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2358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测试试题4文档格式.docx

C.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D.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的官员

5.彼特拉克说: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以上观点反映了

A.维护教会和世俗权威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6.小明参加主题为“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选了几个课题进行研究。

你认为他所选的哪个课题不符合主题

A.彼得拉克的“人的学问”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C.薄伽丘的《十日谈》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7.2008年《扬子晚报》报道: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

下列表述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造纸印刷对人类文明的传播贡献巨大

B.丝绸在古代发明中出现较早、应用较广

C.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D.与火药和指南针相比,青铜和瓷器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人类文明的进程

8.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融入了中国书法艺术。

其图构思源于

9.16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自然科学在许多领域中取得了划时代的研究成果①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的近代科学②牛顿建立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③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④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下列评判你认为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错误,①②正确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③④均正确

10.下列关于电气革命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B.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C.垄断组织形成D.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

11.魏源所编的《海国图志》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发展资本主义

12.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洋”了。

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已经全盘西化

13.“八荣八耻”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这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一致

A.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整风运动

14.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B.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5.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写道:

“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

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16.孙中山留下遗嘱: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B.反帝反封建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7.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

“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

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18.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

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考场外景:

门口悬挂“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考场内景:

张贴“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标语

D.作文特写:

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下列作品中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是

A.《红与黑》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D.《人间喜剧》

20.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是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自由引导人民》D.《日出·

印象》

第I组:

选修一《重大改革回眸》

21.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任职的是

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2.下列属于梭伦改革措施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3.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和齐国“相地而衰征”的实行,导致的相同后果是①增加了国家的收人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定门第等级最具有进步性

25.“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A.兵不在多而在勇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D.北宋的集权措施没有积极作用

第Ⅱ组:

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21.关于20世纪初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欧洲开始衰落B.科学技术遭到战争的破坏

C.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D.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2.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防御战的巅峰”,是因为一战中最突出的战法是

A.阵地战B.坦克战

C.运动战D.闪电战

23.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开始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是

A.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德意志、奥匈帝国的毁灭

24.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大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争夺

A.对德国的控制权B.战争赔款

C.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D.地区及世界霸权

25.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参与签订B.中国的主权受到了充分尊重

C.日本在华的侵略权益受到打击D.体现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高二历史答题卷

题号

第Ⅰ卷

第II卷

总分

合分人

26

27

28

29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50分。

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6分,为必做题;

_第29题10分,分为两组,第Ⅰ组为选修一的内容,第II组为选修三的内容。

你可任选其中一组作答。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说: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材料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

他还指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三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

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

(4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6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世界地位,并简要指出孔子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西方古典文化中心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解答。

人的理性精神也得到了发扬,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材料一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在研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还可参考的著作有

书  名

作 者

出 版 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马迪厄

商务印书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含义。

(4分)

(2)请归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核心。

(4分)

(3)如果要对启蒙运动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三所列的著作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

并说明你的理由。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材料一孙中山及其手书

图1图2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材料一的图l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中的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

在国民大革命后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两大革命思想?

(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解答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形成的特点。

29.(10分)下列两组试题,请任选其中一组作答。

组: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摘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

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

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特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3分)

(2)从目的看,商鞅和王安石变法有何异同点?

(3)结合以上改革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借口南联盟科索沃省自治问题,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给南联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南斯拉夫联盟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在地区。

(2)用典型历史事实说明这一地区曾是欧洲的“火药桶”。

(3)列举二十世纪初由这里引发的战争的主要战役,并指出战争的性质。

高二历史(A卷·

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选修一与选修三的两组选择题答案是一样的。

A

B

D

C

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6分三题为必做题,29题10分,为选做题,考生可以任选一题作答。

26.(12分)

(1)都看到美德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都主张重视教育的作用。

(2)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

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

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3)孔子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孔子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7.(12分)

(1)含义:

文艺复兴: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个性解放。

(2分)启蒙运动:

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崇尚科学理性。

(2)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2分)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2分)

(3)

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理由:

启蒙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

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选《法国革命史》理由: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学生选择任一著作并说明理由均可得分,其中选择1分,说明理由3分)

28.(16分)

(1)潮流:

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

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作用:

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情怀:

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

(2分)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3)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