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9697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36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发展Word下载.docx

山东电力研究院与武汉高压研究所开展特高压科技攻关14

专家指出我国核电的发展与国外存在三大差距14

美媒体称中国已成为能源浪费最严重国家16

中俄签订协议共建全球第一座漂浮式的核电站16

月球富含完美能源“氦3” 美俄争建月球发电厂17

科技动态18

东北电网全球首家完成大扰动试验18

天津电能计量管理系统通过验收18

500千伏长江大跨越安装自动气象站19

西北电力调度数据网青海电网部分已投入运行19

国内首家300兆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将在四川投入使用19

校企联姻开发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能耗分析系统20

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推进电网前沿技术研发20

500千伏安徽马鞍山长江大跨越工程开始立塔21

750千伏兰州东变330千伏送出线路成功投运21

兰州供电公司GPS输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启动22

安徽电网“十一五”规划出炉23

南方电网成功进行大负荷供电试验23

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落户南雄24

章丘公司“变电站智能化巡视系统”投运24

太阳能中央空调落户浙江舟山岛24

天生桥水电总厂测量机器人提高观测精确度25

晋中供电全面打造“数字电力”25

福州局首个220千伏变电站集控系统通过验收25

安徽省首个分相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运行26

巢湖输变电工程首次采用共箱式GIS组合电器26

安徽田家庵发电厂废水利用率达百分之百26

洛阳热电厂机组技术改造后节能效果可观27

山西朔州供电分公司启动电话自动催费系统27

厦门局借无线转继实现负控终端远程升级28

漳平电厂进行电缆层防火报警控制系统改造28

福建泉州局采用新型超声波装置消除鸟害29

兰州公司地区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通过验收29

南方电网公司加快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29

“云南电网励磁系统建模试验”于近期完成30

南方电网直流自然积污试验站顺利完成建设工作投入运行30

电力技术与综述31

电力工业发展规划问题31

500kV变电站的电压调整36

110kV变电站弧光接地过电压故障分析40

现场总线在国内火电站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41

电厂生物脱硫法43

美国与欧洲分布式发电的比较44

设备产品47

我国研制出自洁耐污盘形悬式绝缘子47

上海诞生世界顶尖重型燃气轮机47

路灯会发电福建首次点亮LED太阳能景观灯48

国内首套自主生产火电厂脱硫设备在湖南诞生48

我国研制出新型高性能电能质量监测仪49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问世49

明阳电器自主开发的高压变频装置节能三成以上49

NEC容错服务器为电力行业SIS系统保驾护航50

科技政策法规53

电监会召开贯彻《供电服务监管办法》全国电视电话会议53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加快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54

甘肃制定首部《供用电条例》56

其他56

安徽蚌埠将建成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示范推广站56

“太阳楼”的“能源革命”57

电力上网可提速20余倍58

国内外科技信息

发改委表示我国多元化能源战略以天然气核能为重点方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8月22日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表示,今后中国将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以天然气、核能为重点发展方向,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

  

  周大地说,能源供应短缺、价格飙升以及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都是中国能源建设进入超快阶段的信号。

在巨大的能源需求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必须改变过度依靠煤炭的单一能源格局,实施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提高油、气、核能及新能源的利用比例。

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将着重鼓励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核电,促进中国一次能源战略平衡。

此外,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油气及矿产资源的利用。

  据统计,200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约为20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以上;

石油进口量为1.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35%。

与此同时,中国对天然气资源的利用水平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多年从事核电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大懋认为,在未来的30年内,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不具备成为中国主力能源的条件,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电的利用比例则应大力发展核电。

目前国内核电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能力已走上了自主化的道路,具备了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高速发展核电的条件。

据悉,2004年中国核电发电量为501亿千瓦时,仅占总发电量的0.02%。

(新华网2005-8-24)

返回

发改委张国宝表示加快纠正电源结构不合理现状

  “我今天著重就调整电力结构,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发表一些意见。

”在中国电力论坛的演讲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开宗明义。

  记者注意到,论坛原来为他“安排”的题目是《中国电力工业“十一五”计划思路和产业政策》。

看来,这位政府领导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为迫切。

  果不其然,张国宝在阐述了近几年的电力建设成就之后,将矛头直指无序建设和电力结构问题。

他说,近年来,由于电力需求旺盛,各地纷纷上马了新的电厂,未经审批擅自建设的部分一度达到1.2亿千瓦。

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13.5万千瓦以下的燃煤小机组。

  说起现有发电装机容量的机组等级情况,张国宝如数家珍:

60万千瓦发电机组有53台,占装机总量的16%。

而1990年,60万千瓦机组的比重只有2%。

30万千瓦占25%,20万千瓦占15%,2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占44%,共有4403台。

在建成的机组中,只有近年来建设的机组容量比较大,技术较先进。

同时,煤耗比较高的10万千瓦以下小机组还有6570万千瓦,共3993台。

  据介绍,近期经过审批的电厂中,也是以燃煤火电为主。

由于核电、水电建设周期长,今后五年将有更多的燃煤火电机组投产。

所以,“经过这一轮大规模电站建设以后,电源结构中煤电的比重在进一步上升,水电等其他能源比重相对降低。

”预计今年水电的比重下降到22.6%。

“十一五”期间,煤电开工1.4亿千瓦以上,将对煤炭生产运输和大气排放带来更大压力。

  “作为规划部门的国家发改委,在今后电站建设中,希望能够扭转这一趋势,加大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他还表示,今后要将煤耗高的小机组逐渐地更新和淘汰。

  张国宝承认,各地为了加快电厂建设,在申报的新电厂中往往是燃煤火电多。

这给控制燃煤火电的比重造成了“很大压力”。

如果全部满足各地的申报要求,电源结构还将进一步恶化。

  针对“电厂建设不要审批,由市场需求自行调节”的主张,张国宝明确表示“行不通”。

他说:

“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电站建设的审批上反倒比我们更加严格。

”(中国电力报2005-8-23)

发改委称我国电力已步入全国联网新时代

  “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我国都已跻身世界电力大国行列。

  在8月10日北京召开的“2005中国电力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谈到我国电力工业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时这样说。

  在列举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取得的诸多重大进步时,张国宝特别提到了今年6月17日在河南灵宝建成投产的灵宝换流站工程。

  业内人士知道,灵宝换流站工程的建成投产,是我国直流输电技术进步和设备国产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建设成套大容量、超高压直流工程的能力,并达到了国际同类工程的水平。

  我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第一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但在灵宝工程建成前,我国建成的几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了由国外设备制造商总承包、总负责的“交钥匙”建设模式,国内厂家仅是通过技术引进和国产化协议分包了部分设备制造。

而灵宝换流站工程的意义和特点在于,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产化大型直流联网工程,系统研究、成套设备和工程设计均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承担,主要设备也实现了100%的国产化。

  但是如果注意到灵宝换流站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西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的联网工程,随着它的建成投产,此前已实现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南方电网间互联的我国电网,也从这一天起步入了全国联网的新时代。

灵宝工程的建成投产给我国电力工业带来的变化,将远远超出其给我国电网建设带来的意义,即它为电力工业着眼全国实现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我国一次能源和用电负荷的分布极其不均衡,主要能源资源中,煤炭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

用电中心主要处于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

全国联网目标的实现,将极大地促进西南部地区的水电开发,促进西北部地区的煤电开发,在加快电源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减少了煤炭运输对铁路等各类运输的压力。

  电力无法经济储存,产、供、销瞬间同时完成的特点,电力需要提供普遍服务的公用事业性质,决定了电力工业要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供电,有两种办法可供选择,一是按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来配置发电能力,一是以尽可能少的发电能力来充分满足用户的合理用电需求。

前者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电力工业的路,必然导致大量发电装机在用电低谷时停机,也是我们人多资源少的国情所无法承受的。

后者则走的是少投入、多产出的路,也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走这条路,就应在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快由省级电网到区域电网,再由区域电网到全国联网,甚至跨国联网的电网扩大进程。

从我国的情况看,实现全国联网后,将极大的促进电力工业在水火互济、时差错峰、跨流域补偿和减少电网备用装机等方面取得资源优化的效益。

  目前我国许多省级、区域电网的主要电源或是燃煤电站或是水电站,如华北、华东电网主要以火电厂为主;

华中、西北电网主要水电比重则要占到50%左右。

实际运行表明,以火电为主的电网,调峰问题突出。

因为燃煤发电机组启停困难,以1台30万千瓦机组为例,启停一次的费用就需50万元,且出力变动范围小,带负荷速率慢,难以满足电网负荷随时需要增减的要求,不如开停机灵活的水电站参与运行专门承担高峰负荷有利。

此外,水电比重大的电网,常会出现汛期季节性电能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和枯水期供电不足的问题。

如位于华中电网的葛洲坝电站,在来水丰枯期发电能力相差达210万千瓦。

联网后,在丰水期,水电站多的省份可以加大向火电居多的省份送电;

枯水季节,火电居多的省份则向水电多的省份供电,取得水火互济的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时差相差4个小时左右,加上各地区气候、用电结构、负荷特征、电源组成的差异,不仅各地区年最高负荷出现的时间不一,就是日最高负荷出现的时间也前后有别。

以华东、华中、川渝地区为例,东西跨度长达2000公里,平均时差达1至1.5小时,夏季最高日用电负荷华东、华中地区出现在20点,川渝出现在21点。

联网后,就可按最高负荷从东向西的潮流秩序,通过统一调度网内机组发电,东部出现用电最高负荷时,把中、西部的电能输往东部;

到中西部地区出现最高用电负荷时,再把东部的电输往西部。

这样就可取得用较少的发电机组保证尽可能多用电需求的效益。

据对历史上华东、华中和川渝电网年、季、日用电负荷资料测算,上述三地区联网运行后,通过经济调度,就可使最高负荷比三网独立运行自我平衡时减少370万千瓦,相应取得减少装机450万千瓦,减少电站投资200亿元以上的效益。

  跨流域补偿,就是利用我国南北江河来水时间的不同,实现电力互送。

南方江河来水早、来水多时,就让南方江河上电站多发电,在满足所在地区用电需求同时,尽量往北方送。

北方河流上的电站这时就可少发电或不发电,尽量多蓄水。

到南方江河进入枯水期后,让北方河流上的电站再多发电。

这样就可在相同电力需求情况下,同时收到减少电力装机、减少弃水、节约煤炭一举三得的效果。

  当然,要使全国联网的效益真正成为现实,还需要电力工业在继续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的同时,从国情出发,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加大包括电价机制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

(经济日报2005-8-22)

中国已基本形成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

  除新疆、西藏、海南和台湾以外,中国其他省区将全部运行在全国交、直流联合电网中,形成全国长距离联网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力工业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185万千瓦增长到2004年底的4.39亿千瓦。

全国总发电量迅速提高到2004年的2.17万亿千瓦时。

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

已基本形成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

  8月18日在大连闭幕的中国电机协会主办的“亚太输配电会议”上的信息显示,为了满足大容量长距离的送电需求,中国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

1972年建成第一回330千伏线路,1981年建成第一回500千伏交流线路,1989年建成第一回500千伏直流线路,今年底前将在西北电网建成第一回750千伏交流线路。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网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已经形成了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即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

为了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在六大区域电网的基础上展开了全国联网工作。

  1989年投运的±

500千伏葛沪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华中-华东电网的互联,拉开了跨大区联网的序幕。

2001年华北与东北电网通过500千伏线路实现了第一个跨大区交流联网;

2002年川电东送工程实现了川渝与华中联网。

2003年华中-华北联网工程的投入,形成了由东北、华北、华中(包括川渝)区域电网构成的交流同步电网。

2004年华中电网通过三峡至广东直流工程与南方电网相联;

2005年山东电网联入华北;

2005年华中-西北通过灵宝直流背靠背相联。

  但是,现阶段中国人均装机仅为0.3千瓦,人均用电量仅为1452千瓦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各区域电网的网架结构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还较为薄弱,区域交换容量有限。

目前主要联络线的输送能力为1140万千瓦。

  在长距离、大容量送电方面,特高压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特高压骨干网架将著眼于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以晋陕蒙宁煤电基地和西南水电开发为契机,在华北和华中率先建设贯通南北的百万伏级交流通道,并进一步将百万伏级特高压同步电网扩大到华东地区,最终构成坚强的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网架。

与西南西电东送和水电外送采用的特高压交流、直流,共同形成覆盖大电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特高压电网,特高压及跨区传输容量将超过2亿千瓦。

(电监会网站2005-8-23)

电监会柴松岳高度肯定华东电网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

  近年来,华东电网公司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现有电网设备输电潜力,优化运行方式,以最大限度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经济性为目标,着力提高500千伏电网输送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国家电监会主席柴松岳对华东电网着力提高500千伏电网输送能力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8月17日,他在一份相关材料上批示:

“华东电网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提高500千伏电网输送能力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可喜可贺!

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举措。

希望华东电网公司继续努力,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优化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为全国范围内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积累有益经验。

”  

  据悉,华东电网公司着力提高500千伏电网输送能力的做法主要有五条,一是通过线路增容改造,提高重载线路输送能力;

二是利用500千伏变压器短时过负荷能力,提高重载主变输送限额;

三是实施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提高重要500千伏通道输电能力;

四是实施全网大机组励磁系统建模和参数实测,提高仿真精度;

五是积极推进220千伏电网分层分区运行。

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6月,华东电网已增加输电能力接近600万千瓦。

目前,该公司已经制定了未来三年工作计划,努力在仿真、控制、管理、设备改造、科研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500千伏电网输送能力。

(中新网2005-8-24)

返回

我国将建设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西南六省区经济协调会第20次会议上获悉,800千伏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日前已经通过有关部门审查,计划于2007年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

工程建成后将使云南澜沧江小湾、金安桥水电站等“西电东送”能源基地与广东相连接,其输电容量达500万千瓦。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副主任甘霖介绍,这是我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

与“西电东送”现有500千伏交直流输电走廊相比,“是一条容量更大、性能更稳定的超级高速公路,它将大大提高电网输电能力,解决目前输电走廊资源已十分紧张的难题。

甘霖说,我国电网跨区域输电目前主要依靠500千伏交流和正负500千伏直流,在提高输送能力方面受到技术、环保、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

而特高压电网能够适应2000至3000公里的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有利于大型电站群的开发和电力外送。

与500千伏电网相比,相同输送容量的特高压线路可以减少占地约二分之一,同时有利于减少设备资源损耗,并通过集约式开发减轻环保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和俄罗斯两国拥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且都是短距离输电。

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国际上尚无运行经验,关键技术和设备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甘霖说,“十一五”云贵两省还要新增向广东送电1150万-1350万千瓦。

南方电网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有效缓解长距离“西电东送”输电走廊资源紧张局面,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新华社2005-08-25)

中国各电压等级电网输送能力提高2000万千瓦

  央视国际引述国家电网公司的消息称,经过四个月的建设,目前中国各电压等级的电网输送能力共提高了近2000万千瓦,相当于今年全国电力缺口的2/3。

  其中500千伏电网跨区输送能力提高了140万千瓦,相当于填补整个京津塘地区全年的电力不足。

  据了解,由于受电网薄弱和不稳定因素影响,中国电网输送能力与国外先进电网存在一定差距。

国家从今年起实施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工程,今明两年分别提高500千伏电网跨输送能力140万千瓦,使东北——华北——华中三大区域电网电力交换能力显著增强。

(中新网2005-8-2)

国家特高压电网建设开始实施

  7月27日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最新消息称,拟建中的国家特高压电网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即由百万伏级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级直流系统构成;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业已批准将特高压技术的研究和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纳入今明两年能源工作要点;

而在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发方面,也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凡此种种迹象表明,谋划已久的国家特高压电网建设实施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悉,目前我国电网主力由50万伏交流和正负500千伏直流系统构成,以此承担全国5亿千瓦现有总装机容量和从现在起到2020年15年间将新增的5亿千瓦以上装机容量电力,电网面临输送能力薄弱和稳定性的艰巨挑战。

而自7月3日西北—华中灵宝背靠背换流站工程标志着我国电力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后,特高压就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下一个既定目标。

据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敏介绍,在6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实施试验示范工程是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关键环节,应当尽快启动。

而国网公司也按“年底前开工”的时间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通过优选,现已向国家发改委推荐了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方案,并得到顾问小组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目前,该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线路、变电站设计方案基本确定,主要设备选型及其参数通过了专家审查,争取国家批准年内开工。

  在现有50万伏交流和正负500千伏直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百万伏级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级直流系统的特高压电网,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

国网公司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突破,在绝缘配合、高海拔研究、防雷研究等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备受关注的特高压电磁环境影响方面,提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于7月13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审查。

同时,在特高压系统论证、特高压输电技术经济性、特高压输变电设计技术、特高压设备国产化、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等方面,也获重要进展。

(科技日报2005-8-1)

特高压打造中国电网新格局

  我国电力需求迅猛增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市场进入了新一轮景气循环,城市化和重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

  工业用电是推动全社会用电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4年我国工业用电量增长16.4%,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行业的用电量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

  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对电力的增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中国人口只有37%居住在城市地区,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高达70%,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将有更高比例的人口涌向城市。

随着人口趋向城市,用电量必然加剧,因为在中国,城乡用电量有很大的差别,农村居民用电量不到城市居民用电量的40%。

  我国能源消耗量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列世界第三位,发电量和装机容量也居世界前列。

在2001~2025年之间中国电力的增长速度将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2004年全年装机容量达到44070万kW,比2003年增长12.6%,电力投资增长45.5%,达4800亿元;

2005年电力需求的增长预计在10%~12%之间,新增装机容量在6500~7000万kW。

  2005~2007年,我国将新增电力1.80亿kW,到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6亿kW,2020年将达到10亿kW。

从2004年到2020年,我国电力将翻一番。

  特高压输电势在必行

  强大的电力必须通过电网输送,而我国电网规划和建设严重滞后,成为电力供应的瓶颈,因此加快电网建设和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2005年初,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建设“以百万伏级交流和±

800kV级直流系统组成的特高压国家骨干输电网架”的目标。

  特高压具有跨区域、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优势。

以百万伏级交流为例,1回1000kV输电线路可替代4~5回500kV交流线路,线路回数的减少,可节省线路走廊,可使输送单位容量的价格降低,而且可使电网更加坚强,有利于解决短路电流过大而超过开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