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1664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检测试题8Word格式.docx

5、拿破仑政权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体现了法国革命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深刻影响的是

①颁布了《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②保存大革命成果,维护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

③动摇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传播大革命的思想

④与英国争夺霸权,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6、《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②国会可以随时弹劾总统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行为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

8、“就在瓦特和博尔顿对蒸汽发动机进行最后完善的时候,伦敦一个50岁的学者正对自己的文稿进行出版前的修订。

这份文稿可以看作是一台特殊的发动机,一台思想的发动机,它将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位学者是:

A、牛顿B、狄德罗C、亚当·

斯密D、马克思

9、在英国,1811年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快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10、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展馆“水晶宫”举行,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世纪初,英国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际劳动分工的深入发展B、世界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强

C、电信技术促进商业的发展D、各地市场和消费联系密切

12、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落后性体现在:

①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②俄国垄断资本软弱且对西方具有极大的依赖性③国内社会矛盾复杂尖锐④群众性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3、1921年,列宁对美国企业家阿曼德·

哈默(23岁,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的白手起家百万富翁,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缓解苏俄的饥荒)说:

“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

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

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

”1921年,苏俄的哪一项经济政策最符合列宁的这番言论?

A、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恢复私人小企业

D、允许进行自由贸易

14、下图是《苏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照片》,从图中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苏联个人崇拜之风盛行②苏联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③苏联工业产品品种单一④苏联重工业的品质很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5、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斯大林模式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使其经济效益低下B、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建设的发展

C、主要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D、导致严重的个人崇拜,专制独裁盛行

16、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③会议暂时协调矛盾,又埋下了隐患④两会均损害了中国主权

A、①②③④B、①①③C、①②D、②③④

1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是该体系

A、是出于反苏的共同目的B、根据自身实力而确立的

C、建立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基础上D、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力量

18、下图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在1926年时,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市场繁荣B、汽车制造业发达C、银行业发达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19、下表是1932年纳粹党员阶级成分统计表,表格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工人

职员

自由职业者

农民

官吏

其他

28.1%

25.6%

20.7%

14.1%

8.3%

3.3%

A、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已经夺取政权B、德国法西斯纳粹党是乌合之众

C、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纲领具有欺骗性D、德国法西斯纳粹党群众基础广泛

20、下列有关1936年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制造华北事件以扩大在华势力

B、青年军官建立军部法西斯的企图被粉碎

C、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D、明确提出了向南方海洋侵略的计划

21、二战爆发前英法对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

1939年9月同德意共同签订慕尼黑协定宰割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但出现“奇怪战争”;

1942年初,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对上述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英法自始至终推行绥靖政策②英、法、德、意曾一度结成法西斯同盟压迫弱国

③英法在二战爆发前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④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结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

“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以上言论体现出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门户开放”政策B、大陆均衡政策C、冷战政策D、金元外交政策

23、二战后初期,有人认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下列史实与该观点相符的是:

①雅尔塔体系确立②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产生

③北约与华约建立④对德分区占领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24、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

①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明显②重新确立战后欧洲亚洲的政治版图

③严重损害中国主权④都决定了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5、纵观20世纪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共同特点是:

A、都是各大国战前即已结盟,战后共同策划的结果

B、都是战胜国通过共同认可的条约处置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

C、都是各大国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D、体现了各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26、1948年底,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说:

“最初是日本广泛非军事化的旧方针,与要把日本建成为自立国家的新方针产生了矛盾。

”因此,新的“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

”美国对日政策改变的原因和影响是:

①中国内战中蒋介石败局已定②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③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④有利于根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27、朝鲜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分裂的根源是: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的结果

B、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

C、两种制度的对立

D、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分别占领造成

28、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浑厚的邻居。

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

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这种“政治智慧”是: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29、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国民经济非军事化D、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30、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法西斯势力猖獗 

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

B、

C、

D、

31、西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70年代经济危机的共同点是:

①破坏生产力②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③经济“滞胀”④迫使西方世界进行政策调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2、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触及了不少尖锐的社会问题,反响很大。

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既活跃又混乱,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得到了根本改变

B、爱伦堡的创作热情和勇气推动文学的发展

C、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

D、个人崇拜状况有所改变,许多被压抑的问题暴露出来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3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

)西方一评论家说:

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

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在美国的策动下,联合国主持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元的地位在大大加强,并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二战期间美国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法案)停止实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危机。

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在战后美苏对峙的形势下,西欧诸国被迫依附于美国,又屈从地接受了马歇尔计划……。

——《世界史》

材料三:

下表是1970年美国和英国、西德、法国、日本在工业生产总值、出口贸易和黄金外汇储备方面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

1970年

美国

英国

西德

法国

日本

工业总产值

37.8

6.5

10.1

9.45

出口贸易

15.2

6.8

12.2

6.4

6.9

黄金外汇储备

15.5

4.7

14.6

5.3

5.2

材料四: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

这项措施将共同市场(欧共体)对美国出口的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了一倍。

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

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等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威尔逊的理想是否征服了美国?

(1分)为什么?

(2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分)

(2)二战后初期,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反映西欧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有何重大变化?

(2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何表现?

(4)上述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4、(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

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

(3)材料三中列宁的“错误”指什么?

为何列宁的初衷会与现实发生矛盾?

后来列宁是如何改正错误的?

这一改正好在哪里?

(6分)

(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许多变化,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35、(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

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

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

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的世界

绝大多数人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赔款、波兰走廊(穿过西普鲁士的狭窄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大国的兴衰》

1919年以后的德国,从潜力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大国。

……经过几年的“正常”生活以后,它将再一次提出德国的强大问题。

……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了英国和法国,钢产量达1600万吨(同期英、法的钢产量分别为979万吨和971万吨)。

——《世界现代史》上册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文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

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与日本、意大利是否相同?

为什么?

结合史实说明德国、日本如何改变了势力均衡?

(2)结合材料二和三,说明为什么将不再“忍受下去”?

这种状况反映了什么规律?

(3)材料一对“三足鼎立”局面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A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18分)

(1)没有。

(1分)美国妄图利用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但由于英法联合反对,遭到失败。

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国联盟约》,反对加入“国联”。

(2分)说明美国的综合实力尚不足以称霸世界,国际格局的中心依然在欧洲。

(2)政治上:

雅尔塔体系形成,打破了长期以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西欧被迫服从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2分)经济上:

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加强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1分)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将西欧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西欧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

(3)美国与欧共体国家展开了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

(2分)主要表现:

经济上,同美国在世界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并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分)政治上,开始奉行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分)

(4)二战后初期,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影响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4、(22分)

(1)措施:

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产产品。

(2分)目的:

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2)实质:

以国有化形式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2分)趋势:

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趋势。

(3)想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列宁的初衷是以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改造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和生产问题但是忽视了当时落后生产力的状况和本身在一些实际问题如经济困难、农民不满、富农叛乱等。

实施新经济政策。

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做法,开始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4)相同:

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分)不同:

历史条件、目的、具体措施和结果方面迥然不同。

(4分,答案要具体,任答两点给4分)

(5)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5、(13分)

(1)指力图打破“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限制。

不完全相同。

日本和意大利并非是“一战”的战败国,德国是战败国,在该体系中受到宰割和制裁,纳粹党在国内煽动复仇情绪,得到广泛支持。

日本法西斯通过九一八事变及一系列侵华行动,突破了华盛顿体系;

德国法西斯放手扩军备战,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打破了凡尔赛体系。

旧的格局被打破,法西斯势力崛起,因此说打破了势力均衡。

(2)“一战”后德国经济逐渐恢复,又成为超过英、法的世界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