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5849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

时间:

2017年4月13日地点: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

诗坛领袖,①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

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②》乃历史剧先锋

(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

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

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标点符号修改:

句子修改:

3.默写(共6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1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3)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

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分)

(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2、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下列各组加点词

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

C.环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

委而去之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

【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

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

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

7.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3分)

【链接材料】

勾践①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②。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吊有忧,贺有喜;

送往者,迎来者;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

”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

勾践灭吴》)

注:

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

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

②“更”改正。

③“节”节制。

④“劝”勉励。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

⑥“囿”古地名。

⑦“没”古地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着阅读(10分)

8.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

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

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子曰: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

学而》)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

“《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

“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

⑥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

9.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的生活经历,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限4个字以内),这从✍(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来,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限20个字以内)。

10.《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霸天下;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

在他们各自的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3题。

(共9分)

【材料一】

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据推测,太阳的寿命至少还有几十亿年。

因此,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日前,世界上太阳能利用的常见方式是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

光热转换是指将太阳辐射能

(收集收敛)起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热能加以利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太阳能热水器。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直是人类美好的理想。

太阳能电池的发明将这一理想变为现实。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重要的利用形式之一。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广泛应用在交通、航天、建筑等领域。

尽管太阳能利用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太阳能取之不竭,又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

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材料二】

风能就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据计算,全球风能约为2.74×

10^12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

10^10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要大10倍。

目前,风力发电已经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上升,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持续恶化。

由此,各国都高度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所有的新能源中,风能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

2016年,世界风能协会发布全球风电发展报告,用详细数据阐说了近年来风电在全球的显着增长情况。

我国风电事业虽起步较晚,但是,基于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迄今为止,我国已在河北张家口、新建达坂城、广东南澳等地建成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盐城等地兴建10亿瓦特级风电场。

【材料三】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这个涨落过程不断重复,永不停歇,这种运动现象就是

潮汐。

海水的潮汐运动有着巨大的能量。

潮汐能的利用和太阳能、风能一样,对环境没有污染。

于是,在水力发电的基础上,人们又将潮汐能用于发电。

据初步统计,全

球海洋中可开采利用的潮汐能约为6.4×

10^7千瓦。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濒临太平洋,海岸线长且港湾交错,

(蕴含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潮汐能源。

据普查,如果我国沿海可开发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的话,年发电量将达到600亿—800亿千瓦时,相当于现在全国发电总量的7%—8%。

我国潮汐能资源丰富的浙江、福建、广东、辽宁等省,都拥有建万千瓦级以上潮汐电站的良好条件,如杭州湾潮汐电站方案,计划装机容量4.72×

10^6千瓦,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以上。

此外,英国、美国、阿根廷、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也都有各自的潮汐发电计划。

11.三则材料中两个加点字的注音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阐说(ch?

n)濒临(pí

n)

收集

蕴含

B.阐说(ch?

n)濒临(bīn)

蕴藏

C.阐说(shà

收敛

D.阐说(shà

12.相对于石油、煤炭这些常规能源而言,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被称为新能源。

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解释什么是“新能源”。

1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统计图,结合这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你对“新能源”的利用做出的判断是(用一个四字词语表示)。

(二)阅读《与一珠蒲公英的默契》,完成14—16题。

(共12分)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

小小的院落里,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

于是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

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

,不经意地发现了它。

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

初夏,小院姹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

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

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 

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

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的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

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那是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

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

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

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

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

  

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

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

“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

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

”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接着说:

“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

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

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

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

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

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

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

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

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

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

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

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

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在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

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

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

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的无言的默契。

14.阅读文章,请你说出作者在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到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又是怎样形成的。

15.老师在田野上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

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16.阅读前三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

问题:

说明:

(三)阅读《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完成17-19题。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①“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

诚廉》,意思是说:

石头可以被碾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本质;

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本色。

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名节操守不容玷污,理想志向不可动摇,就如同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

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认为这是人的“正性①”。

大雪压枝,不改四季青葱的本色,是松柏的品节;

狂风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征程,是鲲鹏的志向。

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认为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

人的正性就是“人间正气”。

③古往今来,凡立身高洁、守志坚决之人,皆能为保持品节而坚贞不屈,为固守信念而视死如归,文天祥便是典范。

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率军抗敌,兵败被俘,不受威逼利诱,至死不屈。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是文天祥忠贞不渝品质的表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他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

④。

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高原寒、炊断粮、风餐露宿的条件下,在面对围追堵截、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若没有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若没有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想信念,红军就不会成就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闻名世界的壮举。

⑤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间正气”,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提供了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种“人间正气”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取材于姜广辉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①[正性]最根本的品性。

17.下列词语中,对理解本文中心

论点起关键作用的两个词语是和。

名节操守理想志向不可改变人间正气大义凛然出生入死

18.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甲】既然个人如此,群体理应也是这样

【乙】个人尚且如此,一个群体更是这样

【丙】不仅个人如此,一个群体也是这样

19.请你从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文天祥除外),借这个人物说说你对“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理解。

答: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请你也描述一个曾带给你快乐的游戏(如下棋、猜谜、拼图、折纸、放风筝、抖空竹、踢毽子、捉迷藏……),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快乐。

题目二:

班级将要举办“讲述历史故事,传颂中华文明”主题班会。

作为一个准备发言的同学,请你结合下面的连环画,拟写一段发言稿。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古人云:

“万物贵其真。

”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请将“?

?

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

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

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答案和解析

一、基础·

1.

(1)

【答案示例】楷体7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

《九

成宫醴泉铭》作为考查点,相信考生都不陌生。

该作品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

武的笔顺:

横、横、竖、横、竖、提、斜钩、点。

(2)

【答案示例】C

【解析】“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是明陈继儒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此碑书法的评论。

“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充分体现了其书法特点。

2.

(1)

【答案示例】老舍

【解析】本题考查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

通过审读题干,可确定该题的入手点,即文常考查。

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看到这一点,答案自然跃然纸上。

【答案示例】D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赏析,答案一目了然。

“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二者矛盾。

(3)

【答案示例】①自创②屈原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需结合材料信息与对联内容综合分析。

第②空,难度不大。

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制作”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

第①空,则需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女神》开一代新诗风”,且与下联提到的“改编”词性相对应。

(4)

【答案示例】

①句中的“。

”改“?

④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

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解析】

①句是选择问句,要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

④句有两处表达欠妥。

一,主语判定错误,该句主语为“名人故居”;

二,用词不当,“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中的“平凡”一词不恰当,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看出,可改为“非凡”。

3.默写

(1)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此题为古诗识记型知识点,难度较易,采用填写上句补写下句的方式,考查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注意字的书写。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此题为古诗识记型知识点,难度较易,采用填写上句补写下句的方式,考查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注意字的书写。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难度较低,结合提示语中“历史名城、塞外边关、异域文化、大漠文化”可以确定要求写的是边塞诗中的相关诗句,写出边塞即可。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难度较低,结合提示语《行路难》中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可以确定,注意字的书写。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4.答案:

C

【解析】4题中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

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

C项中同为“胜利”。

D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

5.答案:

(守城者)弃城而逃

【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

6.答案:

【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

7.答案:

得道多助

【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

【材料链接】翻译:

勾践对国人说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