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Word格式.docx
《变电所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所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Word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
GBT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版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行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变电所总技术规范》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2、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变电站站址定在贵定县昌明镇芒顶村芒顶寨,距昌明镇2公里。
站内土质为黄黏土。
站区东北部、东南部及西南部需有挡土墙。
320国道公路经过站旁,进站公路由320国道公路开口引接,长约18米。
土地征拨按终期规模一次完成。
附近无工业污染,站区北部为农田,地势开阔,进出线走廊方便,站区南部为山坡,有坟,需挖方,站内及附近无建筑物、构筑物等需拆迁。
工程、水文地质:
详见贵州大学勘测设计研究院所作的地勘报告。
地震烈度Ⅵ。
在综合考虑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房屋土建,电缆沟道,消防运输通道,进出线走廊,方向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总平面布置。
本变电所110kV从北偏东面进线,35kV出线在东偏南面,10kV出线在西偏南面,故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均按上述进出线方向布置,站内消防运输通道宽4m,并留有回车道,进站公路由南面引入,主控室靠近西北面靠近门卫处,围墙高2.5m,四周设绿化带(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布置主要技术指标:
1)站区面积:
4569.68平方米
2)站内道路面积:
739.70平方米
4)围墙长度:
291.30米
2.2、设计概况
本工程建筑物一律采用砖混结构。
基础为C10毛石砼条型基础,建筑墙体用Mu7.5砖,M5混合砂浆砌筑,屋面为现浇,采用SBS或其他防水材料防水,架空隔热层。
本站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应具有下列建筑物:
35kV开关室(单层)
长27m,宽7.2m,高5.4m,建筑面积216m2
10kv开关室(单层)
长17.6m,宽8.7m,高5m,建筑面积153.12m2
主控室(单层)
长10.5m,宽11.1m,高5m,建筑面积116.55m2
工器具室、值班室、卫生间(单层)
长10.8m,宽11.1m,高5米,建筑面积119.88m2
门卫值班室(单层)
长6.9m,宽3.3m,高3米,建筑面积22.77m2
3、施工布署
3.1工程特点分析
房屋主体结构为预制板及部分现浇,主体工程施工期间主要在冬季,天气寒冷;
建筑物较小,但栋数较多,故施工的难度不大;
但是要特别注意设备基础的施工,其施工放线测量有一定难度。
施工工期短,在人员组织及交叉流水作业方面应重点安排;
3.2组织施工的原则
按照目标决定组织的原则,精心选配参与施工的各组织成员;
建立精干、高效、政令和信息畅通的组织机构;
围绕工程特点,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施工工艺、技术和设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安全施工为保障,GBT19001:
2000质量标准为准则,科学施工,合理部署,狠抓过程精品、树立集团公司形象,确保项目各控制目标的实现。
根据上述原则、施工图纸、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3.3难点、重点工程的确定
根据上述分析和部署,对照一般工程的特点及我单位承建类似工程经验,将本项目的有关分部项工程划分为难点工程和重点工程,并在施工方法、工艺、设备选择和人员配备方面给予重点考虑。
难点分项工程
该工程屋面为全现浇结构模板用量比较大,模板支承及混凝土浇筑;
重点分项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模板及混凝土各分项工程;
室内外装修工程。
3.4施工方案
3.4.1组织流水施工的原则
每个施工段中各主要工序按照不等节拍、不等流水步距的原则组织流水施工;
在保持各施工段的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统一调动整个现场的操作工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窝工现象;
在保持各施工段配备机械设备的相对独立性的条件下,统一调动(使用)现场各主要机械、设备及三大工具,充分利用物质资源;
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制作与现场施工同步,并确保现场施工进度的需求;
3.4.2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工期。
按照流水施工原理,工程按子单位工程进行划分施工段,其次由
~
轴为一个施工段;
~
轴为一个施工段。
每一施工段还可按自然层划分为小的施工段。
3.4.3施工流向
考虑到施工工期短,施工任务重的原因,各子单位工程按2.4.2条进行划分流水段,其它工程采用穿插施工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3.4.4主要施工方法的确定
各施工阶段尽可能相互衔接,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先进行基础、框架主体施工,再进行围护墙的施工;
屋面防水施工与室内外装修同时施工。
土建工程作为量大面广的关键工序,必须充分利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员投入;
安装工程应紧密配合土建,同步跟进。
按此原则:
人工挖孔桩工程
人工挖孔桩采取人工开挖铰架提升方法进行。
模板工程
构造柱、现浇板底采用双面腹膜木胶合板,其余均采用木模板。
钢筋工程
采用加工棚统一制作,现场绑扎连接;
基桩、条形基础部分的主筋采用对焊焊接。
圈梁、构造柱等构件的主筋采用搭接连接。
混凝土工程
采用现场搅拌站搅拌,混凝土采用塔吊运输,部分塔吊到不了的地方采用井架进行垂直运输。
脚手架工程
外墙脚手架采用竹脚手架,顶棚勾缝及抹灰采用活动架。
3.5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组织机构图
3.5.1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
为了强化对该工程的施工管理,由公司总部按“优化组合”的方式,统一调派人员,组建现场项目经理部,按项目管理方法对工程进行运作。
现场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总部对工程全权负责,起具体操作的作用,并直接同业主与监理公司进行信息交流,将获得的信息及时汇报给公司总部。
同时,公司总部也将直接从业主与监理公司获得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现场项目经理部详见右图。
在项目管理中,公司总部通过TC、QC、CC、CA、O&
C、IM等有关职能部门现场抓点、计算机(Internet)远程控制等方法,对现场的各项工作进行宏观管理。
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
3.5.2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组成
公司总部管理机构
公司总部在项目管理上的作用,既有宏观调控的职能,也有具体办事的职能,通常情况下是以调控为主。
为了做好该项工作,公司总部成立对该项目的管理机构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
现场项目经理部作为日常(正常)施工的主要管理机构,对工程施工起决定性的作用。
项目经理由具有一级资质的优秀项目经理刘春茂同志担任,设生产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各一名。
项目班子成员均有多年建筑施工经验,并承担过多项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创出过显赫的业绩,以信誉好,能打硬仗著称。
且业务精通,办事果断,具有开拓精神,决心再树丰碑。
现场项目经理部下设“五科一室”,即工程技术科、质量安全科、材料设备科、经营预算科、人事财务科和综合办公室,按照一专多能,因职设人的原则配备。
现场项目组织形式采取直线职能制,分三个管理层。
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项目决策和调控工作,专业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施工内部专业管理业务,第三层为项目的具体施工操作队伍。
项目经理部遵循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对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负责科学组织和管理进入项目工地的人、材、物等,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调整与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项目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以规范本项目的施工管理,从而保证项目正常有序运转,保证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全面履行合同和对业主的各项承诺,确保业主满意。
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一览表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经理
欧阳至展
项目副经理
向仁权
技术负责人
林鹏
质量安全科
科长
杨江海
材料设备科
卓文艺
经营预算科
杨涛
人事财务科
张帝军
综合办公室
主任
张卫东
公司总部与项目部之间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包括:
Internet)连接,能够随时掌握工地的动向,并保证与业主和项目部项目管理机构的联系畅通。
由于移动通讯与电脑的结合,保证了主要指挥者在任何地域都能够与现场保持联系。
3.6主要施工机具配置
测量仪器
选用J2型光学经纬仪、DS24水准仪各1台;
钢筋加工机械
常规钢筋切断机、弯曲机各两台,调直机、对焊机各1台,断筋钳2把,交流电焊机3台;
木工机械
400mm电锯、木工多用刨各1台;
混凝土、砂浆施工机械
350L强制式搅拌机1台,插入式振捣器6台,平板振动器1台,砂浆搅拌机1台;
水平运输机械
手推车15辆;
自卸式汽车5辆。
3.7主要劳动力配置
施工队伍的组织
本工程的操作人员,以混合作业队形式进行组织,并力争做到“一专多能”,以利于灵活安排用工,减少窝工现象,提高生产率。
防水等工程等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项目,则组织专业队形式按需要进场。
劳动力需用计划
根据工期与施工进度计划合理配置所需的主要劳动力,平均用工40人日,高峰期用工65人日。
4、项目控制目标
4.1、质量目标
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合格”工程组织施工。
4.2、工程最终质量目标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合格”工程。
4.3、工期目标
★总工期:
151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2009年01月30日;
计划竣工日期:
2009年06月30日;
★4.4、安全目标
★杜绝重伤和亡人事故,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
4.5、其它目标
★创市级文明安全施工工地;
★创CI达标优秀工地;
★搞好环境保护和消防保卫工作。
5、施工准备
5.1、现场准备
包括:
施工场地平整、施工道路修筑、临时设施搭设、施工机械设备安装、给排水管道安装、沉淀池修建、施工用电线路敷设与填写CI规划的各种图表文字等。
5.2、技术准备
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审查施工图纸和组织图纸会审,依据开工前所给的施工图纸和本组织设计编制各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有:
质量控制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案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冬、雨期施工方案
施工试验方案
5.3、人员准备
根据组织机构设立、进度计划和劳动力需要计划,陆续组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场。
5.4、机械设备及周转工具的准备
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设备和模板、支撑等周转工具的准备。
5.5、加工定货
提出各种成品和半成品等加工计划,并明确进场时间及质量要求。
6、施工平面布置
6.1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
用安全密网围栏将施工区域与整个场区及生活区隔开,以便于封闭管理,加强环境保护;
现场的道路及材料堆场地均作硬化处理,且尽量与场区规划的道路相吻合,砂、石等松散材料周边应砌筑挡墙;
施工区(钢筋加工棚、水泥库等)与生活区(办公室、宿舍等)应分开布置,按CI达标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布置施工现场。
6.2平面布置的内容
办公、生活区的布置
设在工地内围墙侧,办公室采用业主提供的房屋,职工宿舍采用活动板房,布置做到整齐美观,生活区中心布置花坛,以美化工作及生活环境。
6.3材料堆场的布置
钢筋堆场布置在钢筋加工车间右边的场区,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设在拟建建筑的左边和前边面,砂、石堆场布置在搅拌机的右边。
6.4临时水电的布置
施工用水、电等管线在业主提供的接入点处引入,各种用电机械、生产用电、生活区用电等分专线供电。
施工用电一律采用“三相五线”配电。
7、施工进度控制方法
7.1工期目标的确定
根据施工合同及我单位的施工经验,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统筹安排工序,目标工期为:
185日历天;
2009年06月30日。
7.2进度控制的原则
按6.1条所述作为工期控制目标,严格按照工期目标施工;
以项目施工工期的总目标和各里程碑时点去控制各施工段、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工期),以此为据确定分目标,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以保证分目标的实现来确保总目标。
7.3进度控制的方法
采用“梦龙智能项目管理系统”Pert99A-9.0版(MicrosoftPert99A-V9.0)或MicrosoftProject2003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排、调整;
采取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来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优化施工程序,合理确定并控制好关键线路;
召开工程调度会与生产协调会、例会等方法。
7.4项目总进度控制计划
按照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的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得出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其中,红色任务条为关键控制工序,相互链接后组成的线路为关键控制路
8、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8.1建筑物的测量、定位、放线
在现场准备工作期间,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一道共同核对建筑总平面图、设备基础、定位基准点、水准基点及高程,并逐项交接。
本工程测量定位用J2型光学经纬仪进行各子单位工程的定位,采用平面直角坐标法及前方交会法进行测量。
8.1.1平面控制
根据总平面图中坐标及设计图纸,定出各子单位工程四大角点,并引出方向距离双向控制桩,依据建筑物的轴线建立矩形控制网。
作为平面控制的首级控制。
在地下、地上各层施工中,能准确迅速地恢复各轴线的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垂面内。
在矩形控制的实测中,其四角顶点用经纬仪测每角的顶角为90°
;
每角用2个测回,其误差不得大于±
9″~15″,四角总和为360°
,其误差不得大于±
20″,四边的距离量距精度为15000L。
对平面控制的四个顶点,设立牢固的标志。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对标志的影响,对四个顶点的观测要定期校核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8.1.2高程控制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水准基点,进行连网观测,设置的水准基点需设在不易沉降并不受施工扰动的位置。
进行连网观测时,其闭合差小于±
0.5
mm(n为测站数)。
按测站数成正比例进行闭合差平差调整,使之各点都得出准确的高程数据,以便在使用过程中互相校核。
8.1.3测量成果及精度要求
测量基准点是结构定位放线的依据,因此各基准点必须精确投设,用J2型光学经纬仪,2个测回较差应≤2mm,并取中数作为控制值;
各控制基准点投出后,应根据图形关系检查角度、距离和方向等相互关系。
各测量控制基线应5点共线,偏差不大于2mm;
距离误差115000,标高点校核,采用DS3光学水准仪观测,其偏差不超过2mm;
角度观测,用J2型光学经纬仪,每个角2测回,其误差不大于±
9”~15”。
8.1.4沉降观测
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规定设置的水准基点,在各单位工程四大角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满足每两点间距离为10~15m,各沉降观测点组成水准网,进行互相校核。
为检查此水准网的稳定性,要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沉降成果的正确无误。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按照设计要求及《测量规范》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在结构吊装完毕、砌筑维护墙时,预埋好沉降观测点位,按Ⅲ等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进行环行闭合观测,其闭合误差不得超过0.5
观测次数和时间根据设计要求,建筑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2个月1次,建筑物竣工后,第1年不少于3~5次,第2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建筑物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及时检查记录,计算正确,精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最后将本次所测各个观测点的高程与上次各点高程核对无误后,填写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作为工程验收技术资料,每次沉降观测结果上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
8.2土方开挖
具体详见《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8.3基础结构
8.3.1砼垫层施工
砼施工前测量人员在基坑内用钢筋头作为标高控制点,标出垫层表面标高,确保垫层表面标高的准确,砼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抹平,并向四周排水沟方向找出1‰的坡度,以免垫层内有存水现象。
具体详见《砼工程施工方案》
8.3.2钢筋工程
钢筋绑扎顺序:
底板下层筋→安放钢筋马凳→底板上层钢筋→柱筋。
底板下层筋采用50×
50×
35mm带扎丝的砼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钢筋绑扎:
钢筋接头在加工棚内采用闪光焊连接,现场采用绑扎连接接或电渣压力焊(竖向),底板上、下层钢筋用ф20钢筋马凳架立、马凳间距800mm,柱、墙钢筋插入后点焊固定,上面再绑扎三道柱箍筋。
框架柱插筋因上部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故保证在两个截面即可。
具体详见《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8.3.3模板工程
本工程承台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拼装,用Ф48钢管进行加固。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结构简单,制作、装拆方便。
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应经常检查、维修。
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紧固扣件需上紧,架子搭设完毕后须进行检查紧固。
模板支设完毕后,侧模板须与基坑侧面增加顶杆撑牢。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证有模板工值班,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解决。
模板安装时在模板内的垫层砼角落处开一个出水孔,便于浇筑混凝土前进行冲水清洗,洗净后连同模板下口一起用1:
3水泥砂浆进行封堵,防止漏浆。
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
具体详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8.3.4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和,垫层采用塔吊进行运输,坍落度为10~30mm;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运输,坍落度为120~140mm。
砼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不得积水。
浇筑时,检查砼和易性与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处理;
每一独立基础必须一次性作业完成,。
使用50型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振捣密实的标志是:
砼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冒出,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最后,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对承台上表面收光2-3遍。
本工程混凝土的拌制采用一台JS350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配料采用电子配料机进行,水泥及粗细骨料均电子过磅计量。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合用水相同。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8.4主体结构
主要包括模板、钢筋、砼及砌体工程。
8.4.1几项关键工作
主要是模板是支撑和加固,应确保牢固和安全。
钢筋隐蔽验收工作
钢筋隐蔽验收应分别进行,柱钢筋必须在模板支设前进行,并办理完验收手续;
梁、板钢筋应在砼浇筑前验收完毕,并办理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同时参与隐蔽的水电管线也应验收并办理相应记录。
主体结构验收
为便于装饰工程能够提前插入,各施工段主体结构验收必须在三层框架结构验收一次;
获得通过之后,才能进行装饰工程施工。
8.4.2.施工顺序
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可以将操作工人划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竖向构件——柱——的施工,另一个小组负责水平构件——梁、板——的施工,两个小组的工作相互搭接,穿插进行。
竖向构件的施工顺序
所有竖向构件的施工均按照右图给定的顺序开展工作,尤其是各检查验收程序,以及应当办理的有关手续。
水平构件的施工顺序
在砖混结构中,竖向构件的定位放线工作结束后,紧接着就进行水平构件的定位放线工作。
当竖向构件施工的同时,水平构件的支架搭设等工作就可以插入,只要从中间向四周进行,留出竖向构件的工作面即可。
具体施工顺序详上图。
由于部分梁的高度较大,因此梁底模铺设完毕,梁筋绑扎好后,应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侧模支设及加固,并同时绑扎板筋;
按照正常程序,此时应当办理隐蔽记录,但若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要求,也可以在板筋绑扎完毕后的验收程序认为合格,并在签署砼浇灌令之前一道办理水平构件隐蔽记录。
在最后一次验收程序中,主要包括板筋的的隐蔽验收、水电管线的隐蔽验收和模板验收、支架强度刚度验收等内容。
8.4.3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采用双面腹膜竹胶板支承,φ48脚手钢管加固,部分梁高超过600mm的,可另加对拉螺栓固定。
楼板部分:
采用早拆支撑体系和复合竹胶板,竹胶板与早拆支撑体系中的托梁之间用50×
100mm木方支承。
柱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柱外边线→焊定位筋→清理→钢筋隐蔽验收→工序交接→模板就位→模板加固支设→校正→模板验收、工序交接→浇筑砼看模、校正→拆模。
对于竖向模板,为保证模板能够处于水平状态,同时与基层结合紧密,可以采取在基层砼上做水泥砂浆找平底座的方法,用1:
3水泥砂浆,定位放线工序结束后立即进行,当其强度达到1.2Nmm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