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22867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课时复习12Word下载.docx

复习重点:

能分析并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

一、揭题

复习,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复习

1.第5题。

(1)学生独立填表,集体交流结果。

(2)观察表格,你发现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乘积相等,挖的天数越多,每天挖的米数越少。

挖的天数越少,每天挖的米数越多。

2.第6题。

(1)出示图,说说每件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一律按半价出售”是什么意思?

你能先计算出每件玩具的半价是多少元吗?

学生计算,说说每件商品的半价分别是多少?

板书算式:

132÷

2=66(元)408÷

2=204(元)116÷

2=58(元)

214÷

2=107(元)150÷

2=75(元)

(3)200元钱能买到哪些玩具,最多能买几件?

小结:

用66+58+75=199(元)199<

200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第7题。

(1)观察图,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想到哪些条件?

(两人一共浇了6行树)

(2)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提问:

你是怎样想的?

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算法一:

3+3=6(行)(或3×

2=6(行))72÷

6=12(棵)

算法二:

72÷

2=36(棵)36÷

3=12(棵)

4.对比练习:

第8题。

(1)独立审题,集体练习。

(2)说说每题你是怎样解答的?

(3)比较这2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重点训练:

第9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讨论第一问。

(3)独立完成第2问,集体交流时,说说怎样想的。

三、思考题。

1.学生思考,集体交流。

2.说明:

答案不唯一。

第一题:

209÷

3=69……2第二题:

被除数可以是510—549。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闰年和平年的知识

3.实践活动——生日快乐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

大月、小月的记忆与平年、闰年的判断

教学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找到规律掌握知识。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

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

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经历年、月、日的探索过程,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记忆与判断方法。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

意识。

课时安排:

年、月、日的有关知识1课时

闰年和平年的知识1课时

实践活动——生日快乐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卡知道一年中的大、小月和二月及对应的天数,知道2013年全年有365天。

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一年中的大小月、二月及有关记忆月份的方法。

难点:

熟记一年中的大小月、二月及一些特殊的日子。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上课时间

3月6日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2013年年历卡,初步了解一年中有哪些月份是31天,

哪些月份是30天,哪个月一般是28天,并能了解书上记住对应的大小月的方法。

2.根据年历卡,进一步了解一些有纪念性的日子,并试着记一记。

 

学习内容及安排

一、自学导航

1.先看一看书上P17页内容,再对照2013年年历卡完成下面的填空。

(1)填写书上17页表格。

(2)一年中有()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月,有()天的月份是小月。

2013年的2月有()天。

(3)我的生日是()月()日,这个月有()天。

(4)用水彩笔涂色:

把书上表格中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5)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你会用哪些办法记忆呢?

(除了书上的办法外,还有可以查查资料,问问家长,在横线上记一种你喜欢的方法)

2.请写出2013年一共有多少天的算式,并试着计算有多少天?

3.有些特殊的节日你知道吗?

试着填一填。

儿童节()劳动节()

国庆节()党的生日()

教师节()妇女节()

还有哪些特殊的节日,你可以问问家长或上网查一查,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板书“年月日”

二、学习单反馈

1.交流学习单第一题

2.出示2013年年历卡

谈话:

同学们对于年月日已经进行了前置性学习,请大家观察2013年年历卡,请一个小组回答下面的问题。

(1)

(4)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大月:

1,3,5,7,8,10,12

小月:

4,6,9,11

2月

(5)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月份的?

3.2013年一共有多少天?

你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一: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预设二:

31×

7=217(天)30×

4=120(天)

217+120+28=365(天)

预设三:

12-1×

4-3=365(天)

追问:

一年中的天数一定是365天吗?

你有什么补充。

课后,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疑问进一步去了解,下节课我们还会学习到有关的知识。

三、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1-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

什么疑问?

生小组代表口答,集体校对

小组成员分别口答,注意追问,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生口答,师板书

(1)生介绍数拳头法,示范并带着大家练习。

(2)还可能会有歌谣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生:

一年中还有的天数是366天,那就是有闰年的情况。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内容

1.判断

(1)一年有12个月,其中大月有7个,小月有5个。

(2)我的生日在4月,是4月31日。

(3)一年中只有2个月是连续的大月,没有连续的小月。

2.分小组计算2013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各有多少天?

板书设计:

年月日的认识

大月(31天):

1,3,5,7,8,10,1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月(30天):

4,6,9,11

2月(28天或29天)

儿童节6月1日劳动节5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

建党日7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妇女节3月8日

第二课时平年与闰年

教材第19—21页例题和想想做做,你知道吗。

1.知道平年、闰年及对应的天数,学会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知道一年四季对应的月份,并能计算每个季度的天数。

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整百份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与一般年份的区别,以及计算。

3月7日

1.通过自学,知道并理解只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

2.判断某个年份是不是闰年或平年,一般情况用除以4判断,整百年份要除以400,凡有余数的年份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看书P19页内容,并试着填空理解、归纳有关知识。

1.2012年的2月有()天,2013年的2月只有()天。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年。

2.上节课我们计算了2013年的全年有()天,那么2012年全年有()天。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通过观察1999—2010年2月的天数,我发现()、()、()年的2月都是29天,这些年份都是闰年。

我还能往前或往后推算出199□年也是闰年。

201□年也是闰年。

4.一般每()年中有()个平年、()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年。

如2004÷

4=501,2008÷

4=502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

5.想一想:

2001、2003、2005、1999这些年份是闰年吗?

为什么?

6.列竖式算一算1998年、2120年是不是闰年?

7.有没有特殊的年份,不能用除以4来判断,试着在书上找一找、画一画,不会的可以先问问家长,再在课堂上交流。

一、学习单反馈

1.1.2012年的2月有()天,2013年的2月只有()天。

为什么不讲有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要特别提出“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

点题:

平年与闰年

2.2012年全年有()天。

你是怎么想的?

3.1999—2010年中,哪些年份闰年?

往前或往后推算出199□年、201□年也是闰年?

4.从上面的研究中,你有什么发现?

板出:

一般每四年中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5.想一想、说一说:

7.所有的年份都是除以4来判断是不是闰年吗?

8.巩固练习:

判断想想做做1中相关年份是不是闰年。

二、学习时间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一年中有多少个星期?

完成想想做做2平年一年有多少天?

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那闰年中有几个星期零几天呢?

2.计算结束时间

在24时记时法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完成想想做做2

这时计算什么时间?

怎样计算的?

3.计算经过时间思考题

水稻播种日期5月5日收割日期10月16日,生长期()。

引导:

这与计算季度的时间差不多,只不过不是整月的我们按照实际天数计算。

5月的天数:

从5日至31日31-5+1=27(天)

6月:

30天,7月:

31天,8月:

31天,9月30天。

10月:

1日至16日,16-1+1=16(天),也可以直接看成16天。

试着独立完成其余练习。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平年和闰年的哪些知识?

你还有

四、知识拓展:

你知道吗?

生口答

一年中的每个都有28天,而平年的特征在二月只有28天,这样说更准确,不会产生混淆。

因为2013年是平年,有365天。

而2012年是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所以是365天。

2000、2004、2008年都是闰年。

往前推1996年、1992年是闰年,往后推2012年、2016年也是闰年。

生举例口答:

2004÷

4=502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2006÷

4=501……2,有余数是平年。

生口答,这些单数的年份不是4的倍数,一定是平年。

生口答算式过程

生口答:

整百年份的要除以400,是400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00倍数的整百年份是平年。

平年一年有365天,

365÷

7=52(个)……1(天)

52个星期零2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是用1949+100=2049年,月和日不变,所以是2049年10月1日。

生口答算式:

5月:

31-5+1=27(天)

27+30+31+31+30+16=165(天)

想想做做4

想想做做5、思考题

平年与闰年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1964÷

4=4912000÷

400=51986÷

4=496……2

64÷

4=1620÷

4=586÷

4=21……2

1964,2000是闰年。

1986年是平年。

第三课时生日快乐

教科书P22-23页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谈话:

小朋友们,瞧,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出示图),他的朋友们都来为他祝贺,你们想对小明说点什么?

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朋友表示感谢,并询问了他们是哪一天过生日的,四位朋友都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日,各说了一句有关自己生日的话,你们愿意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

二、组织活动

1.猜课本中小朋友的生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确定是几月几日。

然后全班交流。

(提取4人生日信息并挂出来:

小芳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

小刚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第一天。

小丽的生日是在教师节的前两天。

小亮的生日是八月的最后一天。

全班交流时,同时梳理大、小月的知识。

有困难的学生,可启发他们利用年历来查找。

“一年的倒数第三天”是指12月29日;

“第三季度的第一天”是指7月1日;

“教师节的前两天”是指9月8日;

“八月的最后一天”是指8月31日。

2.让学生猜自己的生日。

大家都很聪明,猜出了课本中四位小朋友的生日。

你能想办法让同学也猜猜你的生日吗?

先编一句话,暗示自己的生日,要想办法增加一点儿难度,使别人不那么容易猜出来。

学生各自编一句话暗示自己的生日。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猜生日,并把猜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3.统计全班学生的生日。

下面我们统计全班同学的生日,请大家看课本P23统计图,要求我们怎样对同学们的生日分类?

你们打算怎样收集数据?

请大家各自画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记下各个月份出生的人数。

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收集数据,各自填写统计表。

在课本上把统计图绘制完整——画出直条。

提醒学生画图规范,用铅笔,画斜条也可以用彩笔涂色。

问:

根据统计图,你们能回答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现在小组里统计,再交流汇总,得到全班的统计数据。

然后让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要求学生能看着统计图,回答图下的连个问题。

让学生算出每个季度出生的人数各是多少,并填入P23的统计表中。

(问:

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给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给大家说一说。

鼓励学生提一些有创意的问题。

三、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

四、安排课外活动

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吗?

爸爸、妈妈关爱着你们,你们也应该关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可以回家后问一问,并且要在年历卡上圈出来,准备为爸爸、妈妈庆祝生日。

老师还想知道你打算怎样为自己的长辈庆祝生日呢?

(组织学生交流家庭成员的生日,教育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

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单元教学计划

认识简单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

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照要求正确地将图形平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共2课时

平移和旋转1课时

美丽的花边1课时

第一课时《平移和旋转》

教材第24、25、26页例题和想想做做。

1.通过观察实例观察、模仿、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探索、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的方法;

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探索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距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判断图形平移了几格,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网格纸

1.我会判断哪些物体(或图形)的运动是平移,哪些物体(或图形)的运动是旋转。

2.我会判断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格数)。

3.我能试着在网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正确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预习导学一:

1.看书自学24页例1,结合图说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

并试着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

2.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

()的运动是平移

()的运动是旋转

预习导学二:

仔细观察,完成下面各题。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提示:

图形平移了几格,不是看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有几个空格哦!

预习导学三:

动脑思考:

说说你打算怎样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预习导学四: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想深入了解的?

一、认识平移和旋转

视频:

今天相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哆啦A梦的一段短片,想看吗?

不过要仔细看哦,一会哆啦A梦要考考大家。

1.出示6张图片:

还记得这几幅画面吧,刚才他们在短片里是怎么运动的?

我们用手势比划一下吧。

2.分类:

他们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

如果把这6张图片分成两类,你打算怎么分?

(先想一想,好,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揭示:

时光车、电梯、黑色移门都是沿着直直的线运动的(做手势),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称为平移。

(板书:

平移)

竹蜻蜓、绿色的门、螺旋桨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在运动(做手势),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称为旋转。

旋转)

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平移和旋转”。

和)

3.判断练习:

生活中很多物体按着平移和旋转的方式运动着,请你们判断一下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4.举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

同学生都是有心人,发现了这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跟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吧。

(同桌交流)

5.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平移。

二、探究平移特征,数平移的距离

1.自学、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看图试着完成网格图下面的三道题。

完成之后,小组交流、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交流:

(1)点是怎样运动的?

为了准确地描述平移现象,我们一般要说清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板书:

方向距离(板书“距离”时说:

也就是平移了几格)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点是怎样平移的?

(2)这条线段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呢?

①你怎么知道向右平移的?

②你们又怎么看出来平移的距离是4格呢?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上台指一指。

(课件出示数的方法)

让判断错误的同学说说自己错在哪?

对应点:

我们数线段平移了几格可以看它从原来的位置到现在的位置相隔了多少格(手指课件),也就是线段平移了多少格,我们将这两点称为对应点(电脑闪烁,板书:

对应点)

请你上来指一指它的对应点在哪?

(线段下面的端点)课件演示。

明确:

看来要知道线段平移了多少格,只要找到线段上的一组对应点,看它们平移了多少格就行了。

(3)这个三角形又是怎样平移的呢?

(课件演示)

①你是如何知道向右平移的?

又是怎么知道平移的距离的?

(上台数一数,说说找的是哪一组对应点)

②课件演示三组对应点。

③小结:

要知道三角形平移了几格,先要找到一组对应的点,对应点不止一对,为了确保数的正确,也可以找两组对应点分别数一数。

④思考:

为什么不找这个点呢?

(找特殊点,比如端点、顶点,同时手指着课件)

4.练习:

金鱼图和火箭图。

看来大家对图形的平移有所了解了,请你判断这里的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向哪平移了几格。

打开数学书24页,填在书上。

校对:

课件演示,移之前先想好你找得是哪一个点,看看它平移了几格。

通过这几题我们发现,判断一个图形如何平移,首先要确定平移的方向,接着确定图形上的一组对应点,看它们之间相隔了几格。

三、根据平移的特征,画平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