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3337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x

1.1DL/T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2DL/T819—2010《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1.3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厂)

1.4DL/T868—2014《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1.5TSG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1.6DL/T679-2012《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1.7DL/T5210.7—2010《电力焊接验评规程》

1.8《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10《质量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手册》

2工程(设备)及工程量简介

2.1工程简介

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工程发电机组厂区循环水系统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其中管道管件的配制以其设计安装图为准,根据现场机具、场地和加工能力进行配制安装。

2.2工程量统计

名称

规格

材质

单位

数量

焊接钢管

D3020x18

Q235B

m

188

D3020x16

260

D2220x14

61

D1020x12

16

D820x9

56

90°

弯头

DN3000

3

DN800

4

45°

DN2200

2

30°

DN3000

26

三通

DN3000*DN2000

10

异径管

DN3000*DN800

人孔及放空井

8

DN200

加强肋

DN300016号

40

2.3配制量统计

序号

总重量(t)

1

钢板

δ=18

81.496

δ=16

72.441

δ=14

14.748

δ=12

1.537

5

δ=9

3.244

3作业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1施焊人员

担任循环水管安装焊接任务的所有施焊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板材全位置及以上项目的合格证,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3.2焊接机具

焊接选用ZX7-400STG型逆变电焊机。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焊机尽可能装在专用的焊机集装箱内,便于管理和维护。

3.3焊接材料

所有焊件焊接均选用E4303(J422)、E5015(J507)焊条。

焊材的成分及力学性能如下表:

焊材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常温力学性能

C

Mn

Si

Cr

Mo

Re(MPa)

A(%)

Akv(J)

E4303

≤0.12

0.30~0.60

≤0.25

-

412

≥18

78.4

E5015

0.80—1.40

≤0.70

490

≥20

127.4

所用的焊条必须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书和化学成份检验报告。

所用焊条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度大于5℃,且相对湿度小于60%的库房内,焊条使用按其说明要求进行烘培,重复烘培不应超过两次,焊条药皮应无显著裂纹,未经潮湿浸损。

严格执行焊接材料发放回收管理制度。

3.4焊前准备

3.4.1焊工上岗必须随身携带焊接清理工具如榔头、錾子、钢丝刷、电动角向磨光机等。

3.4.2坡口制备

焊接前必须将焊接处(焊口周围不小于100mm)的铁锈、油漆、积水、污垢、泥土等清理干净(火焰切割制备的坡口,还要清除氧化铁、飞溅等),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3.4.3对接管节对口中心线的偏差值要求

管子直径(mm)

<

1000

≥1000

偏差值(mm)

≯1

≯2

3.4.4对口要求

禁止在坡口内加填塞物;

禁止强力对口、膨胀法对口。

坡口形状示意图:

α=30~35°

b=1~2p=0.5~1.0

b=2~2.5p=1.5~2.5

焊接对口示意图

3.5作业必备条件

3.5.1施焊前必须向焊接及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指导书的技术交底。

3.5.2应认真查阅图纸及有关资料,明确其要求及条件,精心准备焊接材料及施工机具。

施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3.5.3钳工班组与焊工班组必须办理上道工序与下道间的交接手续后方可焊接。

4作业所需的机具、工具

备注

焊条烘陪箱

400℃

逆变焊机

ZX7-400ST2

20

割把

G01-100

焊把

H01-20

5作业施工方法及要求

5.1焊接方法

全部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方法。

5.2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5.3点焊

点焊应由合格焊工操作,点焊工艺及焊接材料与正式施焊一致,点焊长度不得少于60mm,点焊间距25-35mm,点焊后应检查各焊点质量,如有缺陷立即清除,重新进行点焊。

点焊后认真复查对口尺寸是否与要求一致,如有不符,应立即清除,重新对口、点焊。

5.4施焊

5.4.1采用两人对称焊。

5.4.2打底焊

打底焊焊层厚度不得小于3mm,打底焊接必须于点焊后及时进行,且应一次完成。

5.4.3层间及盖面焊接

层间为多层多道焊,焊层的单层厚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加2mm,单层焊道摆动宽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的5倍。

每焊完一层后应将药皮和飞溅清理干净,并仔细检查焊接质量,如有缺陷必须清除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焊接。

施焊中应特别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多层多道焊接时接头应错开,错开量为30-50mm,尽量避免在拐角处收弧、引弧。

5.4.4焊接采用双面焊接,并进行清根处理,以保证封底焊质量。

清根过程中应将氧化物、飞溅、锈、垢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5.5焊接电流

焊条直径mm

焊接电流(A)

Φ3.2

90-110

Φ4.0

130-160

6质量标准及要求

重视焊接质量检查和检验工作,严格执行焊接质量三级检查验收制度,贯彻自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检验和验评工作。

焊接质量检查包括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检查都必须严格执行。

外观质量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后续项目检查。

焊接结束后的检查包括焊缝外观质量检查、无损检验。

外观质量检查和无损检验比例见下表。

外观质量检查和无损检验比例

范围

类别

自检

专检

抽检

无损检验

0.1~1.6Mpa的汽、水、油、气管道

C1

100%

25%

5%

1%

6.1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焊工焊完后应将药皮和飞溅物清理干净,并进行100%的自检,认真填写《自检记录表》,质检员应根据《自检记录表》对实物进行复检和抽检,合格后及时填写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复检/抽检)。

6.1.1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检查

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检查执行《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2004年版)。

6.1.2焊缝边缘应圆滑过渡到母材,焊缝外形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尺寸参照下表执行。

焊缝外形允许尺寸(单位:

mm)

接头形式和位置

类接头

焊缝

余高

平焊

0~4

其它位置

≤5

余高差

≤3

<4

宽度

比坡口增宽

每侧增宽

贴角焊

焊脚

δ+(3~5)

焊脚尺寸差

坡口角焊

δ±

2.5

6.1.3焊缝表露缺陷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焊缝表露缺陷允许范围

裂纹

不允许

未熔合

气孔、夹渣

根部未焊透

深度≯15%δ,且≯2mm,总长度≤焊缝全长的15%

咬边

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长度≯焊缝全长的20%

6.1.4焊口焊接完毕后进行100%的煤油渗透检查。

6.2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

超声波检验执行《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Ⅱ级合格。

射线检验执行《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Ⅲ级合格。

6.3焊工施焊过程中,应配合质检、技术人员的检查。

6.4检验方法:

目测,焊缝检测尺和钢卷尺。

6.5在自检、抽检、专检过程中凡是发现表面质量缺陷超标,焊工必须按要求处理好缺陷。

6.6焊接资料的整理和移交

当天焊接工作完毕后,焊工应当认真配合技术员填写焊接自检记录表并亲自签字。

整个循环水管焊接工作完毕后,质检员和技术员将焊接资料汇总、整理和移交相关部门。

资料要求准确、规范,符合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

6.7质量标准及要求

全面执行该项目作业范围的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和验评标准、设计要求、厂家标准,还应满足合同规定、质量承诺和质量目标的要求。

主要执行如下标准:

项目名称

执行验收标准

管道安装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篇及系统DL/T5210.5-2009)

管道焊接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

焊接DL/T5210.7-2010)

管沟开挖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7-2012)

设计院相关图纸

6

厂家说明书、图纸等技术文件要求

7强制性条文执行措施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19-2010

4.1.3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道弯曲起点不小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100mm(定型管件除外),距支吊架边缘不小于50mm。

同管道两个焊口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50mm,当管公称直径大于500mm时,同管道焊口距离不得小于500mm。

4.1.6管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

必须在焊缝上或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应经无损检验合格。

b、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c、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4.1.8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在时,应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4.1.10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口外,其余焊口应禁止强力对口,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

4.2.4管道管口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f不得超过规定,见表

管子外径(mm)

偏斜度△f(mm)

≤60

0.5

60~159

159~219

1.5

>219

4.3.2焊件组对时一般应做到内壁(根部)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b、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5.3.3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高合金钢材料表面不得焊接对口用卡具。

5.3.15焊接接头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般不得超过3次,耐热钢不得超过2次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a、彻底清除缺陷;

b、补焊时应制定具体的补焊措施并按照工艺要求实施;

c、需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

5.3.16安装管道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和热处理完毕后方可卸载。

5.3.17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

7.1.4管子、管道的外壁错口值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b)外壁错口值不大于10%的壁厚,且不大于4mm。

8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0.1根据本安装项目的特点,本项作业有可能对施工人员产生的危害为: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灼烫、意外坠落、触电、火灾等。

10.2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持证上岗。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不宜从事高处作业人员严禁高处作业。

10.3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及《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严禁酒后及穿高跟鞋或拖鞋进入工作现场。

10.4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劳动防护用品齐全,高处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衣着应灵便,并穿好防滑鞋。

10.5确保全员参与安全技术交底,每日站班会进行施工前的“三交、三查”,保证全体施工人员防护用品到位并且正确使用,严格执行班组站班会活动,作好安全记录。

10.6操作工在操作时要精力集中,严禁误操作;

起重作业必须统一专人指挥,信号明确。

10.7使用磨光机及用火焰切割时,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打磨时不得用力过猛,防止砂轮破裂和飞溅伤人,更换砂轮片时必须切断电源。

10.8现场施工及临时电源要安全可靠。

非电工不得从事电工作业,作好安全用电,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采取防触电的绝缘保护措施,移动电动工具时应先切断电源。

烟风道内部照明应使用行灯变压器或手电筒,保持照明电压在24伏以下。

10.9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在起重臂及吊物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或逗留,起重作业区域四周应拉设安全警戒绳。

10.10钢丝绳不得与任何带电体接触,与尖锐棱角接触处应有可靠的防割措施。

起重过程中有防割半圆铁或木块的,在吊装时一定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防脱落措施。

10.11设备及管道堆放应平稳,垫木间的距离应不使管道变形。

10.12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10.13铆工打大锤时,不得戴手套,锤头前后方严禁站人。

10.14管道对口时严禁将手伸入两管接口间,以防挤伤手。

10.15在管道顶部行走时要小心滑落,上下管子应设专门梯子,梯子要牢固。

10.16每天应检查钢丝绳、手拉葫芦、机械设备及安全设施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必须修复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未经检验或损坏的倒链严禁使用。

10.17参与施工的机械必须工况良好,所有机械设备要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10.18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以防火灾发生施工现场使用的氧气瓶、乙炔瓶必须保证立放,并固定牢固,安全距离大于5米,电焊线与火焊皮带不能搅在一起。

10.19火焊皮带封闭良好,要经常检查、修补漏气处,防止回火烧伤。

10.20雨雪天施工,施焊部位应保持干燥,以防触电。

10.21管道安装时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并应按要求设置上下两层的防护栏杆。

脚手架的材质应符合安全规定,搭设好后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10.22电焊机应设单独开关,且放在防雨的开关箱内,电焊机应用接触器控制,不得用轨道,钢丝绳等代替零线。

10.23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雾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和起重作业。

10.24使用电动工具前应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检查内容:

保护接地或保护零线加衬垫牢固、正确;

开关正常、灵活、无缺损;

机械防护装置完好,转动部分灵活。

10.25施工中的固体废料严格按要求进行定点回收,设置废料堆放点,并分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进行区域管理。

随着施工进度,逐步清除管子内部杂物,搞好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0.26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监督,项目部安质部指导监督,杜绝一切事故隐患。

9《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及控制对策表》

10.1《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及控制对策表》附录1。

附录1: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对策表

工程名称:

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工程施工项目:

厂区循环水管道焊接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判断依据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

现有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

(I~V)

L

E

D

级别

及其有效性

(a~f)

焊接、切割

不带防护手套

灼烫

V

108

从事焊接、切割与热处理的人员,应穿戴专用的且符合专用防护要求的防护手套

c/f

不带防护面罩

从事焊接、切割与热处理的人员,应穿戴专用的且符合专用防护要求的防护面罩

不带防护眼镜

眼睛伤害

从事焊接的人员,应戴专用的且符合专用防护要求的防护眼镜

近处有易燃易爆物品

火灾/爆炸

15

270

严禁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10m范围内进行焊接切割

b/f

割炬、皮带连接不紧密

7

126

割炬点火前应检查连接处的紧密性

f

施工用电

无证从事电工作业

触电

I

工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可上纲进行电工作业。

b/c

一个开关接多台电动设备

一个开关不得接多台电动设备.

小型机械及工具使用

无专人定期维护

机械伤害/触电

54

各种机具都应由专人进行维护和建立台帐

9

无挂安全操作牌

各种机具都应随机挂安全操作牌

e/f

转动尖锐部分无防护罩或遮栏

机械伤害

252

机具的转动部分及牙口、刃口等尖锐部分应装设防护罩或遮栏

11

修复后的机具不鉴定就使用

修复后的机具必须经试验或试转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2

使用前不进行检查

机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严禁使用已变形、破损、有故障等不合格的机具

13

砂轮机使用,砂轮片两侧无垫片

180

安装砂轮片时,砂轮片两侧必须添加柔软垫片

14

砂轮机使用,砂轮有磨损或裂纹

砂轮不圆、有裂纹或磨损剩余部分不足25㎜的禁止使用

砂轮机使用,使用砂轮机不戴防护眼镜

使用砂轮机时应站在砂轮侧并戴防护眼镜

砂轮机使用,砂轮机打磨软金属、非金属

72

禁止使用砂轮机打磨软金属、非金属和大工件

17

砂轮机使用,砂轮片磨损到三分之一不更换

砂轮机片有效半径磨损到原半径的1/3时必须更换

18

链条葫芦使用,吊钩、链轮、倒卡变形

设备/机械事故

严禁使用变形的吊钩、链轮、倒卡

判别依据

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Ⅱ.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

Ⅴ.半定量评价(LEC法)

控制措施(a~f)

a.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b.制定控制程序;

c.培训与教育;

d.应急预案;

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f.保持现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