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021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0=a

  0+a=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0=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a=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0=0;0×a=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a=0

  

  ⑥0不能做除数:

  a÷0=(无意义)

  6、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

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

16+93+3=93+(16+3)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a-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

12×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4、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a÷

  、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2×32

  37×96+37×3+37

  12×88

  32+198

  1032-198

  易错的情况:

  06+04-06+04

  38×99+99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

  0表示(十分之五),

  00表示(百分之五),

  02表示(百分之二十五),

  000表示(千分之五),

  002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

2037,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表示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10个001是1个01,10个01是整数1……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

31031读作:

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

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

1200098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

  02=020=0200=0XX=……

  10=100=0000=0000=……

  1080=108

  100800=1008

  100080000=10008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如: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如:

  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

如:

  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rd;。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

  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①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②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

  ③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7、验算:

  加法验算: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

  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

  ①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

  (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简便运算方法:

  ⑴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使计算简便;

  如:

036+1809+264+491

  ⑵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如:

132-73-4

  27

  ⑶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

1863-(47+363)

  ⑷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如:

36×426+36×74

  ⑸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

  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

  →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

  ①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如:

69-486+286

  ②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如:

647-

  ⑹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如:

49-267+10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