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530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

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

1、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

米(m)常用单位:

千米(㎞)、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单位换算:

1km=103m1m=10dm=102㎝=103mm=106μm=109nm

3、长度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

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前三看:

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

测量的五会:

会选:

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会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

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

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

①累积法: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

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

测量操场的跑道

4、误差概念: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说明: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

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时间

1、时间单位:

国际单位:

秒(s)其它常用单位:

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

2、换算关系:

1h=60min=3600s1s=103ms=106μs

3、测量时间工具:

秒表或机械停表

4、时间点:

表示某个时刻,如:

现在几点钟。

时间段:

表示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如:

还有多久下课

四、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的多少:

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②相同时间,比路程的长短: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得越快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2、速度: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定义:

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公式:

v=s/t注意:

该公式只能用于计算速度,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单位:

国际单位:

米/秒符号:

m/s换算关系:

1m/s=3.6km/h公式变换:

s=vtt=s/v

通过公式:

s=vt可得:

(1)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路程与速度的关系:

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3、两种运动:

①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②变速运动:

速度大小或方向至少其中一个发生了变化

4、S-t和V/t图像

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既: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桥梁作用),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太空和月球)

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三特征:

音色:

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应用:

能够分辨发声的是什么物体

响度:

声音的强弱,单位:

分贝:

dB,主要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还由声音的分散程度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决定

音调:

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单位:

赫兹,单位符号:

HZ)决定,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回声与运用:

①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②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人的反应时间)以上,所以得相距17m以上

③应用:

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5、乐音与噪声:

乐音:

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噪声: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让人心烦的声音

噪声的防治:

在声源处减弱,如:

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远离声源。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

在道路旁植树、隔音墙、使用吸音材料、消声器,关门,关窗。

在人耳处减弱,如:

带耳罩、耳朵塞棉花。

6、超声和次声:

超声:

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

特点:

频率高、穿透力强,应用:

B超、消毒、探伤、声呐、超声雷达等

次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特点:

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次声危害:

使人的平衡器官受到破坏;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

日食、月食、影子、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

1、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类:

自然光源: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

电灯、蜡烛说明:

月亮、星星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

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说明: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0×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现象有:

平面镜成像,倒影,潜望镜)

1、概念:

一点:

入射点。

两角:

入射角、反射角。

三线:

入射线、反射线、法线

2、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说明:

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再有反射角

3、反射分类:

(1)镜面反射:

反射面平滑。

例如:

平面镜、平静的湖面

(2)漫反射:

反射面凹凸不平。

例如:

黑板、幕布、毛玻璃

4、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器材:

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一张A4纸,透明很薄的玻璃片

实验步骤:

1、将A4纸放在水平做面上,在中间画一条线,在线的一边随便找三个不同点(如图乙:

A、B、C三点)

2、将带有脚透明的很薄的玻璃片与A4纸的画线完全重合,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A点,把未点燃的B蜡烛放在另一边,眼睛在A蜡烛这边观察A得像,用手移动B,让B与A得像重合

说明:

1、图甲:

A是点燃的蜡烛,B是未点燃的蜡烛

2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

3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4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是等距的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则这是成虚像

7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

8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9.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结论:

平面镜成像定律: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成像是虚像

6光的反射作图

(1)平面镜成像作图

(2)潜望镜光路图作图

三、光的折射:

(现象有:

池水看上去比实际浅、一半放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海市蜃楼、透镜成像,早上看到的大红太阳)

折射定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3)折射角随入射角改变而改变

(4)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两角不相等)

1、折射光路图

2、常见的视觉错误

(1)从空气中看到水中物体的像比实物要浅

(2)从水中看到空气中的物体得像比实物高

说明: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

四、光的色散

定义:

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基色:

红、绿、蓝原料的三原色:

红、黄、蓝

五、透镜成像与视力的矫正

1、凸透镜:

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典型光路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1)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器材:

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

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成像性质

像距(υ)与焦距(f)的关系

应用

μ>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μ=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测焦距

f<μ<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机、幻灯机

μ=f

不成像

μ

正立、放大的虚像

u<|v|

放大镜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