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3303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伴奏音乐继续保持引子的气氛,先由英国管,然后再用长笛,奏出表现日出的主题音乐。

随后,主题又变奏重复,仍由英国管和长笛相继奏出。

这段音乐每次出现的最后长音中,加上由钟琴和钢琴重复奏出主题的片段,好像是峡谷中传来的回声。

中间部:

音乐转入G大调,开始由圆号演奏上行音阶,转由木管组和钢琴奏出,并以继续上行模进的形式,然后由弦乐奏出主题旋律。

随后,这个旋律转为D大调,并以卡农形式奏出。

接着这段音乐忽然变得明亮而富有朝气,尤其是偶尔出现的钟琴音响,更像那晨曦闪烁的光芒。

再现部:

音乐转入属调,主题和变奏的主题,这两个旋律以复调的手法在高音区出现,然后割断音乐的旋律又与中间部的主题形成复杂的复调关系,并又转回D大调。

这时音乐变得非常热烈。

最后音乐停在E大调属七和弦的长音上面,这时竖琴开始出现连续的刮奏,将音乐推向高潮,我们似乎看到那光芒万丈的骄阳已经升到天际。

尾声:

以各部分主题的主要动机汇集成复调形式,在乐队的全奏中出现,音乐显得非常活跃,而且富有欢欣的情绪。

最后,音乐转为急板,在辉煌的音响中结束。

[第二课时]《瀑布与溪流》与《日出》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音画这种题材的音乐,并体会这种题材的表现方法及特点。

2、想象并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与重点:

1、对两首音乐的欣赏(建议:

难点为正确感悟两首音乐作品的意境美,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 

体会音乐作品对自然风光的描 

教材分析:

1、 

九寨沟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因为仅有九个藏族村斋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而得名。

本课为节选自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的第五乐章。

音乐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音乐特点是立足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又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令人耳目一新,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富有新意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清新脱俗。

3、 

这个乐章用短笛、长笛、单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有力的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

乐曲在琶音与分解和弦中结束。

4、《日出》是一部游记音乐表现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一派阳关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

大鼓柔和的滚奏表现破晓时冉冉升起的太阳,尖锐的短笛仿佛是鸟鸣,接着英国管吹起一段晨曲。

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是通过对两部音乐的欣赏让学生体会用音乐的形式表现美丽的大自然;

进一步了解音画这种音乐题材。

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乐资料、搜集相关音乐素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课

复习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听由著名歌手容中尔甲演唱的通俗歌曲《神奇的九寨》。

引入新课:

九寨沟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因为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而得名。

三、教材分析

1、《九寨沟音画》

音乐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音乐特点是立足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又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令人耳目一新,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富有新意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清新脱俗。

这个乐章用短笛、长笛、单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有力的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

2、作品欣赏《瀑布与溪流》,并同时观看九寨沟风情图片。

请同学们在聆听的同时发挥想象,体会所感觉到的意境。

然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用美妙的诗句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表达。

3、《日出》 

《日出》是一部游记音乐表现晨曦、鸟鸣、绚丽的山谷和喷薄欲出的太阳,一派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大峡谷景象。

4、作品欣赏 

启迪学生认真体会:

这首作品是首游记音乐,乐曲中定音鼓所表现的形象、短笛所代表的形象、以及单件乐器的独奏和乐队合奏的不同效果。

5、课堂总结

请学生来谈谈比较各种不同效果后的感受:

音乐进行有时间上的规律、定音鼓由弱渐强表现太阳渐出、短笛模仿鸟鸣等等。

单元总结:

本单元意在教导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创造一个绿色的、美丽的地球。

第二单元《西南情韵》

《阿西里西》教案设计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喜欢我国彝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彝族的音乐传统,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2、通过学习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彝族山寨,在欢快、热情的彝族歌曲声中,充分展开想象,了解彝族风俗人情,初探彝族民歌的音乐元素。

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能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并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表现形式。

2、在歌唱中注意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对歌曲表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通过各种手段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把《阿西里西》的风格特点恰当自然的表现出来。

二、难点: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掀起各环节的小高潮,以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红绸、彝族民族服等

教学过程:

课 

堂 

设 

教 

师 

活 

学 

生 

设计意图

一、导入阶段

课前播放《阿细跳月》的MTV,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走进音乐教室时就走进了彝族山寨。

1、组织学生进行肢体活动节奏型是即兴的,动作采用彝族舞蹈的素材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击掌等。

2、教师演唱一首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问题:

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有什么联想?

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了这种联想?

3、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恰当的总结和评价。

4、对于“彝族”同学们了解多少?

5、教师利用课件梳理有关内容。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有十几个支系。

彝族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彝族民居、服饰、歌舞、乐器等。

有秩序的进入教室并分组坐好准备上课。

1、学生随教师打节奏作肢体活动。

2、学生欣赏教师的演唱然后各抒己见。

(彝族 

啊哩哩 

载歌载舞的节日欢庆的场面 

节奏感强 

欢快热烈……)

3、学生互相点评。

4、学生交流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关彝族风情的知识。

5、聆听教师简介,感受西南风情。

课前几分钟的肢体活动即可以放松师生情绪,拉近师生关系,又可以为下一步的彝族舞蹈创编提供了素材,作好了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还注意渗透了同学间的合作关系。

教师的真情演唱引出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感受,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

多媒体课件演示相关内容,为教学创设了意境,学生视听结合走进彝族山寨了解民俗风情。

课件的背景音乐是童声合唱《阿西里西》,已经在不自觉中进入到新课教学中。

二、学唱歌曲

1、导语:

今天我们就到彝族山寨和那里的同龄人交个朋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性格。

2、播放课件《阿西里西》。

3、从歌曲中你了解了彝族少年的性格怎样?

阐明理由(着眼于速度、力度、情绪、音色等音乐要素去分析。

)哪句旋律最具彝族民族特色?

4、同学们: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设置悬念,只是组织学生讨论、猜想,并不告诉他们答案,待到唱会歌曲后从中体会出来。

学生提出歌曲中的疑问时,教师要范唱该乐句,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认识。

5、教师范唱歌曲,帮助学生自学。

6、有困难吗?

师生帮助解决。

(教师在此处是一个服务者,必要时可以弹琴、播放录音等。

7、通过演唱体会“阿西里西”、“丘都拉迪嗡啊”是什么意思了吗?

“阿西里西”是我们的好朋友。

“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无实意。

8、指导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演唱歌曲,说说带来的不同感受。

9、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与生活、经过一代一代口头传唱、加工改编才流传下来,我们同学们也肩负着着一重担,现在我们就来小试身手吧。

10、小结本环节。

1、认真聆听歌曲《阿西里西》。

2、讨论交流老师的提问。

(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

速度稍快、力度变化丰富、情绪热烈欢快、音色清脆明亮等。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如:

“阿西里西”、“丘都拉迪嗡啊”……)

4、听范唱找出歌曲中哪句旋律印象最深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出来。

5、提出不会唱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

6、组织学生展示学唱成果。

7、在练习的过程中尝试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给歌曲表现带来的不同效果,寻找小组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并展示。

8、小组讨论:

联系生活创编情绪适合的歌词并展示。

9、小组互评。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音乐的角度去分析歌曲为唱好歌曲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此环节采用自主学唱歌曲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学习新策略。

学生可以确定目的、选择活动的方法、自我管理调控。

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关注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作品起到的重要作用。

创编歌词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体现,引导他们善于观察、热爱生活,使一些优美的旋律赋予新生命。

三、火把节的盛况

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就是火把节,在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点上火把,穿上节日的盛装,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白天,男子们参加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爬杆等活动;

女子们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比赛的优胜者敬酒。

同学们,我们就去参加一次火把节吧!

2、巡回指导学生。

(可以利用课前集体舞的素材三步一跺、三步一跳等。

3、彝族舞蹈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许多人一起表演。

让我们随着欢快、热烈的音乐,一起跳起来。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4、小结本环节。

1、各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设计火把节上的表演形式。

2、各小组展示。

3、女同学拉起一个内圈,男同学拉起一个外圆,老师和几个同学在圆心甩红绸,以示篝火。

随《阿西里西》的伴奏边唱边舞。

拓宽视野,感受舞蹈与音乐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

师生共同舞蹈构成一幅热情奔放的画面,体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结束语:

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祖国的西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除了彝族外还有苗族、侗族、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如:

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傣族孔雀舞、壮族的《刘三姐》等都是经典之作。

(教师各表演片断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下节课老师会陪同学们一起走进祖国的西南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让我们下次再见!

谢谢大家!

瑶族舞曲教案

知 

识:

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技 

能:

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

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思 

想: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型:

本课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时:

一课时。

难 

点:

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重 

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法:

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

一 

音乐导入:

欣赏《爱我中华》问:

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

听乐曲片段(瑶族舞曲)问:

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

导入新课。

二、二 

进入新课 

(一)人文介绍。

瑶族风情、文化艺术铺垫(学生结合屏幕简介“盘王节”由来,介绍“长鼓舞”等极具“瑶族”特点的“瑶族文化”),教师补充。

瑶寨简介(屏幕出现瑶寨风情并配以文字介绍)(盘王节和长鼓舞)

2、《瑶族舞曲》(作品背景介绍略)

(二)初听全曲,了解全貌

1、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

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

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

全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

结构为:

A+B+A’三大部分

(三) 

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1) 

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思考:

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构成音乐的主要音符为?

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2) 

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教师结合欣赏简单介绍羽调式

3) 

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思考:

主题二与主题一比较有何异同

(四)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主题二由主题衍化而来,在速度、力度方面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 

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二部分主题

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提问:

与第一部分比较,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令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4) 

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三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

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特点。

教师总结 

第三单元 

瑰丽的电声《大海啊故乡》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命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做一个舞蹈动作,当你看到这动作时,会联想到什么?

(师做双臂波浪动作,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会联想到海鸥、会联想到大海,有那位同学见到过真正的大海?

有没有亲自到海边玩过?

你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大海。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大海的印象或到海边游玩的情景)

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

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表现大海宁静的:

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

表现大海气势的:

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轻轻的播放《大海啊故乡》的前奏)

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二、欣赏《大海啊故乡》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四、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学习音乐知识  ||:

 :

||反复记号

3、加上反复记号再听老师范唱,学生哼唱。

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5、跟琴学唱歌谱。

6、解决难点 

1=F

(1)3/4 12 

76 

|53 

3-|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

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3/4 65 

411 

65 

5--|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

“5--”的时值要唱足

7、完整的演唱歌谱,教师随时纠错。

8、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9、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重点部分)

1、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

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3、师:

同学们,大海是宽阔无垠,变幻无穷的,时而温柔恬美平静,时而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们看两组组画面,从这些画面,你能看出这时大海是平静,还是波涛汹涌呢?

第一组:

温柔、恬美、平静。

 

第二组:

波涛汹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静和跌宕起伏表现歌曲情感,如何划分?

第一段:

平静  

第二段:

跌宕起伏

5、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呜”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2)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如“海边出身”)和力度的变化。

(歌曲结构十分简洁,除去反复的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

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

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3)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

重复时前段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后部分采用齐唱,第一组学生用“啊”伴唱。

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

(朗诵内容可以是提前让学生准备,也可老师准备好投影出来或是请学生即兴发挥)

6、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讨论:

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大海平静与波涛汹涌?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

请学生上台表演。

六、思想教育

大海有时风平浪静,充满诗情画意;

有时波涛汹涌、涛声如雷,无论是柔静美还是雄壮美,都是人格化的美。

音乐世界中的大海,更富于诗意地展现它博大的胸怀与澎湃的激情,涌动着人类对生命力量的热爱与追求。

“人生就象大海”,让我们朝着奋发进取的人生目标进军。

七、学生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 

八、下课。

学生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学科的整合,注重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生成和发展我通过让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丰富他们的经验,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在学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我采用了唱、听、跳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表现歌曲的情感。

学生用歌声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

用身体律动表现大海的平静与波涛汹涌。

我还安排了一组又一组的同学到讲台上表演,对他们的表演予以肯定,并进行鼓励。

所以,在这节课上,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了,我与他们的配合十分默契,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另一方面我用“人生就象大海”作比喻,激发了学生对生命力量的热爱与追求。

《夜莺》 

[教学内容]

1、新课程十六册第三单元欣赏曲目——《夜莺》。

2、感受电声音乐魅力,学习电声乐队知识。

[课型]欣赏创作活动课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