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551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毕业论文.doc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大专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010春

学习中心奉化商校

姓名周英英学号710114322002

指导教师孙美良

2015

7

20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受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沿用过去老的施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管理巫待加强,对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的研究势在必行,因此,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科学地制定生产调度方案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掌握现场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提高企业生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必须经历的过程,分别对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的控制,以及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必须加强的要素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现场管理、组织协调和等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施工项目管理,施工计划管理,施工进度控制,管理要素

目录

一、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本论文主要目的及意义………………………………………………1

二、施工项目管理概论……………………………………………………1

(一)、项目管理的定义………………………………………………………1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2

(三)、施工管理模式及演变…………………………………………………2

三、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的研究……………………………3

(一)、质量的控制……………………………………………………………3

(二)、安全控制………………………………………………………………4

(三)、成本控制………………………………………………………………4

(四)、合同管理………………………………………………………………5

(五)、信息管理………………………………………………………………6

(六)、现场管理………………………………………………………………7

(七)、生产要素管理…………………………………………………………7

(八)、组织协调………………………………………………………………10

四、施工进度的控制………………………………………………………10

(一)、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概述………………………………………………10

(二)、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实施与调整……………………………11

五、结论………………………………………………………………………11

参考文献………………………………………………………………………13

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进度控制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建筑业作为我国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采用了国际上惯用的项目法管理模式[2]。

在当今的市场中,建筑企业的竞争主要取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造价和合理的建设工期,而满足市场和用户需要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现场制造出来的,要靠施工管理来保证,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竟争能力[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复杂,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己成为投资者和施工管理人员地共识[4]。

先进的生产管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本论文主要目的及意义

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要想取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好的效果,就要运用系统的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企业与项目经理部之间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充分调动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合理的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3]。

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体现。

因此,要体现这些价值主要在施工管理模式和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上来体现。

对施工单位来讲,也包含了上述内容,这也是施工企业的终极目标。

一个施工项目的完成最终要达到经济效益的实现,既要赚钱,为企业创造价值,又要满足业主对工期,工程质量的要求,安全生产不出现问题。

要顺利完成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就要有过得硬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本论文力图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结合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施工项目管理概论

(一)、项目管理的定义

施工项目管理的定义指,一般来说,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实现按期、优质、安全、低耗的项目管理目标。

[2]参见,卜振华.项目管理模式与组织[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参见,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参见,严薇.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10月8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

1、投标、签约阶段

企业管理层作出投标决策后,首先应进行策划,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并依据招标文件和《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投标书。

按要求进行投标,中标后与发包人签订施工合同。

意向的项目经理应参加投标工作,以全面了解情况,为中标后的工程实施打基础。

2、施工准备阶段

企业法定代表在中标、签约后,根据工程性质、特点正式委派资质合格的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在企业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建项目经理部,企业层与项目经理协调,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经理部应担负的责任目标和各项管理任务[6]。

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管理责任书》和《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等,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以确定项目经理部的计划控制目标和实施管理与控制的具体安排.并依据《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管理准备工作,创造项目开工的各项条件[1]。

3、施工阶段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期间,按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各项目标控制、各项管理和组织协调,即对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

4、竣工验交阶段

项目经理部做好竣工验交工作的管理,清理各类债权债务,做好竣工结算、移交资料和工程经济活动分析,作出项目管理总结报告,报送企业管理层,等待管理层的考核[7]。

(三)、施工管理模式及演变

我国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原来套用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固定行政建制为对象的施工管理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先进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经验的引入,突显出这种管理方法的弊端具体为:

1、项目的施工方式是以施工企业成建制整体流动组织工程施工。

他与固定的企业建制为核心,不是按照项目的需求来组织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是整体企业上项目。

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浪费。

2、工程项目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和真正的紧急核算。

由于一个工程项目有多个单位来管理,造成责任主体多元;项目没有建立独立的核算体系,因而不计工本,不讲成本的现象比较明显,项目盈亏界限模糊。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坏境的变化以及能够吸纳国际先进管理方法,从而促进了我国传统施工项目管理的变革。

[1]参见,丛培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1996

[6]参见,赵铁生.工程项目管理[J].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7]参见,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随着项目法施工的理论探索和广大施工企业的积极实践,丰富和促进了我国施工管理的改革。

具体的变化为:

1、企业建立了以工程项目为基点的矩阵式组织形式。

较好的解决了传统企业组织模式中各个层次机构互相重叠的矛盾,既有利于企业有效行使管理职责,又符合项目一次性管理的原则。

2、企业建立了适应项目生产力需要的内部市场。

是企业能够按照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各个工程项目需求高峰低谷,错落起伏的状况,科学合理地动态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

3、企业建立了实行项目管理层和劳务作业层的两层分开机制。

有利于推动施工企业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三、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的研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如何应对国外建筑承包商的冲击和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8]。

如果还象以往那样来运作工程项目管理,不克服和解决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势必在竞争中惨遭淘汰。

因此,提高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必须从练内功抓起,着重在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各个环节的关键问题上狠下功夫[4]。

即要着重研究:

项目管理的“三控制、四管理、一协调”的主要内容。

(一)、质量的控制

施工质量的控制,总的要求应该是以“过程精品”来保证总体质量创优,也就是现在的业主和施工单位经常提到的“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的目标”,要实现质量目标,就要进行以下控制[4]:

1、按照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要求,在全过程中贯彻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每项工程在招标时都对质量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依据企业自身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具体项目的质量标准要求,制定质量创优规划,并认真实施。

2、项目质量必须满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的要求。

3、搞好施工质量系统控制、因素控制和阶段控制。

三个控制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3.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矩阵图

[4]参见,严薇.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10月

[8]参见,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应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

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评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到工序。

5、项目经理要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

项目经理应是施工阶段项目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过程质量控制责任应落实到每一道工序和岗位。

6、必须坚持施工项目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7、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应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坏境。

8、严格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很多,关键是要紧紧围绕质量目标,严格贯彻ISO9000(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一套系列标准)族标准,坚持质量管理控制过程,按照“PDCA”循环的工作方法,规范运行,从工序抓起,抓系统控制、因素控制和阶段控制,遵循科学的控制方法,落实岗位责任,加强责任心,就一定能把施工质量控制好。

(二)、安全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有高空作业,有地下作业,有铁路、公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作业,有多种立体交叉作业等,有在城市施工,有在山区施工,现场施工情况多变,施工条件差,危机安全的因素多[1]。

因此,安全控制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

所以,施工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研究安全控制问题。

(三)、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