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0967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关系浅析精选3篇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其二是随着这种最为有效的机制的扩散,最不发达的经济区域也会繁荣起来。

该理论认为,对外贸易和投资开放将鼓励资本流入贫困国家。

由于工业化国家通过追加资本来赚钱的最好机会已经用完,而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回报应该比工业化国家高。

如果贫困国家降低贸易和投资的门槛,那么富裕国家就会输出部分资本。

如果这种资源流入采取的是贷款或间接投资形式,就会补充国内存款,放松对本地公司追加投资的金融限制。

如果是国外直接投资,会带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技能,金融风险也较少。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投资增加都会使贸易增加,富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好处并不以牺牲穷国贸易伙伴的利益为代价。

根据这个理论,在所有交易中,进出口双方、借贷双方、股东和员工双方都可以双赢。

按照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逻辑,不太发达的国家的机制将愈益类似于发达国家的机制,并且随着这种最好的运作机制的普遍传播,欠发达世界的经济将加速发展,与发达国家财富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

二、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的实践悖论

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逻辑下,只要不太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发达国家的机制,他们的经济将加速发展,与发达国家财富的差距也会缩小。

然而,无论从机制上还是繁荣程度上而言,全球化的现实并没有使世界经济变得更为统一,发展中国家普遍遭遇与新自由主义背道而驰。

[2]典型表现如下:

1.经济增长减速。

发达国家的资本确实从近几十年的全球化趋势中获取了巨额利润,但是,有很多发展中国家采用了发达国家所鼓励的战略,利用外国银行贷款和跨国公司雇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增加出口,结果是越来越多的生产利润和债务利息流向富裕国家。

发展中国家因为不利的贸易条件、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放缓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

除少数国家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严重下降,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

2.扩大生产失效。

面对增长减速,经济学家经常转向以提高生产作为万用灵丹。

生产一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动机,它被期待着能作为内在机制运行以推动这一体系的自我扩张。

其机制扩张过程为:

技术的提升或劳动密集程度的提高促进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节约的资本剩余用来降低价格或提高工资需求增长刺激资本扩大生产。

然而在1980~2000年期间事实与理论设想相背离。

从1980年开始价格没有下降,也没有出现工资增长。

实际工资处于停滞状态,每小时产出和每小时真实工资之间存在着鸿沟,这意味着从生产力增长中获得的几乎全部所得都被资本作为剩余价值剥夺了。

制造业部门工人产出虽然增长了,但产品的价格并没有降低,或者工人的工资没有提高,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相反,服务部门的就业不断扩大,但从事服务业的大部分人的工资都非常低或是非临时性的。

3.债务日益攀升。

从1982年到1998年,发展中国家债务增加了3倍,从5000亿增加到20000亿美元,债务国利息不堪重负。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债务利息占其出口额的40%。

拉美有些国家情况更加严重,阿根廷经济就是因为日益攀升的债务走向凋敝的。

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

之所以导致发展中国家普遍遭遇与新自由主义背道而驰,其根源在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的误区。

1.市场并非自足。

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是自发的,存在着“看不见的手”的调控,因而无须政府插手。

市场的确是在人们日常的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和自行“扩展”的,它无须人们有意识地设计或统一的中央计划就能达到协调,无需以成员间的共同利益作为前提就能运行。

每个独立的参与者在追求各自独立利益的时候能够自觉地形成高效配置资源的手段。

然而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有许多前提条件,而这些前提条件都不是市场能自动提供的。

比如说,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以人们在商品价格和品质方面形成某种共识作为前提,需要不受那些与价格无关的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产品及其制造环境十分稳定。

同时,市场的良好运行还涉及到许多非市场因素。

国内市场尚且如此,更何况无序的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穷国在拆除贸易与投资壁垒的过程中更需要政府来调控市场。

2.股票市场并非万能。

在通常情况下,股票价格上升了,工商企业可以从中获得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扩大经营,促进物质生产和商品流通,持股人也可以从中取出一部分用于消费,而消费的增加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物质生产。

但是,股票市场的动荡却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就资本主义经济史而言,股票市场与金融投机活动是一对孪生子,相伴相随,而且股票市场越发展,投机活动也随之进一步发展。

就华尔街的股票市场而言,现在它的持股人有几千万,然而股市价格的涨落基本上是操纵在为数不多的大炒股户手中,他们直接或间接地谋取暴利。

也就是说,在华尔街股市兴风作浪的主要是金融垄断资本。

他们的投机活动的猖獗必然破坏股票市场的正常运作,从而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加重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市场的无序。

3.资本剩余和市场调节并不协调。

新自由主义坚持认为,创建自由市场,即解除国家加给市场的所有限制将最终造福于所有国家。

然而,资本剩余的利用和市场的调节机制间并没有那样清晰的关系。

当出现持续的停滞趋势时,这一点会变得更加明显。

在商品生产和服务方面的投资机会减少时,越来越多的资本剩余会投向大幅扩张的金融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市场愈益成为国际性的市场,资本在全球每一个角落寻求利润。

这样就使停滞趋势和金融危机全球化了。

此外,在资本主义体系结构中,所有地方都面临着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和堆积如山的债务问题,但新自由主义却束手无策。

4.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是比较优势理论,然而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作用的一些前提却被忽视了。

新自由主义十分推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认为即使一国在每个方面的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也都是有利的。

但是,萨米尔·

阿明和其他人却证明了这一理论并不正确,因为该理论实现有一个前提,即相对劣势产业部门的工人能顺利地向相对优势产业部门转移。

对于穷国而言,如果相对劣势产业部门的工人不能顺利地向相对优势产业部门转移,那么自由贸易是十分危险的。

菲律宾自加入WTO后一路攀升的失业大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5.国标贸易必然促进经济发展的论断值得怀疑。

发展中国家以出口为导向发展工业,但忽视了国内市场服务。

如果太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去搞贸易自由化,其出口产品的价格就会在国际市场上下跌,这种自由化会造成自己打败自己的结果。

东亚“四小龙”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不鼓励贸易。

但是即使贸易增加了,也不足以证明对经济增长有利。

一些经济学家以计量经济数据来证明贸易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计量经济学应用在经济等其他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上从来不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要发现潜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精确的经济联系并不是数据能说得清楚的。

不同的变量或基期的选择完全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经济学家罗德里克带头攻击这种支持贸易的回归统计研究。

作为贸易自由化坚强捍卫者的著名经济学家巴格瓦迪和斯里尼瓦森也同样严厉批评这种回归论断。

[3]

正是由于以上的理论误区,导致了全球化背景下一系列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行为。

1.新自由主义认为越少干预的政府越好,而事实上发达国家的政府干预都加强了。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美国或英国,都实行不挂牌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国家为保护市场机制而加强在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中作用的趋势被称之为“向正统自由主义的妥协”或“向凯恩斯主义的妥协”。

[4]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国力的限制或者受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政府没有或者没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全球化中受的是更多的伤害。

2.市场改善意味着垄断受到控制,但与全球化论断相反的是,向世界市场开放会增加了垄断程度。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垄断势力在不断加强,而市场本身无法解决与控制垄断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垄断势力都是发达国家的商业企业,而发展中国家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完善的避险机制和监管体制,无法避免发达国家的剥削,因此,全球化的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在金融全球化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他们存在产业结构和技术上的优势。

发达国家政府直接参与支持金融资本的活动,把预算开支的20%或国内生产总值的3%-5%转移到持有国债的金融资本所有者手中,从而使金融资本成为永久性实际正利润的受益者。

这一市场垄断了世界金融市场30%的金融资产。

跨国公司是推行全球化的有力工具,它们是庞大的垄断组织,触角延伸到全球各个地区。

但是目前世界上6万家跨国公司中80%属于发达国家。

[5]

3.资本的重新配置并不合理。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资本充裕的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收益率要比资本匮乏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低,因此,在开发的资本市场中,资本会从发达经济区流向不大发达的经济区,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增长,最终赶上发达经济区。

但是,由于美元和发达国家货币的强势地位,国际投资形成了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格局。

“从理论上讲富国在向贫国输出资本,但在目前的体系中,却是穷国向富国输出资本”[6]。

“发展中国家虽然吸引了不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但与民间或地方大量利用外资相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发达国家政府债券的大量投资,中国就曾在这个意义上被国际金融市场称为资本净输出国”[7]。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极不合理,它迫使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不断增加外汇储备。

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共有2万亿美元的储备,这种外汇储备很大部分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国债,从而刺激了美国的过度消费,繁荣了美国经济。

四、几点启示

1.从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它之所以能在西方国家以外盛行和发展,是因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被西方国家的政府派上了新的用场。

在某些西方大国和某些国际经济机构的策划和支持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向发展中国家强制推行,并形成一套所谓的市场取向型经济改革方案。

这一方案的基本内容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宏观管理自由化,经济发展战略外向化”,其目的是要破坏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干预,扰乱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秩序。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应时刻警惕全面自由主义对本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危害,但同时又要看到,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正视这一发展趋势,否认或断然拒绝都不是解决之道,只会给国家经济造成更大的危害。

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当务之急应是不断完善本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培植本国和本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体制;

培育本国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企业和品牌。

2.从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来看,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说经历了一个长达几百年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部西方经济学说史,实质上是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种思潮争论、交锋、斗争的历史,而且发展到今天,两种思潮的政策主张具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事实上两种思潮的政策主张,在西方经济的实践中也交替出现过。

这说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西方经济学说,总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相联系的,也总是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说时,一定要与其历史环境相联系,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一概否定。

特别要与我国现实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条件结合起来,科学地吸收其中合理的成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子,创立自己的经济学说。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现实基础,趋利避害,制定一套符合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

3.发展中国家应该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用经济主权来保护本国的利益。

多数发展中国家曾沦为殖民地,为了国家主权曾进行过不懈的斗争,深知国家主权对一国的重要性。

虽然以货币主义作为思想基础的全球化理论声称,民族经济向世界的开放使得在发达经济区运作的机制向不太发达的经济区传播,并且使得世界财富在这两个区域均衡化,但是这些变化的积极后果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区,而全球化进程事实上扩大了发达经济区与不发达的经济区之间的差别。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国家主权,相反应该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牢牢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否则,国家利益就得不到保证,国家就有可能被他国操纵甚至沦为经济殖民地。

在同发达国家的经济交往中,为了防范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弊端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用国家主权来保护本国利益的策略。

[8]

4.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利益和统一认识。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规则中的优势地位具有自我维护和自我加强的特点。

然而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相对弱小,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发展中国家必须发展区域—体化,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团结合作,发挥总体力量,才能对一些不合理的全球规则施加更大的影响,逐步建立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真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全球化背景下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国际法

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舞台,各种各样的“主义”与“理论”都在其上有着精彩纷呈的表演。

但就对国际关系实践的影响力而言,自由主义、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无疑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三股思潮。

从本质上说,新自由主义是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的理论体系。

虽然自由主义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对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重视,一直是自由主义阵营的一个基本共识。

冷战结束以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自由主义提供了理论创新以及扩大对实践影响的机会,“软权力”理论以及“自由主义国际法学”的提出及传播即为典型。

自由主义的理论创新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法学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虽然其中存在的瑕疵我们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软权力;

自由主义国际法学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迄今为止,它又一直处在国际垄断资本的支配之下。

从本质上说,新自由主义是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的理论。

我们不拒绝参与经济全球化,但对其背后的新自由主义和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则须保持高度警惕。

无论是在冷战结束前的紧张气氛下,还是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始终都是自由主义规划世界秩序的蓝图中的重要一环。

①为了更好理解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国际法,我们可以从考察20世纪80年代与新现实主义展开激烈的“新-新论战”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入手。

一、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传统视野下的国际法——以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为例

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构成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论战”,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进步。

相对于新现实主义,无论是在分析层面,还是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都决定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路径与国际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也为国际法的发展与国际法学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

(一)在分析层次上新自由主义对体系进程的关注与国际制度的地位

虽然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是一致的,即都是立足于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与国家为国际关系中重要角色的假设,但由于两者对国际体系的关注点不一而导致两个学派视角下的国际制度乃至国际法的功能与作用的反差。

新现实主义者所提出的结构主义模型包括三点,即“无政府秩序原则”、“忽略其他差异,功能基本一致的单位即国家”以及“国家之间权力分配”。

在前面两点不变的情况下,“权力分配”成为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重要原则中唯一的可变因素。

因此,新现实主义者的体系结构可被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

而且,由于新现实主义者对于权力分配的基本思考在于“集中关注作用最大的国家”,所以,权力分配就是指大国之间的以物质为基础的实力分配。

[1](p16-17)而国际制度,包括作为核心部分的国际法,也就没有多少的存在空间以及用武之地了。

与此相比,新自由主义者并没有否认这种结构模型,认为以大国间实力分配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结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不过,他们也认为,国际体系的特征并不仅仅如此。

正如他们所指出的:

新现实主义者所强调的权力分配当然是重要的,但仅仅强调结构是不够的,还需要由强调国际体系的其他特征加以补充。

[1](p17)

立足于此,新自由主义者认为新现实主义者将单位之间的互动即国际体系的进程归为单位属性而不加考虑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实际上,进程与结构一样,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

这时,新自由主义强调的重心就从国际体系结构转移到国际体系进程,即影响包括国际体系中单位之间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类型的“进程”的,主要包括“体系结构”和“国际制度”等两种体系因素。

在这两种因素中,由于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要等主要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之后才能够完成,因此新自由主义者就把国际体系结构假定为常数。

一旦国际体系结构被假定为不变的常数,那国际制度就成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

[1](p17)至此,出于对体系特征的认识,从进程角度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中,理论化程度最高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提出了国际制度选择国家行为,即与“结构选择”针锋相对的“制度选择”理论。

[2](p44)新自由主义者的基本问题是,在国际结构不变的情形下,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有时合作,有时冲突。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体系因素导致了这样的不同行为?

亦即:

是什么样的体系因素影响了国家的合作或冲突行为。

对此,新自由主义者认为,是体系进程因素影响了国家的行为,而体系进程中最具意义的因素是国际制度。

[2](p45)

(二)在立论与研究方法上新自由主义的定位与国际法的关系

不仅仅是由于新自由主义关注国际体系进程而决定其理论特征是国际制度,而且在立论与研究方法上的独特视野,也决定其对于晚近国际立法,尤其是国际经济立法的勃兴的影响或解释,也将占据独特位置。

在立论上,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假设,崇尚“放任自由”原则,即在国内社会中如果人们能够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充分地按照他们的偏好行事,那资源分配将最合理与最有效率,而且,这条法则不仅适用于国内社会,放到国际经济领域,也是行得通的。

同时,基欧汉自认为其主张属于“成熟的自由主义”(sophisticatedliberalism)或是“制度主义”(institutionalism),这种自由主义介于主张自由贸易将导致和平的“商业自由主义”(commercialliberalism)和强调国际制度或规则对各国关系的管理的“管制自由主义”(regulatoryliberalism)之间,是对它们的综合与超越。

另一方面,虽然新自由主义接受了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即不仅承认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角色,也承认国际关系中物质力量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其基本思路仍然属于理性主义的范式。

但是,与纯粹物质主义的新现实主义不同的是,新自由主义看到了国际制度的重要性,其对国际制度的强调无疑突破了物质权力这一现实主义的内核,不仅将制度、规范等属于社会范畴的非物质性内容引入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之中,并且使其成为一种主要的理论概念与研究变量。

[3](p4)

在研究方法上,新自由主义深受经济学领域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该学科中有关交易费用理论、国家理论、法和经济学研究等,都被新自由主义者广泛应用,从而打上了自由经济主义的许多烙印。

具体地讲,新自由主义者在理论分析中大量运用了博弈论、系统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对国际合作、国际制度的一般理论,包括其产生、发展以及维持的可能与方法等等作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增强现象解释与结果预测的准确性,并提出避免合作失败与增强合作成功几率的一些策略或手段。

这些,显然为国际立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谈判技巧,也为东西南北等国家走出谈判僵局提供了有价值的路径选择。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新自由主义的研究路径中,国际制度占据了核心地位,以国际制度为研究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也成为该学派成就最大的一块。

当前,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与国际法的研究有着紧密融合的趋势,而新近对国际机制“法制化”的探讨使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实际上,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学者逐渐认识到,遵守国际规则的国家履行的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且,随着冷战的缓解乃至结束,另一种区别于物质权力的制度权力对于国家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大。

当然,在国际机制学者的研究带动下,国际法学者也很快意识到国际机制理论对于分析国际法问题,所能提供的巨大帮助,即前者为后者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分析框架。

如今,至少在一些领域,国际法学者正在遵循着国际机制的研究路径来分析一些国际法现象。

[4](p79)当然,国际机制学者与国际法学者开始的这种跨学科合作,无论对于何方,都有更宽广的研究空间以及产生更丰富的研究成果的潜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自由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国际法的发展——以“软权力”理论为中心

在冷战结束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广泛开展,国际机制“法制化”成为趋势之一,这些现象似乎验证着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与预言。

此时,以约瑟夫?

奈为首的一些自由主义者及时提出了“软权力”理论,对包括国际经济领域的国际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表现在促进“国际软法”的发展方面。

在自由主义学说中,“软权力”一直是核心概念之一,但在冷战结束以前,由于时局的不适宜,这个核心概念并未能“理直气壮”地发扬光大。

不过,冷战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之竞争,使得该学派力挺“软权力”理论的时机成熟。

这时,约瑟夫?

奈宣称,在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轴心是包括军事力量、核威慑等在内的硬权力,但随着两个超级大国全球军事对抗的消失,权力的定义不再强调传统上的军事力量和武力征服,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经济增长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相比之下,地理、人口和原材料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5](p155)换句话说,国际政治性质的转变已使无形的权力即软权力变得更加重要,国家凝聚力、普世性文化和国际制度正在被赋予新的意义,权力正在变得更少转化性、更少强制性、更趋无形性,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必须适应这种转变,必须学会运用包括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操作相互依赖,管理与影响国际制度,共享人类文化价值,推广民主、自由理念等在内的“软权力”资源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5](p171)简言之,在提倡“软权力”的学者看来,在已进入全球信息时代的今天,尽管硬权力和软权力都很重要,但软权力相比过去而言更加重要。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