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817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docx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

《太祖视事东阁》原文及翻译

  篇一:

课外文言文练习

  

(一)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

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

  真绝宝也。

特设一卓,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

“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云()

(2)得()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的品质。

(3分)

  

(二)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

“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

“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

洗涤。

参军:

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三)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茂问之曰:

“子亡马几何时矣?

”对曰:

“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

将去,顾而谓曰:

“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①卓茂:

人名。

②公:

对人的尊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2)乃诣丞相府归马().

  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9.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2分)

  10.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的品质,表现了“马主”的品质。

(4分)

  (四)秦西巴纵麑①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

孟孙归,求麑安在。

秦西巴对曰:

“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②纵而予之。

”孟孙怒,逐秦西巴。

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左右曰:

“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③,何也?

”孟孙曰: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注释]①纵麑(ni):

放走小鹿。

麑:

小鹿。

②窃:

私自。

③傅:

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

在文中指老师。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2)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A对一头小鹿也不能忍受,又何况对人呢?

  B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C连一头小鹿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一个人呢?

  D连他都不忍心伤害小鹿,其他人会忍心伤害吗?

  9.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10.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3分)

  答案

  ⒎⑴还,归还⑵往,到?

?

  ⒏D

  ⒐想确认马是谁的

  ⒑仁厚(宽厚、宽容)诚实

  12、好实行

  13、D

  14、喜赐

  15、C

  12.说获得得到

  13.A

  14.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5.待下宽厚

  7.

(1)命令;派遣;让

(2)停;过了

  8.B

  9.“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

  10.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3分;认为自己正确就不怕得罪人2分;知错就改:

不计个人恩怨1分

  篇二:

课外文言文1

  文言文阅读

  一、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顷岁

(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

(2)以文字问之。

云:

“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

(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3)[工]精,妙。

(4)[患]毛病、弊端(在于)。

(5)

  [指摘]挑剔,批评。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术()过()疵()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多作自能见之()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二、《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按下边提示,用\'‖\'线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⑴桓公不听扁鹊忠告

  ⑵扁鹊指出桓公的病已不可救药

  ⑶桓公病死

  2、选出对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医生的爱好,是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B、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C、医生的爱好,是为无病呻吟的人治病,不用看自己就好了,也就有了功劳了。

  D、医生喜欢给无病呻吟的人治病,反正不用看自己也会好的,功劳就大了。

  ⑵桓侯故使人问之()

  A、桓侯特意派人去问扁鹊。

B、桓侯故意派人去问这件事。

  C、桓侯故意派人去问扁鹊。

D、桓侯特意派人去问这件事。

  ⑶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A、(那是)掌握生死的神所管的,(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B、(那是)掌管生死的神所属的范围,(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C、(那是)掌握生死的神所管的,那该怎么办呢?

  D、(那是)掌握生死的神所属的范围,那该怎么办呢?

  ⑷臣是以无请也()

  A、我因此也就不请求了。

B、我是再也不说话了。

  C、我是不必再请求了。

D、我因此也就不再说话了。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鹊看到桓侯的病已无法治愈,所以回转身就走。

  B、扁鹊观察到桓侯得的是不治之症,没有治疗的意义,所以就回去了。

  C、因为当初桓侯没听扁鹊的劝告,扁鹊生气了,所以走开了。

  D、扁鹊认为桓侯的本质不好。

  4、简答桓侯的病为什么会到“不治”的地步?

  5、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三、《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

.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不肯受,曰:

“须得尔驴。

”农夫曰: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此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

  1、解释加点的词。

  

(1).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2)今以柴与汝()..

  (3)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4)我有父母妻子()()(5)我有死而已()....

  2、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四、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

“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

“善。

”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释:

1灵公:

指卫灵公。

2丈夫饰:

穿男子服装。

3尽服之:

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

4相望:

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5见:

求见。

6为:

做,这里指穿。

7莫之服:

没有人穿。

  1、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2、翻译晏子的两句话,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3、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C.臣本布衣。

D.刘备,天下枭雄。

  4、解释下列画线词的含义。

  

(1)国人尽服之()

(2)使内勿服()..

  (3)女子而男子饰者()(4)不逾月()..

  五、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

学而不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射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

  ③不应而还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回答)

  答:

  六、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