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7317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那么〕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

不是;

常:

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那么〕。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

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

②格言: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重点语句

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又被称为«

,其中〝道〞是«

思想的核心。

全书五千余字,〝道〞字就出现了七十余次。

什么是〝道〞?

据«

说,这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是超出人们经验世界的存在,因此,很难加以明确的解释。

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所以,作者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把握重点

1.一章

原文:

名可以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

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

〝道〞是这章〔也是«

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

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说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

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

〝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

〝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

这一章启示我们:

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

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

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2.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

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

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

〝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

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

3.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解读:

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

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

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

〝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

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仁〞〝义〞相对的是〝素〞〝朴〞:

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

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

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

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

4.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

正言假设反。

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

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

可用«

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

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这章中,〝正言假设反〞是理解的难点。

所谓〝正言假设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

中还有〝大巧假设拙〞、〝大直假设屈〞、〝大辩假设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

〝正言假设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那么,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5.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名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行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

他总的要求是:

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

具体做法是:

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

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

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

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

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知识迁移

阅读«

知人者智»

,完成1—6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

〝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

〞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2、«

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4、〝明〞与〝智〞有哪些区别?

5、从做人的修养来说,〝自知〞和〝自胜〞,〝知足〞和〝强行〞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6、你能以历史上的人物事迹为例来说一说〝死而不亡者寿〞的意义吗?

参考答案

1、答: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答:

主要谈的是人的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

3、答:

〔1〕〝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必须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才能了解自己,因为一般说来,当局者迷,能对自己做出客观估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2〕一个人心中的自己,跟别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

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的邹忌面对妻、妾、看客的赞扬并没有得意忘形,亲见徐公后他幡然自知,〝自以为不如〞。

他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

4、答:

〝智〞为聪明有智慧,〝明〞是英明,〝明〞要比〝智〞更高一个层次。

5、答:

人要经常地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

6、答:

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北伐的大计因为他的不幸病逝而最终没有成功,但他那种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得到了后世永远的敬仰和奉行。

诸葛亮身虽死,但其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拓展阅读

智者的训诫——«

<

老子>

五章»

析读

杨志刚

〔一〕大道何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

可道,可以言说。

非恒道也:

恒,王弼本改作常,永恒。

避汉文帝刘恒讳。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万物有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

万物未生,无名无形。

有名,万物之母也:

万物既生,有形有名;

万物有名就如孩子出生后方会有一个具体的名字,老子此处用母生子打比方。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无欲,才能坐观其变,尽得其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徼,求,求取。

有欲,必有所求于外物。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无名的万物和有名的万物同出于道,虽然一个叫无一个叫有,其实一回事。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深黑色,此指幽深莫测。

道就像一个又深又黑的大洞,此洞为众妙之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混,音hú

n。

先天地生:

先于天地而生。

意即天并不是最高主宰,道才是最高主宰。

寂兮寥兮:

寂,静而无声。

寥,动而无形。

独立而不改:

指道有绝对性和永存性。

可以为天地母。

道是«

中一个高深莫测的哲学概念。

但〝道可道,非恒道〞,所以老子就只能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可感的字〝道〞来指代这〝混成之物〞,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又是聪明的办法。

选中道这和道字本身的意思是有关系的,道就是道路的道,指大路。

特性如下:

第一,就是终极性,万物的本源。

混成之物即道,道是天地之母。

也就是说,道是世界的本源。

〝先〞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先于,而是逻辑意义上的先。

老子的提出〝道〞是世界的起源和最高法那么,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创造问题的主要观点。

西方人认为世界由上帝创造,印度人找到了佛祖释迦牟尼,这可以称作世界由人格神创造。

道的观点与二者不同,对世界起源是一种哲学式的思考,这恰恰符合马克思对中国人是〝早熟的儿童〞的判断。

第二,道有模糊性——道不可言说。

道可道,非恒道。

道是心领神会的,可以被言说出来的,就不是恒道。

〝恒〞避讳作〝常〞。

为什么道不可道?

1.话语表述并不能完整表达道的所有内蕴。

道不能说出来,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语言有局限性,有穷尽之时,而道无穷尽,所以话语并不能完整表达道的内涵。

〝佛曰不可说。

2.道也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语言是糟粕,道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

第三,运动性——道的状态。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混成之物的名叫大,字为道。

老子仿照人的名和字来喻道,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大曰逝:

曰,作〝那么〞〝会〞讲。

逝曰远,远曰返:

〝大〞〔道〕表现为往〔逝,与〝返〞相对〕,往得太远,就会返回来。

这几句说道周行不怠的特点。

道也叫大,指没有边际,无所不包。

逝、远、返三者都是〝走之旁〞都是运动的意思,〝周行而不殆〞。

为什么能运动?

有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相辅相成。

第四,周遍性——道的范围无处不在。

道是无处不在的,道表达在万物之中。

万物都可能得道,万物都是道的孩子,母亲对孩子,都会一视同仁,就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为尧舜〞。

〔二〕虚静无为

无,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概念,有是真实可见表征,无不是没有,无也是一种有。

先看〝无〞: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第十一章〕

埏埴为器:

埏埴shānzhí

埏,揉。

埴,细粘土。

埏埴,抟土制作器皿。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房间、碗、盆、一切容器皆如此。

有了〝无〞这个空间,才能发挥有的作用。

所以老子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演化成老子的重要概念:

无为。

如果说庄子讲的是人生哲学,那么老子讲的就是社会哲学。

在专制社会里,就两种人——统治者、被统治者。

统治者的无为

无为思想,在老子看来不过是一个手段,因为〝无为那么无不为。

〞〔«

第三章〕班固在«

汉书»

中说老子讲的是〝君人南面之术〞,〝无为〞对统治者来说是统治的一种手段: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二章〕

怎样做才是无为呢?

做法一:

少干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五章〕

不仁:

仁,无情无义,无爱无恨。

刍狗:

刍狗,草扎的狗,祭祀、丧葬用品。

活动完成,就扔了。

天地无情,类比推导圣人无情,因为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类的导师。

无情也就无爱无恨,就放任百姓,无为而治。

圣人就是圣明的统治者,不是去践踏、蹂躏百姓,而是不干预。

以〝无为〞治国——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四十九章〕

属耳目焉:

属,音zhǔ,瞩目,关注之意。

百姓监视君主呢。

圣人治理百姓要有胸襟,将其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试问,自己的孩子,不管有了怎样的问题,父母都会以正面的力量去看待、引导,最后,百姓都归于孩子般质朴、单纯。

做法二:

改造心灵——愚民

不被外在虚名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那么无不治矣。

三章〕

老子认为应该绝圣弃智,这是愚民政策。

百姓有智慧,就会有更多的想法,就会反抗,就难以治理。

老子认为要愚民,才能天下大治。

老子不但愚民,还要愚君——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

以不智治邦,国之德也。

六十五章〕

老子对统治者的理想描述: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誉之;

其次,畏之;

其下,侮之。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十七章〕

儒家把亲誉之作为最高追求,而道家更进一步,统治者也浑浑噩噩。

庄子对统治者的描述: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庄子·

天地»

〕上上下下都混混沌沌,傻傻呵呵,整个动物世界,一片和乐景象。

这不是社会的倒退,是因为:

1、老子认为动物世界好,取其没有人类勾心斗角之意。

2、后世的统治者是愚民,但不愚君、不愚臣,不能把愚民罪名算在老庄的头上。

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他不傻,后代的国君拼命让臣子参加考试才能授予官职,官员也要聪明。

只有老百姓,要求你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地地道道的愚民。

统治者的〝无为〞——功成身退。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二章〕

万物作而弗始也:

始,干涉之意。

为而弗恃也:

恃,据有,持有,自恃己能之意。

成功而弗居也:

居,占有。

以上通过解读〝道〞的内涵、特征,及对〝无为〞的解读。

可以说,这样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一些关于老子的书,你会受益终身的。

五章参考译文

译文:

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

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

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

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

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表达,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

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

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译文:

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

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

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

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

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

因此,〝圣人〞说:

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

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

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

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徙。

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

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

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

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