一律以职务称呼,非行政系统人员则称其为“先生”、“君”等。

(2)要求对外发文必须加盖印章与签名,强化了行政系统发文的责任意识和职权观念,以增强公文的权威性。

(3)改变公文日期标记惯例,以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取代传统的干支纪年。

4.秘书工作的本质特征是(A)。

A.综合辅助性

B.自主决策性

C.协调督查性

D.具体实践性

秘书工作的性质和本质特征,参见教材第34、49页。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秘书工作是因应领导工作而产生的,其范畴与性质必须联系领导工作来加以界定。

领导工作的突出特征在于,其在相应的事务中具有决策的权力;

而秘书人员则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也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在这个意义上,秘书工作是一种辅助性的活动,它本身不具有决策权力,也不能越俎代庖执掌决策权力,而应通过各种方式为决策的最终制定提供支持。

强调秘书工作的辅助性,并不等于否热它的价值与意义。

相反,在现代社会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越是强调科学管理、科学领导,就越来不开秘书工作的有力支持与周密服务。

综合性意味着秘书工作有别于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工作。

秘书人员既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管好自己的主业;

同时,又必须处理种类繁多的其他事务。

只要领导决策需要的,秘书工作都必须有所涉及。

这是秘书工作辅助性特质的必然要求。

秘书工作还有其他特征,但辅助性、综合性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执行秘书工作时,必须注意辅助性、综合性这一本质特征。

注意以领导的决策需要为中心开展工作,参谋而不决断,辅助而不擅权。

5.以下哪一项工作不属于秘书工作的范畴(D)。

A.智囊性工作

B.程序性工作

C.临时性工作

D.决策性工作

秘书工作的性质,参见教材第34~35页。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秘书工作是因领导工作需要而存在,其最本质的属性即是从属于领导工作的“辅助性”。

这宗形式或曰地位,要求秘书人员必须理解,在处理或解决秘书工作中的各种事务时,都只能根据领导者或领导集体的指示与要求去行事。

对于一些问题,秘书人员可以进行研究与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些方案必须经过领导认可,即上升为领导决策后,才能真正进入执行环节。

秘书人员也会处理一些程序性的工作或临时交派的任务,但是其工作规程与标准实际上也是由领导或领导集体制定的。

因此,在组织机构的工作中,决策权(决定权)只能由领导者或领导集体来行使,秘书人员或秘书机构只能站在辅助的位置上发挥职能,不能缺位,也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代行”决策权。

但这一点并不妨碍秘书人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秘书人员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将秘书工作自觉纳入到领导工作的体系中去,努力发挥参谋作者与服务职能,其效果最终会体现于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之中。

6.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是(C)

A.秘书人员的参谋职能必须寓于服务领导的过程中,与领导需求相一致

B.秘书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必须适应岗位的要求与领导的需要

C.秘书人员的综合辅助性服务水平,必须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

D.秘书人员的参谋职能与事务性工作,必须适应本单位的需求

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其理解,参见教材第54页。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学习秘书学理论时,必须始终明确这样一个问题:

秘书人员应围绕领导人员及其决策需要开展自己的工作,这是秘书工作存在的基础。

从哲学的层面上讲,领导人员对秘书人员的综合辅助性工作的需要,与秘书人员提供综合辅助性服务的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秘书工作的基本矛盾。

简单来说,即围绕“综合辅助性工作”这一核心要素,需求者(领导)与提供者(秘书)之间的契合程度,是评判与修正秘书工作的主要依据。

在秘书工作的实践中,秘书人员的服务水平和领导者的需求之间,经常会呈现出“不适应—基本适应—再不适应性—再次基本适应”这样的发展轨迹。

在这样的循环中,秘书人员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以便使其能够符合领导人员的需求,并且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与领导需要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使秘书工作的内容与领导决策工作的需求达到动态的平衡。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秘书工作的作用,促进领导工作和科学管理的实现。

因此,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可表述为:

秘书人员的综合辅助性服务水平,必须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

7.检验秘书工作质量水平的主要依据是(B)。

A.秘书的自我评价

B.领导的满意程度

C.社会的舆论评价

D.同事的态度意见

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其理解,参见教材第54~55页。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是:

秘书人员的综合辅助性服务水平,必须适应领导工作的需要,这是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

我们必须围绕领导需求和服务决策这个中心来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

正如教材所指出的那样:

“领导者对综合辅助性服务的满意程度,是检验秘书工作水平的主要标志。

”这意味着,秘书工作的价值即在于保证领导职能和决策工作的顺利实现,其业绩实质上是融入于领导工作之中的。

领导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做出有效决策,实际上也就间接肯定了秘书的辅助性劳动。

因此,评判秘书工作的质量水平,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

适应领导需要,有利于促进领导的决策工作,就表明秘书工作是合格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要求秘书人员应主动研究领导的工作方式和决策风格,以便使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与之适应。

8.秘书人员指出领导的错误或向领导提出正确建议时,合适的做法是(C)。

A.坚持原则,直言不讳

B.态度严肃,公开指正

C.注意时间适当,场合适当

D.尽量回避,少惹麻烦

正确处理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原则,参见教材第61页。

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秘书人员工作与领导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秘书应该与领导建立起默契配合的工作关系,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决策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默契配合关系的建立,有赖于秘书与领导之间的沟通。

沟通既包括正常的交流,也涉及秘书人员对领导的谏言。

秘书学理论认为,秘书服从领导,并非是盲目的、无条件的迎合。

由于个人精力、体力、阅历等方面的局限,领导也难免犯错误。

这时需要秘书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勇敢向领导谏言,这既有利于决策工作,本质上也是在维护领导——其实也是秘书自身——的利益。

秘书向领导谏言,要注意把握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言之有理,言之可行;

二是讲究“进谏”的艺术。

在指出领导的错误或向领导提出建议时,要准备充分,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

做到既维护了领导的尊严和形象,同时又能切实解决问题,改善领导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使谏言收到最大的成效。

9.在秘书工作中,有可能遇到“多头指示”的情况,即对于某一问题,不同领导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意见。

此时,秘书人员的正确做法应是(B)。

A.保持中立,静观其变,所有处理意见都不要执行

B.主动促成不同领导的沟通,使领导集体形成一致意见

C.选择一种处理意见予以执行,其他的则不予考虑

D.直接请示更高一级的领导,要求给出更具权威性的处理意见

正确处理秘书人员与领导集体关系的原则,参见教材第62~63页。

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科学管理的视角来看,“多头指示”问题对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但现实中,由于秘书人员的独特地位,尤其是那些不主要服务于特定一位领导的秘书,常常会遭遇多头指示这一情况:

当一项工作涉及多个领导的职责范畴时,相关领导人员都会予以关注,有时由于缺乏协调和交流,不同领导人员做出的决策是有差别的。

此时,秘书人员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

遇到多头指示时,秘书人员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协调,努力促成相关领导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统一的意见。

这样既避免了多头指示的问题,也维护了领导集体的团结。

一般情况下,秘书人员不要立即向更高一级的领导直接报告多头指示问题;

只有在协调无果,各位领导均坚持己见、不愿改变意见的情况下,秘书人员才应请示更高一级的领导,有其做出仲裁或进一步的协调。

理论上来说,多头指示问题的出现,已经预示了领导集体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

作为秘书人员,应努力化解这种矛盾,而不要放任或加剧这种矛盾。

这是应对多头指示问题的最基本原则。

10.想要科学地配置和安排秘书人员,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不包括(C)

A.适应性原则

B.职能性原则

C.超前性原则

D.类型性原则

配置秘书人员的原则,参见教材第79页。

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

配置秘书人员主要实行这样三条原则:

第一,适应性原则。

即根据领导者的个性特点和工作习惯来配置秘书,使二者在工作方式、学识素养、行事作风、性格气质等方面相适应,从而促进工作开展和关系维护。

第二,职能性原则。

即按照领导者的管理职能配备秘书人员,使秘书人员的级别、专长与领导人员的地位、分工相适应。

这样既能够人尽其才,促进领导工作的开展,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三,类型性原则。

即将不同“类型”的秘书人员分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这首先要求对秘书人员的专长与能力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在此基础上,将智囊型的秘书人员配置在主要发挥参谋、咨询作用的岗位上,将综合性秘书配置于较多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岗位上,将专才型秘书配置于那些分工化程度较高、需要一定专业素养的岗位上。

一般来说,秘书部门的负责人员和主要管理者应重视配置秘书的原则问题。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基层的普通秘书人员也应重视这一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11.在某组织中,所有的秘书工作都由办公室来统一负责。

这种秘书工作的组织形式属于(B)。

A.集权形式

B.集中形式

C.分工形式

D.多元形式

秘书工作的组织形式,参见教材第81页。

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组织机构的性质与规模的区别,秘书工作组织形式有集中形式与分工形式之分。

一般而言,规模较小的基层组织机构,大多采用集中形式;

而层级较高、规模较大、秘书工作任务繁重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则往往采用分工形式。

所谓“集中形式”,指的是本单位的秘书工作各项内容均集中于办公室来负责完成。

作为综合性秘书工作部门的办公室,没有更为细致的下级部门划分,而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人员与分工,以满足单位对秘书工作的各种需要。

至于“分工形式”,则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秘书工作换分为若干类型,分别交由不同的部门来专职完成。

例如,级别较高的政府部门,其办公厅内会设有秘书局、机要局、信访局等不同下级机构,分别负责某一类秘书工作。

12.秘书人员最为重要的基础能力是(C),它同时也是秘书人员智力结构的核心要素。

A.记忆能力

B.观察能力

C.思维能力

D.想象能力

秘书人员的能力要求,参见教材第92页。

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为了更好地适应秘书工作的需要,秘书人员应有重点、有计划地培养个人的能力素养。

根据秘书学理论,秘书人员要在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层面上努力提升自身水平。

基础能力即是我们教材中所提及的“智力要求”与“基本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即教材中所谓“业务技能要求”,是与岗位责任与工作分工密切联系的。

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与想象力都属于基础能力的范畴(“智力要求”)。

其中,思维力是人们对事务间接和概括反映的能力,是秘书人员智力结构的核心要素。

秘书工作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秘书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力,勤思善谋,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

1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办公室工作的主要特点(D)。

A.服务性

B.繁杂性

C.灵活性

D.恒定性

办公室工作的特点,参见教材第126页。

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办公室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综合办事机构,是辅助领导处理日常公务的枢纽,也是秘书人员的主要办公场所。

而秘书人员在办公室的职责,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政务服务;

二是事务管理。

秘书学中所谓的“办公室工作”具有服务性、繁杂性、分散性、灵活性、专业性等特点。

应该说,办公室工作是典型的事务性工作,具有内容多、弹性大等特征。

凡是组织机构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事务性工作,如接待、受理咨询、内部沟通、值班、内务安排等,都包含在办公室工作之内。

即使在较大的单位中,办公室负责秘书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专业分工,也并不等同于纯粹的业务工作人员。

秘书人员的所谓“专业分工”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常常涉及多个方面;

而且,一些临时性的、不在预设分工内的工作,也需要由办公室秘书人员承担起来。

因此,办公室工作是无法“恒定”不变的。

14.印章损坏时,负责印信管理的秘书人员应(D)。

A.重做制新印章

B.自行销毁

C.自行封存

D.及时将印章上交制发单位

印章(公章)的使用和管理,参见教材第129~130页。

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印信管理是办公室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秘书人员对印章和介绍信的管理工作。

某一组织的印章,即所谓“公章”,是其职权的象征。

加盖公章后的文件具有权威性和民事法律效力,代表组织的意志与行为,由本组织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公章必须妥善保管,并按规程使用。

如果公章损坏或停止使用,负责印信管理的秘书人员应将公章及时上交原制发单位,由制发单位按规定封存或销毁。

私自制作、毁坏公章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5.根据我国颁行的《保密法》,国家秘密分为三个等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C)。

A.绝密、机密、普秘

B.机密、秘密、普密

C.绝密、机密、秘密

D.绝密、秘密、普密

秘书的保密工作(秘密的等级),参见教材第133页。

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将涉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利于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实现相应的保密效果,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和安排保密力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简称《保密法》,2010年4月修订)第十条的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其中,“绝密”的密级最高。

具体来说,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相关内容包括:

国家政治、军事、经济领域的核心涉密内容,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创作,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技术秘诀等。

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略次于“绝密”的涉密内容,属于机密。

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这类涉密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及“绝密”、“秘密”,但若有泄露,同样会是国家安全与利益遭受损害。

对于各类密级的国家秘密,我们都必须认真保守,这是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

16.在接待工作中,往往通过秘书人员的说明介绍,使不认识的双方相互熟悉。

根据接待礼仪,在介绍双方认识,秘书人员应做到(A)

A.先介绍地位较低的一方,后介绍地位较高的一方

B.先介绍地位较高的一方,后介绍地位较高的一方

C.先介绍本单位的一方,后介绍其他单位的一方

D.先介绍其他单位的一方,后介绍本单位的一方

接待服务的基本礼仪(他人介绍),参见教材第139~140页。

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接待工作中,通过秘书人员的说明介绍使不认识的双方相互熟悉的过程,被称为“他人介绍”,又称“第三者介绍”,即由秘书作为中介方来进行引见。

从事这种工作时,秘书人员应注意:

第一,要遵循“尊者优先了解”的原则。

即先介绍地位低的人,把地位低的一方的情况先说给地位高的一方听。

也就是先让地位高的人了解情况,从而把握交际的主动权。

具体来说,就是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先把职务较低的一方介绍给职务较高的一方,先把主人介绍给来宾,凡此等等。

第二,介绍时应简明扼要,抓住要点。

将某人的姓名、单位和职务介绍清楚,同时还应选择与本次交际活动最为贴合的有关信息,集中加以介绍。

第三,介绍的时间不要太长,也要留有余地,为此后双方的交流预置空间。

17.为了使包含重大事项的公文或需要不同机关同时办理的公文,能够尽快到达各个机关,提高办事效率,在行文方式上可以采用(B)的办法。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统一行文

公文的行文规则,参见教材第164页。

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公文往来过程中,发文单位与收文单位之间应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公文运转的畅通有序,并维护各级组织部门之间的工作秩序。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为了保障机关之间的正常工作秩序,上下级单位之间以逐级行文为基本规则,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

有时为了能够应对紧急的突发事件,使握有最终处理权的那级机关或部门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或者是某一项工作,需要由多个不同级别的单位联合处理,这种情况下,发文单位可以选择多级行文。

也就是,既按照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向直接相关的上下级机关发文(即逐级行文),同时又超越直接隶属关系,向更上一级或更下一级的机关发文(越级行文);

实际上也就是逐级行文与越级行文同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多级行文属于一种特殊行文状态,若非有重大情况或紧急需要,一般不要轻易采取多级行文方式办理公文。

18.在办会过程中,签到工作属于(B)。

A.会前工作

B.会中工作

C.会后工作

D.统筹管理工作

会务工作的实施,参见教材第187页。

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会务工作是秘书工作实践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召开会议时,从会议筹备到善后总结的一系列工作,大多由秘书部门及其人员负责。

会议工作的实施过程,一般划分为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

其中,会中工作由签到开始。

即,当与会人员莅临之时,会中工作就已然开始了。

签到工作的目的在于准确了解与会人员的出席情况,同时也能够把握与会者的驻扎情况,从而为会议期间的各种服务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对于秘书工作而言,会中工作并非起始于宣布会议开幕时。

当与会人员抵达报道之际,秘书人员的会中工作就已经开始。

尤其是那些跨区域的或国际的会议,往往要单独划出一天(或几天)作为报到时间,与会者陆续抵达,在会议签到处报到,并且入住统一的酒店,其间秘书人员的签到工作是非常繁重的,既要做好接待与食宿安排,又要统计信息,可能还会分发各种材料。

因此,在会务工作实践中,必须重视签到阶段的工作,在此前的会前准备工作中仔细做好规划和心理准备。

19.秘书调研必须紧密围绕领导需求这个中心来展开,因此秘书调研工作具有(B)的特征。

A.随意性

B.被动性

C.自主性

D.自觉性

秘书调研的特征,参见教材第198页。

附1.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秘书部门的调研工作具有被动性、随机性、政策性等特征。

其中,所谓“被动性”指,秘书人员开展调研活动与否、其调研活动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调研工作侧重于什么问题等,都不是由秘书人员自己说了算的,而是要根据领导的需求或指示来安排。

如果离开了领导需要这一立足点,秘书调研活动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即算不上是“秘书调研”了)。

在实际工作中,秘书从业人员必须认识到:

秘书调研在课题选择、内容安排、对象取舍、方针设计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