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1855138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试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结合社区机构改革工作,在机构限额内,整合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消防、森防、防减救灾等资源和力量,采取独立设置或加挂牌子的方式,组建各区(试点)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原则由各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兼任,设1-2名专职工作人员(不限编制性质,专司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各区的内设机构承担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3.村(社区)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村(社区)“两委”建立“两委”书记、主任任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区应急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协助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减救灾等工作。

4.构建应急管理网格。

整合现有网格资源和力量,村以村民小组、社区以300-500户居民为基本单元划分为1个网格,协助村(社区)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减救灾等工作。

5.各区组建(试点)、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由各区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兼任队长,各区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具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为兼职队员的应急救援队,每支队伍规模保证在20-30人,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先期处置和有效救援。

组建由村(社区)主任作为队长,村(社区)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卫生所(室)、志愿者、网格员为兼职队员的应急救援分队,每支分队规模保证在10-20人,确保员有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先期处置救援。

完成时限:

202a年2月底前

(二)健全责任体系

6.各区落实领导应急管理责任制。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落实各区、村(社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工作部门的应急管理责任。

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减救灾等工作,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支持指导应急管理办公室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减救灾等工作,协调解决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减救灾重大问题,组织指挥事故灾害应急救援;

其他副职按照工作分工,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分管领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减救灾等工作,研究解决分管领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减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各区明确(试点)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

各区(试点)应急管理办公室承担应急管理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按照3+x的基本架构明确职责。

即承担辖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监管、防减救灾+负责消防安全,协调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地质灾害、道路交通、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实现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进行应急预警、第一时间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目标。

8.村(社区)明确应急管理工作内容。

村(社区)按照3+x的基本架构明确职责应急管理工作内容,协助各区(试点)应急管理办公室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减救灾、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宣传普及工作;

协助做好辖区安全生产及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定期进行巡查检查,第一时间发现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对风险隐患进行监测预警和管控,第一时间报告重大风险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

第一时间报告事故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开展初期处置和救援,第一时间组织自救互救和疏散群众;

协助做好辖区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工作。

9.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要明确救援队伍的建设标准,按照属地、分级的原则确定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区域、救援任务、响应程序、处置方法、施救原则等。

要在各区(试点)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协作”的原则,建立各区应急救援队伍与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单位间的应急救援联勤、联训、联战工作机制,承担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洪涝灾害、爆炸、群众遇险等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危险化学品事故等综合应急救援任务。

10.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

应急管理网格员要按照“一岗五责”明确工作职责。

“一岗”,即:

应急管理网格岗位。

“五责”,即:

火灾信息员职责、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员职责、防汛抗旱信息员职责、防减救灾信息员职责、安全生产信息员职责。

主要工作内容是:

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救助、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

定期排查网格内安全生产及水旱灾害、消防火灾、森林火灾、地震和地质灾害等自突灾害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向村(社区)报告风险隐患信息,督促整治隐患并对风险进行经常性的巡查监控;

组织网格内单位和居民进行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练,熟悉疏散逃生路线;

第一时间报告网格内灾害事故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群众疏散逃生;

承担网格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工作。

202a年3月15日前

(三)健全工作机制

11.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覆盖急应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恢复等全时段的工作机制,实现早发现、早准备、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并以流程图的形式悬挂上墙。

工作机制包括监测预警机制、研判会商机制、应急指挥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调查评估机制等。

12.建立应急值守制度。

建立完善平战结合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明确值班员工作职责,规范信息报送的内容、时间、渠道和程序,做到会信息接报、会情况处置、会协调调度。

各区政务值班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值班任务,履行应急管理紧急信息上传下达职责。

应急等级响应或有重大紧急事件期间,借助经济区应急指挥中心信息资源和力量,启动临时性应急值班值守和指挥平台,履行应急值班、应急信息收集和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和协调指挥等职责。

村(社区)要制定周值班计划,报经济区值班室备案,值班员应保证通讯设备畅通、工作状态良好,遇有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本级领导和上级值班室,如事态紧急,也可越级上报至管委会总值班室(电话:

0433-5710328、传真:

0433-5710187)和管委会应急局(电话:

0433-5939012、传真:

0433-5939010),而后再向本级领导报告。

13.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各区要针对辖区内安全风险点,本着科学、严谨、实用的原则,修订完善与上级政府相衔接的各类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灾害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消防火灾、森林草原火灾、自然灾害救助等专项预案。

预案中的内容要涵盖突发事件预警通报、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人员临时安置及舆情应对等,制定预案要因地制宜、务实管用。

村(社区)要根据上级政府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结合本部门实际,建立职责清晰、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多合一”处置方案。

要建立预案动态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预案修订、预案演练,确保各类预案有机衔接。

202a年3月底前

(四)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14.开展业务培训。

各经济区应急管理部门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负责组织以各区(试点)、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救队伍为主的业务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

各区(试点)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管理网格员的业务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5天。

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操作。

通过集中授课、网上培训、现场教学、参与应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各区(试点)、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使每名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做到“五知十会”。

15.强化技能训练。

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队员基础体能、基本技能训练和班组协同训练。

可参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训练大纲》科目内容,借鉴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模式,探索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组训方式,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化能力。

16.组织应急演练。

各区、村(社区)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资金的应急预案演练。

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要在演练中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群众,强化公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各经济区相关部门要做好基层应急预案演练指导工作,加强检查督促,促进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开展。

(五)加化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

17.加大基层应急物资经费投入。

财政等部门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针对辖区实际情况、乡情特点和易发多发事故类型,加强灭火救援、安全生产、防汛抗旱、雨雪冰冻、医疗卫生、疏散安置、灾难救援等方面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物资信备点要根据风险隐患分布情况合理设置。

建设一批贴近群众需求的“应急宣传栏”、“应急救援站”、“应急救援箱”等应急基础设施。

积极引导和鼓励辖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家庭进行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

18.建立社会应急物资数据库。

统筹辖区内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垂直管理的驻在单位物资、装备资源,建立应急物资数据库,并加强动态管理,确保数据信息准确有效。

19.建立全域资源一张网调度机制。

按照“属地统筹、分类管理、分级责责、统一调度”的原则,建立资源共享、调度补偿等工作制度,依托应急物资数据库,统筹调用辖区内应急物资、装备资源,满足防减救灾需要。

20.强化应急管理人员待遇保障。

财政等部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满足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工作所需的装备、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基本需求,同时根据财政情况,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的通知》(**号)有关规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赴一线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每月达10个工作日以上的工作人员发放特殊岗位津贴。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管委会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组。

组长:

**

(二)各区成立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管委会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组要加强试点推进工作,定期调度试点工作进度、各节点工作完成情况,及时督导试点工作开展。

各经济区要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人员编制、经费物资保障等问题。

各区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抓好试点工作落实,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提高工作标准。

各区(试点)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十个一”的标准,夯实辖区内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通过建设,使村(社区)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有一个精准定位机构职能和明确人员职责的责任体系;

有一套健全完善的基层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有一个覆善应急管理全时段的工作流程;

有一套适应基层应急救援需要的现场处置方案;

有一套满足基层应急管理培训需要的系列教案;

制作一部指导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的专题片。

各项制度、流程模板要汇编入册,悬挂上墙。

(三)强化联动协调。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关系到千家万户,联动融合是试点工作的基础和灵魂,更是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离开联动融合,工作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各部门要在试点中强化联动融合的意识,探索联动融合的机制,健全联动融合的制度,落实联动融合的措施,不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效。

(四)坚持发动群众。

要坚持群众观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千方百计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搞好群查、群防、群治,提高基础群众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各基层组织和单位作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技,确保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五)坚持考核问责。

省安委办已将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逐步建立完善考核标准体系。

管委会安委办也要将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考核内容。

要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问责追究,对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明确不到位、相关人员履职不到位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后果或者重大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