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106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试卷中的g值一律取10N/kg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S:

32 Zn:

65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5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4小题每题2分,15~23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关一个体细胞经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原来细胞的一样多

B.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分裂的结果

2、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下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解的食物链可描述为:

油菜larr;菜青虫larr;食虫鸟

B.图中油菜是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消费者

C.若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捉其中的鸟类,会导致油菜减产

D.油菜、食虫鸟和菜青虫都进行有性生殖,细菌和真菌都只进行分裂生殖

4、根据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吃酸梅时分泌大量唾液,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E]

B.谈虎色变这一反射活动需要[H]的参与才能完成

C.针刺手产生缩手反射,并感觉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D.观看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的人情绪激动、手舞足蹈,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

5、很多诗词蕴含着一些生物学知识,下列关于诗词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雌蛙在吸引雄蛙来抱对

C.“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这时发育到了蛹的阶段

6、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a-b说明环境可以影响生物,b-c说明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7、在下列图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B.自制汽水

C.比较硬度D.氢气流吹肥皂泡

8、下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干燥氧气B.测溶液的pH

C.气体验满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9、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计。

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此反应为H2+Cl22HCl,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为1︰1︰2

C.生成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pH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

10、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酸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含有氢离子的溶液是酸的溶液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只有①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6.43.24.00.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杂质

B.要得到3.2gC需消耗a的质量为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2、善于知识归纳,利于培养素质.下面是小沁同学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人体健康B.能源与环境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霉变的大米用水洗干净后可以食用

③重金属离子中毒可以喝鲜牛奶解毒①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②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

③使用氢能源-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减少酸雨

C.生活常识D.初中化学中常见的“3”

①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纯棉织物、纯毛织物

③油锅不慎着火可以泼水降低温度灭火①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②三构成物质的种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③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13、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检验某溶液中存在SO42-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分离铜粉和铁粉用磁铁吸引或加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鉴别硝酸铵和硝酸钾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15、

化学部分

36、(9分)从C、H、O、N、Na、Ca、Fe、S、Zn、Cl等10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①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②配制波尔多液的碱__________

③有氨味的固态氮肥__________④标出铁红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⑤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__________

(2)液态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

(4)泡沫灭火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7、(5分)小赵在实验室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他将10g锌(杂质不与酸反应)加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

问:

稀硫酸质量分数?

38、(5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到敬老院给赵奶奶送去鲜花和生日蛋糕。

花香满屋,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__作用;

(3)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可以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化学式)除去水壶中有水垢。

(4)工人师傅利用一种蓝色溶液在铁板上划红线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5)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来中和胃酸,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9、(4分)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下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可以用来腌制蔬菜,B中含钡元素,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

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D__________

(2)请写出E转化为D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0、(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制氧气,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_____。

④在实验室中,A、B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小华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A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1、(6分)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ABC

(1)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

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__________。

老师问:

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某同学脱口而出:

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

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引发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还可能有Ca(OH)2、NaOH学生丙还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还可能有NaOH、Na2CO3学生丁还可能有Na2CO3

,,

查阅资料:

CaCl2+Na2CO3=CaCO3darr;+2NaCl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结论解释:

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

拓展提高:

那么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

请你帮他继续完成实验,写出探究的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部分

42、(6分)下图是桃花、桃树枝条和枝芽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农为增加果实的质量,常采用环剥技术(如图二C处,将茎剥去约1cm,深至形成层的一圈树皮),破坏了果树的__________,影响有机物输送,导致图二中的桃D比桃B大。

(2)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__________中,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

(3)枝条是由图三发育成的,那么图三中的a将来发育成图二中__________。

(4)桃树生长时,施肥和泼水的目的主要是给桃树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

(5)图一中[12]发育成图二中[D],必须经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

43、(5分)如图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①~⑧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F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进入血液的主要器官①是__________。

(2)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__________(填数字)。

(3)经过⑥的作用重新回到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

4)组织细胞⑦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__________(填两字母)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