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协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老科协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科协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购置各种农机40多台套,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粮仓1500平方米、农机仓库420平方米、烘干房50多平方米、晒坪5000平方米。
配套整修田间机耕道3000余米,沟渠清淤8000多米,保证了耕田、插秧、收割、运输、烘干等一条龙机械作业,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作业率。
同时,他与金健米业等大企业合作,采取订单模式,所有稻谷由合作社回收,仅2019年合作社发展订单新品种优质稻5000多亩,为农民增收200余万元。
2019年,他尝试稻虾连作,种植稻虾1100多亩,每亩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他还购置了大米加工设备,注册了“樊溪牌”大米商标,将生态环保的富硒稻虾米送到普通市民的餐桌,其事迹在市、区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如尧天坪镇分会,由会员成立了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1万多亩。
其中水稻专业合作社4个,油茶专业合作社3个。
镇农科站退休老站长、镇老科协副会长周德祥领办了惠农水稻专业合作社,流转水田6400亩,投资800多万元,不仅有种植水稻的机械10台套,还购置了烘干机和病虫防治机,常年种植优质稻6400亩,每亩比常规水稻增收200元。
在他的带动下,全镇每年种植优质水稻6万多亩(含早、晚稻),每年帮助农民增收1200多万元。
二、瞄准特色产业搞好科技服务有新亮点
今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全区水稻、蔬菜、油茶三大特色产业进行科技服务。
亮点之一:
发挥余热,助推全区科技兴“粮”。
我们区老科协为了认真落实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藏粮于技”的精神,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经验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人脉优势,为全区科技兴“粮”派出科技服务队,兴办科技示范点,创建科技示范户,组织全区老科技工作者为全区粮食振兴战略奉献余热。
在具体工作上我们重点抓了如下几项:
1、抓好粮食生产技术培训。
根据不同的粮食生产季节,定期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深入乡(镇)、村开展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印发《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手册3万本,以科技新知识帮助农民应用和推广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
除开展粮食生产新技术培训外,还让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到种粮大户的田间地头宣讲新技术,现场作示范。
通过这些培训方式,提高种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使接受培训的技能型农民,成为种粮先进技术的“推广员”,科技兴“粮”的“宣传员”,传递粮食生产信息的“情报员”。
通过这些举措,提高种粮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他们向产业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为农民科技兴粮奔小康,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老科社团组织的作用。
2、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发展。
动员和组织全区老科协会员注重运用网络向广大种粮大户讲科普116场,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手段转变,在全区各分会中普遍建立微信平台,组织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成员加入老科协微信平台,截止目前发布粮食生产政策、法规、粮食市场信息、粮食生产实用技术、异常天气预警、病虫害预报、粮食生产抗灾救灾补损自救技术等资讯600多条。
服务于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龙头企业。
3、开展“双季稻”高产示范活动。
组织农口老科协专家团成员,深入全区各乡镇分会,积极推广“双季稻”,组织开展“双季稻”高产示范活动。
截止目前全区19个乡镇分会在所在乡镇办了1-2个水稻高产示范片,全区累计面积达到5万多亩,双季产量都在2000斤以上(吨粮田)。
这一举措使我区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
4、抓好水稻高产综合技术的示范推广。
我们组织老科协会员积极推广水稻超级杂交稻、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稻田节水灌溉新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技术。
今年,我们每个乡镇分会都办了一个水稻高产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点,全区累计面积在6万亩以上,以此促进了全区粮食生产发展。
5、开展水稻富硒生产技术的推广。
我们以十美堂老科协会员熊桂华的常德勇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区老科协的富硒学会为依托,重点推广富硒在水稻中的使用。
全区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在50万亩以上,使我区水稻产品绿色、环保,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促粮农增产增收。
6、抓好引进示范“竹稻”工作。
今年,我们石门桥镇老科协秘书长陈祥国从广东引进了“中华竹稻”,并在石门桥镇试种成功,竹稻米粒细长,米香浓郁,做成米饭闻之竹香飘溢,嚼之清甜甘香且弹牙,口感柔软舒适,糯而不腻,用竹稻米熬粥,香糯幼滑,回味绵长。
每千克竹稻米微量元素为钙63mg—93.5mg、硒0.085mg—0.16mg、铜2.87mg、铁7.54mg—7.58mg、锌18.8mg—28.3mg、镁972mg。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是国内难得的优质高档营养保健米,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0年我们计划全区推广3000亩以上,为鼎城开发竹稻生产基地建立产销一条龙奠定基础。
亮点之二:
绿色蔬菜蓬勃发展。
1、蔬菜绿色生产有了蓝本。
今年,农业分会专家组蔬菜专家编写了《蔬菜绿色生产技术手册》,全区印发1000多本,深受广大菜农欢迎,填补了我区蔬菜规范栽培的空白。
由于此项技术的推广,我们初步测算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000万元以上。
2、我们组织全区有种植蔬菜经验的老专家在牛鼻滩、中河口、十美堂等蔬菜大镇进行调研,并通过土壤取样检测等技术措施后,编发了我区几个蔬菜主要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资料6000余份,下发给菜农学习,并指导菜农按标准栽培技术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菜农增收5000万元以上。
3、推广猪——沼——菜模式。
2019年,我们组织农口和乡镇的老科协会员,在全区蔬菜大户中积极推广猪——沼——菜模式。
据统计,截止目前,我们老科协会员为36个蔬菜种植大户建立了猪——沼——菜模式,用沼液沼渣种蔬菜,节约肥料成本16万多元,使用沼液沼渣的蔬菜比别人的品质好,倍受消费者青睐。
亮点之三:
油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区现有油茶林40多万亩,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油茶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在此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抓种苗基地。
我们以副会长雷菊初、尧天坪镇分会副会长肖子俊、住建局分会会员张国保为主体,分别成立了油茶种苗基地,每年可提供500万株以上的优良油茶种苗。
二是开展技术培训。
我们以林业分会为主体抓油茶大户的技术培训,仅2019年就举办油茶实用技术培训12场,培训林农1080人,无偿发放油茶技术资料2000余份,免费赠送铁成一号、常林系列等优良无性系油茶良种80多万株。
三是建立油茶科技示范点13个。
示范户33个,面积5800多亩,同时积极帮助当地党委、政府推广油茶带状更新,疏密低改、截干嫁接实用新技术,为助推全区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继续服务“三农”有新成绩
一是成功推广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来,区老科协集中力量,按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区乡(镇、街道)老科协和区直老科协进一步加大“三农”服务力度,着力提高工作水平,为断创新科技服务新模式,开通专家咨询服务热线,办好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培训班,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以科技新知识帮助农民应用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认真抓好水果、蔬菜种植基地和生猪、水产品、家禽养殖基地的科普示范工作。
区农业局分会老专家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切实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与农民“点对点”、“面对面”交流,发放技术资料9万多份,接待咨询的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2000多人次。
农业局分会会员朱忠学同志,从2015年起,自筹资金200多万元,研发了“中浙优158”等3个杂交优质水稻品种,仅2019年就累计推广新品种400多万公斤,推广面积20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近2亿元。
石门桥分会秘书长陈祥国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0多项,成为我们协会的科技推广达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美堂镇分会积极作为,狠抓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全区各分会办科普宣传栏186块,举办科技培训班246期,培训农民2.76万人次,开展科技咨询233场,接待群众2.16万人,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1300多个,落实科技示范项目93个,印发技术资料28万余份,推广农业新品种73个,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26项。
通过这些措施和手段,有效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老专家讲科普向运用现代手段发展。
2019年来,我们除了继续运用好农民学校,农口专家讲师团、“科技110”和咨询热线电话等传统形式外,我们继续重点推广网络等现代手段讲科普,充分利用老科协“乡村科技兴农之友”微信群,推广农业新技术,从2019年初起,区老科协组织实施了“百课千题”活动,即组织100堂农业新技术科普课,1000道科普问答题在网上发布。
目前加入平台的会员有800多人,平台建设包含政策法规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实用技术、异常天气预警、病虫害预报、农业抗灾救灾补损自救技术等资讯。
服务对象为各类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农头企业等,如中河口镇分会每两周由宋浩、周乃军两位副会长根据农事季节发布一次农业技术知识,定期发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产品市场信息263条,区林业局分会会长任炎华建立的鼎林微信群对接40多个林业大户,帮助解决160多个技术难题,农业局老专家团成员周大光,过去免费发布手机短信指导农户搞病虫害防治,有时遇到疑难问题,还要到现场查看费时费力。
建立微信后,可以凭种植户发送的图片诊断病情,通过视频、语音一对一指导,效率提高了许多。
区老科协充分利用农业专家团的技术优势,组织老专家写稿,搞好精准对接。
并通过面点服务,技术支撑,确保全区老科协系统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创特色、出亮点、有实效。
三是多措并举科技扶贫,收到明显效果。
2019年来,我们把服务三农与科技扶贫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扶贫效果明显。
我们成立了26个科技扶贫小组,建立了38个扶贫联系点,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方式参与科技精准扶贫,扶贫户数达896户、2696人,帮助困难户制定脱贫计划1063个,提供务工信息536项,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026次,脱贫户663户,每户平均增收6000多元,贫困户共增收400多万元。
其中有的放矢,帮助贫困户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增收达260万元,有利促进了科技精准扶贫工作更精更准开展。
2019年又有96户进入科技致富户。
四、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开展科普活动
开展科普活动是老科协的一大品牌。
2019年来,我们把开展科普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与实施纲要》,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学校、面向社区开展形式不同科普活动136次,培训农民2.6万多人,印发资料16万多份,有效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术素质,为普及科学知识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提高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本领。
为把科普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起来,全区各分会组成由八十多名老科技人员参加的十二支科普报告团,采取举办讲座、办短训班,典型示范,利用新媒体传授现代农业知识,普及科学技术,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使广大农民摆脱传统种植技术的思想束缚,提高了科学种田的意识,增强了科学种田的技能。
二是培养了一批科学种田人才。
在开展科普活动中,老专家利用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言传身教,不仅帮助解决农民眼前急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而且十分关注贫困人口的培养,热心向贫困人口讲授农业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
2019年来,专家团成员通过传帮带,培养了60多名贫困人口,有的成为科学种田能手,有的成为某一行业领军人物,有的成为致富带头人,有的成为乡村振兴的中间力量。
如农业农村局老科协会长邵双全组织老专家团成员通过“三下乡”活动,帮助、扶持贫困家庭32户,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了粮食高产,大幅度增加收入,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在30多户贫困人口中有很多都成为科学种田能手、致富榜样,有的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凝聚正能量,占领社区科学文化生活阵地。
2019年来,我区老科协发挥社区分会作用,开展科普进社区的活动,通过开辟科普长廊,展示科普图板,广场建筑物上都张挂科普、民主、法治、党建等内容的宣传板,举办科普报告会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发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占领了社区科学文化生活阵地。
玉霞街道老科协有8个社区,深入开展了“一区一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扎实而富有。
文体广新老科协组织会员参加市里组织的文化惠民工作,80%的会员深入到社区、广场演出,尤其是进校园、参加全区文艺晚会,多次为社区和乡镇指导全市“百团大赛”和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受到了广泛好评。
五、调研建言献策向解决实际问题着力
2019年,我区老科协除积极组织“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外,我们还动员全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口,组织经验丰富、熟悉有关政策和业务的会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各分会成立“建言献策”调研组,开展调研活动,同时,在调研活动中,重点向解决实际问题着力,避开一些“大”“虚”的课题。
截止目前共收到各类调研文稿28篇,为配合各级党委政府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工作,特别是区老科协撰写的《鼎城区秸杆能源化》的建议,对解决全区秸杆焚烧、打好“蓝天保卫战”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林业分会钱仲清同志撰写的《老科协怎样帮助老年群体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建议》,对加强老年人互联网知识的普及,帮助老年群体融入“互联网+”时代,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政协分会杨爱顺等会员撰写的《关于加强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筑的建议》、《关于规范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全面保障肉食卫生安全的建议》、《关于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建议》,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城乡肉食安全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我们区老科协2019年组织的调研建言活动,对各级党委科学决策,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六、自我保健活动向成熟体制机制运转
2019年,我们区老科协坚持一手抓科技服务,一手抓会员的科学养生,使自我保健活动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体制、机制。
区老科协自我保健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贺用森任组长,分管区老科协保健工作的副会长,何秋菊任副组长,36个分会参与联动,每个分会都安排了1-2万元自我保健工作经费,有力保障了自我保健活动的开展,全区1700多名会员人手订阅一份省老科协创办的《中老年自我保健》杂志。
90%以上的会员都能参加灵活多样的健身活动。
在会员中有广场健身舞队、太极拳队、钓鱼、花卉、书画、摄影、诗社、舞龙舞狮、九子鞭、地花鼓、吹打乐、民间剪纸等多种形式的团队140多家,带动会员每天参加1至2项健身活动,会员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2019年区卫健局分会开办“健康大讲堂”13场,组织专家义诊6场。
区老科协组建医疗卫生讲师团8个,专家累计授课128场,发放健康科普资料3万余份,编辑养生保健知识1200余份,免费向会员赠送。
同时,还建立科学养生微信群,定期向会员发放各类保健知识3000余条。
扩大了会员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增强了会员自我保健水平和技能,提高了会员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尧天坪镇副会长莫纯清将自己20年来学习运用《中老年自我保健》杂志体会写成文章,在2019年《中老年自我保健》杂志第5期刊发,得到了省、市老科协有关领导的好评,对促进全区会员保健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