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7282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设计意图:

通过“读文放影”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抓住人物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回顾课文,受到启发

(一)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1.读读《两茎灯草》,回忆一下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

(1)《两茎灯草》通过写严监生临死时仍惦记节省灯油这件事,表现他的吝啬。

(2)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或者与别人相处时,会显出自己的特点,习作时应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

(相机出示板书:

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二)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1.在写人物的时候,不仅要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还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2.学生小组内回顾课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和《摔跤》,并进行交流。

3.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1)为了表现车夫祥子旺盛的生命力,《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细致地描写了他结实健美的身材;

为了表现小嘎子的机灵,《摔跤》生动地刻画了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

(2)还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

可以通过刻画细节表现人物的特点。

(三)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1.怎样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让人越读越爱读呢?

2.学生小组内回顾课文《刷子李》并进行交流。

曹小三在观察师傳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侧面描写)

结合几篇课文,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加深学生对人物特点的感知,了解一些表现人物基本特点的方法。

三、交流表达,初试身手

1.过渡:

你瞧,在写人的时候,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这样人物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初试身手。

2.看图说话。

(1)出示课间十分钟同学们自由活动的一组图片。

(2)提出要求:

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3)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特点?

(4)随着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明确:

要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5)学生自主练说。

(6)组内交流。

(7)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8)小结:

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再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样,就可以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

通过交流和看图说话,将从交流平台习得的方法潜移默化地用到口语交际中。

四、借助活动,牛刀小试

1.出示内容:

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列出来和同学交流。

2.明确练笔要求:

内容:

写写家人。

要求:

1.明确人物特点。

2.选取典型事例。

3.学生按要求学习。

4.自己练说后组内交流。

5.推选代表班内交流。

6.小结:

描写人物时要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学生由看图说到动笔写,将本单元学到的写人物特点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并借助交流平台的总结,得以扎实地应用。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并从中有所发现。

明确描写人物时要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在“初试身手”环节设计两个活动板块,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由说到写,在潜移默化中初步习得方法。

 

9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中的三首古诗分别是边塞诗《从军行》、爱国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依据课标理念,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悟理”来进行。

教学设计中,注重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资料,想象画面理解古诗,抓住关键词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通过对三首古诗的学习,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自学古诗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制作相关课件,收集、整理诗人及古诗的相关资料。

1.收集诗人及古诗的相关资料。

2.收集自己喜欢的边塞诗、爱国诗。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方法,导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

学习古诗,你有哪些好方法呢?

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归纳:

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借助书中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等。

3.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今天我们走进本课,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古诗。

看看你是不是会有新的收获。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古诗,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在了解学情的同时,也是在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

同时,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逐层引领,点拨方法

(一)初读古诗。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从军行》。

怎样理解“从军行”呢?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的生活。

2.小结:

借助书中注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

3.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指名朗读古诗。

其他同学听听读得是否既正确又通顺。

5.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老师读时的停顿及感情基调。

(二)想象画面。

1.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找到诗中描绘的景物。

一边读诗的前两句,一边动手圈一圈,借助书中注释理解,看看这些景物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3.学生汇报,教师梳理诗中出现的景物。

(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

4.介绍出现的地名(课件出示):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个是吐蕃,另一个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具有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雪山。

5.小结: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收集相关的地理资料,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古诗。

6.课件出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指导学生再读一读这两句诗,结合课文插图来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将想象画面与理解古诗联系起来。

7.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一个“暗”字,一个“孤”字,说明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将士们豪壮的精神面貌做了有力铺垫。

这两句诗,点出了凄凉艰苦的边塞环境,渲染了战争气氛,表现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

8.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指名读,齐读)

(三)感悟诗情

1.环境这样恶劣,将士们的生活如此凄凉,他们又是怎样想的呢?

从哪里看出来的?

2.依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黄沙早已磨穿了身经百战的将士的坚硬铠甲,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进攻的敌人誓不回家。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

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教师要通过语言的渲染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会战士的豪情。

5.引读:

将士们面对困难,非但没有消磨报国壮志,反而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强。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生:

不破楼兰终不还;

师:

为了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争的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揣摩写法。

1.《从军行》中第一、二句的写景对表现边关将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理解古诗时,我们注意环境描写中包含的情感。

2.配乐朗读,背诵。

(五)小结方法。

1.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从军行》?

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在学习古诗时,我们可以联系历史背景来理解,关注环境描写,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包含的情感。

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意境,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

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迁移运用做准备。

三、迁移运用,自主品悟

在《从军行》中,我们体会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法。

那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我们就可以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了。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注意停顿。

(2)译——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边读边想象诗人当时的“狂态”。

(4)悟情——仔细品读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小组合作,依照学习提示展开学习。

4.展示古诗朗读、理解情况。

(1)小组派代表读,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代表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2)读后评议,生生评议,教师评价。

(3)教师依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强调“蓟、涕、裳、襄”这几个字在本诗中的读音,学写生字“涕、巫”。

(4)小组合作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①依据学生的理解,相机点拨以下词语的意思。

剑外:

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却看:

回头看。

妻子:

妻子和孩子。

青春:

指春天。

②指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补充。

5.想象画面,感悟诗人的情感。

过渡:

孩子们,我们初步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其实读诗啊,我们还得从文字当中读出画面,读出声音,读到诗人的情感深处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诗中有一个字告诉了我们诗人此刻非常高兴,这个字是?

(板书:

狂)

(2)默读古诗,找出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到诗人的“喜欲狂”?

①“涕”出的泪,让狂喜倾泻而下。

品析“初闻涕泪满衣裳”。

“忽传”说明喜讯来得太突然,并且出乎意料,才有了“初闻”,即乍一听这天大的喜讯,导致诗人“涕泪满衣裳”,即喜极而泣。

②“漫卷”的狂喜。

默读交流“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体会作者和他患难与共、历经风雨的妻子、儿女的喜悦。

③“放歌”与“纵酒”的癫狂。

诗人早已过了“放歌”的年龄,而“纵酒”更是对老人健康不利。

但“收河南河北”这一天大的喜讯让诗人“喜欲狂”,才有了“放歌”和“纵酒”的兴致和失态。

(3)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4)配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

诗人此时年岁已高,一个老年人还如此狂野,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安史之乱被平定。

迁移运用上一环节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借助课文插图,通过想象来感受古诗所描述的画面,结合相关资料和文学常识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此环节中,为学生提供运用习得的理解古诗的方法的机会,从而让其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练习背诵,总结方法

1.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同桌互背,男女生轮流背,借助课文插图背,老师说诗意学生对诗句。

2.说一说本节课你又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古诗。

(借助资料、想象画面、结合相关的文学积累。

3.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两首古诗,能够默写《从军行》。

总结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作业的布置落到实处,巩固对古诗的掌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了解作者

1.复习: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你能说一说自己习得的好方法吗?

2.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陆游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陆游,教师补充:

陆游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有“小李白”之称。

陆游生于国难深重的年代,为官期间,他始终主张抗金,却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多次被罢官,但他依然初心不改。

65岁,他罢官回到家乡山阴,却依然惦记中原的统一。

直到85岁,他含恨病逝。

复习上一节课理解古诗的方法,从而迁移运用到本首诗的学习之中。

了解作者,为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做好铺垫。

二、读懂古诗,了解大意

1.出示诗题,理解诗题,指导读好诗题。

(1)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指导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正确停顿。

(2)再结合预习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诗题中包含了时间、地点、事件,指导学生按照这个方法来停顿。

2.介绍背景资料: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无数的中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官回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朝廷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3.检查读的预习情况。

(1)强调“仞”“摩”的读音。

(2)指导书写。

“仞”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

“岳”第一笔是平撇。

“摩”被包部分下边是“手”,注意整个字的平衡。

“遗”先写“贵”,再写“辶”。

4.理解诗意。

引导学生用借助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背景等方法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小组交流,试着理解诗的意思,再指名说一说理解诗意的好方法。

(2)同桌互相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3)全班交流理解诗意的好方法。

通过检测预习的方式,指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渗透联系背景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

三、深入解读,品悟诗情

这短短的28个字,向我们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1.透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一边读前两句一边想象,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2)圈画重点词语,批注自己的感受。

①抓住关键词“三万里”“五千仞”。

(“三万里”与“五千仞”都是虚数,并不是实指。

)体会黄河之长和华山之高。

②通过“三万里”“五千仞”感受夸张的写作手法。

③体会“入”“摩”二字的巧妙使用。

(“入”“摩”二字,使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生威。

④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的气势。

(3)课件出示黄河、华山的图片,借助图片,丰富情感。

(4)引读:

看,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请你读出黄河的奔流不息——

三万里河东入海。

看,这就是华山,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请你读出华山雄伟巍峨的气

势——

五千仞岳上摩天。

放眼望去,河奔腾,山高耸。

祖国山河如此壮丽,诗人不禁赞叹道——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抓住关键词语想象,如同走进诗的世界,欣赏着诗人用心、用情描绘的画面。

2.透过“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体会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要运用简洁而饱含情感的语言介绍历史背景,使学生体会“遗民”的苦难。

用心读,用心想,你眼前又呈现了哪些画面?

你又是抓住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1)关注“泪尽”。

作者联想到那眼泪流到了哪种程度?

(2)关注“望”。

遗民“望”的是什么?

仅仅是遗民在期盼吗?

(3)关注“又一年”。

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

(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六十五年了。

(4)关注“胡尘”。

①这“胡尘”仅仅是灰尘吗?

②创设情境,想象朗读(播放音乐):

金兵横行,战马扬起的灰尘四处弥漫,烧杀抢掠的铁蹄肆意践踏在原宋朝的百姓的身上。

闭上眼睛想一想:

在这四处弥漫的“胡尘”中,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③想象这样的画面,读出你心里的感受。

(5)引读:

一年过去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年过去了——

十年过去了——

许多年过去了——

抓住关键字词,联系背景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练习背诵。

此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如联系背景资料、抓住关键字词想象画面等。

同时,注重朗读,通过多样朗读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拓展组诗,感受情怀

学习古诗,其实是在走近一位诗人,了解一段历史,体会一种情感。

陆游的爱国诗还有很多。

1.课件出示《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请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注释,联系写作背景,试着理解诗意。

2.圈一圈,画一画,抓住关键字词,体会作者向我们传递的情感。

3.学生结合关键字词汇报,从中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1)《关山月》中的悲愤。

(引导学生抓住“岂、望、垂”,体会作者借中原战争,表达对敌人的痛恨,对投降派的悲愤,对遗民的同情。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悲壮。

(引导学生抓住“戍”“入”,体会诗人借梦中驰骋战场,表达自己虽年迈力衰,仍渴望报效祖国,但也只能是梦中实现这样的愿望,悲壮万分。

(3)《示儿》中的悲叹。

(引导学生抓住“悲”,体会诗人借无限的牵挂,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4.总结:

陆游的爱国诗词还有很多,这些爱国诗反映了陆游一生不变的爱国情怀。

陆游是一位多产诗人,他还有反映不同内容的诗作,我们可以搜集陆游的其他诗作读一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由一首诗引出一组诗的学习。

在对陆游爱国组诗的学习中,体会到陆游的一腔爱国之情。

同时,在爱国组诗中,练习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诗人情感,承接着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高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并不陌生,那么,如何在本课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方法迁移。

在学习《从军行》时,引领学生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如联系背景资料、想象画面、结合相关的文学积累等。

掌握方法后,学生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这是令我最欣慰的地方。

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方法,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古诗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