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3178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理社工师实务文档格式.docx

评估

①过程评估;

②结果评估;

③基线测量

结案

①结案任务;

②负面情绪;

③结案处理;

④跟进服务

 

一、接案

1.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接案前的准备(重点)

接案的目标是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信任的、真诚的),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起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

①首先,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重点):

主动求助的、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工作者外展

主动求助的:

有问题找社工

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

亲戚朋友同事

工作者外展

②其次,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重点):

是否愿意:

自愿型、非自愿型(比如矫正对象)

自愿型服务对象:

哪些认识到自己需要协助而主动向社会工作求助,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

求助动机强。

非自愿:

政府、法院或者权利部门将需要协助的对象交给社工服务机构。

存在抗拒情绪和行为。

③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重点):

在接案阶段,所有的服务对象都是潜在的。

从预估以后,都是现有的。

④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2)会谈

①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重点)

a.资料准备:

服务对象材料、是否接受过服务、是否有特殊事项(情绪、精神等)、走访社区

b.拟定面谈提纲:

介绍自己,工作程序,会谈安排,期望

②会谈安排

时间安排上:

配合服务对象时间

地点安排上:

会谈室(个案会谈室),安全,私密,或家里

③会谈的主要任务

a.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寻求帮助的原因、对自己的看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b.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c.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d.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e.初步达成初步协议:

提供服务、问题界定、角色期望和时间长度;

f.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缺乏人员、对象或问题不符、其他机构有特权、服务对象不接受、看法和期待不一致)、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步助人阶段。

④会谈的主要技巧(重点)

1)主动介绍自己(重点):

姓名、在机构负责什么工作、个人专长、提供协助的目的、怎样提供服务等;

2)沟通:

治疗性沟通,提供支持、减轻焦虑、协助建立正确想法、促成有效行动

3)倾听:

不仅要听,还要参与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①资料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环境

②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重点):

5种

a.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

c.咨询,向专业人士咨询

d.观察

e.利用已有资料

f.问卷调查(客观资料)

③做好接案的会谈记录

首页,个人资料,知情同意,解释机构提供的服务、专业责任和伦理守则,以及保密等

2.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弹性)(重点):

有时可能会先介入,后接案。

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尝试着做实验×

(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先易后难

(4)保证服务对象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预估的目的(重点)

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主要是界定问题,建构计划)

(2)预估的任务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背景材料、所处环境;

问题发生、持续的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识别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哪些资源可以利用)

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与内容。

2.预估阶段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求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问题如何发生、原因、发展状况;

服务对象处境及生活中的社会系统;

探究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描述服务对象的生命历程及发展阶段;

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的资源情况。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解释;

列出服务对象的目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3)撰写预估摘要的要求

●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

优势、导致困难的问题、动机、功能发挥

●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成员情况、家庭情况、成员互动角色、沟通、家庭关系、决策和分工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社会支持系统、物理环境、对环境的认知、社会网络环境

三、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的和目标:

目的大,总目的,分目标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个人、家庭、小组/群体、组织、社区

(3)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中级)

2.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重点)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自我成长、自我努力

(2)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详细和具体

(4)与工作的总目标、宗旨相符合

3.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重点)

(1)设定目的和目标

①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②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③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④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⑤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正向词语,时间、次数,学会使用等)

⑥与服务对象探讨目标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⑦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①选择介入系统

系统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域。

正式与非正式系统,介入系统分为个人、家庭、小组、社区以及宏观社会系统

②选择介入的内容

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四、介入

1.介入的分类(重点)

(1)直接介入(重点)—服务对象

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他们直接行动

(2)间接介入(重点)—环境

社工代表服务对象,改变环境的策略

(3)综合介入

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一是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是增强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

2.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以服务对象利益为核心,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

(2)个别化:

针对特殊性采取行动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对个人要协助完成生命任务,对家庭或群体要考虑特殊阶段相连的特殊任务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共同开展工作

(5)瞄准服务目标:

围绕目标开展行动

(6)考虑经济效益:

最小成本或最大的改变结果,找准介入目标

五、评估

(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2.评估的类型(重点)

(1)过程评估(重点)

评估重点是对服务对象的表现及工作者的工作和技巧进行评估,了解服务对象改变的进展,适时修正介入方案,改善工作技巧。

(2)结果评估

最终阶段进行评估,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

3.评估的方法(重点)

(1)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收集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2)基线测量(前后测测量)(重点)

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

①建立基线:

介入前,确定介入目标、选择工具、目标行为测量并记录

②进行介入期测量

③分析与比较

(3)对服务对象影响评估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

(4)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

五级:

没有进展、极少实现、部分实现、大体上实现、全部实现

(5)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

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4.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六、结案

1.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重点)

(1)总结工作

(2)巩固已有改变(重点):

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改变、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3)解除工作关系

(4)撰写结案记录

(1)结案的类型

①目标达成的结案

②因服务对象不愿意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

③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转介或转移)

④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如辞职

(2)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正面反应:

肯定正面反映并适时的强化、以增强其信心

(3)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重点)

负面反应(重点):

否认(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倒退(又回到了以前的状况)、依赖(没有你我该怎么办)、抱怨(服务不满意,抱怨机构)、愤怒、讨价还价(能不能再做两次服务啊)、忧郁(不参与,不说话,心不在焉,沉默)

(4)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重点)—处理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①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工作

②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的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③逐渐减少与服务的接触(次数,方式)

④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

⑤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如小组的结业仪式),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互相鼓励

3.结案后的跟进服务(重点)

(1)电话跟进

(2)个别会面

(3)集体会面

(4)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社会工作

(24分)

单选题5道,多选题2道

(一)儿童的特点及需要

6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1

结合实际,观察儿童

一、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1.儿童的定义

儿童为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与“未成年人”同义

2.儿童的特点

①社会属性的特点:

每个人人生的基础、每个家庭的基础、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②成长发展的特点

快速性;

阶段性:

婴儿、幼儿、学前、学龄(6-12岁)、青少年(12-18岁);

顺序性:

身体、社会心理;

不均衡性;

个体差异性:

不同于整体特征;

分化与互补性:

身心发展,协调性

3.儿童的需要(重点)

(1)生存的需要:

生命存在(健康的活着)、社会存在

(2)发展的需要:

良好家庭生活、受教育机会、足够的休闲与娱乐(游戏)

(3)受保护的需要:

免遭伤害需要(虐待、忽视、剥削),身体虐待、情感虐待(辱骂)、性虐待、儿童忽视(生活照料与医疗照顾的忽视—被遗忘、教育需要的忽视、社会化发展的忽视)、儿童剥削(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性剥削)

(4)社会化需要:

基本生活技能、自我观念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品德

4.儿童面临的问题

(1)儿童生存问题:

新生儿健康问题、儿童营养、儿童户籍

(2)儿童发展问题:

贫困的问题、家庭监护问题、受教育问题

(3)儿童保护问题:

免遭伤害需要

①儿童遗弃:

遗弃的婴幼儿

②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③儿童被性侵的问题

④儿童被忽视的问题

⑤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5.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1)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

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Ø

微观:

围绕儿童个体本身的个案工作

中观:

围绕家庭或团体开展的小组工作

宏观:

社会组织或社区、政策倡导等工作

(2)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重点)

①支持性儿童服务:

全体儿童及家庭

②补充性儿童服务:

亲职能力不足(有父母,经济状况或者教育方法等)的儿童及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亲职教育(针对父母如何当好父母的教育)等

③替代性儿童服务:

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家庭收养、寄养和机构养育等

④儿童保护服务:

遭受人为伤害的儿童及家庭。

儿童虐待和剥削

6.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将家庭置于实务的中心、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①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母婴保健(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幼儿早教、亲职教育

②提供家庭支持服务(重点):

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③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儿童问题服务、儿童的娱乐和休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社会责任)

2.家庭—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①补充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连接现有政策资源、困境父母就业援助

②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亲职教育、课后服务

3.社会—救助和保护儿童

①儿童收养问题(重点):

法律关系,孤儿,赡养义务。

发送信息、家庭招募、评估、培训、适配、办手续、送养、收养后跟踪、评估结案

②家庭寄养服务:

寄养家庭的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估申请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③机构养育服务:

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是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

(1)方法要素

以家庭为单位、聚焦家庭功能、家庭全程参与、建立良好关系、连接资源网络

(2)方法理念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儿童社会工作保障儿童能够安全、永久和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就是要联合家庭,让家长参与,发挥家庭潜能,并给予家庭支持

(3)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的主要内容

①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开展家庭监护评估,筛选风险家庭:

儿童成长需要的监测和评估、家庭监护能力的监测和评估、综合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②评估结果分析

③组建家庭工作团队:

家庭的网络系统

④开展家庭团队工作:

具体步骤参照教材

2.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重点)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生存需要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发展需要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受保护需要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社会化需要

方法:

网络媒体倡导、名人效应倡导、海报宣传倡导、讲座论坛倡导、儿童和家庭问题研究和政策研究倡导。

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

(19分)

比较难,单选4个,多选1个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6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了解)

1.青少年的特点

共青团:

14—28岁

(1)生理上:

处于青春期

(2)心理上:

主要特点:

自我的统一性,主体与客体、动荡与稳定、突变与渐变相统一

(3)文化角度—分类

正直青年:

循规蹈矩的青少年

问题青年:

有越轨行为或犯罪倾向的青少年

文化叛逆青年:

不甘自凡,标新立异,追求独特的文化或生活品味

政治偏激青年:

打抱不平,认同并采取激进的行为,以追求某种理想或社会趋向。

2.青少年的需要

接纳自己;

发展适当人际关系;

追求独立自主;

寻求经济独立;

为未来生涯做准备;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为未来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3.青少年的问题

从问题类别上来看,主要分为贫困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厌学问题、网瘾问题、婚恋问题、犯罪问题、社会参与问题。

尽可能避免对于青少年的标签和排斥,以及不自觉地参与青少年问题的主观建构。

4.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

①微观:

针对个人层面

②中观:

针对家庭和小组层面

③宏观:

针对组织和社区层面

(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

①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发展性

②针对已经发生问题的青少年的个人及环境的改善—治疗性

③针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预防性工作—预防性

5.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原则

(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

专业方法上更强调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作用

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

(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重点)

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接纳与关爱青少年、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重点)

(1)思想引导:

法制教育、公益服务、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

(2)习惯养成:

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现实治疗法的”3R”理论(责任、现实、正确)

(3)职业指导:

正确就业意识、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就业技能培训

(4)婚恋服务:

培养正确的婚恋观

(5)社交指导:

培养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

2.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困难帮扶、权益保护、法律服务、心理疏导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重点)

正面联系(好朋友)、临界预防(界限)、行为矫治(越轨行为出现之后)、社会观护(越轨行为出现之后)。

结合的点比较多,学校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1.促进青少年个体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

(1)自我探索(重点)—探索自我,了解自己

埃里克森:

青少年期的核心任务是完成“辨识角色”,发展重点是“自我、角色与地位”。

目标:

清楚认识自己和未来发展、协助发掘潜能、通过互动强化自我表达、提升自我察觉和察觉他人能力、强调之间的回馈和反应、协助自我接纳和完成。

理论基础:

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想我、现实我、客观我)—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理想我:

理想之中,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目标

现实我:

现实之中,自己是什么样子

客观我:

他人眼中的我

(2)生涯规划(重点)

Wood的生涯选择配合论:

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

再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

再进行匹配。

即先认识自己—再认识外在的世界—最后相互匹配

怎么匹配?

①兴趣:

匹配:

职业分类与内容;

②能力:

职场所需能力;

③人格:

匹配:

职场所需特质;

④需求与价值观:

匹配:

各种职业报酬率—工资?

经验?

重点内容:

自我认识、认识工作世界、确认自我工作价值观、评估环境因素。

2.改善青少年家庭关系的社会工作方法

(1)构建和睦亲子关系(重点)

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反的纵向关系(青少年长大之后回馈父母)

亲子并行小组(亲子沟通并行小组:

子女组、父母组。

分组和跨组)

(2)开展亲职教育辅导服务(重点)—让家长变得更称职

协助父母有效扮演父母角色、了解孩子成长、强化沟通技巧、改善管教态度、了解家庭气氛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如何发现孩子行为异常等

父母效能训练(积极倾听、使用“我-讯息”、积极沟通)

3.促进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社会工作方法

(1).服务目标

帮助成员察觉“自我状态”、学习如何表达信息、如何专注倾听、作有益回馈、强化沟通技巧、学会处理冲突。

(2)理论基础—沟通分析论P84

人格结构分析:

每个人的人格都有三个独立的自我状态:

父母、成人(理性)、儿童(情绪化)组合而成一个个体。

父母式(你应该、你必须,不可以,强势)、成人式(理性)、儿童式(情绪、冲动、任性)

沟通分析:

互补式(信息反应)、交叉式(各说各话)、暧昧式(一语双关)

脚本分析:

生活地位四种模式,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

游戏分析:

压迫者(强势,指挥别人)、拯救者(见义勇为)、牺牲者(被欺负和无助者)

(3)服务内容

“第一印象你我他”、“开放的心灵”、“P.A.C(父母、成人和儿童)自我状态觉察训练”

4.促进青少年社会参与和加强社会观护的方法

(1)促进青少年社会参与方法(重点)

赫胥的社会连接理论中的参与特指花费时间和精力参与传统活动。

参与传统活动,缺少从事越轨互动的时间与精力。

(2)社会观护方法

服务形式主要是设立合适成年人的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依托社会观护服务站和社会观护基地,组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队伍,为有需要的青少年群体开展司法保护和司法社会工作。

越轨青少年

5.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运用的整合性—个案管理

(1)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2)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3)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三、老年社会工作

(29分)

单选5题,多选1题

(一)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0

比较简单

一、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

1.老年的界定

老年期的划分:

60-69为低龄、70-79为中龄、80-89为高龄

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

2.老年人的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相互影响

(1)生理变化:

下降。

皮肤、神经、心血管、肌肉骨骼、呼吸、消化、内分泌和生殖系统、感觉系统(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场地不能太滑,声音慢一些。

(2)心理变化:

智力衰退(结晶—经验、液态—记忆知识)、人格出现自我完整(满意)和自我绝望(不满意)、记忆力损伤

(3)社会角色变化:

角色理论认为个体经历老化过程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

离退休综合症

3.老年人的需要(重点)

健康维护(直接,如购买保健品)、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老有所为)、婚姻家庭(重组家庭)、居家安全、后世安排、一条龙服务

4.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重点)

社工出现的问题,怎么办—督导

(1)价值观问题:

整个社会对老人的价值观(贡献/累赘)、社工对老人的价值观(尊重/偏见)

(2)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

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