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修改稿Word下载.docx
《试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修改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修改稿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基于少数民族本身的历史演进而形成的。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民族文化对其的推助作用,另一方面有时民族文化某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去汉族,已经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各民族使用的语言在80多种,其中一些民族还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这就造成了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的现状。
不同的民族都有着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绘画,有价值的科学典籍。
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浓郁,一方面深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又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既相融相通又各具异彩。
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格局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其中,作为民族本身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载体。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
民族卷》中对民族文化的阐述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文明成果。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它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最终积淀形成的。
它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层面的内容。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理论。
无论哪一方面,它强调的是本民族文化的本源和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本民族的文化遗产。
精神文化的范畴就是科学、艺术和道德,用我们现在的物质理论概念来解释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从本质上说,完全超脱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是不存在的,同样,蕴含着某种精神的物质文化也是不存在的。
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起来,中国民族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方面、婚姻家庭和人生方面、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科技工艺文化方面、信仰、巫术方面、节日方面。
这样看来,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各民族文化的综合体。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要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
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级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机构,搜集整理一大批;
二是投资维修了大量少数民族文物古迹;
三是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精品;
在保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方面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方面也加大力度,《宪法》规定: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些大型重要的会议,都会提供多种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或语言翻译。
国家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力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内对外交流;
四是国家注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护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五是国家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医药人才;
六是国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这些政策措施的构建和实施,从一定高度上确保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双重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差。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不通火车、没有公路,例如在新疆,北疆的少数民族运输主要靠的是马驮,南疆则更多的运输工具是毛驴。
从1949年建国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人们靠的还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农牧业维持生活,一些山区、西北西南的边远地区甚至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像云南普洱的个别县是到了上世纪末才开始有了较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如此看来,民族经济的发展滞后,直接影响到民族本身各项事业的发展。
物质条件的低下使得解放前的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极为艰难,甚至有的民族面临濒临灭绝,像地处我国东北的赫哲族,其先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到清朝末年才从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尽管随着三江平原的发展有了一些起色,但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种族灭绝政策下,人口明显减少,到抗战胜利时,赫哲族人仅存300余人。
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它的意识形态中旧的一些因素不会因为国家制度的变革而迅速消亡。
在我们探讨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既要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中与商品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性或消极因素,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一,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导致民族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越演越烈,使人们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缺失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像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土地沙化逐步加剧,许多地方终年少雨,干旱程度加重。
尽管政府刻意实施退耕还林的一些政策和举措,但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效益的生产方式依然破坏了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原始简朴的传统经济以及原生态型的传统文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意识已经变得漠然和淡化了。
其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也形成了极大的压力。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不仅需要传承,而且需要创新。
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保护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何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世代流传下去,实际上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前提。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因。
民族文化传承既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教育的目标。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生活和许多地区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来文化、现代文化的全面冲击,本民族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传承断层的现象越发严重,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两难困境。
其三,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
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使全社会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力度。
如何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做到既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传承,又要努力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使其得以创发展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沉淀和积累最终形成的,这其中有着众多优秀的、值得借鉴和弘扬的精神财富,同时,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要承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封建迷信的糟粕,这些东西在今天显得极为落后,没有固守和保留的必要。
其四,在任何社会形态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绝大多数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被破坏或濒于消亡状态,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他们的保护力度不够。
尽管社会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从强制力上给予了保护,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则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才行。
三、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冲突、契合关系
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表现在:
1.民族传统文化的滞后性。
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较强的内聚力,发挥着维系民族共同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福利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民族内聚力所表现出来的互相帮助,依靠民族成员的集体力量帮助个别成员克服暂时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这种由民族潜意识凝成的内聚力也带有狭隘的民族利益观,往往通过以维护地区利益的形式表现出来阻碍商品经济发展,也是自我封闭的力量,排斥市场经济的开放属性。
例如,在对待资源开发的问题上,目前有一种倾向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即“我”有资源,输出原料是“殖民地经济”,吃亏等等,舍不得让利,把“门”开得极小,致使许多与外部联合的资源开发项目谈判失败,失去了可能的发展机会,结果不少地方仍是“守着金山端讨饭碗”。
与此相联系,既然“我”有资源,就要建立加工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显而易见,摒弃狭隘的民族观,增强开发意识,投入到发展商品经济的时代浪潮中,是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关键。
2.原始宗教落后因素对经济的阻碍。
从宗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似乎宗教信仰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此众多的教派,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博大精深的教义……如此种种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文化学家们的结论却恰恰相反,中国宗教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宗教都有明显的不同。
和其他民族的宗教对自身文化的影响相比较的话,中国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这当然反映出宗教在中国人心中的所占的地位,同时也看出我们的确是宗教意识不甚浓厚的民族。
正像钱穆先生说过:
“宗教为西方文化体系重要一项目。
中国文化中,则不自产宗教。
凡属宗教,皆外来,并仅占次要地位。
其与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亦均各有其不相融洽处。
”③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存在许多原始宗教信仰。
仅以新疆为例,像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发现的表现人们对日月崇拜的彩绘岩画,古代塔什干人自称“汉日天种”(太阳的后代)。
新疆许多古代民族都以狼为部落的图腾,高车、乌孙人都称自己是狼的后代。
新疆古代和田人举国敬鼠,这在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发现的画板中得到了验证。
著名的新疆昌吉呼图壁康家石门子的生殖崇拜岩画,又反映出当时的人们生殖崇拜的盛况。
意识形态方面宗教信仰的落后,直接影响到部分少数民族成员极容易将为数不多的财富积累轻易耗尽,而他们自身的落后宗教习俗和迷信观念,又严重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后的结果就是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强大的阻碍屏障。
3.民族语言在经济交往中的劣势。
少数民族语言是祖国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
我国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余大多都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民族语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族语言对经济交往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扩大。
由于语言差异给人们在较大区域范围的交往带来许多障碍,科技知识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亦使汉族或其他民族的能工巧匠进入语言不同的民族地区产生诸多不便,并且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商品交换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由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信息调节生产和交换活动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语言障碍就会大大弱化少数民族农牧民获得信息的能力。
对市场反映迟钝,即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地位。
4.民族传统观念中落后的因素会直接对民族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中传承下来的一些消极落后的民族文化在今天会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观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观念产生落后的消极的影响,从而阻碍民族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西北、西南的偏僻农村里,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由于受到本民族落后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子女接受文化教育、先进的科学技术持反对态度。
女孩子在14—15岁左右就被要求出嫁,不能够读书;
男孩子则就外出务工。
这在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严重的影响了生产力的质量,忽视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理论。
同样,由于受落后的民族传统观念的影响,西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思想保守,仍然存在“多生孩子才会富”的想法,在新疆的南疆许多地区,一个少数民族家庭中会有三个甚至更多的孩子,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从思想意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等多个方面严重的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经济和文化任何一方面滞后都会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本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相互推进、相互渗透。
这种互动关系是可以进行调试的,在调试的过程中通过引导达到动态平衡。
1.坚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大观念。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条件低下,从表面上看去,发展经济是地区发展的唯一任务,领导的政绩评价也仅仅是围绕经济指标,基本上忽视了文化的发展,致使边远地区的民族文化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况。
在实际上等同于拖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
因此必须调整思想观念,把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评价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时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不能忽视社会效益,即重视短期效益又要重视长期效益。
这一切都要求从领导到群众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2.要有选择的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要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作用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要辨证地进行分析、挖掘、整理并加以保护。
对民族文化中可以适应并正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要在政策引导下,通过市场的评价来生成基于传统又有所创新的新的文化。
近年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各少数民族成员参与市场竞争,交往增多,交流加强,各民族文化间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这个大交融的时代,谁都无法回避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今后的时代将是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代,少数民族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随时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走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开放式道路。
当然,在这个进程中也应重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促进民族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并采取措施加快民族文化间交流和融合,巩固民族团结。
3.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素质,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的培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扩散效应。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在民族地区发展双语教育,这是非常正确的。
由于我国的民族众多,分布地区广阔,语言十分复杂,情况亦有所不同,因此双语教育的推广应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有不同的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侧重点,切忌“一刀切”。
但应注意,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愿选择。
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当代学校教育课堂中,才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学校教育担负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责任,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增强教师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视,发挥相关科目教师优势,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同时要做好教师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
要加强对散居地区学校的重视,倚重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要迎合学生兴趣,在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同聚居地区的交流。
要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集合作用,形成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多种渠道。
4.充分利用民族区域优势。
资源优势是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中心。
就拿新疆来说,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新疆地区地广人稀,幅员辽阔,有资源和地缘两大优势。
新疆具有特殊的水土光热资源,因此新疆是瓜果之乡,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新疆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最有代表性的有石油、煤炭和有色金属三种,新疆古迹遍地,民族众多,十三个主体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各异,原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占了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83%。
科学合理的利用好这些优势不仅课题大力发扬民族文化,让全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了解民族文化,同时又带动了新疆的地方经济发展。
5.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
不利的交通设施大大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多处山区,尽管矿产、旅游、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发展采掘、农产品深加工潜力巨大,但交通条件不利,使得所有投资成本陡然上升而失去了比较优势。
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只有从政府层面上下大力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优化少数民族地区投资环境。
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走内联外引道路,多渠道融集资金,同时也要注重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积累能力,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
充分认知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市场价值;
深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
借力科技和创意,努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产业融合和产品创新;
并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较好较快发展。
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协调发展,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所蕴藏的精神潜力和经济潜力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出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少数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群众才能真正缩小与其他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并最终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
五、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
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是相辅相承的。
从本源上讲,民族经济是文化产生、繁荣的源泉和动力,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从发展上看,民族文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抽象、升华。
试想一下,如果脱离开社会生产活动,民族文化活动就失去了根基。
对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是在联系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
例如: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基础薄弱,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淡薄,这些都与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有内在的联系。
只有结合这些民族文化的因素,才能解释民族经济现状的历史成因,也只有结合这些文化因素,才能找到民族经济发展的契机。
传统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有规律的稳定发展。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就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并发生剧烈的碰撞。
当青藏铁路天路般地修进西藏,当少数民族开始学说普通话,当少数民族脱掉了民族服饰……等等这些给人以深深的忧虑。
他们在怀疑,现代化的元素,一旦进入民族地区,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益处,又会给他们的民族文化带来多大的冲击。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对农业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如果没有适当的规范和约束,人人以追逐利益为最高目的,就有可能使社会过多地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放弃乃至于抛弃传统文化;
人们可能会更多地重视既得利益,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这二者之间有着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就提醒我们,如何在现代化的条件下,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的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都直接反映了本民族的生产方式、经济生活方式和民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它是和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社会状态紧密相连的,在旧中国,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是以手工生产为主体的。
在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背景条件下,民族特需用品的特征是品种繁多而批量少,许多特需用品只能被某一个民族所“特需”。
在落后的生产方式下由落后的生产技术生产出的民族特需用品在城市工厂大机器工业生产中是不存在的,反过来讲,城市工厂大机器工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走进少数民族地区初始往往不能被少数民族所接受,由此而出现两难的情况。
如果少数民族自己不生产,在市场上就买不到,如果扩大到为市场生产,除本民族成员外很少被人购买。
结果必须进行自给性生产。
这种状况阻碍了一些少数民族逐步形成为市场生产的商品经济新观念。
把握市场机遇,促进民族特需用品的不断创新,是打破封闭式自给性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我国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市场竞争打破了封闭屏障,政策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不再成为某一个民族所特有,而是越来越多的被广大中外其他民族群众所喜爱。
傣、壮、侗、瑶等民族的小背兜,如今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手工蜡染时装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倍受姑娘们的青睐。
大批的民族特需用品甚至进入了国际市场,例如:
新疆的民族地毯、花帽,广西的壮锦,贵州苗族的蜡染服装,内蒙的蒙古刀,湘西的上家锦等都已成为我国出口和旅游产品中的佼佼者。
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旅游工艺品中,少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旅游纪念品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民族的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持。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最高精神的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现代经济发展大潮中有的成功、也有的失败!
是什么让企业得以长足发展,除了企业实力还要依靠被人们认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软实力。
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软实力提高企业、产品的价值,从而使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试想,如果连本民族都不认同的话,如何谈到弘扬本民族文化呢?
今天我们提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既可以迅速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素质,又可以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上的保证、精神上的动力和智力上的支持。
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曹能秀.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
③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第7页
参考文献:
《民族经济学教程》作者:
施正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民族文化与经济互动》主编袁少芬副主编李红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民族经济发展新论》作者李忠斌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战略意义及政策保障研究》主编王德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民族经济学》作者刘永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出版
《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探析》作者廖乐焕期刊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
《试论壮族文化在中国——东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何红梅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程》主编黄万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