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595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 学 设 计课堂实录.docx

历史《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历史:

《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Historyisahighlycomprehensivesubject,anditseffectonstudentsismainlyreflectedintheoutlookonlife,worldoutlook,andmoralbeliefs.

(历史教案)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精品文档/文字可改

历史:

《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教材简介:

历史学科是一间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万面的建设上,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历史科目,学习本教材的学生可以提高自身技能,本文档是按照教材进行修订编写,可以放心的进行教材使用。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是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

从改革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高度出发,我在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中创意设计了《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一课,设计该课教学,旨在:

⑴以学生已基本掌握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的知识结构为依托,变换视角,引导学生重组知识结构;同时,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将一般的分析、综合方法,同具体的历史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发展和形成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⑵创设更为典型、复杂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评价辩证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家指出“评价辩证能力是指以评价者为历史的主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和要求,选择合理的客观标准,对历史上的人、事、物或史学上的有关问题或矛盾作出公正的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索方案或建议的能力。

”(聂幼犁:

《中学历史教育论》第91页)⑶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具体教学实践的探索进行概括和提炼,初步归纳为“创设情境,导学探究,发展潜能”教学模式。

该课是这一模式的具体运用。

  以下是这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日本的战略目标及策略方针的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解析有关问题。

  材料1.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东方会议宣言书》。

首相田中义一根据会议决议写了《田中奏折》,该奏折明确表达:

“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再“以支那之富源作为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岛以及中、小亚细亚及欧罗巴之用。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2.(日本)今井武夫《支那事变的回想》:

“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原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以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想法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

”负责国事的领导人“为了早日结束事变,不惜任何努力都决心加以尝试也是理所当然的。

  ——汪熙《求索集》

  材料3.

  (地图略)

  (以上述材料为依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下列A型、B型、C型三类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问题)

  ㈠A型题

  1、根据材料1、3,概括指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略目标?

  引导学生得出:

  第一期,征服满蒙;第二期,征服中国,第三期;征服世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2所说的“白日梦”是什么?

日本的“白日梦”是何时破灭的?

  ⑴“白日梦”即指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⑵淞沪会战后,日本的“白日梦”破灭。

  3、日本“白日梦”破灭后,对其侵华政策又作了哪些调整?

这些政策调整的结果又怎样呢?

  (该问作为预习思考题,其设计目的有二:

一是为顺利解决B型题,即课堂讨论题作准备,故课堂上不作具体解答,只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此,引入B型题的解决;二是,引导学生将该问与B型题对比,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历史问题可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而产生许多变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㈡B型题:

(课堂讨论题)

  日本外交官重光葵在战后的回忆里,谈及中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处境时说,如“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请问“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日本为从“泥潭”中脱身,在策略方式针上曾进行过哪些重大调整?

这些调整成功了吗?

为什么?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下列结论:

  ⑴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指的是,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束中国战事的战略破产,战略持久态势形成。

  ⑵日本的策略调整有:

诱降、诱和策略;南进策略,即发动太平洋战争。

  ⑶这些策略均以失败而告终。

  ⑷诱降、诱和策略失败的原因:

①从日本方面说:

A、诱和是日本发现自己处于持久战的不利态势,力图从“泥潭”中脱身的一种策略。

B、战争中和谈,必须具备足够的军事威慑力,但自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侵略军军力分散,战线过长,已力不从心。

②从中国方面来说:

A、地理条件:

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

B、中华民族:

高昂的民族抗日意识。

C、中国共产党:

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是强大的反妥协力量。

D、国际上:

国际支持多(美国、苏联等)。

E、蒋介石:

不敢也不愿做民族的罪人。

自始至终蒋介石在与日本谈判中没敢做出有损民族利益的事。

③从世界反法西斯形势来看:

欧洲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国际形势更是朝着越来越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南进策略失败的原因:

①太平洋战争并没有瓦解中国抗战,相反,更促进了中国抗战阵营内外各方面的紧密团结。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始终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从日本国力来讲,太平洋战争把欧洲战争与亚洲战争、大陆战争与太平洋战争联在一起。

这是一个远远超过日本国力的一种战争行为,日本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闪电式的胜利,但这只不过是“泡沫胜利”,因为它后继乏力。

③从地缘战略来讲,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愿想与德国一起将美国放在两洋夹击之中,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却把自己放在了中国与美英的夹击之中。

④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来说,中国坚持抗战,拖住了日本的优胜力量,美国国力强大,军力尤甚,世界正义力量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更使日本无法招架。

⑤从所谓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来讲所谓东亚新秩序,实质上是奴役中国的新秩序,所谓大东亚新秩序更是日本控制下的巨大殖民主义体系,日本是秩序的绝对统治者,其成员则是日本的殖民地,故其出台即招致全世界正义人民的一致谴责和反对。

  ㈢C型题:

  从中日战争中,日本可资记取的历史教训应该有哪些?

(在A型题、B型题解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解决,解决该问,有助于学生更加懂得“以史为鉴”、“论从史出”的道理。

引导学生,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⑴放弃军国主义,走和平发展之路。

  ⑵正视中日关系史上的那段不幸经历,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国民和青年一代。

  ⑶警惕和禁止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势力的重新抬头。

  ⑷要珍惜和维护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要随着时代的前进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二、战后日本对侵略战争的反省和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98年8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日本靖国神社:

  “神社里已是人来人往。

一个白色的大帐蓬里,第十二回战没者追悼中央国民集会”正在进行。

路边有个免费茶摊,一位黑瘦的老人端着大托盘给人们递茶水。

他斜披一条白带,上书‘告慰英灵’几个黑色大字。

遮阳帽上别着一个纸牌,上书‘缅甸派遣独立汽车第五十九大队油保宗四郎’……凄厉的军号声传来,循声望去,老兵的游行已经开始。

光芒四射的海军军旗、指挥刀、三八枪、洁白的军服。

兵虽老但队列整齐,步履依然有力。

……老兵队列过去,又一拨儿警察,又一拨儿衣袖上缝着太阳旗标志的现役自卫队队员。

在正殿前扔硬币、合掌、鞠躬的日本平民,络绎不绝”。

  材料2.1998年8月15日晚上,日本:

  “那晚回家看电视,得知刚上任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和几位阁僚一起参拜了靖国神社。

野田只有三十六岁,是战后日本最年轻的内阁成员,而且是一位女性。

……从吉田茂到桥本龙太郎,许多日本政界要人不顾中国人的不满以‘个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以上材料均引自董炳月《靖国神社与日本人》载《读书》1999年第11期

  ㈠A型题:

  ⑴上述材料反映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结合近几年的时政知识,你还能举些例子吗?

  实质:

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泛起,阴魂不散,煸动新一轮民族沙文主义情绪,以实现日本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目标。

  举例:

  ⑵若近期日本又有阁僚去参拜靖国神社,假如你是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对此事你将作如何评论?

  评论可分以下几层

  ⑴中国政府十分关注事态发展,望日本政府能给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的人民一个满意的交待。

  ⑵国际社会一致认为(众所周知)靖国神社是供奉日本侵略战争罪犯的场所,中国政府一贯反对日本政府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应正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⑶正视历史,正确地对待历史,不走军国主义的道路,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日本人民的福祉所在。

  ㈡B型题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日本应做些什么?

  至少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⑴扼制军国主义势力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⑵主动承担战争责任,真诚地、公开地向中国人民、亚洲人民道谦。

  ⑶有远见的日本政治家应致力于精心培育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⑷明白中日友好关系是亚太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际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取信于世界人民。

  ㈢C型题

  根据A型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适当角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500—600字)。

  答案:

  总之,从教学角度来说,本课教学摆脱了教材的束缚,构建了崭新的教学情境,展现了历史学习“经世致用”的价值;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讲,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钻研历史的积极性。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CANFILLINTHENAME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