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809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docx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电子政务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在党中央十八大精神感召下,在市委、市政府、两办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创业创新、提质提效为载体,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统一管理、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统一目录、分级推进的模式,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义乌特色的“高效型、服务型、国际型”电子政务中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2012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深化政务网站群集约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1.门户网站及外文网站再上新台阶。

坚持以提升网站信息内容保障作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努力丰富门户网站内容。

2012年政府门户网站共编发15000余条信息,每天更新量近80条,其中本地要闻保持日均15条以上的更新量。

三个外文版保持每日更新,全年共翻译20余万字。

原创投稿实现新突破,发展信息员22名,共收到投稿近1500篇,采用800余篇。

同时开展了电子书制作的尝试,先后完成《魅力商城》、《今日义乌》电子书发布,完成《统计年鉴》、《义乌方志》等各类信息定时更新和2011年度882件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录入发布工作。

“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政府网站领先奖”和“品牌栏目奖”。

外文网站荣获百强县区国际化程度第一名及唯一领先奖(三连冠)。

2.政务网站群建设管理成效明显。

2012年继续加大政务网站群共建力度,新建编委办、改革办、城改办、会展办等11个子网站,完成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市委党校、旅游局等6个子网站改版,截至2012年底已建成子网站116个。

同时,持续加强政务网站群管理,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网站群管理工作的通知》(市委办〔2012〕112号),先后拟定了《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实施办法》、《网站编辑工作规范》、《网站及信息发布保密管理办法》、《“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原创稿件投稿须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全市网站信息安全管理、网站维护责任、网站保密审查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政务网站群质量明显提升,全年编发信息32626条,上报信息3625条,均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大大拓宽了门户网站的信息来源。

3.积极探索门户网站品牌建设新路子。

为提升门户网站知名度和美誉度,首度试水网站品牌推广,一方面主动出击与部门联合共建交互型应用,如联合恒风长途客运中心开设公交客运专栏,并屡次大范围更新公交信息,确保信息准确;联合精神卫生中心、普法办开设“心灵驿站”、“法律咨询”专栏,受理咨询事项近200件,社会效应明显。

另一方面策划多项网站线上活动,如“我为改革献一计”、“政务网站群绩效评价网上调查”、“家庭教育(家长)问卷调查”、“门户网站升级改版意见征集”、“外籍人士问卷调查”等,共有近十万名网友参加,网站影响力与日俱增。

4.门户网站平台升级工作全面展开。

为做好门户网站平台升级工作,4月份开始投入前期筹备。

6月份着手网站规划,10月底基本定稿,新版门户网站设置首页、走近义乌、政府资讯、智慧政务、商贸游购、我的网页一级栏目六个。

11月份完成项目招标,11月23日项目正式启动,页面设计和数据迁移等工作全面展开。

5.信息公开工作持续推进。

认真做好全市74个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监督,每月公布一次信息公开发布排名,按时完成季报、年报汇总,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都有所加强。

74个信息公开单位全年共发布信息4018条,其中公文类信息1580条。

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公开平台公开项目242项,发布信息6178条,其中项目信息5446条,信用信息732条,涉及项目审批信息、项目建管信息、从业企业(个人)信息、地矿审批(出让)信息四个方面。

(二)稳步推进协同办公应用,加快无纸化办公进程。

1.启用电子公章实现电子公文交换。

电子印章系统于今年3月15日投入试运行,全市机关部门和镇(街)120余个单位启用了电子印章,共制作电子公章500余枚,文件(刊物)版式红头708个。

7月1日起实行电子公文交换(抄送市级班子领导公文及送市政府的请示件除外),取消纸质公文。

同时,以两办名义下发了《义乌市电子公文及电子印章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市委办〔2012〕134号),从制度上规范电子公文的传输和印章的使用管理。

在电子公文交换推广使用过程中,我办根据实际需求,新增公文补发、撤销、打印授权、批量签收、批量归档、批量送传阅等多项人性化功能,通过办公助手群、qq群、电话等途径,积极、有效、及时地解决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先后组织两期联络员业务培训和一次联络员代表座谈会,有力推进了协同办公的应用。

截至年底,120个单位共计发布公文9627份,平均每个工作日发布50余份,成效明显。

2.持续推进部门内部无纸化公文流转。

在全市推广公文交换的同时,13家单位在内部实现了无纸化公文流转。

其中,市纪委、佛堂镇、上溪镇、民防局、农业局(包括下属单位)、质监局等10家单位实现了全员无纸化公文流转,行政服务中心、义乌商报社、广播电视台3家单位实现部分人员无纸化公文流转。

总计人数达1200余人,阅读或办理公文近80000人次。

部门内部无纸化公文流转的推进,减少了文件传递的环节和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高效化和透明化。

3.移动办公系统在两办试用。

为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满足随时随地办公的需求,我办经五个月开发、测试,建成了与协同管理平台同步的移动办公系统,现阶段包括公文处理、最新公文、会议通知、通讯录、公文库、邮件等功能。

5月起率先在市委办、市府办试用,并上门进行系统操作一对一培训,得到领导一致好评。

(三)规范系统机房运维管理,确保安全防护到位。

1.优化机房设备结构,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机房现有物理服务器63台(其中部门托管16台),网络安全及其他支撑设备43台,存储3台,小机2台,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7月份着手机房标准化改造,一是部署一台apcups,替换旧西门子ups,并新增96节电池,与原apcups形成双路供电,实现了设备真正意义上的双路电源冗余;二是将服务器分区,内、外网和部门服务器分区放置,并规范部门服务器托管机制;三是线路整改,完善线路布局,增加标签标识。

通过调整改造,机房标准化程度得到提升,机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2.完善巡检制度,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制订完善协同办公、机房、网络、应用系统等从各项性能指标健康度到日志分析研判的巡检机制,责任到人,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同时制订系统故障应急响应手册,明确故障责任人和应对措施,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置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3.全方位加固系统,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以省级安全检查为契机,结合《关于做好党十八大和省十三次党代会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浙信安〔2012〕3号)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要求,遵循“进不来、拿不走、打不开、赖不掉、丢不了”的五不法则,陆续对网络、设备、架构、系统等建立多层次立体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提高了安保水平。

(四)夯实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规范网络运行管理。

1.政务外网基础建设稳步发展。

网络覆盖和纵向贯通是政务外网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协同应用推广的根本保障。

今年新增法院、检察院、人劳社保局、行政服务中心、佛堂镇便民中心5个点,单位内部通达率达90%以上。

截止12月底,共有13个镇(街)、99个机关部门、300余个企事业单位接入,全网用户近7000人。

鉴于业务应用不断拓展的实际,我办对政务外网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改造方案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现已开始实施,预计明年3月底完成。

政务外网的稳步发展,为部门业务系统运行、跨部门协同应用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2.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光纤租费管理。

2012年是行政事业单位光纤租费统一支付的第二年,全年光纤线路租费共计52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3.2%。

同时开发网络线路管理系统,切实提高了日常线路数据的管理效率,有力推动了网络线路规范化管理。

(五)规范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推进资源共享利用。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电子政务管理机制。

我市电子政务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和市府办领导的高度重视,批准党政机关信息管理中心更名为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全市的电子政务工作,内部科室新设电子政务科,专门负责电子政务管理工作。

2.努力排难攻坚,扎实推进年度项目实施。

2012年首度接手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全年共计32个单位申报电子政务项目51个,估算总投资8018.75万元;经预审列入市政府2012年度建设计划新建类项目23项,估算总投资4056.18万元。

最终经方案审核及批复,批复概算总投资3230.57万元,比估算投资节省825.61万元。

目前电子病历系统、刑侦信息化、公安视频指挥通信系统、怡乐新村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等11个项目已经完成项目阶段性里程碑或基本完成项目建设;18个项目已经完成项目招标采购或合同签订;5个项目在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

3.积极探索管理流程,规范项目过程管理。

为履行好职能,我办积极探索管理流程,采用“1库2会3个抓”模式做好过程管理,即建立1个以业务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为核心的电子政务专家库;通过项目多部门联合集中“预审”和建设方案专家“评审”2次会审确定年度建设项目及其投资和建设方案;通过抓好政府采购、资金拨付、项目验收3个方面的管理做好项目全过程把关。

4.对项目进行统筹安排,推进资源共享利用。

资源共享和集约建设不仅节约投资提高绩效,而且能够推动电子政务系统深度应用。

因此,我办在项目论证审核过程中严格把握共享共建原则,并发挥跨部门沟通协调作用,切实推进资源共享。

2012年已有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工商综合指挥监管平台、招商数据库系统等多个项目通过共享机房平台或通用政务平台,实现节约投资500万元以上。

5.制定有效管理制度,规范资料归档。

项目相关资料是项目审核及追溯备查的重要依据。

我办在规范流程的基础上,制定了整套项目文档资料规范要求;并制定落实内部资料管理要求及安排专人整理归档有关项目资料。

(六)发挥业务和技术专业优势,统筹做好延伸服务。

1.协助部门完成各项应用需求。

我办业务和技术专业优势明显,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协助部门实现多项应用需求。

如市纪委的廉洁村务规范化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业务管理系统、住房公积金网上申报系统、人力社保局阳光政务大厅等,不但方便了机关工作人员,也方便了广大网民。

其中纪委两项工作的系统化管理方式为省内首创,成效显著。

2.巩固全市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成果。

2012年3月9日,我市政府部门办公软件正版化工作顺利通过省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组的验收。

10月上旬,我办对31个机关部门办公软件正版化再次开展检查,通过电话指导和上门安装等方式对未安装正版办公软件的477台电脑实施整改,切实巩固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

3.做好视频会议系统和终端服务。

自8月份起接手视频会议(全省应急指挥)系统维护工作,截至年底共出勤维护保障40余次,有效保障了各次会议系统的畅通稳定运行。

同时,继续对行政1-2号楼终端提供维护服务,全年共出勤维护各种网络及电脑终端故障500余次,为系统和网络安全、畅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用户普遍反映良好。

(七)探索网上信访办信机制,积极回应网民诉求。

1.树立正确观念,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在日常的办信工作中,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认真办理群众的每一封来信。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马上明确答复的立即答复,不能马上明确答复的,将问题转有关单位即时处理并及时反馈;对一些热点难点、涉及面广、敏感复杂事件或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则呈报有关领导阅批后转办。

2012年共受理网民来信8643件(市长信箱8569件;上级来信74件;其中金华市长信箱71件,省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