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2271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复习教案修该后Word格式.docx

3.物质的称量

4.仪器的连接

5.玻璃仪器的洗涤

6.常见气体的制备

【典例精析】

例1:

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

A.含磷洗衣粉B.可降解塑料袋C.高效低毒蚊香D.合成纤维衣服

解析:

本题考查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可以使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营养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藻类的疯狂生长,从而影响水中鱼类等动物的生存。

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可保护环境,应提倡使用。

高效低毒蚊香和合成纤维衣服的使用都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应提倡使用。

例2:

(2004·

吉林)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析下列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包括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以及变化;

开发新的能源、合成新的物质、防治环境污染都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

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

例3:

厦门市)下列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联线不正确的是()

A.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资源问题

B.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C.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能源问题

D.中科院开发的纳米玻璃用于国家大戏院--------------材料问题

本题是有关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内容。

A中利用海水淡化膜技术解决淡水资源问题;

B中开发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可以避免使用含磷洗衣粉对水带来的污染,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D中的纳米玻璃属于材料问题;

C中的导电塑料属于材料问题,不属于能源问题。

例4:

(2003·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了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解析:

本题以科技新成果“稻草变黄金”为背景进行设计命题。

题目重在考查学生接受、处理、迁移新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CCl4和钠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CCl4+4Na------4NaCl+C。

这个反应显然是置换反应,生成物中的金刚石是碳元素的非金属单质。

【常见误区】

1.忽视化学与新科技、生活的联系。

如例3和例4。

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会考其实很重视对化学与生活、科技的联系的知识点的考查。

2.忽视总结规律,造成知识迁移失误。

【基础演练】

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不用或少用含磷洗涤剂

C.垃圾分类回收D.实验时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

2.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B.水力发电C.干电池D.温泉浴

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4.享受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用煤火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硒时,应大量食用含硒元素的营养剂

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宜食用

D.不能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作为调味品来烹饪食品

5.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为减小污染,回收可利用资源,下列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是()

a废旧电池b废纸c废饮料瓶d果皮e废旧金属f变质食品

A.abcdB.abceC.bcefD.全部

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乱扔塑料袋、泡沫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

B.城市一般能见度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

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有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

7.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概念。

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A.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绿色化学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C.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绿色化学研究记忆合金的开发和应用

教后记: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1.掌握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能够正确的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同时能正确解决与氧气性质有关的问题。

掌握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正确操作。

1.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我们在第二章了解了空气组成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同时接触了几种新的反应类型。

聆听、回忆。

让学生明确复习本章应该重点掌握的问题

一.空气的组成

空气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自然界中的每个生命都离不开空气,请大家回忆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氧气、氮气、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志组成,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空气的组成和各组分所占的体积分数。

二.氧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大家回忆一下,氧气都有哪些化学性质。

3.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练习写方程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装置(能画图)

(3)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4)注意事项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药品,并将试管固定

c.给试管加热

d.收集气体

e.移开导管

f.停止加热

4.氧气的用途

回忆并回答氧气的化学性质。

(1)支持燃烧

(2)硫+氧气→二氧化硫

(3)碳+氧气→二氧化

(4)铝+氧气→氧化铝

(5)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思考并回答

(1)为什么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2)为什么瓶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试管口向下略微倾斜?

(4)加热前应先预热?

(5)为什么刚开始不能收集?

(6)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

回忆氧气的用途

明确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制法和用途。

同时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物质的分类

我们根据物质的组成情况可以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现在同学们回忆一下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

回忆并回答: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空气、水泥砂浆、汽水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进一步明确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依据,以及它们的概念和常见的例子。

学会能正确的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四.化学反应类型

在本章我们学习了两种化学反应类型现在请大家回忆,并分别举例说明。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一种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我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铁和氧气的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的分解。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回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并明确他们的字母表达式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

1、对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

2、基本形成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

3、掌握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要点。

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巩固已学知识;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析、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教学分析:

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景。

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

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

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

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已基本形成;

对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要点也有所掌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已学了不少与水有关的知识,对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温故而知新。

一、化学基本概念

填写课本P68中的表格

1.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汞原子(Hg)、氧原子(O)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可以裂解成原子;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特征: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水分子(H2O)氧分子(O2)氢分子(H2)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气(O2)、氢气(H2)、汞(Hg)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却含多种元素。

单质和化合物都是参加外净物。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汞(HgO)、水(H2O)

[课堂练习]

1、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香味。

(2)酒精(由分子构成)温度计遇热液柱上升,遇冷液柱下降。

(3)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4)气体易被压缩,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

(老师在讲解时应举一反三)

2、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

(1)空气

(2)氧气(3)水(4)食醋(5)氯酸钾(6)铁水(7)白酒

(8)二氧化碳(9)矿泉水(10)四氧化三铁

二、水

1.水的电解实验:

⑴.与正极相连的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产生氢气。

谐音:

“正氧负氢”——“正养父亲”

⑵.V正:

V负=1:

2

⑶.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⑷.水通电化学方程式:

2H2O通电2H2↑+O2↑

⑸.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①.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2.水的净化

⑴.在乡村,用明矾作净水剂,它的作用,使水中不溶杂质沉降。

⑵.净化水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蒸馏级别最高。

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

⑶.硬水和软水

①.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软水都是混合物。

①.硬水、软水鉴别它们方法:

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

泡沫少的,起浮渣的为硬水。

加热煮沸,有白色残留固体为硬水,没有的为软水。

②.硬水的软化:

煮沸、蒸馏。

③.硬水的危害:

用硬水洗衣服,洗不干净,浪费肥皂,衣服变硬;

锅炉长期使用硬水,结水垢,浪费燃料,还能引起因管道局部受热而爆炸。

3.水资源保护

⑴.水资源保护主要从两方面做起①.节约用水;

②.防止水体污染。

⑵.水体污染的来源:

①.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任意排放;

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③.生活上,生活污水,垃圾的任意倾倒。

⑶.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课后记: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案

1.知道物质的分类的作用,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构成。

2.知道原子的结构、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

3.了解元素周期表,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对比、举例、想象、类比、练习。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熟练运用。

1.化学式的书写;

2.化学用语的区别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问题。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原子并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是一个空心球体。

原子(不带电)质子(+)原子核(+)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

3.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荷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并不是所有原子就有中子,如氢原子就无中子。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很小。

7.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原子的质量越大,它的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原子。

8.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贡献。

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10.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是宏观概念,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1.地壳里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由多到少的顺序:

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音记忆“养闺女,先补铁后补钙”“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

12.地壳里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O);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O),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Al),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生物细胞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O)。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质子数不同。

1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由同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不能组成化合物。

14.书写元素符号方法: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地二个字母小写。

15.元素符号有两个意义:

①.表示某元素、②.表示一个某原子。

例:

O①.表示氧元素、②.表示一个氧原子。

但是,金属元素符号、固体非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

①.表示某元素、②表示一个某原子、③.表示某物质。

Fe①.表示铁元素、②.表示一个铁原子、③.表示铁物质。

16.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

由图可以得出的信息:

表示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名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①.钙的原子序数为20、质子数为20,②.钙元素符号为Ca,③.钙为金属元素,④.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17.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电子层、O表示电子数、表示核内质子数

18.相对稳定结构: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二个电子的结构。

①.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容易失去电子

②.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容易得到电子

③.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He为2个不得失电子稳定结构

19.离子:

带电的原子团和原子叫离子,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

20.原子团:

由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

常见原子团有:

①.SO4硫酸根,②.NO3硝酸根,③.CO3碳酸根,

④.OH氢氧根,⑤.NH4铵根。

22.①原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

S16=2+8+6

②阳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

Mg2+12>2+8

③阴离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

Cl17<2+8+8

23.离子符号的写法:

带电荷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号写在数字后面,如:

①.O2-—氧离子、②.Ca2+钙离子、③.SO42--硫酸根离子

24.常见离子:

①.氢离子H+、②.亚铁离子Fe2+、③.铁离子Fe3+、

④.硫酸根离子SO42--、⑤.硝酸根离子NO3--、⑥.碳酸根离子CO32--

⑦.氢氧根离子OH--、⑧.铵根离子NH4+

2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①.金属(Fe、Hg),②.稀有气体(He、Ne),③.固体非金属(金刚石、石墨)。

26.化学式:

有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纯净物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27.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4种:

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③.表示一个某分子、④.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某原子和几个某原子构成。

H2O2①.表示过氧化氢、②.表示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④.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8.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方,如CO2,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如NaCl。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9.“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利用这一规定,可求出某化学式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

求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

方法:

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有+1+x+(-2)×

3=0,则x=+5。

30.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如Cl2中Cl的化合价为0。

31.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铜显正一正二价,铁显正二正三价,铝显正三价,氢显正一价,氧显负二价,氯显负一价,

3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方法:

①.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符号,正价在前,负价的写在右边,②.把化合价分别写在元素的正上方,③.交叉数字,即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另一种元素原子的个数,④.能化简的要化简。

P2O5→P2O5MgO根据化合价可写化学式,根据原子个数比可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可求化合价。

32.计算:

①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和

②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

③.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数字“2”的意义:

①.微粒符号前的2,表示两个某原子、两个某分子、两个某离子,

2N表示两个氮原子、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2SO42---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两个某原子。

H2O“2”表示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

③.元素符号右上方的2,表示一个某离子带两个单位的电荷。

Mg2+“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2,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里显的化合价。

Ca“2”表示钙元素在化合物里显正二价。

33.①高锰酸钾KMnO4紫黑色,②氯酸钾KClO3白色固体

③二氧化锰MnO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④氧化铜CuO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⑤四氧化三铁Fe3O4黑色固体,⑥氧化铁Fe2O3,

⑦氧化亚铁FeO,⑧五氧化二磷P2O5白色固体,⑨氧化铝Al2O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教案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讲解与练习、概括、总结。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能力,同时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1、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有关化学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